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清德妃 > 第十六章 雕外寒烟惨不开(2)

第十六章 雕外寒烟惨不开(2)

作者:骄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康熙三十五年,正月,皇帝下诏,亲征噶尔丹。

二月,帝亲统六师启行,发兵十万,征噶尔丹。命皇太子留守,凡部院章奏听皇太子处理。

皇帝出征前,我被皇太后召唤至慈宁宫。

“德宛啊,这次皇上御驾亲征,哀家很不放心。一想到上次他在外病倒的事情,这心里便慌的很。”

皇太后皱起眉头,玉手抚胸,忧心忡忡。

“出门在外本就不比在宫中,偏他还要去打仗,若是再病了,可如何是好?”

说着,一双凤目朝我打量个不住。

我见她这样,心知必有后话,于是只恭敬地低头道:

“臣妾愿闻其详。”

皇太后拉住我的手,道:

“唉,哀家也知道,你跟前的几个孩子如今也都不大,让你离开实在难为你。只是皇上那里也总需要个妥当的人在才好,李德全总是再仔细,总比不过你跟皇上贴心不是?德宛啊,有你陪着皇上去,哀家才能安心些啊。”

“臣妾明白。”

我点头,表示理解。

“能为皇太后分忧,臣妾自然万死不辞。只是,历来军中忌讳女子,若臣妾随军,只怕有损军威,万岁爷不会允许。”

对于皇太后的提议,我心中其实很矛盾。

一边是我的丈夫的安危与荣耀,另一边却也都是鲜活的生命,陪着他出征,让我有种同样参与杀戮的罪恶感。

“这件事你不必担心。”

皇太后摆了摆手,胸有成竹的样子。

“哀家既然这样提议,便有把握说服皇上。你只管回永和宫交代好事情,剩下的,由哀家处理便是。”

“臣妾领懿旨。”

我朝皇太后施了一礼,慢慢退出慈宁宫,心里却开始盘算。

皇太后既然已经这样说了,想必随军出征的事情不会再有改变,这一次,我是必定要跟随皇帝走的。

我一人已是极限,毓秀自然留下来,替我打理永和宫的各项事宜,并且照顾托娅和几个孩子们。

后宫的事务自然由皇太后统领,而临走前,我准备推荐荣妃作为代理,协助她处理事务。会说蒙古语的荣妃和皇太后保持着很好的关系,她温厚低调的性格也一向极有人缘,想必轻易就能得到首肯。

若说办事能力,惠妃和宜妃都比荣妃这个老好人要强。但因为胤祚的事情,我是绝不能容忍惠妃上位的,这是后宫公开的秘密,便是皇太后也说不出什么来。至于宜妃,她心高气傲,素来任性妄为,她不服别人管,也管不住别人。因此,倒是荣妃合适些。

现在剩下的,就是怎么跟托娅说这件事。

托娅的反应比我想象的要平静,只是说:

“姐姐安心陪皇上去吧,有毓秀姑姑留下坐镇,自然是万无一失的。”

我看着托娅灰暗的脸色和无神的眼,心中无声的叹息。

“你别想那么多,安心养好身子要紧。”

抬手为她理了理有些乱的头发,我心中衡量一番,到底下定决心,说道。

“这次跟着皇上去,若是有机会进言,我会试着再劝一劝,若能化干戈为玉帛,定是再好不过的了。”

托娅的眼睛在听到我的话后猛的一亮,随即便又黯淡了下去。她扯起苍白的嘴唇,给我一个僵硬的微笑,没有说话。

我见她这样,喉咙一阵发紧,不再说那些徒劳的安慰,默默退了出去。

……

也不知皇太后到底用了什么方法,我果然在三月冰雪融化的时候,跟随皇帝一起,踏上了征途。

既然是随军出行,便不能再如宫中一般仆役成群、穿金戴银。我换上素净的衣服,头发简单盘成髻,只带了几样简单首饰,脚上的花盆底也换成了布鞋,一如当年在静云庵时的装扮。

每日里皇帝的饮食起居都由我和李德全照顾,一路行来,虽说不上舒适,倒也不算十分艰苦。

所谓御驾亲征,其实主要还是为了振奋士气,所以皇帝并不需要真的披挂上阵,大多数时候,我们呆在安全的后方。

我休息的帐篷就在御帐旁边,条件比起那些士兵们的帐篷自然要好上许多,可到底太小,总显得憋屈,因此我也不爱时时呆在里面,大多时候,我在御帐里伺候皇帝,为他磨墨、斟茶。

有时候,自己想想,也忍不住自嘲:

果然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皇帝每日都要和各位大臣们讨论战情,每到这个时候,我便会离开他的御帐,在周围稍事散步。

军营之中不比禁宫,等级森严,很多地方不达到一定地位根本无法进入。在这里,最低等的杂役与将军每日都走在相同的路上。只有皇帝和我的帐篷周围,有侍卫把守着,不允许随便靠近。

当我围着帐篷慢慢散步时,常能感觉到观察的视线从不同方向射过来。若是这时候扭头看过去,准能逮住一两个小兵慌乱的转头。

他们一定是很好奇的,那座神秘的宫殿里出来的娘娘,到底是什么样子。

最初的时候,我朝他们微笑,他们便会惊慌失措的避开。

后来慢慢的,那些年轻的孩子会羞涩的回应以腼腆的笑容。

在彼此熟悉之后,空闲时,他们也会拘谨的同我聊几句家常。

叫什么名字?

多大岁数了?

是哪里人?

当兵几年了?

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

看着他们淳朴而憨厚的笑容,我心中便会忍不住悲哀。这些面孔,说不准什么时候,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

这些跟我的儿子差不多年纪的孩子们,本该在家中承欢父母膝下,学一门谋生的手艺,再讨一个贤惠的媳妇,老婆孩子热炕头。

可如今却穿着盔甲,住在军营里,擦拭手中的刀枪。也许很快,他们就必须举起武器到战场上厮杀,或者被别人的鲜血染红自己的手,或者用自己的鲜血染红别人的手。

五月,前线奏报,侦知噶尔丹所在。皇帝闻讯大喜,不顾众将士的劝阻,执意率前锋先发,并命诸军张两翼而进。

我被留下来,随着后军前进,每日提心吊胆的等消息,自己也弄不清,心里到底是在担心皇帝多些,还是担心噶尔丹多些。

过了几天,有消息传来,噶尔丹不敌败逃,皇帝率轻骑兵追了上去,于是我们又沿着皇帝的路线跟上,紧赶慢赶,一直到拖纳阿林才追上。

等抵达驻地时,来迎接我们的是内大臣纳兰明珠和大阿哥胤褆。

请记住本站: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