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六五八章 虚则实之

第六五八章 虚则实之

作者:放羊的樵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六五八章虚则实之

登州。

大宋北方主要的港口城市,曾经去往辽国、女真、高丽和东瀛的船只都从这里出发。

昔年宋金海之盟,使者便是由此来往于辽东半岛。

金国控制齐鲁之地后,登州的作用并未受到影响,反而日渐重要了。

辽东的各种货物向南运送,通过水路无疑是最为方便的,而金军在原各地的抢掠也可以运送到登州,直接水路过海,沿着辽河溯流而,直接到达辽阳府。

不过随着绍兴和议的签订,登州府再度回到了大宋的怀抱里。

原王朝逐渐恢复兴盛,海贸自然也重新兴盛起来,尤其是高丽和东瀛的商人,不必再南下扬州和明州,距离更近,更为方便。

是以不过短短几个月,出入登州府的高丽商人一批接着一批。

大宋是不禁海贸的时代,又有充足的税银可以收,登州地方官府自然乐见其成。

是以,当又一艘高丽商船靠岸之后,商队很快便进了城。

交足了税款,并且打点好有司官吏之后,得知商队是前往东京汴梁,登州地方官府立即开出了穿州过府所需要的路引书。

于是乎,这支高丽商队便大摇大摆地从登州出发,一路经过济南府,沿着黄河向西而去,目标正是东京,却也可以说是洛阳。

伪装成账房先生的赵佶坐在车,透着车窗的缝隙,看到窗外的景色,经不住潸然泪下。

这是大宋!

这是故土!

这是他昔日统治的天下。

阔别十载,终于回来了,回家了。

从皇帝到阶下囚,再到今日恢复自由,返回故土,这种感受是旁人绝对体会不到的。

一时间,赵佶的心情相当复杂。

东京,昔日的都城,能再看一眼吗?

赵佶很想,却又害怕,毕竟当初若非自己,何至于有靖康的惨祸。

虽说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儿子赵桓,可赵佶也知道,那纯粹是自己骗自己,真正让大宋险些亡国的罪人是自己。

当初将锅甩给了儿子,但如今……

内心却惶惶不安,难以饶恕自己,能够再度回到原故土,强烈的赎罪感开始在心萌生。

应该做点什么才行……

可是这一切似乎都由不得自己,东京进不去,要回的是洛阳。

素未谋面的女婿徐还在那里等着自己,他会怎样对待自己呢?

到底当了几十年的皇帝,赵佶不傻,隐约能够想到一些,但隐隐又有所期待……

赵佶的一举一动,宇师瑗全都看在眼里。

皇的心情,他理解,但是不同情。

在北地生活了几年之后,宇师瑗清楚看到了被俘虏的大宋皇族过着怎样的生活,北去的路,他也看到过原满目疮痍的景象。

而这些,都是因为二位皇帝昏庸造成的。

咎由自取,有什么好同情的?

岳飞说什么迎回二圣,可是究竟想过迎他们回来做什么吗?

当他们继续高高在当皇帝,继续胡闹,坑害天下吗?

岳飞根本没想到,其他人也只是随声附和,不过是为了在形式表现所谓的忠义罢了。

虚伪!

好在高阳郡王看清了,也有具体的办法。

若非如此,父亲也不会拼全家性命,去帮助他。

帮助赵佶逃走,对于父亲而言或许是报当年赐名与知遇之恩,但对于宇师瑗叔侄而言,他们更多是为了投效洛阳的高阳郡王。

只有在那里,父亲和家人的牺牲才有意义,他们叔侄所承载的宇家的希望,大宋和天下才有未来。

所以,一路之,宇师瑗与高阳王府接应之人合作密切,诚心诚意。

太皇在北地的一些事情,以及途流露出来的情绪,以及无心之言全都一字不差地被他记录下来,然后秘密呈递到了洛阳王府之。

现在,最重要的便是护送太皇安全抵达洛阳。

可是随着一路前行,局面好像有所变化,路的盘查越来越严格,即便有高丽商队的身份,也显得有些危险。

尤其是东京到洛阳这段路,恐怕是难加难,宇师瑗不免有些担心,故而派人通知洛阳王府。

他相信,高阳郡王一定有应对之策。

……

“王爷,皇已经到了定陶附近,宇师瑗来信称盘查日渐紧密,恐怕……”

“明白了,想来是临安想要途截获,加派了人手。”

徐还想了想:“既然如此,要不我们声东击西如何?”

“倒是可以,不过也不要着急,做的太明显反而找人怀疑,左右暗小心护送,等皇到了东京附近,再做应对。”

“也好,不过务必要保证稳妥。”

徐还道:“晋北那边,早已做好安排,随时去信让他们行动,尽量把临安和金贼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

“是!”

司马靖知道,种洌早做好准备,届时会对外宣布太皇绕道契丹故地南下,已经进入河东地界。

大宋军民将会大张旗鼓前去隆重迎接,从而误导天下。

“王爷,所谓虚虚实实,单纯一条或许不足以让人相信,不妨再行一计。”

“哦?先生有何见教?”徐还饶有兴趣地问道。

“祭陵!”

司马靖缓缓吐出两个字,轻声道:“现如今黄河以南已经光复,巩义的皇陵自然也该修整祭祀。

于临安而言,皇陵遥不可及,但对于王爷而言,却近在咫尺。不若趁此机会,带着大军前去皇陵祭祀。

如此名正言顺的忠孝大事,于王爷的名声和地位都大有好处,若是皇恰好归来,首先出现在皇陵,自是更好。

若长公主与两位公子及时返回,也能赶到,则是最好不过。”

“但愿吧!”

徐还当然明白其利害,皇陵祭祀,对于讲究孝道、礼法和血脉传承的华夏而言,意义重大,可以大做章。

“如此,王爷便可以护陵为名,调遣兵马向东,稍微逼近东京。如此既可以给临安施压,二来,若皇归途有任何意外,可以立即前去驰援接应。

所谓虚则实之,实则虚之,正好一举两得。” 。♂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