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扛鼎公 > 五十六、凉州劝李轨

五十六、凉州劝李轨

作者:大冈之君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大隋的地方军力,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州县中的兵丁,他们的头领叫县尉;二是府兵,也就是地方部分,他们的头领叫郎将;三是直属于朝廷的兵士,他们的头领叫鹰扬将军。http://m.qiweishuwu.com/278658/

    凉州李轨当过鹰扬将军,曾经在京师陪伴皇帝,做过当值的侍卫。后来回到原籍,统领当地的朝廷直辖的军士。可以说,他是个天子门生,有着通天的本事,所以在凉州一带受到尊敬。而且此人很有才华,熟读各类兵书,特别是孙子兵法,念得倒背如流。他家祖上善于营商,积累了很大的财富。李轨经常施舍穷人,所以积累了很大的人望。在皇帝南巡后,凉州一带盗贼蜂起,人们结团自保,在李轨身边就聚集了一大批人,其中有一个人叫梁硕。他就是大竹要找的人。

    梁硕来自于娄总管的推荐。他俩其实没有什么深交,只不过娄总管当了薛举将军府的管事之后,就常常与凉州府发生文书来往,那凉州府那边常常由一个叫梁硕的人持笔。一来二去,二人有一种神交的感觉。大竹要去凉州,娄总管就把梁硕的情况跟他说了一下,还写了一封引荐信。

    大竹西行凉州,有两个目的,一是招些兵马,这是表面上的东西,是用来掩人耳目的;二是交结李轨,希望他在薛举力量膨胀时进行挟制。

    到凉州的路更不好走,一路上多有风沙,饮水井十分少见。只在沙漠中的绿洲中才能一见。即使如此,路上行旅不断,马队、驼队犹如蚁线,穿行于绿洲之间。大竹在绿洲的集市上看到了许多新鲜玩意,比如从来没有见过的胡瓜、胡琴、胡服。更奇特的是,很多人长着高眉深目——他们是胡人,确切地说是来自昭武城的胡人。大竹打听着,得知昭武胡人有九姓,其中最大的姓氏为安姓与史姓,他们近百年来一直内迁,从事着经商事宜,在各个绿洲上聚居起来,形成了大的望族。

    在金城有一胡人望族是姓史的,而凉州城中则安姓胡人占了小半人口。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杂胡,有一支胡人长相与中原人类似,被称为羌人。大竹知道,论血统,羌人与华夏有着同一个祖先,但在与华夏族的争斗中,他们落了下风,于是迁移到了西北之地。在那里,他们不再从事农耕,转而游牧为生。大隋开国以来,对胡马的需求十分旺盛。于是大量的羌人就做了牧奴。牧奴身份低贱,但人数众多,所以被薛举大力招买,作为军队的基干。

    大竹对照金城的经验,想在凉州附近招一些流民或者羌人,然而到了凉州才发现,这里最大的势力是来自西域的胡人。这些胡人常常以家族为单位住在一起,他们信奉一种奇怪的宗教,住处有大量的火塔,里面供奉着一个大火盆。那么,能不能招一些胡人呢,胡人善于骑射不是吗?

    大竹发现这也是行不通的。这些胡人基本上就家族中的首领的私人物品,生死病死都不会离开家族的圈子。

    大竹沾着长长的胡须,扮成一个游方道士的模样,走在大街上反而引来众多胡人的好奇的目光。他找到了梁硕的府第,递入名札走了进去。梁硕早已在客厅等他,见面一拱手道:“仙家光临寒舍,真是荣幸至致啊。”

    大竹看他的模样:宽宽的额头,尖尖的下巴,一双小眼睛十分光亮。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大竹连忙还礼。宾主双方落座。

    “仙家的来意,我已从娄管事的信中得知。仙家本是化外之人,如何做了郎将,又要来招兵买马?”梁硕问。

    “贫道云游四方,有一道官符做护身符,也是好的,郎将岂是贫道能担当得了的!”大竹捋着胡须说。

    “哦,原来如此,不知仙家所治何学?”梁硕问。

    “哦,看来尊驾对道门定有研究了。”大竹问。

    “哪敢班门弄斧,我只是偶然翻阅南华经,被其微言大义所感动。”梁硕认真地说。

    “贫道所参并非南华经。”大竹说。

    “那必是道德经了,道德经是道家之本。”梁硕说。

    “贫道也未对道德经有所参悟。”大竹说。

    “哦,那必定是易经阴符了。”梁硕说。

    “非也!”大竹摇摇头。

    梁硕感到奇怪,哪有什么道家经典都不学的道士的!

