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名家教子书:父亲的榜样(外国篇) > ?比尔·盖茨之父威廉·盖茨:培养专注力

?比尔·盖茨之父威廉·盖茨:培养专注力

作者:张振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所谓专注,就是集中精力、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悄悄告诉大家,本书首发,想更快阅读,百度搜索就可以了。从更深刻的涵义上讲,专注是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专注,已经成为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心无旁骛,锁定目标,坚持不懈,是孩子需要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而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父亲更是深深懂得培养孩子专注力的重要性。

比尔·盖茨,电脑奇才、商业奇才、20世纪最伟大的计算机软件行业巨人。1955年出生在美国西雅图市,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19岁退学,与同伴创办电脑公司。后改名微软公司,任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1988年1月,将总裁一职让给史蒂夫·鲍尔默。13岁开始编程,不到20岁便写出BASIC语言,36岁成为世界最年轻的亿万富翁。被《时代》周刊评为在数字技术领域影响重大的50人之一。

威廉·盖茨,1925年出生,西雅图著名律师。早年与人联合创办报纸,后参军。战后,他进入华盛顿大学学习法律,毕业后加入西雅图律师事务所,成为布雷默顿的助理律师。他具有南部上层人士的文雅风度,很受人尊敬,在社交场合和政治集会上始终引人注目,虽然名气包围着他,但他仍保持着谦逊的品格。

从细微之处做起

一切远大的目标、伟大的思想,都是从微不足道的开始起步的。大思想家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说,谋划一件难做的事,得从最容易的事做起;要想实现一个宏伟的目标,必须从最不起眼的小事做起。

1965年,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到西雅图景岭学校图书馆帮忙,管理员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书放回原处。小学生问:“像是当侦探吗?”管理员说:“那当然。”小学生便不遗余力地干起来。

第一天,他已经找出3本放错地方的书。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卖力气。过了两个星期,小学生的父母要搬家,小学生担心地说:“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

没过多久,小学生又来了,高兴地对管理员说:“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我转回这边上学,由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这个小学生是如此敬业。图书馆的管理员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小学生后来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

当时,因为这个男孩非常想念图书馆,几天之后,他的父亲决定不惜一切代价让他回到原来的学校学习,父亲上班时让孩子搭一段车,如果父亲有事,母亲就陪着孩子来上学。这对夫妇也许没有太多人知道,但他们用心培养的这个孩子却是尽人皆知的,他就是比尔·盖茨。

不可否认,比尔·盖茨实现了宏伟的目标,做出了伟大的事业。可是,有些人只看到了他拥有的巨额财富和显赫的名声,却不知道比尔·盖茨本人并不那么看重这些东西。盖茨说:“等你有了一亿美元时,你就会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我看重的仍然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简朴的普通人的品格。”

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介绍说,盖茨从来不因为钱财而去特意摆阔,他始终保持着他那种随随便便、不大讲究的特点。人们不时在公司里、工厂里或机场上看到他穿一条休闲裤、一件开领衫、一双运动鞋,没有一样是名牌。

盖茨已经成为社会名流,但他仍然喜欢独来独往,做事也没有前呼后拥、仆从尾随的派头。他在回答《花花公子》记者的一次提问时这样说:“我认为,讲究派头并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一个人如果习惯于享受,他就再也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我喜欢生活得跟普通人一样,这已经足够了。”

有一次,盖茨和朋友一块儿驾车去一家饭店开会,因为去晚了,一时找不到停车位。朋友建议把车停到贵宾停车场去。

盖茨说:“那要花12美元呢,这个价钱可不便宜。”朋友说:“由我付钱好了。”盖茨说:“这不是个好主意。他们超值收费。”

如果认为盖茨是个守财奴,那就错了。他曾多次为他的母校、他父母的母校以及癌症研究中心等相关单位捐赠大笔款项。

凭地位和业绩,盖茨的薪水完全有资格成为全美之冠,但实际上只属于中等偏下。他说:“我总是不关心钱,而且也不大在意股票行情的变化。我关心的是工作。”这个“世界大腕”最看重的,是他的“本分”——电脑软件技术,而对这本分之外的东西,则“不加毫末”。他把自己当成一个技术员,他认为“英雄”是一个很伟大的字眼。

当别人看盖茨成就了大事业,而盖茨自己则认为不过是尽了一个技术员的本分。其实,真正伟大的人,能把小事做大,或者在他们看来,只要有益于世人,“本来事业并无大小”。

比尔·盖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保持着普通人简朴、勤奋、正直的品格,是值得人们尊敬的。比尔·盖茨劝告青少年学生:事情不分大小,都应该使出全部精力,做得完美无缺,否则还不如不做。一个人如能从小养成这样的好习惯,他的生活将一定过得满足愉快,无牵无绊。

另外,要懂得在细微之处下功夫,从细微之处做起,这样才能成就自己。比尔·盖茨强调,千万别自大地认为你是个“做大事,赚大钱”的人,而不屑去做小事、赚小钱。要知道,连小事也做不好,连小钱也不愿意赚或是赚不来的人,别人是不会相信你能做大事、赚大钱的!

