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殊途之有狐 > 第四百六十二回 分兵两处

第四百六十二回 分兵两处

作者:水依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29378;&20154;&23567;&35828;&32593;&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许小亮等人如何调兵不表,单说杨思明派出九路侦探,共计一千多人,大张旗鼓到小泽湖附近抵近侦察。

侦探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设法摸清小泽湖存放粮草的地点。

探兵们人人不解,心里寻思:“人家侦察都秘密行动,我们可好,不但明目张胆,还大张旗鼓。”

杨思明一向不按常理出牌,每每都打胜仗。虽然不知他此番的用意是什么,但知他必有打算。

小泽湖戒备森严,四面八方都布下了伏兵,探兵们只能在外围侦察。一晃三天过去,探兵们什么也没侦探到,个个垂头沁脑。

杨思明哈哈笑道:“诸位不用气馁,等过完中秋佳节,我在给你们一项任务,就是哪座山头高,你们就往哪座山上爬,手拿千里镜,轮班察看,留意小泽湖有没有调兵的迹象。”

探兵们见元帅没有怪罪他们之意,十分开心,与三军将领一起在小青山欢度中秋佳节。

节日过后,千名探兵分成数十波,按照杨思明的吩咐,占据了小泽湖四周的最高点。高世雄不知官军欲意如何,只能加强防范。

一晃十天过去,暖阳谷、海州城大军陆续到达小青山,总兵力达到十二万人。杨思明下令操演人马,仍不见有出兵攻城的迹象。

苏宁菲有些不解,便问道:“小鬼头,你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水路两军均已到齐,天气一刻比一刻冷,为什么还不出兵攻城?”

杨思明道:“莫急,莫急。我估计不出三天,就能发现敌人的藏粮地点。”

苏宁菲道:“即使找到了,又能怎样?估计高家军的藏粮处,守备丝毫不逊色野狐城,还不如兵合一处,全力打一场攻城大战。”

杨思明正色地道:“攻城大战是真打,火烧粮草是佯攻,意在削弱小泽湖的防御力。”

苏宁菲正待答话,一个探兵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单膝跪地,向上禀报道:“启禀元帅得知!我们发现有一大队叛军正向怀山谷一带秘密集结,谷里可能有驻军。”

杨思明听完,高兴不已,急忙拿出小泽湖的地形图,点着地图道:“怀山谷三面环山,山上洞穴密布,距离野狐城不到二十里,有可能是敌军囤积粮草的地点。”

略略寻思了一下,扭头对侍卫道:“给我备马抬枪,我要亲自走一趟怀山谷。”

苏宁菲目光霍地一跳:“我和你一起去!”

“哎!不行,不行。”

连日侦察,终于发现敌军的动向,一时间,杨思明有点兴奋,他逗趣似的说道:“侦察之中,本帅带着妻妾去登山,成何体统。再说,那里山势险要,说不定会遇到敌人,你怎么能去呢?”

苏宁菲脸一红,心中也很激动,用胳肘撞了他一下,娇羞地道:“告诉你的,这句话我可记在心里了,元帅的话,也算是金口玉言,不得反悔!”

杨思明笑道:“好的,等生擒高世雄之后再说,今天必须听我的!”

苏宁菲微微点了点头,轻声道:“思明保重!”

杨思明与那侦探跨上战马,一路狂奔,来到一座高山下,探兵指着山头道:“我们就在这座山上发现的敌人。”

二人跳下战马,将马匹隐藏在一片密林里,从北坡爬上了山顶。

山顶上共有五六个探兵,正趴在山巅上,手拿着千里镜下方观瞧。见元帅到来,急忙让开位置,指着远下方道:“山谷里一定有军营。”

杨思明接过千里镜,定睛向下观瞧,见怀山谷的地形,内深外斜,形如锅底,谷中一望平川,有许多石砌的碉堡。原来这里是新疆回匪的秘密营寨。

这山谷面积不大,只有十多里地方圆,山高林密,石崖上尽是黑黝黝的石洞,飞瀑倒挂,水声潺潺,混合着风吹树木,萧萧瑟瑟之声,自成天籁。

杨思明看了看山谷的形势,不假思索说道:“高家军的一千多万石的粮食就藏在山洞里。”

一个探兵道:“我们过去抵近侦察一下?”

杨思明摆了摆手道:“不必,以防打草惊蛇!咱们赶紧撤离此地,日后我自有打算。”

一行人顺山向下走,忽听一个探兵叫道:“元帅,这里有个石洞!”

杨思明走下山崖,拨开茂密松林,探头望去,山崖上赫然一个石洞,只是洞口石门紧闭,不知洞里有人没有。

杨思明拔出佩剑,在石门上踹了几脚,冲着洞里随意喊道:“什么人?赶快把门打开!”

话音未落,“砰!”石门大开,把杨思明吓了一大跳,急忙向后退了几步。

稳了稳心神,再次问道:“什么人?赶快答话!”

过了一阵子,里面传来苍老的声音:“进来吧,杨元帅!老朽该到谢罪的时候啦!”

