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唐键侠 > 第九章、事无两全

第九章、事无两全

作者:赤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谨记我们的网址,祝大家阅读愉快!别忘了多多宣传宣传。m xssilu com 丝路文 学网 首发

周代实行分封制,周天子只管治理王畿千里之地,而将其余土地全都分封出去,诸侯按时贡奉。而对于外敌压力比较大的诸侯,天子偶尔也会协助调拨物资,助其度过难关——或者说,让对方用军事行动来换取财赋。

李泌早就有分封制的念头,初入定安行在,肃宗虑郭子仪、李光弼等诸将手握重兵,势大难制,李泌就建议可以封藩建国——

“以官赏功有二害:非才则废事,权重则难制。是以功臣居大官者,皆不为子孙远图,只贪一时之权以邀利,无所不为。向使禄山有百里之国,则亦惜之以传子孙,当不反矣。为今之计,待天下平定,莫若疏爵土以赏功臣,则虽大国,不过二三百里,可比今之小郡,岂难制哉?于国家、于人臣,皆万世之利也。”

李汲对此自然是彻底反对的,也曾经跟李泌打过好几回嘴仗,谁都说服不了谁。如今李泌又把这套给翻出来了,李汲便质问道:“难道阿兄想让我唐变成东周么?”

“东西两周,八百年天下,有何不好?”

“然而诸侯无日不战,生灵涂炭,天下乃望复定于一——哪里好了?!”

“则是周先衰而后诸侯战,还是诸侯战然后周衰呢?使武成之世,诸侯焉敢兼吞私并?且周初地不过王畿千里,周召二公仍以小国自居,若无诸侯,陇右、胶东、幽蓟、巴蜀、吴越,乃至全楚,将永世蛮夷了!”

李汲颇有些张口结舌,心说哥啊,上回辩论,你的辞锋可没这么锐利,这是躲深山里想明白了,还是跟我学成喷子了?

李泌将手掌摊开,略略朝下一按压,意思咱们别跑偏喽,把话题绕回来吧——“积弊非一日而成,如今已不可能恢复到国初之态了——即便今上有太宗皇帝之才也无用,除非亲领禁军,再杀一场隋末之乱出来!

“我知道你私下里将我比诸葛,休说我比不上,即便有诸葛之才,当汉末之乱,终不能复兴王业,而只能偏安一隅。时也,势也,非人力所可挽回啊……”

李汲缄默无言。

他知道自己是“键盘侠”,键盘侠最大的本事,就是将复杂的社会现状简单化,从而指点江山,以为掌握了治国救世的良方。而事实上任何时代的实干家,都需要在黑暗中反复摸索,甚至于走尽弯路,做多方妥协,才有可能将现实引导到自己理想的路径上去——且成功者寥寥无几,失败者满坑满谷……

对于唐朝如今的局面,他原本设想得很简单,只要皇帝不发昏,且有贤臣立朝,有良将率兵,便可先平关东叛乱,再起码削除腹内节度的兵权,铸剑为犁、归兵务农,好好积聚个几年,大体上解决了财政窘迫,然后一口气将吐蕃人逼回高原上去。

到那时候,即便不能恢复极盛之时,也总可以太平个几十上百年吧。

然而今天,李泌将问题全都摊在他面前了——沿边军镇不可撤,腹内军镇也不可撤,几十万健儿不愿归农,国家财政难有大的起色……这光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管啥用啊?到了还不是西楚霸王的下场?

李“键侠”啊,若不赞成我的谋划,你有什么解决之道咧?说来听听?

“真、真的要实封诸节度不成?”

李泌摇摇头:“谁说要实封?只是如你所言,改为三级行政体系,予地方更多权柄罢了,朝廷乃可稍稍息肩,从而整顿禁军,以备非常之变。若能解决了外患问题,自可徐徐削弱沿边军镇;若能练出一支直属天子的能战禁军,自可徐徐削弱腹内军镇。这都不是十年、二十年所可完成之事,且因应形势变化,或许还须加以调整。只是就目前而言,不若长卫你设想得那么简单,甫平关东之乱,便可收哪怕仅仅是腹内诸节度、防御的兵权啊。”

顿了一顿,又道:“诸节度权既重,自有不遵王命,如今日之来瑱,甚至于曩昔安禄山、史思明者,则朝廷当居中斡旋,使诸镇自相牵制。即便如此,亦不能保全无乱事,倒正是长卫你用武之时了。”

李汲一摆手:“将来之事,且将来再说。只此番东征,在阿兄看来,可有胜算?”

