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键侠 > 第四十三章、愤然折节

第四十三章、愤然折节

作者:赤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急匆匆跨马而来这员紫袍官,李汲也曾有过一面之缘,当即翻身下马,平礼相见:“韦掌记,别来无恙乎?”

此人名叫韦少华,清华贵胄,乃是京兆韦氏出身,曾任中书舍人,在李适出任天下兵马元帅,往征史朝义之时,奉旨入其幕下担任掌书记,故得与李汲相识。不过中书舍人权重而位卑,不过正五品上的品级而已,理论上就不可能穿着紫袍啊,这肯定是升官了。具体升为何官,李汲并不清楚,不敢孟浪而呼,因此才按照认识时候的幕职,暂称其为“韦掌记”。

他心说若在我那条时间线上的后世,凡官员皆可统称为“大人”,那就方便多了……这时代么,“大人”还只是对尊长的敬称而已。1

韦少华答道:“吾今出掌鸿胪寺……”

李汲心说怪不得,原来做了鸿胪卿了,这才巴巴地赶过来插手此事。

“则韦鸿胪有何指教?”1

韦少华一指那回鹘首领:“此人并非假冒,实为回鹘使者,尊名唤作‘赤心’……”李汲心说多半是译名了,不可能是本名吧——“还请李尚书稍稍避让,容韦某迎他返回鸿胪寺去吧。”

李汲斜睨那个赤心,就见那厮胸脯挺得更高了,且嘴角朝一侧撇开,面露傲然之色。

“则此人往劫万年县狱,还斫伤了狱吏,韦鸿胪可知道么?”

韦少华略显尴尬地一笑:“这个……才稍稍有所耳闻。”随即正色道:“此事待返归鸿胪寺后,我自会查问,不劳李尚书代庖。”

李汲冷笑道:“若查问得实,不知韦鸿胪待如何处置啊?”

“这个……我哪有处置之权,只得奏上圣人……”

“既无处置之权,又何必返回鸿胪寺去查问?”李汲扬鞭朝韦覃遥遥一指,“万年县内治安事,当由万年令处置,我今助万年令擒下彼獠,也不必韦鸿胪越俎代庖。”

韦少华急道:“不可,万万不可……”随即朝李汲连使眼色。李汲浑若不觉,只是一摆手,命令牙兵们上前。韦少华当即一个箭步,蹿到李汲和赤心之间,双手一张:“李尚书,且息愤怒,此事相关唐回两家交谊,万不可操切行事!”

李汲沉声道:“我唐自有律法,触犯者当交邑宰裁处,鸿胪寺安得置喙?若云两家交谊,难道闹市杀人,复劫囚斫伤狱卒,是朋友相待之道么?须知回鹘本我唐臣属,说好听些也不过友邦,难道韦君以为,回鹘人的性命比我唐人性命要高贵不成?!”

韦少华道:“使节性命,固然比商贾百姓要高贵。”

话音才落,就听韦覃在远处叫:“那东市杀人的回鹘调查得实本非使臣麾下只是一介胡商而已……”

韦少华当即喝止:“闭嘴!”

随即转向李汲:“鸿胪寺掌宾客事,圣人亦命我盛情款待回鹘使臣,则此事既涉使臣,我鸿胪寺不能不问!”

“好,那便拿下彼等,交由万年令速审,我与韦鸿胪并往旁听可也。”

韦少华实在忍不住了:“李尚书,此事本与阁下无干,何必咄咄逼人?若是由此破坏了两家交谊……”

李汲却比他更为恼怒,当即大喝一声:“我便见不得胡种在我唐土地上肆意横行,视我唐律法、践我唐百姓如无物!既受朝廷俸禄,见此不平,必为朝廷铲之,若坏两家交谊,我自北上去向回鹘可汗请罪便是!”

说着话,毫不客气地一搡韦少华,推得他侧跌六七步远,险险栽倒,随即李汲便直朝赤心而来,并且反手一指高高竖立的吐屯发旗号:“汝拜是不拜?”

赤心依旧梗着脖子:“便不拜又如何?”

李汲当即伸手,朝其肩头一按。赤心没想到他这就动粗,不及闪避,只觉得左肩上一股巨力压来,双膝大震,不由自主地就跪下去了……

其余回鹘人见状,尽皆执刀前来救护。李汲喝令道:“都与我拿下,敢顽抗者,杀无赦!”

