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三八九章 绍兴元年

第三八九章 绍兴元年

作者:放羊的樵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三八九章绍兴元年

临安!

街市一片熙熙攘攘,百姓们正在各种采买年货,准备欢度新年。&29378;&47;&20154;&47;&23567;&47;&35828;&47;&32593;&119;&119;&119;&47;&120;&105;&97;&111;&115;&104;&117;&111;&47;&107;&114;

虽说川陕、荆襄、淮北都在打仗,但是江南一片祥和,丝毫不影响新年氛围。

尤其是捷报频频传到之后,整个临安都洋溢在喜庆。

襄阳的捷报到了。

荆湖北路宣抚使岳飞奏报,于襄阳阻击金军,粘罕、兀术两路兵马,使其始终无法破襄阳、渡汉水。

数日之前,更是抓住一次机会,在汉水畔歼敌千余,逼的金国元帅粘罕退兵南阳。

这个消息,已然足够让人兴奋。

金军最引以为傲的两位名将粘罕、兀术,在岳飞麾下连连吃瘪。

继续驸马徐还之后,大宋又有一颗将星冉冉升起啊!

局面喜人,让朝野为之振奋。

紧随其后,大散关的捷报来了。

先有张浚设伏诱敌,在大散关前斩杀三千金军先锋。

随后秦国公徐驸马亲率七千精兵,不畏严寒艰难,穿越秦岭,突袭和尚原,大破金贼。

斩杀击溃金贼三万有余,夺回和尚原要冲之地。

更重要的是,金将完颜娄室受伤,忧愤而亡。

消息传到临安,朝野惊喜不已,激动人心。

七千破三万余,以一敌五的胜利啊!

这本让人惊喜,而且夺回了和尚原,小半个关又回到了大宋怀抱。

要知道在此之前,富平、和尚原两战失败,大散关岌岌可危的时候,大宋朝野一片悲观。

君臣几乎认定关将会彻底丢失,也已经做好了放弃秦岭以北领土的心理准备。

紧急调徐还入蜀,其实主要目的是守卫秦陇防线,确保蜀无恙。

现在的结果,出乎预料,算是超额完成任务。

不仅蜀无恙,秦陇安然,连关似也有保全,甚至收复的希望。

徐驸马出手,果然非同凡响。

完颜娄室之死,更是大快人心。

交战以来,宋国阵亡的将领不在少数,整个宗室几乎全部被俘,宋庭下心里都憋着一口气。

去岁江南之战,大军倒也有所斩获,如拔离速、突合速等人,都姓完颜,乃是金国宗室。

但他们身份资历相对有限,并不十分解气。

完颜娄室不同了,此人不仅是金国宗室,也是大部落首领,又是统兵一方的大将。

虽说没有在战场将其斩杀,但将其打败,令其忧愤而死,之直接击杀更加大快人心。

这里面,有一份羞辱在。

三军士气大振,朝野也是一片欣然,连皇帝赵构都为之开怀大笑。

完颜娄室一死,金国三太子完颜宗辅按兵不动,不敢轻易出战。

粘罕、兀术始终没能突破襄阳,淮水沿岸,挞懒也寸步难进。

秋冬季节,金国发起的大规模南侵,虽不曾说失败,但至少毫无进展,大宋并未有严重损失。

这个结果,实乃年终岁尾最大的喜讯。

加之夏天平定了荆湖杨幺之乱,半壁江山而今格外稳定,这一年都显得十分完美。

徐还与岳飞,这两位名将无疑是今年大宋最大的功臣,但前提是皇帝识人之明,有人得当。

官家英明神武,策略得当,用人有方,这些足以记入史书帝王本纪的功劳簿。

平定荆湖是二人之功,而后一个在川陕,一个在荆襄,成功阻击金军,打造大宋边防战线,堪称是柱国大将。

按理说,赏罚分明,当论功行赏。

不过朝廷暂时并未提及此事,毕竟战事才过半,只是阶段性的胜利,并非论功合适时机。

说句不好听的,前半程战事如火如荼,胜利在望,后面万一不小心吃了败仗,功过之说如何定论?

为了避免尴尬,暂且不提,待战事结束,班师回朝之后在再做封赏最为恰当。

再者,赵构也第一次意识到一个问题——以前似乎有些封赏太甚了。

徐还、岳飞二人年纪轻轻,都已经是国公之位,接下来有功劳该怎么加封?

如徐还,关之战倘若全胜,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是肯定的。如今正三品的云麾将军,多半得升任从二品镇军大将军。

至于实际职务,恐怕至少得失枢密副使,同时还得推恩妻子。

往后立下的功劳越多,封赏也棘。

察觉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赵构突然发现,徐还的功劳似乎有点大……

功高震主!

这是所有皇帝的忌讳,哪怕是亲妹夫也不例外。

好在赵构只是心里暂时泛起这么一个念头,并未深入想,更不会有什么实质行动。

毕竟徐还刚刚立下大功,更重要的是关局势需要徐还。

不过拿下了一个和尚原而已,金军兵锋依旧强大,换了旁人,不说收复失地了。恐怕维持现有局势都难。

秦陇防线关乎重大,哪敢大意?

故而对两位主将,并未封赏,不过麾下武将却有适当提升。

如岳飞麾下的张宪、王贵,西军坚守仙人关多日的吴磷,以及徐还从莫邪关招降的杨再兴。

尤其是这个名字,朝野都有耳闻,以一敌二,独立斩杀两名金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而且还有个好名字——再兴!

宰相吕颐浩笑称,此等猛将现世,意味着大宋将再次兴旺,乃兴之兆。

兴!

简单两个字,对赵构有些莫大的吸引力。

毕竟他这个皇位来路有点特殊,往后要立足,要青史留名,着实需要点功绩。

史书,能被人铭记的帝王,要么是刘邦那样的开国之君,要么是刘秀那样的兴之主。

显然,赵构希望成为后者。

有了兴之兆,便有臣提出顺应天意,更改年号。

赵构原本的年号是“建炎”,建有建造、成立之意,炎则代指南方。

取这个年号,大概是因为赵构当时在大宋的南京应天府登基,重建大宋社稷之故。

而今局势有变,有兴之兆,故而有臣子提出改元建议。

绍兴!

这是礼部给出的新年号建议。

绍乃继承之意,兴为兴旺。

继承大宋江山,并使之兴旺。

何其美好的寓意啊!

赵构一听,欣然应允,决定元日正式更年号为——绍兴元年。

百度搜索品.书,网更新最快的小说站!♂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