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权相之子(清穿) > 第30章 简亲王府变故(二)

第30章 简亲王府变故(二)

作者:柳锁寒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康熙七年的春天,整个京城都在吃简亲王府的瓜。m.lzwl2015.com

先是老福晋不肯接受独子去世的事实,守着儿子的尸身痛哭三日,不许入殓。连宫里的主子都被惊动了,太皇太后、皇太后轮番派人来劝,好容易才罢了。

就连纳兰家里,觉罗氏也陪着伤心了好长时间,倒不完全是因为德塞,而是因为简亲王福晋钮祜禄氏。

这位出嫁当日由觉罗氏梳头送嫁,被她盛赞“赛过董鄂妃”、羡慕得只恨不能把成德变成姑娘的漂亮新娘,是遏必隆长子塞林的女儿、康熙钮祜禄庶妃的亲侄女。

塞林也是还不到娶妻的年纪就英年早逝,简亲王福晋是他的妾生遗腹女,自幼便没有父母,好容易得了这样一段年貌相配的好姻缘,又只维持了短短半年时间。

觉罗氏见状不由十分怜惜,小敛当日,拜会过太福晋之后,特意到她房中给她道恼,结果却见房门紧闭,丫鬟们都被赶到了外头远远站着。

觉罗氏心底咯噔一声,顾不上礼节,赶忙叫来几个强壮的粗实婆子撞开大门,正好瞧见她拿着一把剪刀绞自己的头发。众人慌忙上前夺下剪子来,简亲王福晋扑到觉罗氏怀里,哭着发誓说要给德塞守寡,不肯再嫁。

“好孩子,这话可不能乱说。”觉罗氏连忙劝她,“你才多大年纪,又无儿无女的,守着做什么?便是王爷在泉下看了也不安。”

听见王爷两个字,钮祜禄氏哭得更厉害了,又要去夺那剪子。觉罗氏只好退而求其次,改口劝她说,好歹跟娘家人商量一下,别擅自行事。钮祜禄氏这才听进去了。

雅布知道这事,还专程上门给觉罗氏道了一回谢。然而二人没想到的是,钮祜禄氏的娘家也是一团乱麻。

遏必隆因为党同鳌拜,在皇帝该不该亲政的问题上当了墙头草,大大地得罪了康熙,即便送了一个女儿进宫,也没有挣回多少颜面。钮祜禄家已经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下坡路了,跟赫舍里氏的如日中天比起来更是黯然失色。

简亲王福晋的几个叔伯商量了一回,竟然得出一个离谱的结论——德塞虽然去世了,但是太福晋还在;以他们家如今的境况,钮祜禄氏就算回了娘家只怕也栓不上什么好亲事,还不如在那府里继续当“和硕简惠亲王福晋”,她愿意守就守着呗。

这个消息传出去,就连孝庄也不禁皱了皱眉。觉罗氏更是悲痛不已,向明珠长吁短叹:“这孩子怎么就这么没福?如今看来,还是生儿子的好,即便再没有出息,好歹也还有个家可以回。”

纳兰家的大小三个男人都跟着着了一回急,原因无他——在时隔十五年之后,觉罗氏终于如愿以偿地揣上了第三只包子,是在简亲王一事之后才发现的,如今才刚刚两个月。

纳兰家人丁不旺,明珠中年得子,自然是喜不自禁。

双生子也很高兴。尤其是成德,他一直觉得书致和他年纪太接近,自己这个只早了一刻钟出生的大哥当得没什么底气。弟弟从小就跟父母一样管他叫冬冬,成德细想来好像有点被占便宜的感觉,但因为打小听习惯了也没什么纠正他的想法。现在有了小弟弟小妹妹,成德竟然有种头一回给人当哥的兴奋感。

然而一家人还没高兴两天,便遇上这回事,明珠不由向妻子抱怨:“那都是别人家的事,你跟着操什么心?”又向大儿子的方向努努嘴儿:“他生下来是什么模样?后面又费了咱们多少神才养到现在?在老三身上你得吸取教训啊!”