牙兵们得了号令,当即挺刀扑将上去。这时候元景安已命部下将按压在地的回鹘人绑缚起来,自己脱了身,也抽出横刀,纵跃在前。诸回鹘见状,都不禁有些胆怯——瞧这状况,是真要砍人啊?

李汲单手牢牢地压制着赤心,赤心跪在地上,还想拔刀,却被李汲又一用力,直接一个狗吃屎,趴伏了下去。李汲抬腿踩住对方腰部,冷冷地说道:“命汝部下弃械受缚,否则连汝在内,一并杀尽了!”

赤心自入唐地,无论地方守令还是中央官员,俱都笑脸相迎,不敢有丝毫怠慢,由此一日骄横甚过一日,却没想到今天吃了这么大的亏。原本站着的时候,还打算跟李汲放对来着——即便是吐屯发,你须管不到我啊,官司打到可汗驾前,也未必就只责罚我一个——可是旋被压翻在地,察觉李汲可能是真起了杀心了……

不由得脑海中“刷刷刷”闪过无数的——诸如“好汉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等念头,当然啦,不是这些话,而是回鹘谚语。心下一怯,被迫扯着嗓子喊叫:“都弃械,都先弃械!”喊了两句唐言,随即又改为回鹘语。

诸回鹘闻言,无可奈何,只得抛下兵器——已有三人身上带了伤,李汲的牙兵也有两人受创,好在都不在要害。

李汲瞪视那些万年县公人:“还愣着做甚?过来上王法!”

公人们俱皆惊骇,不进反退,还要韦覃跟后面抬脚虚踹,才终于战战兢兢地过去,将那些回鹘人陆续捆绑起来——包括李汲脚下的赤心。

韦覃也是豁出去了。实话说京令虽然品位尊贵,正五品上,都可穿着红袍,但所管的这万年县,高官显宦如云,豪门势族若雨,哪一个都得罪不起啊……最近几年还要加上回鹘人,则每日担惊受怕,唯恐一个不慎,踢中铁板,自己就要倒霉。

这回他是真不知道事涉回鹘使节,只当是个普通的回鹘商贾——事实上也是——杀人犯法,则既被市人绑来,便即拘押。其后十数骑回鹘冲入衙署,伤人劫囚,韦覃身为万年令,总不能视若无睹吧?当对方行凶之时,他或者还敢暂时躲避,对方既已逃去,那肯定是要追上一追的。

然后那些回鹘人就被李汲给堵住了,听部下说,貌似李汲将出了什么回鹘旗帜,诸回鹘恐惧,他这才大着胆子,敢称自己绝对不阿权贵,要秉公处断此案。等到李汲麾下牙兵真跟回鹘人动起手来,进而见血,韦覃就觉得自己腿肚子转筋,裤裆里也似乎有些湿润……都说藩镇跋扈,果不其然啊,那自己若不从李汲之命,不给对方台阶下,他接下来会不会命兵卒冲过来砍自己呢?

我靠回鹘使臣、鸿胪寺卿、朔方节度,我一个都得罪不起啊!问题是得罪了回鹘使臣,顶多如同数月前的长安令邵说那样,被追逐过市,夺取马匹;得罪了鸿胪寺卿,顶多事后遭弹劾;若是得罪了朔方节度,保不齐有性命之忧哪!

罢了,罢了,火烧眉毛,且顾眼下,李帅说啥就是啥吧。

眼见得诸回鹘被伤被擒,韦少华是真急眼了,猛扑上来,一把揪住李汲的衣袖:“汝、汝与我入宫面圣去!”

李汲缓缓地侧过脸来,瞪视韦少华,却不发一言。韦少华见其双瞳晶亮,似有火焰在燃烧,不禁心下一凛,不由自主地就撒开了手。

正当此时,突然又有一骑驰至,手捧一面旗幡,高呼道:“使旗在此!”

那本是鸿胪寺小吏,奉韦少华之命去取回鹘使旗来解斗的,近前下得马来,见此情景,不禁呆住了,就跟那儿发愣,不知道是该前进,还是该后退为好。韦少华如同捞着一根救命稻草,急忙招呼:“取旗来,取旗来与李尚书验看!”

小吏战战兢兢凑过来,垂首躬身,将使旗双手奉上。孰料李汲单手接过,也不展开,便攥定另一头,就膝盖上“咔”的一声,折为两段!

韦少华惊得面无人色:“李、李……你岂敢……”旁边赤心见状,更是目眦尽裂。

李汲沉声道:“假的。”

“如、如何是假的?”

