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明之少年天子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天降大雪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天降大雪

作者:岁月秋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一百九十七章 天降大雪

    说来也奇怪。http://www.wannengwu.com/1705/1705040/

    根据大同那边传回来的消息,鞑靼部依旧没有动静。这一切,似乎都是大明这边杞人忧天了。

    这一天夜里。

    夜跑结束后,往回走的时候,天上突然飘起了雪花来。感受这脸上冰凉,朱厚照不禁皱了下眉头。

    冬日里的雪,大多是喜人的。但在这个年代,并非什么好事。尤其这京畿之地,往年多有大雪成灾的事例。所以,朱厚照本能,有些烦躁。

    一夜堪堪而过。

    翌日醒来时,房间中透亮一片,抬眼看去,透过玻璃窗户,倒是能看到东永宁宫那边,大殿顶部堆积的厚重积雪。细看的话,还能看到飘飘洒洒落下来的雪花。

    “竟然还没有停?”

    朱厚照念叨了一声,就推针而起。许是动静大了一些,冷气灌入了被窝后,榻上的柳清莹顿时醒了过来。

    “夫君,天亮了吗?”

    “还早,你再睡会儿。”

    朱厚照俯下声来,亲了一下柳清莹的脸,随即开始穿衣服。没多久,就穿得厚厚实实的出了养心殿。

    东西六宫以及后三宫共同围成的巨大院落中,不少太监正在清扫着积雪。

    只不过,扫过没多久,就会被重新覆盖了。

    朱厚照抬头快看了一眼天,冲着一旁面色有些青白的侍卫说道:“你去跑一趟,让这些人别扫了,扫得还不如下的快,白白折腾人。”

    “是。”

    这侍卫说了一声,就踉踉跄跄的跑下去传令了。

    朱厚照看了一会儿,暗叹了一声,就回了殿中,这雪不比昨晚的小,也不知何时能停下来。下了这么大的雪,晨练倒是省下来了。

    这场雪,直到早朝结束时,还有没停止的迹象。

    而且,根据朝臣的奏报,京畿附近都有降雪的情况,至于大小目前还没有消息送来,想来也不会小。

    弘治十八年。

    顺天的第一场雪,足足降了一日两夜,直到第二日清晨时分,方才结束。

    大雪初霁后,紫禁城中就热闹了起来。太监宫女们齐上手,清理着宫中的积雪。

    这清雪在宫里也是有讲究的,需要用小推车一车一车的推出去倒掉,目之所及的地面,不能有积雪存在,更不能出现雪堆之类的东西。古人还是很迷信的,对这种坟茔形状的东西,充满了忌讳。

    紫禁城外。

    偌大的北京城里,随着这场大雪的出现,似乎沉寂了许多。

    早朝时。

    顺天府尹郑太安,把城里的情况,大致介绍了一下。在过去的一天两夜中,城里死了十多个人,全部是无处可去的乞丐,其中还有两个孩童。

    这个消息,让朱厚照沉默了许久。

    他的心里有些沉重,更感动了沉重的压力。

    过去的两个多月中,他弄出无烟煤,弄出了毛衣,还派人到处收粮......单单是为了这个严冬,他自认为已经做的够全面了。然而......在那些他看不到的角落里,依旧有人冻死了。

    乞丐也是人命,更别说还有两个孩童。

    一脸沉重的郑太安,并未等到朱厚照的龙颜大怒。恰恰相反,他那沉默许久后,重新想起的声音,带着一种奇怪的平静。

    “皇城根的脚下,尚且有人冻死,朕其实都不敢多想,这个严冬里,要死去多少人,郑太安听命。”

    “臣在。”

    “顺天府这边,详细查查城中乞丐的情况,然后......再找些地方安置吧,户部这边那些钱出来,保障这些人口粮。其他的等消雪了之后再说。”

    “陛下圣明。”

    “韩文天,下了朝之后给西山送个消息,让他们暂且停工吧,这么冷的天,缺衣少食的人,哪儿能受得了。”

    “臣明白。”

    “好了,其他人还有事情吗,没事的话,就散了吧。”

    似乎是意识到了朱厚照的不对,朝臣们都没有再多言。下了朝之后,朱厚照也没会养心殿那边去,而是在这宫里转悠了起来。

    清理积雪的工作,远远没有结束,宫里到处都是忙碌的太监宫女们。此外,就是那些站岗的侍卫的。一般在各宫前站岗的,都是羽林卫。金吾卫主要是把守在各个宫门之间。

    朱厚照看着这些冻得不行,还强自坚持着的侍卫们,索性就让王喜传了一条命令。让所有当值的侍卫,都参与到了清扫的工作当中去了。

    这能冻死人的天气,多运动一下,也是好事,总比站着死扛要好上许多。

    过后,他又去了一趟乾清宫那边,几日没有居住的,这里就显得冷清了许多,进了殿里都冻得慌。

    “陛下,您是要找什么东西吗,奴婢去找吧,这里面天冷了。”

    “御书房里案上的地图,你去取来吧。另外,还有那册还没有看的《永乐大典》,也一并取来。”

    “嗯,奴婢这就去,陛下还是赶紧会暖阁好,免得染了风寒。”

    “朕没事,赶紧去。”

    朱厚照近日来,闲暇了就会翻《永乐大典》看看。

    这部在历史上有着很高地位的著作,所涉及的领域诸多,从经史子集,到天文地理医术......朱厚照目下看的内容,主要是农艺。

    农艺在《永乐大典》中,占据的比例并不是很高,原册大约四百余,朱厚照看的是后来的抄本,数量七八本之多。这上面所记载的农艺,很是全面。

    其中,对时令,节气之类的都有详细的介绍。

    此外,永乐年间,所以农作物的种植都有详细的记载,小到培育细节,大到收割之类介绍,堪称是细致无比。

    这东西初看颇有几分意思,但时间久了就很枯燥了,朱厚照自己也是耐着性子在看,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对大明的农业现状,产生更多的了解。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中,永远离不开的,也是一名合格的皇帝,所应该重点关注的领域。

    撇开其他三种暂且不论,这“食”的重要性,没有人会怀疑。

    古人常说,饥寒思温饱,饱食思......

    这句话在表明人的思想的同时,也诠释出了很基本的道理——一切所思所想的前提,都是吃饱肚子。只有吃饱肚子的人,才会去思索,去做其他的事情。

    所以。

    这“食”乃是一切的根基。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