    “哈哈,贫道参的只有一件事!”大竹说,停顿了一下,看了看梁硕好奇的眼睛,平淡地说:“王者之事。”

    梁硕听了一惊,心想这个道士可不安份啊。

    “什么是王者之事?”梁硕说。

    “主天下沉浮。”大竹继续保持着平淡的语气。

    “请道长赐教!”梁硕说。

    “不见真人,贫道是不能说的。”大竹微笑地说。

    “谁是真人?”梁硕问。

    “如今天下形势阴晴变幻,旧去新来,乃万古不易的法则。”大竹放下茶杯,站起来走动,身体侧面对着梁硕,说:“难道你没有听说过‘十八子’吗?”

    梁硕想起来了,“十八子”是流传中原的谶言,意指李氏将取代杨氏,成为天下之主。但是自己所在凉州,天高皇帝远,从来没有想过“十八子”与自己有什么关系。

    梁硕想了想,他隐约猜到大竹的来访与自己的主公李轨有关。但他不敢冒昧地说出来,只是说了句:“民间流言,何足为信!”

    “非也!”大竹说,“‘十八子’与我道家有仙缘。贫道看来,隋乃是水之德,水能生木,新朝必为木德,而‘十八子’暗合于木之德也!”

    说罢,大竹拿出《老子出关后记》,说:“有此雄文,可作世事更替的佐证。”

    梁硕本是个喜欢文辞的人,读了《老子出关后记》,觉得这是一篇好文章,从词藻到文笔都是极为不凡的。

    “敢问此文出于何人之手?”梁硕问。

    “天降人应,并非凡人之笔所能写就。”大竹说。

    “天下李姓之人甚多,仙家为何到凉州来?”梁硕终于问出了关键所在。

    大竹没有看他,只是来到窗前,若有所思地说了一句“凉州有王气。”

    ————

    数日之后,大竹出现在李轨府中。他与李、梁二人在人踪少见的后院相谈。这一后院建于一个黄土高垄之上,底下有一河流流过,两岸长满青草蓬蒿、青杨旱柳。这在凉州可是一个十分稀罕的地方。

    “道长,你带来的天书,在下已经仔细读过了。”李轨说道,他是一个面貌俊秀的人,虽然岁月的风沙留下的很多皱纹,但早年间在皇宫中养成的保养习惯,让他拥有当地人不一样的白皙皮肤。

    “我李轨有何德何能,敢自称是老聃后人?更不敢谈及江山之主!”李轨说。

    “呵呵,将军若是仔细读了天书,自然对书中之言深信不疑了。”大竹说,“江山及天下人之江山,为何不敢谈论啊?”大竹说。

    “大胆!”李轨突然变色说,“目无王法的道人!你是唯恐天下不乱,是鼓动我谋逆之事吧!”

    梁硕听了一惊,连连相劝,说道长远来之客,不可生气。

    大竹依旧保持着平静,而且轻轻地啜了一口茶,说:“敢问何为王法?皇帝远在江都,连西京东都都不要了。这哪里还有什么王法?天下不乱,用贫道向往,然而时势如此,非英雄人物不能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将军乃仙君后裔,又是乡间望族,自然可以问问天下之鼎的重量。将军面如满月,色如温玉,乃龙凤之姿,你若不敢问天下之事,是弃黎民百姓而又无法自保!”

    “无法自保?”李轨缓和了语气,问。

    “将军所在的凉州城,价值非同一般。一方面制约着关中陇右,一方面连接着突厥诸胡。如不进取,则陇右豪强来兼并,北漠突厥来侵吞,将军哪里有自保之地?”大竹说,“将军想必听说了金城的事。”

    李轨知道金城的事,薛举以一个小小的县尉,就自立为城主,正在招兵买马,力量扩大很多。

    “金城距离凉州,距离尚远,不足为虑。”李轨说。

    “果然如此?”大竹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份官文,那是薛举的将军府给大竹的授职文书,上面还写着让他到西凉来招募兵马。

    “贫道是化外之人,不会做军旅之事,这份文书是拿来做个挡箭牌的。”大竹说,“既然金城那边能够派我一个道士来募军,自然也会派更多的精干之人来招募,到时凉州城成为金城兵士的城池。我可听说了,薛举好杀,专门对残酷刑罚对待富人绅民。”

    “那该如何是好!”李轨说,“请首长指教。”

    大竹终于把重点人物说服了。李轨心中既有着对皇位的渴求,又有着对强邻犯境的恐惧。大竹接下来,劝他召集心腹之人,自立为主,把持一府要政,开将军府。同时招募人马,加强军力。

    凉州城中有大量胡人,李轨重用了安姓家族,选其首脑安修仁作为军事主官,统领胡人军马。而华族的子弟军,则交由儿子指挥。梁硕则作为主要的谋主,在将军府运筹。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