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成语背后的中国人 > 第五章 敢问路在何方 四

第五章 敢问路在何方 四

作者:李海宝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世外桃源、葛巾漉酒——懒得跟你烦

隐居时间长了,总会有些寂寞,谁能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呆一辈子呢?偶尔搞个别墅住住可以,时间一久,夜深人静,心里是不是会上演恐怖片,寂寞沙洲冷。

最著名的隐士应该算是东晋陶渊明了,祖父虽然做过太守,但充其量是个庶族,可想而知,他的仕途已经定格。年少的时候很好学,熟读儒家等典籍,作得一手好诗好文章,跟的文人一样,都有过治国平天下的愿望。但是成年后,只能做些不入流的小官,加上性格比较喜欢沉静,仕途不得意他选择归隐山林。年轻人很难忍住无人赞赏的寂寞,后来,在别人的举荐下,做了大将军刘裕的参军,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冲动油然而起。可人一旦喜爱自然的花草树木了,对繁琐又看不到希望的工作容易心生厌恶,于是又辞官归隐。

在古代,文人如果不做官,又没有个富豪老爸可以靠,是非常贫困的。

他同很多文人一样,想到理想的时候,充满力量与激情,碰到现实的时候,又发觉还是田园山居好,没有虚伪嘈杂,客套逢迎。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任彭泽县令,还没坐热,也许年纪大了,什么都看清了,再努力也白搭,新官上任八十多天,辞官而去,潇洒地钻进山林田园,再也没有出来过。

寻一处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过着安贫乐道、彭泽横琴、葛巾漉酒的生活。

世外桃源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文章中他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生活安乐没有遭到祸乱的美好地方。后来这个成语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世外桃源成了历代文人心目中最好的归宿,可毕竟只是空想,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能让一个贫困的才子愁白了头。陶渊明在隐居的前期,还是有些积蓄的,所以能暂时过过“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闲日子,还在家中摆了个没有装饰的琴,琴上没有弦,每次朋友聚会饮酒的时候,装模做样地抚弄一番,只是想表达下自己的情趣与众不同。成语“彭泽横琴”就比喻志趣高雅不俗。

高雅也得建立在吃饱饭的基础上,陶渊明能长久地隐居下去,不得不放下文人的架子,做些田间的劳动,养养鸡,放放鸭,只不过那个时候,搞农家乐搞不起来,因为周围都是农家,城里人也没那个交通条件与兴趣去农家乐吃饭。

陶渊明要喝酒,没钱买,还得自己酿。有一次,别人来拜访他,正赶上陶渊明在酿酒,只见陶先生,摘掉头上戴的毛巾,滤去酒的残渣,酒通过头巾流到盛酒的容器后,他又重新戴在头上。

看来这个家伙有点重口味,书上解释他是真性情的表现,也许并不是这样,可能穷得连块毛巾都买不起了,头巾多了一个滤酒的。

“葛巾漉酒”出自南朝?梁?萧统《陶渊明传》,形容奢饮爱酒,率真超脱。

后来的陶渊明,有时穷很了,也会接受一些好朋友的接济,但如果附带条件要他出来做官,他就不接受这样的接济。年纪一大,乐天知命了。

人才选拔制度的不公平,频繁的战争与恐怖的统治生命变得短暂又脆弱,人感觉随时就没命了,既然无法改变现状,实现不了理想,那就及时行乐吧,可单纯地行乐,又会无聊之极,

有本事的读书人没有进阶的机会,社会终将完蛋。士族完全垄断官场与政治经济,魏晋在统一天下后不到三十年就迅速丢掉了半壁江山,只能偏安一隅,最后被胡汉混血的隋朝灭掉。

也有的隐士,有机会做官,也不一定愿意做,被人称作“木人石心”。

木人石心——有机会也不做官

晋朝有个怪人叫夏统,他幼年丧父,家里贫穷,对母亲极尽孝道,当时物资贫乏,他经常在山上找些干柴与吃的东西,或者到田里拣点螺丝,到海边搞点贝壳什么的,每天很早就出去,很晚才回来的,有时搞到半夜。

在这样的条件下,还坚持找书读,勤于思考,到了年轻的时候,就多才多艺,很善于辩论。在到处都是文盲古代,这样的人都是稀缺货。亲戚们都劝他出去做官,依附那些达官贵人,怎么的也比待在家里强吧,其实这些亲戚是想以后沾点光。

亲戚们都来劝他,谁都想成为推动夏统出来做官的第一人,说道:“你孝顺、正直、有才学,可以跟官府的人结交,一定能依附他们而显贵的,为何在穷乡僻壤中隐居,没有知道,在穷困中度过余生呢?”