杨思明咋着胆子走进洞中,灯光一亮,只见石床上盘膝坐着两个老人。左边之人蓬头垢面,乱须如车,乌衣长裳褴褛邋遢,满脸玩世不恭的笑容。

右面坐了一个矮矮胖胖的秃头老者,长须飘飘,腆着大肚,腰间挂了一支污迹斑斑的铁刀鞘,旁边悬了一个巨大的酒葫芦,正笑嘻嘻地打量着杨思明等人。

杨思明见两个老者与众不同,不是世外高人,也是武林高手。刚想上前施礼说话,左边那个老者连连摆手,哑然而笑道:“不要,不要。说来惭愧啊!”

杨思明见这两个老头神情、举止都有些古怪,便问道:“惭愧什么?”

老者也不答话,把一个纸包扔到洞外,脸色突变,怒吼道:“赶紧滚!我害人两次,帮你两次,也算是扯平了!”

双掌在胸前交叉一挽,突然将双掌推出,一股大力撞来,杨思明猛觉身子一倾,仰身飘出了洞外。

山势陡峭,如果不能收身站稳,定会坠入山谷。急忙运气轻身,半空中连翻几个筋斗,飘落在松林之上。单脚一踏松枝,腾身又跃到了洞前。

几个探兵都被吓傻了,过了好一阵子,才喜笑颜开。

一个探兵将纸包递给了杨思明,拆开一看,见里面包着一粒鲜红的小石头,纸条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刚想展开览阅,忽听“轰”的一声,山洞崩塌,腾起一蓬巨大的烟土。杨思明惊叫一声:“不好!两位前辈自杀了!”

尘烟散尽,望着坍陷石洞一阵伤心难过。

杨思明展开纸片,看了半晌,低声道:“前辈,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你这是何必呢!”对着崩塌的洞穴,深深地鞠了三个躬,然后向山下走去。

一个探兵问道:“纸条上写着什么?这两个怪老头是什么人?”

杨思明道:“这二位就是赫赫有名的西域老妖。当年被我大师兄李清风利用过,杀人无数,在白家岭、青柳镇也曾杀过我。后来幡然醒悟,在野狐城也曾救过我的命。这次知道我们要攻打高世雄的粮草存放地,便给我写了一张条子。两个前辈自觉罪孽深重,就……”

说到此处,他轻摇了一下头,跨上战马,向小青山方向驰奔而去。

回到小青山后,立刻召开一个战前会议。这次会议,是白万山出征前的大政决策,因此人数非常非常的少。

西塞的将领一个没有。除了杨思明、苏宁菲、金鸿承之外,只把许小亮、于天龙列为议员。

杨思明当即把自己先前制定的作战方案讲给大家。众人看完作战方案,都连连点头,白万山也愿意率队出征,后来在金鸿承的劝说下,同意坐镇指挥,把所有的兵权交给了杨思明。

一切布置妥当,只是西塞存粮不多,难以应付太长时间。

但杨思明心里中数,他在清风山暗藏四百万石军粮,足够应付半年以上,只是押运到此,还需要一些时日。

白万山当即下令:粮食先从百姓家中征用,日后加倍偿还。一旦剿匪胜利,从今年起,在西塞各地永不加赋,与民生息。出征的日期定在七天之后。

当年的农历九月初一,小青山馒头大雪。校军场上,红妆素裹,红毡铺地。

十二万大军顶盔戴甲,在广场的东、西、南、三面,排成了三个方队。在瑞雪纷扬的寒冷中,如钢浇铜铸一般,一动不动地站着。

留守坐镇的白万山、金鸿承,率领文武官员,早早列队在道路两旁,恭送大军出征。

前几天,接连传下两道命令。一是大赦边塞;二是永不加赋。这两道条文公布后,使西塞的百姓无不感激涕零。

今儿个又听说,杨元帅、苏城主要顶风冒雪,远征小泽湖,平定高世雄叛乱的消息,谁不心情激动啊!

人们不惜奔波劳累,纷纷拥上了小青山,提着花烛和慰问品,等候恭送大军,瞻仰许家军出征的雄壮军威。

一句话,整个西塞都轰动了,别说是天下了大雪,就是下尖刀子,也阻止不住这些激动的百姓。

午时正刻,点将台下,号角震天响,军乐队奏起了雄壮的军歌。军乐声中,杨思明、苏宁菲登上了点将台。

十二万铁甲军士同时发出山呼海啸的喊声:“元帅千岁!城主千岁!千千岁!”

就在这一片欢呼声中,杨思明头顶亮银盔,身穿亮银甲,宽大的披风下,是一身白色的征袍。

腰间扎着一条蓝色的玉带。只见他手按着宝剑,迈着沉稳的步子,登上了点将台。漆黑的浓眉下,一对星目在白雪映照下闪闪发光,显得格外的精神。

今天杨思明心中的激动,一点也不亚于校军场上的百官、军士,更不亚于西塞的百姓。看着下面严整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听着那震耳欲聋的欢呼声,他心里充满了豪情,充满了了自信。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