教子点睛:

父母可以细心观察那些成功人士走过的道路,他们无不是从细微的小事做起,从很小的生意做起,先赚小钱。时间一长,积少成多,小钱也会变大钱。做其他事情也是一样,只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尽善尽美地工作,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而这些,正是需要父母教给孩子的人生哲理。

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在很小的时候,比尔·盖茨就特别活泼,而且精力比一般的孩子好得多,非常热爱思考,一旦迷上一件事就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时,比尔·盖茨的父亲隐约地感觉到他很有天赋,并且有一种爱钻研的精神,所以,父亲总是有意无意地为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创造条件让他的才智有用武之地。

威廉·盖茨发现儿子特别喜爱读书,而且喜欢读成年人的书,于是在自己家里,尽可能地为儿子提供便利的读书条件和环境,这样他可以随意翻阅父亲的藏书。比尔·盖茨7岁的时候,最喜欢读的书是《世界图书百科全书》,他经常几个小时地连续阅读这本大全,一字一词地从头读到尾。

随着儿子的不断成长,威廉·盖茨意识到家庭的环境已经无法满足儿子进一步发挥天赋,于是就把目光投向了社会,积极为儿子寻找属于他的空间。

六年级的时候,比尔·盖茨在父亲的帮助下参加了西雅图的当代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许多聪明的孩子聚集在一起讨论时事、书籍和其他主题,这里已经具有一定的大学气氛了。在活动中,比尔·盖茨经常以积极而独到的见解赢得大家的阵阵掌声。威廉·盖茨非常支持儿子参加各项活动。

在一次活动中,比尔·盖茨给班上准备了一份报告,名叫《为盖茨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这篇报告几乎成了全家人的事,连他的外祖母都帮着弄封皮,气氛非常活跃。在这份报告上,威廉·盖茨明显感到儿子对企业事务的敏感,于是,在今后的社交活动中,他总不失时机地把儿子引荐给商界的朋友。这一点,对比尔·盖茨未来从事计算机事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比尔·盖茨小学毕业后,威廉·盖茨在到底送他上私立中学还是公立中学这个问题上考虑得十分慎重。比尔·盖茨的姐姐从小学到中学上的都是公立学校,他的母亲也是当地一所著名公立学校的教师。因为比尔·盖茨在小学就不太安分,所以威廉·盖茨希望他在新环境中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遵守纪律。于是,在征得比尔·盖茨的同意后,威廉将他送进了一所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纪律严明的私立中学——湖滨中学。

在湖滨中学,比尔·盖茨是有名的“电脑迷”。保罗·艾伦是他最好的校友,年龄比他大3岁,两人经常在湖滨中学的电脑上玩游戏。那时候的电脑就是一台PDP-8型的小型机,学生们可以在一些相连的终端上,通过纸带打字机玩游戏,也能编一些小软件,比尔·盖茨玩起来得心应手。

1972年的一个夏天,保罗拿来一本《电子学》杂志,指着上面的一篇短文对比尔说,有一家新成立的公司叫英特尔,推出了一种微处理器芯片。不久,他们就弄到了芯片,竟然摆弄出了一台机器,可以分析城市内交通监视器上的信息。

1973年,比尔上了哈佛大学,保罗则在波士顿一家电脑公司找到了一份编程的工作。两个人经常见面,一起探讨电脑的事情,并于1975年共同创办微软公司。

良好的发展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父母要为孩子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不要让不良环境成为孩子人生成长的绊脚石。作为父母,首先应该审视自己,努力为孩子树立人生好榜样,至少保证孩子能在他生活的家庭中茁壮成长。

教子点睛:

给孩子提供的良好发展环境应该包涵几个方面: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心理得以健康成长;全家学习的氛围,让孩子体会人生不断学习的乐趣;社会大环境,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与人沟通协作的意识和技能;必要的学习书籍和设备,让孩子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透过比尔·盖茨的成长经历,可以发现:盖茨最终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对事物持久的专注和热情分不开。可以想象,如果没有他对数学和计算机的执著追求,如果没有他父亲对他兴趣的支持,就可能没有今天的“电脑革命”,“世界首富”的历史可能也会被重写。

比尔·盖茨从小就表现出了惊人的专注力,父亲对他的适时引导和培养使他长大后能长期专注于计算机。

研究表明,每一个孩子的大脑里都有其专注的事物,只是因为引导上的差异才导致了他们后天的差异。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对很多事物都有兴趣,但一般很难专注于某事,于是就浅尝辄止,结果一事无成。

有些父母心理很浮躁,有攀比心,看见人家的孩子上特长班,也要让自己的孩子上,恨不得让自己的孩子掌握所有的特长和技能。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一无所长。所以,作为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专注力在什么地方,然后找出激发的方法,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这一点,威廉·盖茨给父母做了一个好榜样。