李泌点点头:“在我看来,洛阳是必能收复的。如今国家之兵,又比至德、乾元时为盛,而史朝义不但不如安禄山与乃父,且不如安庆绪,河北人心离散,诸节度等若割据,他实领的不过河南一道而已……”

李汲表示赞成:“弟也是这么想的。然而洛阳易复,河北难克,阿兄在朝,希望规劝圣人,慎勿心急,妄催迫前线将领。或许大军复洛后,便暂驻卫、相等州,以威临之,要待明岁,再寻机大举而进。

“河北地方广袤,地势平坦,户口繁盛,据说史贼的河北诸节度,再加幽州节度,聚兵不下二十万众!倘若仓促往攻,怕是会再遭逢相州一般的败绩,导致复洛之功,又成泡影。”

李泌微微一笑:“不可。朝廷难以供应十余万大军久滞于前线;且蕃贼逼近陇上,党项、奴刺生乱,凤翔乃至长安,随时都可能遭受威胁——即便河北底定,大军尚须整顿一

两岁才可西御,况乎河北不定呢?”

“则阿兄有何计,此战便定河北,甚至是幽蓟啊?”

李泌缓缓地说道:“便是我此前对你所言了,你且自家好好想想吧。”

李汲猜测李泌之意,就是大规模招降纳叛,准许叛军的河北乃至幽州各节度仍旧保留旧部、旧土,维持半割据之势,以换取他们暂时不与朝廷为敌。但——

“阿兄便不怕再出一个史思明?”

“史思明降而复叛,为其手握范阳大镇,且于河北也有影响力,旌帜所向,河北诸郡皆附,则等若又一个安禄山,官军自然难御。今若使降将割裂河北,相互牵制,朝廷再施以恩泽,或不为乱矣。且如前所言,腹内诸镇也不可裁撤,不但抗遏沿边,抑且监视河北。

“最关键的,朝廷财货,多仰东南,则漕运沿线,必设节度使以镇守之——昔日,若非张巡有眼光,悍拒睢阳,使供输不匮,怕是朝廷早就倾覆了吧。”

最后他还关照李汲:“我知长卫最关心西事,恨不能才平东乱,便赴西戎。但为兄建议,河北既定,长卫可取中原一镇节度,徐徐积聚、练兵,再听朝廷传召,会聚而逐西蕃的为好。”

李汲这些天偶得空闲,都会反复咀嚼李泌临别时所言,越想就越觉得眼前如有一团乱麻,怎么都分拆不开。他心说时局未必就象李泌所说的那么艰难甚至是悲观吧?只要老子手里有兵,库里有粮,眼前乱麻,我可一剑斩开;什么河北叛军,什么西蕃、南诏,全都扫平了给你看——李适可是答应过要给我十万大军的!

可再想想郭子仪、李光弼,手中直属兵马未必到得了十万,就这还连遭两代皇帝的猜忌呢,一个如今在长安坐冷板凳,另一个迟早也要回去陪坐。可是这二位闲居了,仗总还要人领着打啊,于是冷板凳可能拼得越来越长……这里面,会不会也有自己一个位子预留着呢?

我可不想落郭子仪一般的下场!

既如此,兵就不能多,财权还要仰朝廷鼻息……那仗得打得多艰苦,多郁闷啊!要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呢?难道真如李泌所说,搞分封制?

在这个时代,自身与国家,往往真不能两全啊,做忠臣就可能坐冷板凳,甚至于被皇帝以受谗为借口除掉,做权臣……以唐朝目前严密的官僚体系,再加还不到终末之时,估计更加的艰难。

算了,且走一步看一步吧,先平定河北叛乱,如李泌所言,捞一镇节度使做上再说。

话说仆固怀恩对待河北诸降将的策略,倒是跟李泌不谋而合啊——他是从河东过来,汇聚诸将于陕的,无论李泌还是李豫,都没跟他当面说道过,也不可能瞒着诸将下什么密旨,多半纯出自家决断。那他是为了尽快平定河北,甚至是幽蓟,好让国家得到一段宝贵的喘息时间呢,还是存着什么别的心思?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他得多留些潜在敌手,以防朝廷卸磨杀驴?

