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键侠 > 第十三章、群狼环伺

第十三章、群狼环伺

作者:赤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m.xssilu.cOm 首发

李寡言领着李汲,迈步而入法轮寺中。

这法轮寺本是隋代薛国公长孙览的旧宅,其后舍为僧寺,也算都中有数的名剎。历年春闱,京兆府各县——泾阳、咸阳、鄠县等——士子入于长安,都会借住在法轮寺中,逐渐变成了京兆府举子聚会的重要场所。

举子们多住寺后僧舍附近,李寡言熟门熟路,也不跟寺里和尚打招呼,便即负手而往。只见桃花树下,不少白衣士人或独自温书,或两三扎堆,低声言谈——终究是僧寺清静之地,不能够大呼小叫的啊。

李寡言才刚靠近,便有士人拱手为礼:“寡言兄来了。”

李寡言逐一答礼,将次到两名士人,其一人开言问道:“正要请问寡言兄,有一位与君同名之人,君可识得否?”

李寡言眼角朝后稍稍一瞥——李汲就跟在他屁股后头哪——随即笑笑,反问道:“君所问,莫非是陇右御蕃、关东平叛的李二郎么?”

“正是。”

“自然识得,是本家兄弟。”

对方闻言稍稍一愕,随即恍然大悟道:“是我迷糊了,李二郎是李翰林的从弟,自然也是君赵郡李氏一脉,岂会不识?”

李寡言摇头道:“我出西祖房,他出辽东房,相隔悬远,便不相识也不奇怪——但数年前便有缘得见,并且联了谱系。”随即问道:“君提起他来做甚啊?”

对方摆摆手:“既是寡言兄亲眷,不说也罢。”

李寡言伸手一揪对方衣袖,扯至一旁坐下——另一个始终未曾开言的士人也主动跟了过来——恳求道:“君有何言,但说无妨。难道是李二郎招致了什么恶声不成么?”

对方摇摇头:“倒也不是。尊亲方受命出镇魏博,然而那可是群狼环伺的凶险之地啊……”

“此言何意?”

对方徐徐解释道:“魏州乃河北要冲,大都督府所在,土肥人丰,原本算是佳处。然如今其西、其北有安史降将,自燕而赵,五镇居焉,南凭大河,河南又是平卢与淄青……

“淄青侯伏(即侯希逸,本姓侯伏),本为平卢偏裨,安禄山麾下之将;平卢田神功,也曾追随李忠臣(董秦)为叛燕驰驱。彼二人虽然主动来降,非燕赵五镇穷蹙而投之辈可比,终究昔为同恶,共犯王疆,相互间不可能不有所勾结啊。

“尤其田平卢,曩昔南下讨伐刘展,入据扬州,大掠人财,杀波斯胡商数千之众——其骄纵不法,御下如贼,由此可见一斑。

“今国家困乏,被迫认可叛降诸镇,于燕赵之间形同割据,实非长久之策。一旦彼等得以喘息,必大募徒党,势雄而为患。若燕、赵复反,定先取魏,而魏州距东都七百五十里,仓促间难望得救。

“到那时相、卫遏其西,沧、棣犯其东,德、贝攻其北,平卢、淄青在南,多半不救,坐观成败。群狼环伺,猛虎亦必为所缚,便李二郎有经天纬地之才,魏、博有胜兵雄城,恐也难逃倾覆之局!寡言兄的尊亲,怕是去得了河北,却回不得长安来了。”

这一番分析颇为头头是道,魏博固然是插入河北的一柄利刃,却同时也是河北诸镇的眼中钉,肉中刺,不拔不能得安枕。关键在河南的平卢、淄青二镇,若肯守望相助,魏博便有牢固后盾;倘若与河北诸镇暗中勾结,即便跟来瑱似的口头应援,却迟迟不肯发兵,李汲也难免要落得昔日王仲升一般下场了。

当然此等局面,李汲也曾经反复考量过,他对自己颇有信心,认定只要短时间内那些叛将无复反之意,自己凭着南霁云、雷万春等猛将,凭着几百睢阳老兵做基础,必能练出一支强兵来与之相拮抗。

终究河北诸镇不是铁板一块啊,其间大有驱虎吞狼的谋划余地,倘若燕、赵之地归拢在一人手中——比方说昔日的史思明——借李汲一百个胆子,除非先给他五六万劲旅带着,否则他也不敢去魏博上任哪。

但李汲此前并未仔细考虑过淄青侯希逸和平卢田神功的向背,如今一语惊醒梦中人——得跟老哥说道说道,让朝廷起码把其中一镇换上更可信用之人才好啊。

起码不能再有丝毫叛将的前科,因为正如那举子所言,谁知道彼等会不会顾念昔在安、史麾下的香火情份,临难不救,而宁可坐壁上观呢?

