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键侠 > 第四十二章、回鹘使者

第四十二章、回鹘使者

作者:赤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元景安本是京师土著,高官显宦见得多了,平常除宰相或者京兆尹外,谁都不惧——因为一般情况下,朝官也不愿意跟都中无赖计较,天晓得那厮背后站着谁人呢?唯宰相权威不可冒犯,京兆尹本职也要惩治无赖,那才必须得绕着走。

所以区区几个胡人,他还真不放在眼中。也幸好这是京师,若在魏博,胆敢冲冒节帅车乘,甚至于鞭指叱喝,牙兵们直接一拥而上,就给砍成肉泥了。京城大街上嘛,斗殴可以,但无节帅之命,还是暂且不要见血的为好。

因此直扑而上,一把抱住那胡人的大腿,使劲儿朝下一拽。本欲将此人拖离鞍桥的,奈何他虽气力不小,对方却也是健者,双手一抱马项,晃了两晃,却仍坚持不堕,反倒拖得元景安趔趄了几步。

随即这奔马便直朝李汲过来了,李汲不慌不忙,扬起鞭来,朝着畜生鼻梁上便是狠狠一抽。那马吃痛,脑袋一歪,将背一拱,骑手受此颠簸,终于再也坐不住了,被元景安拖拽下来,按翻在地。

旁有马蒙过来,轻轻松松,便带住马缰,勒停了空马。

不过电光火石的一瞬,后续胡骑见状,纷纷急勒坐骑,怒视李汲一行。其一人高呼道:“汝等是什么人,竟敢阻我,难道不要性命了么?!”

李汲定睛一瞧,此人四十上下年纪,身高腿长,相貌颇为剽悍,貌似是这一行胡人的首领。当即喝问道:“汝又是何人,怎敢通衢大道上肆意跑马?”

对方尚未回答,就听远远的有人叫:“前面拦住了,休要放走这些劫囚的回鹘!”

李汲闻言,双眼一眯:“是回鹘?且青天白日,竟敢劫囚?!”

所谓“回鹘”,其实就是“回纥”,发音相近,用字不同。也不知道顿莫贺达干是听谁说的,云“纥”非好字——是指比较下等的丝织品——因而上奏请求改族名为“回鹘”,以示我部强健如鹘,为鹰为隼也。

安史之乱以后,唐回之间的关系愈发密切,尤其吐蕃攻陷凉州,剑指西域,唐朝乃多次遣使入于回鹘,改封武义成功可汗顿莫贺达干为汨咄禄长寿天亲毗伽可汗,请其发兵南下,救援安西、北庭,以御西蕃。长寿天亲可汗欣然允诺,但提出要求,回中缺好锦,愿以良马交易。

唐朝确实也缺好马——因为凉州为吐蕃所夺——但回鹘方面却趁机抬高马价,一匹马最高要交换四十匹绢,超过往日五倍有余。唐廷恐恶回鹘,不敢不应。

就此回鹘方面也常有使团和商队到长安来,本来这些胡人便不识礼仪,乃更仗着唐人有求于己,时常强买强卖,颇为放肆——卢杞在送往魏博的公文当中,也曾经提起过此等事,李汲读了,颇为恼恨。

但他也没想到,自己才回长安城,就能见到这一幕,而且这些回鹘人还胆敢劫囚!这也未免太过肆无忌惮了吧,真以为我唐无人么?!

当即开言喝问,对面那回鹘首领乃道:“什么劫囚?我本回鹘使臣,万年县无故拘押我的属下,我故前往救之,正要回归鸿胪寺,上告唐皇,治万年令之罪——看汝身着紫袍,却面生得紧,想来是什么王子皇孙了,这不干汝事,可速速让开道路。”斜眼一瞥元景安:“汝手下冒犯于我,也一并缚了押往鸿胪寺去!”

李汲心说瞎了你的狗眼,身为回鹘人,竟然不认得我!

眼瞧着几名回鹘人拔刀出鞘,要来搭救被元景安按在身下的同伴,当即叱喝一声:“都拿下了,交万年县裁处!”

这又不是将来,有什么“外交豁免权”一说,即便真是万年县无故锁拿回鹘使团成员,你也不该亲身前往相夺啊。大街上跑马,视我唐子民安危于不顾,光这一点,我就忍不了,还是都擒下了,我亲自前往万年县衙去问个清楚明白吧。

别瞧面对十数骑回鹘健壮,李汲还真不怕他们——须知我身边这些牙兵,与其他节镇牙兵不同,是都上过阵,见过血的!