李汲注目赤心,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来,厉声问道:“请教韦鸿胪,若君奉使入于回鹘,可会将节杖交予回鹘兵带着示人么?!”

韦少华不禁哑然,就连赤心,面上也露颓败之色。

其实回鹘人不讲究这个,韦少华此前也没往这个方向去考虑,因而才会命人去取回鹘节旗,留守鸿胪寺的回鹘人也真给了……但赤心刚才还口称节旗至处,如可汗亲临呢,结果你家可汗的权威被个唐朝小吏扛着跑?这状若是告到可汗面前,肯定第一反应:你特么的也太不把自己的职责当回事儿了吧?竟将回鹘使旗,交与他人之手,将本汗尊严,一朝丧尽!

赤心暗道出了这种事儿,我回去必遭挂落啊,如今能够救我的,可能只有唐人了。于是朝韦少华大叫:“韦鸿胪救我!”李汲当即下令:“好生聒噪,将口给我封了。”便有牙兵摘下赤心的靴子,扯下布袜来,塞其口中。

随即李汲便让卢杞带着自己的家眷、幕僚,先行赶回平康坊府邸,自己要押着回鹘人前往万年县听审。高郢、尹申等数人自告奋勇,也定要跟从。韦少华却不肯去,狠狠瞪了李汲几眼,骑上马扬长而去——估计是找人告状去了。

因此卢杞乃向车中辞行:“夫人可自归府邸,道路皆熟。末吏当急往拜谒皇太子殿下,请其援手,缓解此局。”

车中不止崔措一人,还有侍女红线在——青鸾则带着闺女儿李璧乘另一辆车。卢杞辞去后,轮毂辚辚,直道而西,红线忍不住啧舌道:“不想李帅竟然如此……刚强。”

崔措苦笑道:“他向来莽撞,甫回京,竟又惹上此等事……”其实刚才递出去回鹘吐屯发旗帜,就是生怕李汲热血冲头,不管不顾地要跟那些回鹘人正面放对,希望凭此旗号能让回鹘人知难而退吧。因为她过往常听李汲恨恼回鹘,虽然援唐平叛,或者助御吐蕃,却一路烧杀抢掠,几与强盗无异了,尤其肃宗皇帝还曾打算将两京子女拱手奉上,叶护太子还不辞……

崔措跟李汲多年夫妻,深知其好恶,知道碰上这路事儿,郎君肯定不能忍啊,这才交出去吐屯发旗帜,谁成想最终还是动起手来……李汲貌似是下定决心,一定要狠狠

地收拾那些回鹘人了。

只不过将出吐屯发旗帜,却并非崔措的主意,而是红线献计。当日离开魏博时,红线帮忙崔措收拾行李,见此旗帜,不解何物,崔措便将李汲入于回鹘,受长寿天亲可汗赐予名位和旗号之事,大致讲述了一遍,还说:“此番往镇朔方,多半要与回鹘来往,郎君得此名号,日后行事或将容易些——此旗切不可遗失。”1

所以今天李汲一把赤心等回鹘人堵上,崔措便担心真起冲突,于李汲前程不利,随口询问红线,红线建议道:“前日所见回鹘旗号,不如将出去,或能退胡也。”

而到了此时此刻,崔措口中责怪郎君莽撞,心中担忧李汲的安危,但身为妇人,又不好跟高郢他们似的,跟去万年县衙,不禁愁上眉梢。红线乃好言宽慰她:“夫人勿忧,李帅定然无事的。”

崔措苦笑道:“国家与回鹘睦邻,且方寄望增援御蕃,则此际郎君得罪了回鹘使者……若在魏博时,手握强兵,朝廷未必敢处置郎君,既归长安,若是圣人责惩……”

红线反问道:“得罪了回鹘使者又如何?最多可汗背盟来攻……”

“你说最多?”

红线微微一笑:“若是回鹘南下,何处先被其兵?”

“自然是朔方。”

“则大敌窥伺,朝廷正当用人之际,岂肯重责李帅?自当仍使李帅往镇朔方,以备胡虏。难道还会将李帅绳捆索绑,送去回鹘么?如此则非但魏博,便天下诸镇,将一时俱反,起码不肯再增援关中,则朝廷还以何兵来抵御回鹘、西蕃啊?是以责罚恐免不了,但李帅性命与前程,必是无忧的。”

崔措注目红线,良久无言。1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