觉罗氏也很懊恼:“我何尝不想安心养胎?只是那孩子的身世实在可怜,我一想就觉得牵肠挂肚的。”

“得得得。我让孩子们去帮忙,这总行了吧?”明珠当着妻子的面,把两个儿子叫进来,嘱咐他们请雅布出来吃饭,探听一下他们家里的境况,看看简亲王福晋这件事到底怎么处理,有能帮忙的就帮上一些。

觉罗氏这才罢了。

书致和成德领了父亲的命令出来,却有些哭笑不得的感觉。满人虽然不讲究男女大防,但德塞去世,简亲王福晋就又成了待嫁之身,他们两个无亲无故的外男怎么好平白去过问一个年轻寡妇的事。

不曾想这件事情,最后以一个让人意料不到的方式解决了——

钮祜禄庶妃向太皇太后请了旨,把简亲王福晋叫到宫里,一把掌打在侄女脸上,指着她的鼻子问:“你要是真的跟德塞情深义重、一辈子忘不了他,我倒还敬你三分。但你要是畏头畏尾,因为怕自个儿嫁不出去了,才生出就这么混赖着、在王府里混吃混喝、等着大叔子小叔子给你养老送终的念头,连我也瞧不起你!”

一面说,一面又当着她的面,把几个嫂子叫进宫来大骂一顿:“钮祜禄家的人都死绝了,自家的姑娘守了寡还不去接,就让她在夫家呆着无依无靠、丢人现世?”

钮祜禄氏的几个福晋都被她骂的灰头土脸,等过了德塞的百日便去把人接了回来,一年后孝满改嫁给了寿康宫的一个一等侍卫,仍旧是觉罗氏去送的嫁,虽然比不得先前王府富贵,倒也夫妻和美。这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单说钮祜禄氏的这番雷厉风行的举措,着实叫宫里上上下下都吃了一惊。

连康熙都惊呆了,竟然觉得以往有些亵渎了她。他虽然没有跟人明言过,但是最近每每翻钮祜禄氏牌子的时候,都会把曹寅或者书致叫到乾清宫,或是下棋,或是比武,磨磨蹭蹭半天最后亲自起驾去了永寿宫,再也不敢像对其他妃子那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德塞去世这件事,虽然惊动了朝野上下,但是随着夏天的到来,还是迅速消散在了蒸腾的暑气当中。

五月,过了德塞的百日,纳兰兄弟和曹寅又登了王府的门,这回却是去给雅布搬家的。

当日老王爷济度去世的时候,因为四个儿子都还小,简亲王府并没有分家。这回德塞过世,在经过大房二房三个月的撕/逼大战之后,简亲王的爵位最终落在了雅布的同母二哥喇布头上。

德塞在世的时候,因为身份远远高出其他兄弟,不存在争爵位家产的可能性,因此他对几个庶出的兄弟都还不错。

但是喇布可就不一样了,他非嫡非长,论年龄比不上大哥墨嵋,论本事又不如小弟雅布得康熙看重,能够上位完全是占了“侥幸”二字——

墨嵋已经年过二十二岁,但是几个妻妾养的全是女儿,至今没有儿子,被德塞无嗣而终伤透了心的太福晋,不肯再选一个膝下空空的庶子做继承人。

而雅布又在年纪的问题上吃了大亏,他才刚刚进宫当差不到一年,对外来不及积攒威望、培养人脉,对内又没有福晋可以维护关系,不像二哥可以让老婆抱着几个牙牙学语的儿女,天天上嫡母那儿卖萌刷存在感。

就这样喇布以微弱的优势胜出,他也知道自己这个铁帽子王的爵位来得侥幸。再过一两年,等大哥生了儿子、雅布在朝堂上干出一番事业,他这位置必然坐不稳,于是刚一上任,就力排众议,要和两个兄弟分家析产,让他们各自出去过活。