也许他知道官场的虚伪逢迎,明白自己的情趣所在,他很生气地说道:“你们怎能这样对待我?我就那么庸俗吗?假如我处在太平盛世之中,我可以跟那些正直有才的人共同出入,如果遇到黑暗的时代,必定会向屈原那样自沉江底,绝不与贪官烂人为伍,如果处于不好不坏的时代,自然会像长沮和桀溺著名隐士一样隐居,哪能在朝廷官府里委屈求生呢?你们这些人不怀好意,听到你们的话,我感到羞辱,不被人理解,耳朵都觉得嗡嗡作响。”

果然是个耿直的人,有什么话就说什么,管他人的面子呢?亲戚们都感到非常惭愧,以后,夏统也懒得跟他们见面了,做官也得看时候看人,跟恶心的人在一起,岂不玷污自己?

怪人果真不一样。

后来,他的母亲病重,去洛阳买药回来,在船上晒草药的时候。洛阳城王公大臣们外出郊游,到处是华丽的车子、漂亮的女子,老百姓都出来看热闹,指着那些王公贵族的衣服、饰品等啧啧称赞。王公贵族们在投出冷漠的眼神之时,也在享受着虚荣心得到最大满足的快感。

可夏统却一点不稀罕围观,他淡定地晒他的草药,朝廷的太尉贾充的正好路过,看到夏统与众不同,站在自己船上好奇地问道:“喂,你叫什么名字啊?”

夏统瞥了一眼,干活,懒得理。仆人们正要呵斥,贾充摆摆手阻止了,又问了一遍:“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啊?”

夏统见对面的人还有些礼貌,才慢慢地说:“我是会稽人夏统。”

贾充想这个年轻人有些怪异,会不会是个高人呢?毕竟怪人要么很有才学,要么就是神经有问题,就想试试此人有没有真本领。

于是,贾充向夏统咨询会稽的风俗人情,夏统说:“那儿的人彬彬有礼,有大禹时代的遗风,太伯吴国第一代君主,东吴文化的宗祖时代的仁义和谦让,严遵严子陵,东汉时期著名隐士,与光武帝是同学,也是好友,屡次拒绝征召所具有的高亢的志气,黄公著名隐士所表现的高风亮节。”寥寥数语,说出了家乡的与众不同。

一出口,便用了很多人的典故,看得出读书很多,而且很善于说话。贾充想试试夏统有没有其他本领。

问道:“您在海边居住,很识水性,能撑船搏浪吗?”

夏统回答说:“当然。”于是操舵摇橹,当时风大浪高,云遮雾绕,夏统在浪中稳如泰山,不慌不忙,像个神仙飘荡在云中,大家都啧啧称奇。

贾充又对他说:“过去尧也唱歌,舜也唱歌,您能唱你们当地的民歌吗?”

夏统于是用脚在船板上打着拍子,声音清越高昂,突然电闪雷鸣,长风呼啸,大家吓得纷纷喊停,夏统才停止唱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说:“如果不来洛水边游玩,怎么能够见到这样神奇的人?”

贾充对夏统非常满意,这样的人不为我所用,岂不可惜?

他问夏统道:“你愿意出来做官吗?”

夏统低着头不说话,如果遇到个令他敬佩的人,也许会考虑。可是贾充接下来做的事情估计让这个神奇的人反感了。

贾充看对方不点头,就想用奢华的生活与权力的欲望来激发这个年轻人。于是下令让自己的仪仗队竖起赤色大旗,高举各种仪仗,队伍肃然待立,军鼓角响声大作,夏统不为所动。贾充又派绝色穿着艳丽的服装,点缀着耀眼的首饰,轻歌曼舞,搔首弄姿。

贾充对夏统说:“如果你愿意到我身边来做官,就可以指挥这些军队,乘坐这样华美的车子,享用这些美人,那该多么让人羡慕阿!”

夏统也许觉得受到侮辱,好像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见,一点都不羡慕和向往,婉言拒绝了。

贾充不理解地对左右的人说:“天下还有这样的木头人,真是石头心。”

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诱惑都不动心,出自《晋书?隐逸列传?夏统》:“此吴儿是木人石心也。”

其实夏统,也不是完全拒绝做官,如果那样的话,他就不用在贾充面前表现本领了,只是没有遇到自己敬佩的人,而贾充并没有深入了解读书人的种类,并不是每个人都喜欢物质诱惑,有些人希望得到精神上的尊重与理解,所以收揽人才,也要善于分析人才。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狂妄与超然世外,大多数还得吃饭生存,在除了官场别无去处的古代,读书人如果参加不了科举,还是想尽办法官场的,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