李汲不禁大喜,心说我今天还真是来着了,一进法轮寺便得遇一位有才之士——起码对方没有象李寡言那样埋首九经,不问世事啊,身在京兆,而能考虑到千里之外的河北形势,实属难能可贵。

正打算等会儿问问李寡言,此人究竟何姓何名,是什么出身,有没有机会招入自己幕下呢,只听李寡言笑道:“不想君还有此等见识……”虽然他基本上有听没有懂,但也明白这不是普通嘴炮可以放得出来的大话。

一直在旁边聆听,始终未发一语的举子突然间“噗”的一声,笑出声来——“寡言兄休要听他现学现卖,他如何能有此等见识?不过拾人牙慧罢了。”

“哦?则此言是谁教君的?”

方才侃侃而谈的士人表情多少有些尴尬,却也不得不实言相告:“其实是杜遵素前日说起……”

李寡言左右望望:“则遵素何在啊?今日却不见他……”

“他可是春风得意,如何还肯到法轮寺来与我等盘桓?”戳破同伴吹牛皮的举子答道,“前日往汾阳郡王府上行卷,今日更被郡王遣人唤去吃酒……”

李汲闻言,暗道一声不好!

原来编出那套说辞,对于河北局势分析得未必很精当,却也颇中窍要的,并非眼前之人,而是一个叫“杜遵素”的举子。李汲隐然已生招揽这杜遵素之意了,却听说他被郭子仪唤去吃酒……我靠一名未中进士的白衣举子,竟然入了郭司徒的法眼,这是想往朔方军里领啊,还是招入自挂虚名的鄜坊丹延?我一个不留神,竟然慢了一步!

急忙在后面暗伸手指,一捅李寡言之背。李寡言会意,便又寒暄几句,起身离开了那两名举子。避至无人处,李汲便问他杜遵素何许人也,李寡言介绍说:

“其名杜黄裳,字遵素,是万年县举子,为京兆府司录参军杜绾之子……”

掐指暗算——“哦,比长卫年长一岁。”

李汲听了,更生渴盼之心——比我大一岁,那就是才二十六啊,二十六岁的青年举子,便有这般见识,假以时日,才华无可限量!不行,我说什么也要把这人给抢到手!

“六兄可知晓其人居处么?”

杜黄裳之父既在京兆府为官,那他跟长安城内自然是有家宅的,不会寄宿在法轮寺中——其家在永乐坊资敬尼寺的隔邻。

当日午后,杜黄裳从汾阳郡王府上出来,骑一匹驽马,缓缓而归自宅,才到街口,便听身旁有人问道:“敢问足下,可是杜遵素先生么?”

杜黄裳扭过头去一瞧,只见说话之人身着白麻衣,头戴布幞头,是普通读书人打扮;但体格却颇魁梧,圆脸浓须,虽然拱手致礼,言辞恭敬,却隐约间露出些官人的做派。

急忙翻身下马,还礼道:“仆正是杜黄裳,不敢请问足下是……”

“李汲李长卫。”

杜黄裳闻听其名,不由得大吃一惊,急忙将腰身一躬,改拱手为叉手:“原来是李节帅——黄裳未能先下马行礼,节帅勿罪。”

李汲是一打听到杜黄裳的住处,便匆匆离开法轮寺,赶将过来的,就等在街口,以便堵人。当然啦,他不可能再一副胡佣装扮——不怕杜黄裳以貌取人,怕的是初见面便藏头露尾的,不见自家诚意——一出寺门便吩咐手下:“速回府取一套我日常的服饰来。”

崔措了解自家郎君,虽说心思不能算不缜密,但仗着艺高人胆大,遇事往往强要出头——此前举发神策军之奸,便是例证——这在外地还则罢了,长安城内,朱紫塞衢,你正在上升期呢,可别再捅出什么篓子来。因此常遣手下二三名江湖异士,暗中跟随着李汲。

说是暗中跟随,其实只隐藏身形,不妨碍郎君日常与人交往罢了,这事儿并没有瞒着李汲本人。

李汲倒也不以为忤,并且表示完全理解——其实他想歪了,他心说我见天儿邀人去吕妙真家吃酒,老婆要不派人盯梢才奇怪哪!