而简亲王府是御赐的宅邸,只能由嫡支继承,不可肆意分隔;于是分家之后,雅布就只能从原先住的院子里搬出来,搬到宣武门内、王府后街里的一处宅子居住。

书致等人到的时候,新宅里已经大门洞开,有下人搬着许多箱笼进进出出。

望着门口那“雅府”的匾额,书致忍笑向二人道:“他这名字倒占便宜。”

三人绕过门口的影壁,入内查看,却见那倒也是一处五进的宅邸,只是狭小局促了些,门厅到正院只有一射之地,两侧没有厢房,只有两排青砖砌成的高墙,夹着中间一个小小的庭院。抬头望去,后面几进也全是密集排列的屋顶,没有花园一类的休闲景观。

空置了许久的正院里空荡荡的,没有什么花木,新刷的门柱散发着刺鼻的油漆味道。

书致和哥哥对视一眼,都是皱起眉头。如今八旗人口繁衍,京城里的土地渐渐紧俏起来,像佟国维明珠索额图等人都在大肆收购自己家附近的民宅,扩充宅邸、大修花园。

倒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享受,更多的还是为子孙后代考虑——多买些空地,现在可以建花园,日后家里人口繁衍,也可以推平了盖房子,子孙后代不至于十几口人挤在同一个屋檐下,鼻子对着鼻子地过日子。

而喇布却以小弟孤家寡人、用不上那么大的地方为由,略补偿了一些金银财物,然后只分了一个占地两三亩的小宅子给他。

如今雅布孤家寡人,住一个五进的宅子当然是绰绰有余,但他日后但凡生上两三个儿子、娶了媳妇,这两三亩的宅地基连个加盖的余地都没有!

简亲王这事办得不地道!书致和曹寅对视一眼,都有些不忿。

雅布已经迎了出来,命两个长随拎出四个凳子来,招呼他们:“屋里刚刷了墙,味道不好,就在院子里坐会儿吧。”又问随从:“我茶叶放那个箱子里了?去找找,泡壶茶来喝。”

“别麻烦了。”曹寅摆手道,“我们不是来给你搬家的吗?闲坐着干什么?四处看看呗。”

雅布倒也无不可地应了,带着他们起身在宅子里转悠。

不得不说,雅布这宅子虽然局促拥挤了些,但他却是小伙伴当中第一个拥有一间不必经过长辈、可以自己尽情折腾的房屋的人。

几人都为此感到高兴,觉得以后在宫外有了一个落脚聚会的地方,可以不被长辈约束,尽情开party了云云。

曹寅和成德都对收拾屋子很有心得,一路边走边说,一个这里可以开个明窗借景,一个就说窗边可以悬片轻纱遮光;一个说内院宜挖池种荷,另一个就说池边可以堆台建亭。

雅布听得瞠目结舌:“有这么多讲究吗?我原说把墙刷白就搬进来住了。”

“你懂什么,仔细学着!”曹寅白他一眼,继续跟成德高谈阔论。除了软装之外,还要铺地龙、挖防水沟、用灰泥和水把墙角的缝全部抹一遍,这样宅子才能寒暑不侵,下大雨也不过分潮湿。

书致听得好笑:“照你们这么折腾,竟不如把这宅子推平重建好了。”

因为厨子都在王府里,还没带出来,因此雅布也没有留他们吃晚饭。临别之际,成德又向雅布献上了巨量自己手书的匾额、对联、书画等物,让他装点新家。

正堂里是“明德惟馨”,卧房里是“潜祥凝瑞”,书房里是“太白遗风”,后院那还停留在他们设想中、连地基都没搭起来的凉亭里是“踏雪吟梦”等等。

雅布头一回感觉到了文字的魅力,望着这几个形制各异的匾额被挂上屋梁,一时间好像真的忘却了家里的烦心事、对自己未来的生活产生了些许期待似的。:,,.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