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键侠 > 第二十九章、河东之乱

第二十九章、河东之乱

作者:赤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逻些城中,马重英欲图整备兵马,再侵陇上,特来向赞普当面禀报。

赤松德赞面无表情地听完马重英的奏陈,良久不言。马重英跪在地上,心里难免七上八下——赞普虽然年轻,却自设谋铲除权臣祥仲巴杰之后,威望日盛,被赞誉为弃宗弄赞复生,就连马重英在他面前,都往往感觉心虚气喘,如履薄冰。

关键马重英并无野心,也不想做祥仲巴杰那般权臣,挟制赞普而号令全蕃。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重英确实是吐蕃的大忠臣,且因为吐蕃的政治形态相对原始,他目赤松德赞不仅是君,更加是主,唯恐一言不慎,招致主子的不快。

可是赤松德赞不开口,马重英既不敢问,也不敢催促,只得伏首驾前,静静等待。好不容易,才听到御座上响起了一声轻轻的喟叹。

“赞、赞普何忧?臣请为赞普分忧。”

赤松德赞这才缓缓地说道:“红尘纷扰,诸般烦恼,非大智慧不能堪破。凡人往往不能自见本心,即便一度开慧得见,也会为业障所迷,堕入苦海——大论啊,你还记得自己的本愿,究竟为何吗?”

“臣、臣唯愿赞普康健,我吐蕃繁荣,世世代代……”

“这都是虚言,是遥远的梦,然而,要如何使梦变成现实呢?”

马重英大致猜到赤松德赞想说些什么了,不由得一阵酸楚泛上心头:“臣有罪……臣的本愿,是趁唐衰而取安西、北庭,宣佛主教化,拒邪神于岭西,使赞普受佛主金光普照,使吐蕃万民消业浴祥……”

赤松德赞打断他的话:“你原本对我说,要进取陇右,切断长安与河西的联系,然后可以平取安西、北庭,蕃唐之间,划陇阺为界,东西并为大国。如今陇阺在望,而唐也平了东方的叛乱,你却又来奏说东进……为什么不是北进呢?”

马重英战战兢兢地为自己分辩道:“臣未忘夙志,奈何诸大人恳请,要直取凤翔……”

赤松德赞嘴角略略一撇:“是啊,此前百战而得陇右,得了多少唐人,诸部均分,大人们都吃得脑满肠肥了;但人心总是贪婪不足的,终究陇上比起安西来,路要好走得多,人口也富庶。”略顿一顿,声音一沉:“但你究竟是我所命的大论,还是诸部大人共同推举的大论?”

马重英闻言,不禁身子一哆嗦,面色惨白,急忙叩头道:“臣有下情上禀。”

“我正要听你的下情,说吧。”

“唐方平东乱,西兵陆续归镇,必谋恢复陇右,臣唯恐主力北进,而陇右却失。因此寄望于一战突入大震关,威胁凤翔甚至于长安,迫使唐天子遣使来议和——或者划定陇阺为东西疆界,或者我吐蕃退出陇右,以交换安西、北庭。”

赤松德赞摇摇头:“不可能的,唐人甚坚忍,唐天子也要脸面,或许愿意割地盟和,但安西、北庭地方太广,绝不肯轻易与我。”

“臣想要试一试,若成,则蕃唐之间可得五十年太平,我吐蕃亦雄强可期。”

赤松德赞双瞳一轮,突然间问道:“你是打算出卖赞普钟吗?”

马重英点头道:“赞普明见万里——我吐蕃昔日约和南诏,先赞普称阁罗凤为赞普钟,本为拒唐,然若蕃唐之间可以和睦,南诏便无用了。彼地深险,丛林密布,道路难行,即便唐人得了,也不可能威胁到我吐蕃,则不如以陇右加南诏,交换安西、北庭。在臣想来,只要唐天子肯应允,即便要我吐蕃出兵,夹击南诏,也是可以商量的。”

赤松德赞沉吟少顷,微微颔首:“好吧,你有你的方略,我也不加掣肘,就再看看今秋如何吧。我会在逻些为你向佛主祷告,求取佛佑,助你旗开得胜……”

终于取得了赞普的谅解,马重英退出宫殿,却只觉背心上全是冷汗,山风掠过,不自禁地又打了一个哆嗦。方欲归宅理事,点集兵马,忽有一名小吏疾奔过来,到面前五体投地,大礼参拜。

“什么事?”