节帅令下,十数牙兵当即也各抽刀在手,左右兜抄上来。

那回鹘首领恨得是目眦尽裂,当即暴喝道:“谁敢?!便汝家唐皇,也不敢冒犯我回鹘使臣,若恶了我,回奏可汗,十万骑顷刻南下,必要踏破这长安城,老幼杀净,子女尽夺!”

李汲听到“子女尽夺”这四个字就气不打一处来,当即一驰马缰,便待朝向对方冲去。然而忽听身后响起来一个清脆的声音:“郎君且慢!”

一听就知道是老婆大人发话了……李汲稍稍回首,只见崔措掀开车帘,递出一面旗来,交到一名牙兵手中。

旗幡展开,黑色为底,上面绘着一只极其抽象的鹰隼……也说不定是麻雀、乌鸦?总之勉强能瞧出来鸟形就是了。

诸回鹘见此旗幡,尽皆吃惊:“汝是何人,如何得有此旗?!”

李汲心说惭愧,我家里还有这玩意儿哪,早就忘光了……估计若非此次收拾行李西来,就连崔措也未必会想到这一出。

当即朝那首领冷笑道:“此乃可汗亲赐,命我为吐屯发——见旗如何不拜?”

诸回鹘不由得面面相觑,那首领一咬牙关:

“谁知道是真是假?且便吐屯发,也未必管得到我!”

吐屯发为回鹘第五等爵位,同时也是官职名称,可以汉译为“监察官”。但正如唐朝司监察之职的御史一样,也还分侍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职司各不相同,则若无实授,吐屯发也仅仅一个空名罢了,确实管不到外派的使团头上。

然而李汲却断然喝道:“我正要北上朔方,近乎草原大漠,则此旗是真是假,我押汝等去问可汗!要在汝等是何品级,竟敢冲冒本吐屯发,还不下马跪拜谢罪,更待何时?!”

胡部中结构简单,等级制度并不如中原王朝那么森严,但往往更看重上下尊卑,下级对于上级来说,有时候几如奴仆无异。则吐屯发既列第五等爵,已入高官行列,李汲不信对面这个使团首领品级比自己还高——这个年岁,若为牙帐出来的高等回鹘,自己两次往赴回中,多半见过面啊。

若是别部高官,那我这是可汗亲赐的吐屯发,你也不敢在我面前奓毛吧?且你身周那些同伴、部下,亦不可能都是高官吧?

其实李汲对于回鹘的风俗民情,官级制度,了解得也很有限,只是前世是专门研究古代史的,知道多半游牧民族都不脱奴隶制习性,高品对低品打骂乃至杀戮都属常事,想来回鹘也不能外,不至于太过先进喽。

他却没想到,真正惊动对方的竟是“北上朔方”那句话。回鹘首领不禁眉头一拧,两眼一瞪:“难道汝……阁下是新任朔方节度使李汲?”

他既然奉命出使长安,自然负有打探唐朝内情的重责,尤其对于靠近回鹘,本也有御回之意的朔方镇的官员调动,不可能不上心啊。朝命李汲自魏博转任朔方,诏书才下,他在鸿胪寺里就得到消息了。

原本看李汲貌似并不老相,却穿紫袍,身旁护卫也多,还当是什么王子皇孙……若是朝中显宦,我多半都见过啊,唯有王子皇孙,才可能被圈禁在十六王宅或者百孙邸中,轻易不上街吧,由此面生。直到听闻“北上朔方”等语,方才联想到李汲。

但是吧,顿莫贺达干授李汲吐屯发之爵,这事儿并未大肆宣扬,他从前就没听说过。只是就常理来推断,李汲曾经两次往赴牙帐,据说颇得今可汗的亲睐,还与帝德将军相交莫逆,则可汗一高兴,授其吐屯发之旗,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

“某正是李汲,还不下马?!”

那回鹘首领被逼无奈,这才翻身下马,却不肯跪,只是以拳当胸,俯首行礼道:“我从前不知,得罪吐屯发,还望恕罪。然而……”一梗脖子,注目李汲:“你今是以吐屯发的身份与我说话,还是以唐官的身份与我说话?”

“有何区别?”

