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医妃错嫁:请君入瓮 > 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言不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言不逊

作者:青衫叹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君祁也了解戚云凉为何如此反应,不仅是她,就连自己也觉得和亲是拙计。如今的赫元不是打不起仗,只是不能久战,东启虽不算是大国,但确实是不可撼动的强国,与东启硬碰硬倒霉的不过是边境的百姓,劳民伤财,一时可以,若是战事连绵几年,绝对是两败惧伤的结果,所以东启不想,赫元亦不想。

两人一路就这样沉默着没在说话,直到进了皇宫。皇上这次宴请谆理王特意将宴席准备在汀水楼榭。如今正值盛暑,汀水楼榭是宫中难得的一块宝地,四面环水,汀水楼榭以水为中心而建造,水汽甚重,所以即便是盛夏之时,这里也是一片清凉,而且景致也格外泌人心脾。往来皆是以船只送往,誉亲王夫妇到达汀水楼榭的时候,谆理早已出现在这里。

“见过父皇、母后。”戚云凉与君祁福身见礼,全然未将谆理放在眼中。

这样的举动谆理自然瞧在眼中,却不恼怒,只是微微的扬一扬嘴角自顾着笑了起来。听到他的笑声引的皇上的注意力,这才察觉誉亲王夫妇对待这谆理王并不十分友善。

“来了便入座吧,今日朕亲自设宴,宴请远道而来的谆理王爷。”

“见过谆理王爷。”得皇上引见,自然不能再有怠慢,戚云凉转了个方向,对着谆理福了福身示意。而君祁则是冲着谆理双手抱拳不冷不热的说了句“许久不见。”后便拉着戚云凉一同落座。

誉亲王这般不拘常礼也丝毫不见皇上有什么不悦之色,谆理自然也懂得以退为进。

“谆理与王爷的确许久不见,自那日分开后,谆理对王妃……及王爷倒是十分挂心,听闻王爷近日诸事缠身。”

谆理将王妃两个字咬的尤其重,在场的人都不难听出其寓意有多明显。当着人家相公的面上公然调戏人家娘子,这么不要脸的事情,谆理做起来做得心应手,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丢人的地方。东启民风开化,远比赫元更为大胆些,况且东启彪悍崇武,赫元崇文,这也是为何东启一直对赫元蠢蠢欲动的原因之一。

“如王爷所知,前些日子我与王爷的有些烦事缠身,不过都是些妇人手段,倒也登不上什么台面。”

前些日子的事情多少都与谆理有关,皇上与诸位王爷都是心中有数,而如今戚云凉却冷冷开口,表面上像是回应着谆理的话,可细听起来便不难听出,字字句句都是在变向的骂着谆理不过是些妇人手段,上不了台面罢了。

谆理听罢,哑然失笑道:“都说赫元人人向文,早前本王并不相信,今日见了王妃这般伶牙俐齿才算了解,损起人来都捻着酸字。”

“让王爷见笑了。”

戚云凉礼貌的回应一句,便不再去看谆理。可谆理那一双肆无忌惮的眼晴时不时的就飘到戚云凉身上打量几眼,倒让戚云凉有些不悦。

“咳咳,谆理王爷,这汀水楼榭说起来也与你东启有些渊源,想当年圣祖皇帝便是在此处与东启国主宴饮于此,那便是东启初次向赫元臣服求和。如今这样的景象想必是又要旧现了,所以朕特意选了这个地方,以表我赫元的诚意。”

皇上的话让谆理面色微沉,借以汀水楼榭来打击他东启,寓意他堂堂东启要朝朝代代都与他赫元求和不成?在场众人自然都了解这些事情,均一副看谆理好戏的样子,看谆理如何自处。

可谁曾想到谆理似乎对这些事情并不在乎,虽面色微沉脸上却未体现出任何愠怒之意。

“皇上如今提起旧事可是在怀感当初我东启国主动求取祥和时的景象?”

谆理问完,话中意思明显,皇上本想将话再拉回来,可是还未开口,便听到谆理继续说道:“只是如今不知道若是今日赫元圣祖皇帝知道他的后世远不及他,心中不知道该做何感想?圣祖皇帝时,我东启虽主动求和也献过城池给赫元,可时事变迁,这若干年后,不仅将昔日的城池轻松赢回,就算今日即便是求和,也是我东启开足了条件仅供赫元选择,如此想来,谆理能有幸再此与赫元皇帝宴饮倒是不辱先祖。”

谆理一言尽出,在座脸上莫不闻之变色。这样公然羞辱皇上又羞辱赫元,纵使他是东启的王爷又如何,这样的屈辱也断然是不能忍受的。可两国交涉不杀使者是早就留下的规矩,若是赫元破了这个规则战事也必定毫无意外的发生,不仅如此还会为他人诟病。退便是无能,进便是百姓受难战火不断,进与退之前都是为难。

皇上脸色极差,阴鸷的眼神变了又变,似乎在考量着这其中的权衡利弊,而一众王爷自然也是剑拔弩张之势,就连一向淡泊朝堂的静硕王爷也一脸的阴沉,极度不满。

戚云凉从未关心过赫元的历代的史册是如何记载的,但日日跟在王爷身边对于这些事情还是有所耳闻的,虽不了解当时是何情况,但却研究过赫元与东启的地图,两国交临的边境当中隔着一条汨江,此江将两个国家划分开来,汨罗城是赫元的叫法,一半在赫元的属地之上,另一半处于东启的地方则是一片荒地,因此亦被当地百姓称为汨半城。

赫元与东启这么多年的战事不断,大部原因是因这这条江的缘故,赫元与东启虽一江之隔立碑为界,但百姓要生活,赫元与东启不开启互市, 百姓们便只能自己想办法。而东启那边却大部分都是荒漠,即便有少数的绿州却也只能维持渔家而生,并不适合太多人居住,这也是为何东启一直想要重新将半城拒为已有的原因,一座城守起来方便,而荒地一片,无疑是大开门户之举。

可虽是荒地却也是隶属国家范围,方才谆理口中所提到的重新赢回的城池,便是汨江右边的那边荒地,不过这谆理也只是逞了口舌之快,当初高祖是明知这样的情况才同意将另一半地上归属给东启,东启得知后便知道是上了高祖的当,但也没有什么原因反悔。

请记住本站: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