“禀大论,唐人有使来。”

马重英闻言,双眉微皱:“是长安来的?求和还是挑战?”

“并非长安遣来,而是……来自朔方军,说有天大的紧要事,请求面见大论,当面禀报……”

——————————

李汲奉密诏急返长安,将节度衙署之事,尽数委任给了颜真卿——他也挺期待,希望我回来的时候,这位颜司马真能够顺利收取本年赋税,将府库起码装它个半满吧。

他只领元景安等牙兵二十骑,一路上马不停蹄,仅仅半个月便抵达了长安城。入城时已是午后,所以也不着急去拜请入觐了,先回平康坊的住家。

崔措迎入,却说:“午前有中使来,云郎君若这一两日返京,不拘什么时辰,请即刻往大明宫入觐。”

李汲闻言,不禁皱眉:“何事如此着急?畿内诸军已

发否?”

崔措说据我所知,凤翔、邠宁、鄜坊、同华等军都已领得诏命,陆续向陇关方向集结了,但圣人急于召见郎君,貌似是为了别的什么事情……

说着话,从袖中抽出一张纸条来:“此阿兄密遣人送来,要妾交予郎君。”

李汲接过来一瞧,只见上面草草地写着一行字:

“既归,当急入宫见驾,于来瑱及宦官监军事,慎勿提起,容后再言。”

李汲一头雾水,不明白李泌究竟想要传递什么信息……难道说,怕什么来什么,来瑱之死,又再引发什么连锁效应了?是某镇节度有反意么?还是皇帝打算在这个节骨眼上,解决掉梁崇义?

即将与吐蕃开战之际,实不宜再拉一条战线出来啊。

他是穿着便装回来的,于是急忙换上袍服,只领着元景安一人,策马而至大明宫明凤门前,叩阙请谒。时候不大,一名年轻宦官出来招呼,单领着李汲过含元殿、宣政殿,直抵内朝。直到天色擦黑,方才见驾于蓬莱殿。

进殿一瞧,见李豫盘腿坐在榻上,面有忧色,同榻而坐的还有个女人……李汲以为是妃嫔,多半为独孤贵妃,不大可能是沈妃,也不敢细看。御榻左右,摆着几张矮墩,李泌、李适、程元振赫然在坐。

李汲大礼参拜,李豫一抬手:“爱卿不必多礼——赐坐。”便有宦官也搬过一张矮墩来,摆在李泌下首。李汲侧身坐了,叉手问道:“陛下急召臣进宫,未知有何垂问?”

李豫斜眼一瞥程元振,程元振会意,当即起身,将一卷奏疏递给李汲,并且一开口,石破天惊:“仆固怀恩谋反!”

李汲这一惊非同小可——他倒是料到了或许是某镇有不稳的迹象,但从没想过可能是老仆固啊!急忙展开奏疏来看。李泌趁机在旁,用最简明的辞句,将其后因果,大致陈述了一遍——至于详细经过,李汲是事后才逐渐了解到的。

且说仆固怀恩凯旋还朝之后,并未即领朔方军归镇,他奉命先送回纥援兵出塞,于是自绛州经晋、汾、太原等地,最终与帝德在忻州分手。

原计划挥师折向西南,自石州渡河,则河西就是朔方该管的银州啦,谁成想仆固怀恩与河东节度使、太原府尹辛云京闹起了矛盾,几乎兵戎相见。

辛云京跟仆固怀恩是有旧怨的,他曾经与李怀光联名上奏弹劾仆固怀恩,虽说李豫最终认可了仆固怀恩羁縻河北降将的策略,未准辛、李二人所奏吧,据说仆固玚在军中宣言:“必要断那河西贼之头,方解吾恨!”

——辛云京本是兰州人氏,老家在河西,故此被骂做“河西贼”。实话说李怀光也算朔方一脉,事后还特意跑去跟仆固怀恩解释,说我所作所为都是为了国事,并无不敬副帅之意,辛云京却始终毫无表示,仆固玚因此衔恨。

因此辛云京担心仆固父子公报私仇,先一步返回太原后,以提防回纥军抢掠城内——类似情况真不少见,光李汲在洛阳城下的敲打,根本不济事——为名,紧闭四门,不纳仆固一行。其后仆固怀恩与帝德分手,自忻州南返,这回辛云京没借口了,但太原城门还是一闻朔方军至,便即紧紧地合上。