首先,给孩子一定的游戏时间。

游戏是培养孩子注意力的好方式。因为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能够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的心情变得舒畅。孩子在游戏过程中,能够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并能够较长时间持续保持这种状态。

威廉·盖茨就非常重视给儿子一定的游戏时间。他平时很忙,没有太多闲暇的时间,所以,就让比尔·盖茨的外祖母陪他一起做游戏,尤其是做一些智力游戏,如下跳棋、打桥牌等。玩游戏时,外祖母总是对小比尔说:“使劲想!使劲想!”她还常常为比尔下了一步好棋而拍手叫好。这些游戏都极大地激发了比尔·盖茨的专注力。

所以,在家庭活动中,父母要有意识的让孩子做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比如玩拼图、穿珠子等静态游戏,可以从简单的游戏开始,让孩子享受完成的成就感,以训练他短时间的注意力,再慢慢加大游戏的难度,延长游戏的时间,以此来训练孩子的耐力,进一步增进专注程度,使孩子在浓厚的兴趣中,培养专注的技能。

有一点要提醒父母注意,孩子在玩游戏时一般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在孩子聚精会神的时候,父母一定不要随意打扰、干涉孩子,因为此时如果不断干扰孩子,就会使孩子玩得不开心,从而不利于培养他的专注力。

其次,让孩子练习背诵。

威廉·盖茨认为,背诵有助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他认为,尽管孩子背诵的时候不一定能理解背诵内容,但是背诵其实就是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所以他经常让比尔·盖茨参加图书馆举行的夏季阅读比赛,比尔·盖茨总得男孩中的第一名。正是这样的游戏和阅读,锻炼了比尔·盖茨非凡的记忆能力,培养了他敏捷而有深度的思维能力。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泰勒来家里做客。泰勒是一位牧师,他听说比尔读了很多书,就想考考他。“盖茨,你读过《圣经》吗?”泰勒问。“读过。”比尔用他特有的尖声尖气的声音得意地回答。“那你能给我背诵一段‘登山宝训’吗?”

“登山宝训”是《圣经》中最冗长、最难懂的一段。有几万字的篇幅,没有非凡超群的记忆力,很难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泰勒还没有遇到过一位能够背诵“登山宝训”的人。

只见比尔坐在沙发上,摇着小脑袋,用他那悦耳的童音开始背诵:“耶稣看见这许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门徒就来到他跟前,他开口教训他们说……”

听着比尔抑扬顿挫的背诵,泰勒惊呆了,他说:“这真是一个具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我无法想象,一个年仅11岁的孩子,具有这么高的天赋,真是不可思议。”

父母要注意,让孩子练习背诵的时候,要让他背诵他比较感兴趣的文章或书籍,当孩子的专注力稳定一段时间后,再引导他背诵一些健康而有意义的文章或书籍。只要孩子喜欢背诵,他也一定会把同样的专注力运用到其他事情上。当然,如果孩子不愿意背诵,阅读也是可以的。

再次,尊重孩子的选择。

威廉·盖茨特别尊重孩子的选择,正是这种尊重,培养了比尔·盖茨的专注力,更让比尔·盖茨向着“软件行业巨人”迈进了一步。

在湖滨中学,比尔·盖茨的数学天分得到了进一步发挥,而且开始痴迷上令他今后倾注毕生精力的计算机。在湖滨中学求学的日子,比尔·盖茨一直按照自己的兴趣来对待学习,凡是喜欢的课程,就下功夫把它学得非常出色;反之,就一般性地应付一下。

威廉·盖茨看了儿子的成绩后,尽管知道他的某些课程还可以学得更好一些,但是他从不去批评指责儿子,因为他知道,儿子并非不用功,只是不愿意在他不喜欢的课程上浪费时间,儿子把自己所有的才智和心血都用在了刀刃上——数学和计算机上,因为他酷爱这两门课程。

比尔·盖茨上哈佛大学后,经常在计算机房通宵达旦地工作。有好几次,盖茨告诉父亲,他想从哈佛退学与他人一起做计算机事业。尽管开始时威廉·盖茨非常对此极力反对。但作为父亲,他也深深知道儿子不是厌倦哈佛,而是希望另有远大前程。在理解孩子的理想和事业后,威廉·盖茨最终还是尊重了孩子的选择,1977年,比尔·盖茨正式退学。此后,比尔·盖茨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事业中,为自己写下了更引人注目及有趣的故事。

最后,培养孩子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鉴于孩子的能力所限,父母应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父母要引导孩子提高克服困难的能力,让他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这样孩子就会集中注意力,克服困难。当然,在让孩子做事前,父母应该让他懂得做事的目的,并引起他做事的兴趣。

久而久之,孩子就能养成做事善始善终的良好习惯。另外,完成一件事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鼓励和评价,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快乐感。

教子点睛:

不可否认,专注力是一种高贵的品质,决定着孩子的做事能力,作为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除了发现和挖掘孩子的天赋,并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学会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