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孩子不爱学习,妈妈怎么办? > 又考试!我害怕考试啊!——把孩子培养成“考试高手”

又考试!我害怕考试啊!——把孩子培养成“考试高手”

作者:鲁鹏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很多孩子在考试前期都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适状态,比如,食欲不振,睡眠不好,考试当天拉肚子,等等。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实际上,这些都是孩子恐惧考试的表现,而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很可能是他考试发挥失常的真正原因。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消除孩子的紧张情绪,把他培养成一个“考试高手”呢?

71.我得大量做题啊!——应对考试,让孩子别陷“题海”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这句话被很多父母用来激励孩子在考试之前复习之用。的确,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关键采取怎样的“磨”法。如果我们要求孩子采用大量的“题海战术”,那么无疑这种方法看起来不怎么高明。

期末考试马上就要到了,为了帮助女儿考个好成绩,妈妈下足了功夫。她专门去书店帮女儿买了一本考试模拟真题来做,而且要求女儿每天做一套,10天正好可以把全部题目都做完。

可是,这套模拟真题的题目考得略微有些偏,每做完一套试题,露露都会错很多,而且还有很多不会的题目。结果露露越做越没有信心。最后,她哭着说:“妈妈,我这次肯定考不好了,还有这么多不会的题目。”

在考试之前,很多父母也同露露的妈妈一样,要求孩子做很多题,目的无非是希望巩固孩子所学的知识,培养他做题的感觉,因为做的题越多,他所掌握的题型的种类和做法也就越多,这样他在考试时越到同样类型的题也就不会不知所措了。

可是看到露露的反应,我们不难发现,这种“题海战术”造成的结果往往与我们所设想的不一样,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不说,还会引起他大脑和心理的双重疲劳。而且孩子学习水平的提高绝对不在考试前的几天内,而重在平时的积累。

当然,为了减轻孩子的考试压力,我们也不可能要求孩子在考试前一点题都不做。而让孩子做什么类型的题,做多少题,怎样做就成了问题的关键。

▲ 不让孩子做模拟题

孩子在考试前的10天内,应该逐渐减少做题量,尤其要尽量避免做模拟题。因为一般模拟题要比考试题略微难一些,如果孩子做得不好,会打击他的自信心,影响他的情绪。相反,我们可以找一些往年的考试真题让孩子做一做,一方面让他熟悉考试,另一方面增强他的信心。

▲ 复习曾经做错的题目

考试前的一段时间内,孩子不必做过多的题目,但至少要保证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目不能再错第二次。我们可以鼓励孩子整理一下复习资料,把错题好好看一看,总结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把这道题做错,当初是怎样一个思路,然后再认认真真地把这道题再做一遍,以此牢记正确的解题思路。

▲ 保证充足的睡眠

在考试前期,孩子至少应该在考试前3天就调整好自己的作息时间,每天保证7—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如每天晚上10:00睡觉,6:00起床。尤其是有夜晚学习习惯的孩子,一定要提前半个月把自己的生物钟调整到迎考的最佳状态。

▲ 帮孩子调整好心态

考试之前,孩子除了要加紧复习外,也要适当地放松自己,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同时,我们也不要对他有过高的期望,只要他发挥出正常水平就可以了。为了缓解孩子的考试压力,我们可以教他放松的方式,比如,听一些优美的音乐,朗诵几首优美的古典诗词。傍晚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带孩子在小区内或者附近的公园散散步,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这些都有助于他放松紧张的神经。

72.是该好好复习!——教孩子考前分科、全面复习,把握重点

考试是检验孩子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而考前的复习是学习过程中比较关键的一步,其复习效果往往决定着孩子能否经受得住考试这次考验。

一般来说,考试前的四五周是复习的最佳阶段,孩子决不能以单纯地做题替代复习,复习的重点应该放在查漏补缺,总结经验教训,梳理知识点上。在这段期间,他的头脑中应该建立起一个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这才算是达到了复习的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帮孩子把清晰的知识结构图建立起来,让他把握知识的重点,把所有的知识点都复习全面了呢?