且这回盯稍的几人人就派上用场了,李汲让其一回家去取替换衣裳,其二先往汾阳王府左近,觇看出入的白衣士人,并且打探究竟哪一位是杜黄裳;他自己则返回法轮寺,找和尚打了盆水来,洗净面上装扮……

然后就跑永乐坊来了,等候了不到半个时辰,果见一骑翩然而来。事先已打问清楚,疾步赶回来的属下伸手一指:“此即杜黄裳也。”

李汲颔首,便命那人退后,他独自一人迈前去跟杜黄裳打招呼。

只见这位杜遵素先生,当真生得一表人才,面如冠玉,唇红齿白,唇上薄薄两道髭须——唯一的缺陷是年纪轻轻,法令纹甚深,扯着两侧嘴角都朝下撇,看似不易亲近。而且吧,双颊泛红,估计喝了不少的酒。

得了李汲的招呼,杜黄裳不禁有些诧异,且暗生警惕之心——我跟这位新任魏博节帅素无往来啊,他为何微服来此寻我?此人乃是当今及雍王驾前红人,宰相以下,皆可抗礼,我可千万不能得罪他呀。

急忙还礼,并且请问来意。李汲笑笑:“此处不是说话所在,敢请杜先生稍稍移驾,往街东酒肆一坐,如何?”

他早就观察好了,街东头有一家小小的酒肆,据说是资敬尼寺的产业,日常只提供些素酒、素食,故而门面冷清——况且也已经过了午饭的点儿啦。

杜黄裳不敢推拒,便跟随着李汲进入酒肆,寻了一副座头。李汲请他上坐,杜黄裳连称不敢,坚决不允,最终只得分宾主,东西落座了。

李汲唤店家随便送些酒食上来,然后问杜黄裳:“杜先生是才从汾阳王府赴宴归来么?不想郭司徒竟如此器重先生……”

杜黄裳心里有数了。

他见李汲对自己的态度非常恭敬,完全不合情理——其实吧,李汲平常没啥架子,与小卒都能蹲在一处,并头吃饭

,何况招待一位士人呢——但可见是没啥恶意的。旋听李汲问起汾阳王府宴请之事,他不肯假言自重身份,当即摆手解释道:

“节帅误会了,我一介白衣,且非沙场勇士,如何能入得了郭司徒的法眼哪?其实是前日去向前辈卢让金行卷,得其赏识,今日郭三公子诞辰设宴,卢前辈邀我前往,去蹭一顿酒席罢了。”

卢让金名庚,是天宝十五载春闱的状元,才一放榜,便被郭子仪命人抢去做婿——嫁于子仪长女。所谓“齐大非偶”,既然攀上了这么一门贵亲,卢庚从此长留在老丈人身边,倒有三分有如赘婿了——所以他是住在汾阳王府里的。

既是前辈状元,杜黄裳自当前往拜访,献上自家旧文,请求卢庚指点一二。卢庚颇为看重杜黄裳,承诺只要他今科得中,便向丈人举荐,让杜黄裳可以去朔方军或者鄜延军中为吏,刷刷资历、镀镀金,强过在吏部待选了。

若非如此,今日郭晞生日——郭子仪有八子,长男郭曜都四十岁了,末子郭映还在襁褓之中,郭晞是其第三子——三十岁生日,府内摆宴庆祝,所邀宾朋不多,卢庚也不会想着叫杜黄裳也去打个晃,认认人头。

具体内情,杜黄裳自然不会向李汲分说,只是话里话外,表露出自己并未得到郭子仪本人的亲睐而已。李汲心说还好,卢庚虽有文名,奈何时运不济,他中举的时候,安禄山都已经在洛阳称帝了……由此始终在丈人幕府里帮忙,时至今日,只挂个八品散官而已。至于郭晞……哪怕是其长兄郭曜,如今名位也远不如我啊。

只要不是郭子仪本人相中了杜黄裳,那我就还有机会!

就此笑笑,待酒食上来,他亲自为杜黄裳满了一杯酒,这才徐徐问道:“今日见了几位京兆举子,听得一句话,叫做‘群狼环伺’,特邀杜先生来,当面请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