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五九一章 满江红

第五九一章 满江红

作者:放羊的樵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五九一章满江红

万俟楔任了,没有丝毫耽搁,立即开始审案。&29378;&20155;&32;&21715;&35498;&32178;&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

王贵和王俊的证词首先被采纳,坚定地认为岳云与张宪确实在颍昌府有谋反之意。

至于虞允出面呈递的苏泽证词,因暂无印证没有被采信,理由是枢密院的军报显示当时并无金军入侵,纯属内乱。

和王贵、王俊二人的证词结合在一起,是所谓的确凿证据。

万俟楔死死咬住这一点,加之张宪当时确实没有遵旨行事,本人又不在场,压根没有机会辩驳。

岳云与张宪到襄阳之后,虽然仍旧声称尊奉朝廷,欲辩解所谓的另有隐情,但不尊奉枢密院的调遣却也是事实。万俟楔以此为由,坚称此乃反叛之举,且蓄谋已久,然后各种理由牵连岳飞。

何铸虽然辞官,但大理寺还有其他官员参与案件审理,对此提出质疑,认为应该等高阳郡王前往襄阳详细调查之后,再审慎处置。

万俟楔对此全无所动,以官家体恤高阳郡王,不忍其劳动,襄阳情形将由枢密院和政事堂联合调查。

政事堂和枢密院完全是秦桧和张俊二人一手遮天,最终调查结果可想而知,不知从何处搜到了岳云与张宪的密信,有秘密勾结,以岳飞为主,拥兵自立的打算。

密信的来历很蹊跷,内容和让人怀疑,但万俟楔毫不犹豫地采信了,以为作为所谓的铁证,严刑逼迫岳飞与岳翻兄弟认罪。

岳飞对此只是冷笑,拒不认罪,甚至开始绝食抗议。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虽然奉十二道金牌返回的时候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但真正面对的时候,心情迥然。

不是畏惧,而是一阵阵的悲凉,他愿意官家至少会念在自己一片丹心,赤诚报国的份,最多只是罢官。却没想到皇帝竟如此狠辣,如此薄情寡恩,竟然置自己于死地。

岳飞无意指责君,自小受到的教育里,忠诚与君臣纲常已经深入骨髓,他接受,但并不认同。心是无尽的悲凉与失望,主昏聩,奸佞当道,大宋还有希望吗?

尤其是北方还有金贼虎视眈眈,还我河山功亏一篑,剩下的半壁江山还保得住吗?一想起自己十年之功毁于一旦,壮志未酬身将死,岳飞心越发悲凉。

岳翻则是着急,在原本的历史他死于洞庭湖之战,得益于徐还相助,他保住了性命,与兄长一起身陷大理寺。

此时此刻,相于岳飞心的悲凉,他更多的是后悔与愤怒。自从十二道金牌开始,他料到回临安不会有好结果。

却也没想到会是如此境地,罢官削权也罢了,竟然身陷牢笼,罪名加深。更让人恼恨的是,明明兄长全心全意忠君报国,却落得如此下场……

皇帝,乃至整个大宋朝廷都忘恩负义,岳翻十分后悔,早知今日,当初应该劝兄长拥兵自立的。

可惜……

如果能活着出去,他不介意报复,为遭遇的不公正待遇讨个说法,再无顾忌……

可是,出的去吗?

岳云和张宪的那封所谓勾结密信,似乎不足以定罪,但万俟楔那个奸贼肯定会罗织新的罪名出来。

一种在劫难逃的感觉,除非……

身在襄阳和岳云和张宪,他们也不会坐以待毙,应该能做点什么。朝廷应该不至于全无顾忌,毕竟还有岳家儿郎手握重兵。

可是转念一想,岳云要是真的有所举动,岂非正下怀,贻人口实?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如此艰难的局面下,哪里知道该如何应对?

即便要张宪在,他也只是个武将而已,即便有些政治头脑,恐怕也无力应付如此复杂的局面。

眼下有能力与昏君、奸臣一较高下的唯有——徐还。

柔福帝姬出手,虞允出面,徐还似乎有意相助。但岳翻不确定徐还为何挺身相助,总觉得并非大义凛然,背后必定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阴谋。

不过现在已经顾不了,但愿高阳王府能多出点力,能保住自家兄弟的性命……

……

果然,万俟楔没有片刻耽搁。

在岳云与张宪谋逆书信之后,又从王贵、王俊,以及部分从颍昌府召回的岳家军口各种挖掘,从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又罗织出了两条罪名——指斥乘舆、坐观胜负。

乘舆乃是天子车驾,指斥意为斥责或直呼其名,字面意思是岳飞辱骂天子车驾;所谓指桑骂槐,言下之意是岳飞斥责辱骂皇帝,亵渎天子。

毫无疑问,这在古代帝王威权时代,这是以下犯的不臣之举,是颇为严重的罪名。

坐观胜负则还是揪着之前淮水战事,将东线溃败撤退之责,全部推卸到了岳飞身。认定是他故意作壁观,拒不救援,等待战事胜负。

手握重兵的武将坐观胜负,任由敌军威胁皇帝与朝廷驻跸的行在,意欲何为?不必明言,已有诛心之效。

几个不着调的罪名结合到一起,似乎相互印证,成为岳飞有不臣之心,犯作乱的明证。

万俟楔当即欣喜若狂,将罗织的罪名统合起来,号称证据确凿,再次逼迫岳飞认罪。

公堂之,绝食已久的岳飞满面悲愤之色,一言不发。

万俟楔岂能善罢甘休,命人取来笔墨纸砚摆在岳飞面前,逼迫其写供状。虽说眼下已经能宣判,但若岳飞亲笔认罪,效力完全不同。

可惜,万俟楔不禁有些郁闷,要是岳飞的妻儿子女还在,此刻或许容易得多,奈何柔福帝姬……

唉……咦!

万俟楔暗叹之余,惊讶地发现了岳飞竟然拿起了笔,顿时欣喜不已。只要动笔好,随便写下点什么,到时候无论是篡改还是断章取义,总能有个说辞。

岳翻看在眼里,焦急道:“大兄,不能写!”

谁知岳飞充耳不闻,一边奋笔直书,一边高声唱道:“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百度搜索品.书,网更新最快的小说站!♂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