▲ 制订一个短期复习计划

在考试期间,由于考试科目众多,时间比较集中,孩子总是手忙脚乱的,尤其面对那么多科目,他更是不知道如何下手。有的孩子看到别人复习数学,他也拿出数学来复习,看到人家背诵语文课文,他也跟着一起背,结果复习了半天,也不知道自己记住了什么。

因此,在这短暂的时间内,孩子必须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和安排。复习计划应该明确重点,主次分明,内容包括复习科目、复习内容,以及时间安排。同时,计划的制订应该符合以下规则:文理科应该交替安排;需要强化记忆的内容尽量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在孩子学习效率最高的时候,安排重点复习的内容;而在孩子情绪和精力处于“低谷”的时间段,安排次要的复习内容,或者让他稍事休息。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当计划制定好后,我们要监督孩子全面落实复习计划。

▲ 利用好复习资料

如果有足够的复习时间的话,我们应该鼓励孩子把每一科的复习资料进行适当地整理,比如,上课的笔记,平时测验的卷子,等等。如果考试之前来不及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归纳,要求孩子把课本通读一遍,然后再把例题独立做一遍,不失为一个复习的好方法。

▲ 复习要全面

有些孩子考试前存在侥幸心理,自己认为不重要的就不复习,结果从考场出来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复习的都没有考,考的都是我没有复习到的。”孩子这种复习方式自然不会取得好成绩,即使偶尔押对了题,得了高分,也是侥幸。从这些孩子的身上,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复习方法存在一定的问题。

因此,孩子复习时一定要避免投机取巧的心理,而是要扎扎实实地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当然,复习也要有重点,一般情况下,考试前,老师会给孩子划一个大概的考试范围,我们要鼓励孩子按照这个考试提纲进行复习,同时配合几套考试真题来复习,以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

▲ 注重考试前的强化记忆

如果孩子平时有复习的习惯的话,他在平时的复习中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各类题型的训练和分析,也对所学的重点有了一个全面的把握。在临考试前,他的复习重点应该放在一些知识的强化记忆上,比如,重要的概念、公式、原理、结论,重要的词汇、语法规则,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政治事件上面。

▲ 不再纠缠于具体的习题上面

有些孩子直到考试前几天,还进行大量的题型训练或者还纠缠在一些没有搞清楚的习题上。实际上,这种复习安排是非常不合理的。针对这些没有搞清楚的题,我们应该让孩子暂且放在一边,把全部的经历放在全面复习和系统记忆上。此外,平时,我们要注意鼓励孩子及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而不是把它留到考试前再算总账。

73.得做些难题才行!——让孩子注重基础知识,不要“练难题”

有些孩子越临近考试,越喜欢找一些相对较难的题来做,做出来后不仅会有一种成就感,而且还给考试增添一份信心。事实上,这种复习方法是非常不科学的,因为考试的时候毕竟难题占的比例比较小,大部分题还是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一些孩子就是因为不懂得这个道理,所以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琪琪是班级里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人非常聪明,专门爱钻研一些疑难问题。有时候,经常连老师还要思考好久的问题,她却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做出来。所以,无论同学还是老师都非常欣赏她。

可是每次考试后,琪琪的成绩都不如老师预期的那么高,只能达到班级的中上等水平。一次,老师拿她的试卷和一位和她分数差不多的同学的试卷比较了一下,发现虽然对方后面的高分题失分很多,但是前面的基础题基本不丢分。可是琪琪却恰恰相反,在高分题上,她基本不失分,可是像选择题、判断题一类的基础题,失分比较多,所以综合分数就和对方差不多。

为此,老师专门找琪琪谈了一次话,嘱咐她要扎牢基础知识,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一段时间后,琪琪的成绩果然有很大的提高。

同琪琪一样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在考试前很容易走入误区,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解答疑难问题上。事实上,任何一门科目的考试,难题的比例只占20%左右,基础题则占到60%左右。可见,基础知识的复习才是孩子取得高分的根本。但是如果孩子舍本逐末,把60%的精力放在了这20%的难题上,不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因此,孩子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基础知识,当基础知识扎牢了,他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提高答题的效率,也能有效地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了。

▲ 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

每当考试来临的时候,孩子手里的复习资料就会非常丰富,有从网上打印出来的复习资料,也有补习班老师圈点的重点范围,还有很多其他辅助教材……事实上,再多的复习资料都不如课本的知识全面,因为其他的复习资料也都是从课本中衍生出来的。所以,考试前,教材才应该是孩子复习的第一手资料。此外,我们要嘱咐孩子把语文课文中的名句、名篇牢牢掌握,还要让他把数学课本中的公式、原理记清楚。如果他有足够的复习时间的话,还应该把课后练习题好好做一做,这样复习的效果才会更明显。

▲ 减少孩子的难题量

在考试前期,孩子不适宜做大量的难题训练,相反所做的题目应该本着“少而精”的原则。也就是说,这段期间做的题目一定要典型,典型的标准是要涉及多个知识点,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孩子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强化的知识点有针对性地做练习,这样做题的效果会更明显。

▲ 不要轻易听信各类“押题冲刺班”

在考试之前,尤其是面对小升初或者中考这样的大考试,我们一定不要轻易相信媒体或者其他宣传中的“押题冲刺班”。且先不论这个冲刺班是否权威,如果我们盲目地给孩子报名了,一方面会打乱孩子的复习计划,另一方面也占用了孩子很多独立复习的时间。如果我们真想提高孩子的复习效率,帮他找到复习方向的话,不妨请教孩子的老师,请老师给一些建议或者方法,这些孩子的复习才不会偏离考试的轨道。