仆固怀恩由此大怒,他也不着急回镇了,自将数万朔方军屯于汾州,使仆固玚屯榆次,别部分屯祈县和晋、庆等州,遥遥威逼太原,同时上奏弹劾辛云京。

辛云京自然要还击,请出监军宦官骆奉先来,具言仆固怀恩勾连回纥,甚至是吐蕃,已生反意。但骆奉先与仆固怀恩是旧识,自告奋勇,前往汾州为两家解斗——关键他要回京复命,也必须得从汾州过啊,躲不掉的。

仆固怀恩在汾州设宴款待骆奉先,还把自家老娘给请出来唱黑脸,当面责备道:“汝与我儿约为兄弟,今却亲近云京,为何两面讨好啊?”骆奉先反复申明,说这不关我事啊,我只是回京复命,经过此地而已,你们有啥矛盾,最好瞧在我的面子上,说开的为好。

当日酒席宴间,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仆固怀恩多喝了几杯,竟然站起身来向骆奉先献舞,骆奉先不会跳,便将出缠头,酬答仆固怀恩。完了仆固怀恩说:“君不必急行,来日端午,可以再宴饮为乐。”

然而骆奉先被仆固怀恩的老娘骂得有点儿慌,不敢久留,坚持要走。仆固怀恩仗着老交情,干脆把骆奉先的坐骑给藏匿起来。骆奉先对左右说:“白昼使其母责我,夜又匿我马,这是要杀我啊!”连夜翻墙跑了。

抵达长安之后,骆奉先就上奏称仆固怀恩谋反,同时仆固父子谎称辛云京、骆奉先谋反的劾状也送到了。李豫览奏大惊,急忙请李泌草制,为两家解怨。但仆固怀恩不依不饶,再次上奏——就是李汲手里这一封奏疏。

奏中先述前情,辛、骆二人如何关闭太原城门,不放回纥兵进入,导致回纥怨怒,打算趁机抢掠,都是我反复解劝,才肯和平出塞;然后那俩货担心我向朝廷奏劾,竟然恶人先告状……

“臣静而思之,其

罪有六:昔同罗叛乱,臣为先帝扫清河曲,一也;臣男玢为同罗所虏,得间亡归,臣斩之以令众士,二也;臣有二女,曾远嫁外夷,为国和亲,荡平寇敌,三也;臣与男玚不顾死亡,为国效命,四也;河北新附,节度使皆握强兵,臣抚绥以安反侧,五也;臣说谕回纥,使赴急难,天下既平,送之归国,六也……臣受恩至重,夙夜思奉天颜,但以来瑱受诛,朝廷不示其罪,诸道节度,谁不疑惧……”

李汲一目十行地看过,心中暗骂:“老混蛋这是谁帮你写的奏疏啊?真是不死找死!”

面对朝廷的猜忌,同僚的弹劾,就应该摆正态度,老老实实上奏表忠心啊,你怎么敢皮里阳秋,尽说反话呢?别说李豫了,即便李汲想要责罚麾下某人,那人却一拍胸脯,先大表一番功劳,然后说我正是因为有这些功劳,所以有罪,合该受死……那李汲也不能忍啊!

况且仆固怀恩还明着质问皇帝,为啥不肯明宣其罪,便处死来瑱?这会使诸道节度心寒的啊,你知道不知道?

李汲终于明白了,李泌为什么要给自己递那么张小纸条。

仆固怀恩这回急怒攻心,朝皇帝翻白眼儿,口不择言之下,出此奏疏,压根儿解决不了问题,反倒拱火;究其根由,其实他跟辛云京之间的矛盾还是小事——朝廷巴不得诸镇节度不甚和睦呢——关键两点:一是来瑱之死,二是宦官监军。

前者使仆固父子不再信任朝廷,后者则是骆奉先刻意激化了矛盾。

李汲很想跟李豫说:此事易解,只要就来瑱之死给诸道节度一个交代,再严惩骆奉先,甚至于废罢宦官监军制度,自然能够挽回仆固父子对朝廷的信任,朔方军是绝不会反的。但李泌事先提醒过了:千万别提这两桩事!

因为这两件事一提,摆明了说责任全在朝廷,甚至于在皇帝身上,那自己的所作所为就跟仆固怀恩没两样啊,纯粹拱火嘛,绝对无助于事端的圆满解决。

该怎么措辞呢?李汲正在沉吟,忽听御榻上那女子开口问道:“闻李卿与仆固父子熟稔,可能断言,朔方军究竟会不会反呢?”

李汲听得话语声颇有些熟,不由得抬眼细细一瞧——耶,怎么是她?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