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之重铸山河 > 第三七五章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第三七五章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作者:放羊的樵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三七五章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盗匪?

苏范、虞允相顾愕然。&29378;&20154;&23567;&35828;&65306;&109;&46;&120;&105;&97;&111;&115;&104;&117;&111;&46;&107;&114;

不过瞧见徐还一脸笃定,没有丝毫误会、玩笑,反而格外认真的表情后,虞允顿时心头一动。

“国公所言不错,蜀南山林确有盗匪活跃。”

孺子可教!

徐还满意地点点头,不愧是后来力挽狂澜的柱国大将,而今虽然年轻,但脑瓜子足够灵活。

苏范也反应过来,秦国公说有盗匪,那自己必然遇到过,只是侥幸逃脱而已。

一到成都府,先有一桩大生意送门,随机又送给“侄女婿”一个借口。

甚好!

于是乎,眉山苏先生来成都府途遭遇盗匪,侥幸逃脱的消息便传开了。

成都府下顿时议论纷纷,占山为盗这种事很常见,哪怕是承平盛世,也不足为。

何况如今算是乱世,蜀虽然并未遭遇战火波及,但自昔年王小波开始,盗匪从来不曾断绝。

祸患不大,至少达官贵人、大户富商并未遭遇侵害,自然得不到重视。

少许穷苦老百姓遭遇盗匪,引不起太大关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地方官通常都会睁只眼闭只眼。

但这次情况不同,蜀名仕,影响甚的眉山苏氏当家人遭遇盗匪袭击。

情况很严峻!

幸好苏范成功逃脱,并未遇害或有太大损失,否则后果严重了。

沿途地方官顿时动起心思,看样子必须要加强地方治安,惩治匪患才行,也算给苏家,给秦国公一个交代。

然而不等他们有所行动,秦国公徐还自己率先表态。

剿匪!

似乎有点小题大做了吧?

但转念一想,苏范不仅是蜀名仕,也是江夏黄夫人的姑父,是国公爷的姻亲。

盗匪此时袭击苏先生,岂非是打秦国公的脸吗?有此反应也在情理之。

清剿盗匪,蜀地更为太平,也算是为民做好事,值得赞赏。

不过也有个别人觉得,此举未免有公器私用,本末倒置之嫌。

大军入蜀,首要重任是抗金,现在调动兵马前去剿匪,似乎有点枉顾轻重缓急。

倘若遇袭的不是苏范,或者苏范不是秦国公的姻亲,会有如此举动吗?

消息与猜疑一道顺着长江,送到了远在东方的临安。

立即有言官闻风奏事,质疑徐驸马在蜀的作为,奉命抗金,却在成都府不为所动。

只派了麾下将来率部分兵马北,余下的兵力竟然不痛不痒地调去剿匪,为姻亲“复仇”,此举未免过于草率,有以权谋私之嫌。

有过之前那场乌龙弹劾之后,官们谨慎了很多。

质疑归质疑,但措辞并不十分激烈,也算是给自己留余地。

但质疑和指责始终存在,徐驸马在蜀行径不合常理,自然该有所解释。

然而赵构对此并不以为然,摆手道:“诸卿不必多言,子归之举,朕皆知晓。”

什么意思?

徐驸马已经秘奏皇帝?

不带这样玩啊,这不是又故意挖好了坑等人跳吗?

很多官员有些后怕,也颇为庆幸,幸好自己没有轻率附议。

“暂居成都,盖因子归征战劳苦,水土不服,有不少兵卒也有类似情形,必须留下暂作修养。”

赵构道:“至于剿匪,你们眼里只看到盗匪,看不到盗匪之后或身旁是什么人?”

呃……

什么意思?

朝堂之顿时面面相觑,嗡嗡细语,相互问询。

有明白人顿时反应过来,大理和吐蕃啊,名为剿匪,但实际醉翁之意不在酒。

要紧的是徐驸马已经向官家报备过,或者本是得到官家首肯。

跳出来说三道四,不免显得……

接二连三吃亏之后,官们都意识到一个问题,徐驸马是弹劾魔咒,一个特殊存在。

但凡弹劾,一个不小心会偷鸡不成蚀把米,还是不要随便碰的好。

瞧瞧昔日的范相公,如今何等凄惨该心有数,前车之鉴不远啊!

这一切,秦桧都看在眼。

他是那个理智之人,尽管谁都想整死徐还,但弹劾攻讦这种事他从来不会冲在前头。

尤其是不痛不痒的罪名,要么官家心里有数,要么根本不在乎,何须为此惹得一身腥,有损在官家眼形象呢?

不值当!

等待,耐心等待。

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定要置其于死地。

在此之前,需要做好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

秦桧发现官家赵构对徐还深信不疑,如果不离间君臣,动摇信任,引起猜疑,攻讦只是徒劳。

离间不是一件容易事,却并非不可能。

毕竟徐还率军出征在外,秦桧不相信赵构全无顾虑。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其实是权宜之计,君王未必这么想,至少不是心甘情愿。

这便是自己的机会,秦桧如是想。

……

公主府,柔福帝姬听闻徐还水土不服,抱病成都,不禁颇为挂念担忧。

“殿下不必担心,驸马并非真病了,不过是权宜之计。”

裴元衍急忙解释,徐还早来信告知真相,怕的是柔福帝姬误会担心。

“哦,那好!”柔福帝姬轻轻松了口气,追问道:“徐郎在蜀确实安好?”

虽说徐还有家书给她,但柔福帝姬担心徐还报喜不报忧,对自己有所隐瞒。

裴元衍道:“一切都好,只是驸马初到蜀,事情千头万绪,想必颇为忙碌。”

“也是,万事开头难嘛,尤其是到了陌生的地方。”柔福帝姬对此深以为然。

“驸马时刻惦记着殿下与小公子呢,这不,刚入蜀,便送回了不少蜀地特产山珍。”裴元衍小声劝慰,希望缓解柔福帝姬的思念。

“嗯!”柔福帝姬点点头,便起身离开,回到内室。

将梳妆台的一个锦盒打开,从取出一张纸,那是徐还寄来的家书。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寥寥数笔,李之仪的一阙词。正是他们夫妻天各一方,相互思念的真实写照,也是丈夫对她的承诺。

送再多的特产珍宝回来,都不一阙词,几句话更暖心。

柔福帝姬将家书捂在胸口,转身走向床边的摇篮,平安郎徐承嗣睡得正香甜……

百度搜索品.书,网更新最快的小说站!♂丝♂路♂文♂学♂网*♂www.su♂ns♂il♂u.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