74.啊?背面还有题啊!——帮孩子克服粗心的坏毛病

对现在的孩子而言,马虎、粗心几乎成了一种流行通病,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很多父母反映:孩子平时的作业错误率并不高,可是一到考试就变成了“小马虎”,不是看错了题目,就是抄错了答案,一些本来很简单的题目,却因为粗心大意做错了,在不该失分的地方失了分,最终导致成绩不理想。

有一位妈妈给心理咨询师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

我的儿子上5年级,平时学习还不错,可是每次考试都特别马虎,总是在一些小计算题上失分。有一次错得更离谱,他竟然粗心到没有看见试卷背面还有很多题,结果卷子背面一篇空白。看到试卷后,儿子一直埋怨自己粗心大意,我们也觉得他不该犯这样的错误,可是看到他这么埋怨自己,我们也不好意思再批评他了。但是对于儿子粗心的毛病,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从这封信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位妈妈的无奈。的确,面对孩子的粗心大意,我们做父母的的确爱莫能助,能做的只是在考试前提醒他细心、细心、再细心,但还是不能从根本上根除孩子粗心大意的坏毛病。对此,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 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我们应该嘱咐孩子养成认真检查的好习惯,当孩子做完作业或者答完试卷的时候,都要仔细地检查。检查的时候,注意力要集中,认真核对每一道题。对于数学计算题,一定要反复运算;对于语文题,要反复阅读答案,看看有没有丢字、错字的情况发生。这样孩子慢慢就能养成耐心细致的习惯,改掉马虎的坏毛病了。

▲ 仔细核对草稿纸和试卷上的答案

5年级的宁宁在看到期中考试成绩后,非常生气,很多题目不是不会做,都是因为不细心做错了。本来草稿纸上的答案是正确的,可是抄到答题卷上时却少写了一个“6”。更可笑的是,她竟然把“3X-26”抄成了“3X+26”。还有其他有几道题也犯了同样的错误,结果整张试卷因此而失去了13分。看到宁宁的试卷,妈妈也觉得女儿不应该犯这样的错误,但并没有因此责怪她。

宁宁明明在草稿纸上写对了答案,可是在往答题纸上抄的时候却抄错了,这种失分实在是太不应该了,也太冤枉了。因此,在考试之前,我们应该嘱咐孩子,不要忽略了往答题纸上抄答案这个环节,抄的时候,一定要细心。每抄完一道题,最好再核对一遍,不要推到最后再一起核对,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抄错的情况发生了。

▲ 草稿纸不要太草

很多孩子的马虎并不是在往试卷上抄答案时发生的,而是从写草稿就开始了,结果抄到卷子上时自然是错的了。因此,我们一定要嘱咐孩子,虽然是草稿纸,但也要认真对待,解题的步骤要一步一步地写清楚,而且在运算步骤前最好把题号写明。这样检查的时候,看到题号,就很容易找到对应的题目了。

▲ 答题纸上的字迹要清晰

有一些孩子字迹很潦草,写的数字“0”不像“0”,反而像“6”,括号不像括号,反而像“1”,或者有些数学符号都和数字连起来了,使人根本辨别不清楚写的是什么,很容易因为字迹不清造成老师错误判题而丢分。因此,对于孩子的书写,我们一定要严格要求,要求他规范书写,至少能让人辨别清楚写的到底是什么。

75.我害怕考试,怯场啊!——提升孩子应考能力有妙招

在生活中,有一些孩子平时学习成绩还不错,一般能保持在班上前几名,可是一遇到大考就紧张得不得了,学过的知识一下全都想不起来了,成绩也总是特别差。为此,很多父母都非常担心,怎么才能提高孩子的应考能力呢?

马上要就参加小升初的考试了,婷婷看起来十分紧张,她不怕考试时遇到难题做不出来,而是怕会做的题因为粗心而失分。尤其是在考前的3个晚上,她几乎没有睡好觉。而且她多次问妈妈:“我要是考不好怎么办啊?”看到女儿紧张的神情,妈妈每次都会笑着安慰她:“只要努力了就行,不管考上哪所学校,妈妈爸爸都支持你,是不会责怪你的。”

在妈妈的鼓励下,婷婷感觉轻松了好多。3天后,她以一个轻松的状态进入了考场,考试时她什么也不想,只是认真地答题。最后,她以一个很高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初中。