但不管怎么说,李豫肯定希望关东战事早早止息——因为朝廷供应不起了——倘若再有李泌的进言,极大可能性认可仆固怀恩的做法。李抱玉他们是徒做恶人,却损伤不到仆固怀恩分毫啊。

话说李抱玉、辛云京等人都出身河西,长期驻守北地沿边,就广义上来说,也可以算是朔方军将领;则他们打算弹劾仆固怀恩,是真的出于公心呢,还是想要扳倒仆固氏好自领朔方军呢?

——————————

唐军始终停留在漳水南岸,并未北进。

这一方面是因为运输路线过于漫长,粮草逐渐接济不上,仆固怀恩乃命附近降将倾空府库,以资供大军所须;另方面是幽州劲旅近乎十万之众,倘若凭险而守,官军必定难克,还不如等他们仓促南下,再迎头痛击的为好。

一直等到过了元旦,迈入宝应二年,仆固怀恩才命诸部陆续过河,进入深、瀛两州境内。但尚未抵达莫州,便有喜讯传来——史朝义已然授首了。

原来叛军的范阳(幽州)节度使李怀仙也早就看清楚了形势,通过相熟的宦官骆奉先请降。等到史朝义率兵逃至范阳县,范阳兵马使李抱忠闭门不纳,史朝义麾下兵马因此四散,他独与胡骑数百东奔广阳——可是广阳城也不肯开门。

最终史朝义只得往北而逃,打算遁入契丹、奚族的领地,才到温泉栅,便被李怀仙所部追上。史朝义穷蹙无路,入林中自缢而死,李怀仙割其首级,献至唐军大营。

恰巧这个时候,朝廷诏命也下了——李抱玉、辛云京联名弹劾仆固怀恩,这事儿本就没想瞒,也压根儿瞒不了仆固怀恩,怀恩便同时上奏,为自家申辩。李豫下制,不准李、辛二将之劾,反倒好生抚慰、勉励了一番仆固怀恩——果然不出李汲所料。

并且制书中还重申:“东京及河南、北受伪官者,一切不问。”

李汲闻讯,心说还好我提前弄死了许叔冀,否则按李豫的意思,那家伙也在宽赦之列嘞!

既得史朝义的首级,三军齐声高呼,就在高阳城内欢庆了一场,停留数日,然后分道凯旋。不

数日,朝廷诏旨又到,命河北、幽州,一切安堵,其安史旧将但降者,俱授方面之权。

降将排座次,功劳最大的是张忠志——河北地区,他是第一个降的,并且打开了井陉的大门——乃赐姓李,赐名宝臣,拜检校礼部尚书、成德节度使,统恒、赵、深、定、易五州。

其次是薛嵩。正如秦睿所料,薛嵩终究是薛仁贵之孙,对于他的归降,唐廷最为信赖。拜薛嵩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相州刺史、昭义军节度使,统相、卫、洺、邢、磁五州。

第三是田承嗣,拜检校户部尚书、冀州刺史、四州都防御使,统冀、沧、瀛、棣四州。

最后是秦睿,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拜检校工部侍郎、贝州刺史、两州防御使,统贝、德二州。秦睿这个郁闷啊,但最郁闷的,是田承嗣那家伙竟然位在自家之上!

他暗下决心,一定要整兵秣马,寻找时机,连结薛嵩、张忠……啊不,李宝臣,把田承嗣给彻底打垮,将其土地、兵马,全都吞喽!

诸军回返途中,又得诏命,任命李怀仙为幽州大都督府长史、检校侍中,及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实统幽、蓟、营、涿、平、檀、妫、瀛、莫九州之地。

正如李泌所言,幽州、卢龙两军,属于边镇,要抵御契丹、奚族的侵扰,不能不屯驻重兵,且须事权归一,加上李怀仙又献上了史朝义的首级,乃得朝廷格外厚赐。而河北三镇之设,既是为了尽快稳定当地局势,使朝廷暂无东顾之忧,也是用来监控幽州的;河南、河东诸镇不废,则是用来监控河北……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