“若以唐官身份说话,你是朔方节度使,长安城中事务,你须管不到;若以我回鹘吐屯发的身份说话,岂有胳膊肘朝外拐,反要为了唐人而拦下我等的道理啊?”

李汲闻言,气极反笑:“我身为唐官,则见劫囚凶徒,岂有避让之理?身为回鹘吐屯发,本部人于天朝逞凶,恶意败坏两家交谊,自然也要拿问!”

那首领梗着脖子道:“恐怕阁下拿下了我,反坏两家交谊——惊怒了可汗,必定发兵南下!”

李汲冷笑道:“可汗会为汝这鸟人而坏两家盟誓?汝未免太过高瞧自己了。”

“我有使旗,有如可汗亲临,便吐屯发也管不到我!”

“使旗何在?”

对方一时间不禁语塞。

别说李汲都差点儿把吐屯发旗号给忘了,即便唐廷授命的旌节,也不可能随时带在身边儿啊——旌节自当供于衙署,正式出行或者出征时方才请出——则回鹘首领长居鸿胪寺,此番跑去万年县衙劫囚,搭救族人,就没想着把使旗给扛出来。

其实吧,就如今唐回之间的关系,加上朝廷往往于回鹘人在都中犯法、闹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若真扛着回鹘使旗前往万年县,县令必定惊恐,怕会乖乖地将人犯拱手交出。问题这回鹘首领被奉承惯了,一向不怎么瞧得起唐人,且又有伤人泄愤之意,故此策马执刀而往,却并未亮出使旗。

就他们说话这会儿功夫,百姓多半跑散,只有几个胆大的闲汉还缩在壁角,远远窥看。但于后追逐回鹘人的万年县公人却已赶将上来,全是两条腿,无一人骑马,手中只有些哨棒、铁尺、绳索,战战兢兢,封住了后路。

没敢朝上冲,因为那些回鹘人手上都是有利刃的,李汲麾下牙兵虽然不惧,这些公人可没胆直前放对。且即便装模作样拦阻于后,估计回鹘人若是一驳马,反突回去,必定本能地左右散开,让出道路……

直到李汲亮出回鹘吐屯发旗号,那些回鹘人跟随首领,被迫下马行礼——虽皆不肯跪拜——万年县的公人们才奓着胆子,敢于稍稍靠前两步。

就在李汲喝问使旗何在,回鹘首领一时不能作答的功夫,万年令终于出现了——一只手按着幞头,一只手掀着红袍,满头是汗,气喘吁吁,疾奔而来。公人们朝他耳语片刻,他当即整顿衣冠,远远地朝李汲一叉手,高声道:“万年令韦覃,见过李

尚书。”

——李汲朔方观察、节度只是使职,就理论上而言,算临时差遣,并非官号,他正式的职官还是检校礼部尚书,韦覃因此而呼。

二人中夹十数回鹘人,相距二十余步,李汲也被迫扯着嗓子询问:“此辈自称乃回鹘使臣,韦令因何紧逐不休啊?”

韦覃忙道:“尚书容禀,本因……”

“简单了说!”

“有回鹘白昼杀人于东市市人执之尚未审讯拘于我万年县旋为此辈劫去且斫伤狱吏实不知是回鹘使者……”

李汲心说行,嘴皮子挺利索,声儿也挺大,隔着老远,我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当下瞥一眼那回鹘首领,再度问道:“今知乃是回鹘之使,韦令又将如何处置?”

回鹘首领转过头去,狠狠地剜了韦覃一眼,韦覃不由得倒退两步,躲到一名健壮公人身后去了……旋即一口气回禀道:“便回鹘使者也不能于本县妄杀人且劫囚……下官既守京邑自当不虐鳏寡不阿贵强除非京兆府或鸿胪寺来提人否则仍当拘拿审断……”

李汲微微颔首,心说可以,这个万年令不仅仅是嘴皮子利索,心里也是颇有主见的。于是望向回鹘首领,冷冷地喝令道:“既无使旗,说不得,先拿下了!”

牙兵们便欲上前,忽听旁有一人高叫:“李尚书且慢!回鹘使旗须臾便至,还望李尚书稍待片刻!”

李汲一皱眉头,转脸望去,只见一名紫袍官员急匆匆跨马而来,到了近前翻身而下,朝李汲一拱手:“两国交谊事重,李尚书切勿孟浪,冒犯了回鹘使者啊!”5

作者的话:我回来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