在考试之前,很多孩子也会有和婷婷一样的担心,担心自己考不好,担心自己考不上重点学校。这很明显是孩子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如果他带着种种担心进入考场,自然很难发挥出正常水平。而妈妈一番安慰婷婷的话,恰恰起到了缓解她紧张情绪的作用。可见,必要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让他明白考试结果并不重要,只要尽力了就可以了。

当然,造成孩子考试怯场的原因除了他自信心不足外,还有以下几点原因:一,孩子心理素质差,承受能力低,遇到考试等严肃场合,就会情不自禁地怯场,以至于发挥不出正常水平;二,我们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结果导致他过分紧张,不能很好地发挥;三,缺乏考试经验,看到监考老师紧张的神情,感受到考场上紧张的氛围,再加上平时的学习成绩不稳定,便很容易产生怯场的心理。

对照以上几点造成孩子考试紧张的原因,我们要结合孩子自身的情况,弄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紧张的,然后再对症下药,采取一定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消除他的恐惧心理。

▲ 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

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很严格,要求他必须考到××分,或者××名,但超出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也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范围。导致孩子思想压力很大,结果越怕考不好越考不好。事实上,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量体裁衣”,给他制订合理的目标,同时要告诉他,只要尽力了就可以了。如果孩子给自己的压力很大的话,我们还要适当地帮助他放松,比如,和他聊聊天,看看电视等等,以缓解他紧张的情绪。

▲ 教孩子调整心态的方法

有一些孩子本来考试时不紧张,可是碰到一道不会的题后,心里一着急,不知怎么回事,大脑好像短路了一样,就什么也想不起来了。结果看着试卷干着急,可越急越什么也想不起来,可想而知,最后的考试成绩也不会太好。孩子身上的这一问题,是典型的考试“怯场”的表现。

如果我们的孩子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一定要教他调整心态的方法。我们要告诉孩子,遇到难题不会做时不要担心,闭目养神休息一会儿,或者深呼吸3—9次。当冷静下来之后,再继续作答。

此外,我们要嘱咐孩子,不要因为怯场而过度担心,如果忽略它,几分钟就会过去,但是如果过分为之担忧,只会加重怯场的心理,导致症状越来越严重。

▲ 多为孩子提供锻炼的机会

有些孩子之所以考试紧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经历得少造成的。因此,我们应该多为孩子提供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鼓励他参加演讲比赛、辩论比赛,让他在这些竞赛活动中进行“演习”,积累临场经验。这样再遇到类似考试等“重大”的事情时,他就不会因为心里紧张而怯场了。

76.时间紧,赶紧写!——试卷发下来后,先浏览一遍,别急于答题

考试考查的不仅是孩子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是对其心理素质、解题策略和技巧的考查。如果孩子的考试技巧运用得好,对他成绩的提高一定有很大的帮助。可是很多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拿到试卷后,他们大多落笔就写,不管有多少道题,也不管难易程度。结果有的孩子在这方面吃了大亏。

在期末考试中,一个男孩在卷子发下来的那一刻拿起笔来便开始填写。并抓紧一切时间快速答题,目的是为最后一道难题多留出一点时间。最后,他的目的达到了,刚好做完最后一道题,就到收卷子的时间了。

考试结束后,他和同学们开始讨论各自的答题情况。其中一位同学抱怨道:“时间简直太紧张了,我差一点就没时间把答案抄在答题纸上了。”男孩惊讶地问道:“什么答题纸?我怎么没有?”“都有啊,就在试卷的最后一页。”此时,男孩愣愣地站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很多老师为了批改试卷方便,在设计试卷的时候会额外发一张答题纸,或者在试卷的最后一页附上一张答题纸,要求学生把答案都抄在上面。可是案例中的男孩因为粗心,却没有注意到这一页答题纸,结果答了半天,即使都做对了,做的也都是无用功,实在是很可惜。试想如果男孩在拿到试卷的那一刻,先通览一下试卷的布局,相信也就不会发生类似的情况了。可见,通览试卷的重要性。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在教孩子通览试卷时,应该让他通览些什么呢?

▲ 按规定填写好信息卡

在一些日常考试,尤其是重大考试中,在发放试卷之前,一般都会先发放信息卡。因此,在答题之前,孩子应该先把准考证号码、姓名等信息填写在信息卡上,而且一定要填写准确,否则,成绩很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在试卷发放下来之后,孩子也不要急着作答,应该认真填写好卷首各栏,千万不要等到临交卷前再填写。否则,在情急之下,孩子很可能会出现错填或者忘填的情况。

▲ 通览全卷,摸清“题情”

我们要告诉孩子,在填写好卷首的各栏之后,也不要急着答题,而是要学会利用两三分钟的时间粗略地对全卷的结构和难易程度有一个大概的把握,了解试卷一共有几页,有多少道题目?题型分别是什么?各个题型分别占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