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从傻柱师兄开始 > 第493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第493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作者:宇智波特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493章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随着新三开始局部投入使用,工人一多,家属也跟着多了起来。www.huanyexs.com林

别看新厂还没完全建成,但基础生活设施却早已经陆续投入了使

用。

很多工人的家属都是跟着来的,特别是一些外地应聘来的工人,

为了不两地分居,都是带着老婆孩子一起来的。

反正新厂这边厂职工的孩子上学不但不要钱,每天还有课间餐、

午饭免费供应。

老效或者父母也不用担心,这么大的厂子肯定少不了一些基础型

的工作。

其实就算不工作也没什么,新厂这边除了学徒,正式工人每个月

的工资就没低于37块的。

这也就意味着,随便一个正式工都能享跟何雨柱以前一样的工资。

37块钱一个月,这样的工资看着是不多,但别忘了这才是七十年

一个正式工能有这样的收入就不少了,更别说厂子里每天都管两

顿饭。

如果你上早班,那一零零么早餐和午餐都可以在厂食堂免费吃。

如果你上晚班,那么晚餐和宵夜都可以在厂食堂免费吃。

虽说这个免费吃也有限制,一个人的标准量如果吃不完你可以带

走,但如果超过标准量的则不能带走,毕竟李安然又不傻。

就算为了支持新厂的建设,物资供应方面新厂这边相当充足,但

也不可能就这么被蒲羊毛不是。

可就算这样,一天省了两顿饭钱,而且还是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能

吃好的两顿饭,对一个家庭来说省得钱可就不少了。www.aomi.me

再加上厂职工的家属虽然不能直接免费吃,却可以赁饭票、菜票

在食堂买东西吃。

饭票和菜票原本就因为岗位的不同,有着或多或少的优惠,比如

一块钱的饭票或者菜票,实际支出只需要八毛甚至更少。

再加上食堂这边的东西不但好吃 ,而且都是真材实料,这一来一

去,同样的一顿饭在厂食堂吃要比去京城市区那边便宜了差不多一半!

至于穿的,厂子里的工作服、劳保用品每年都发好几回,虽说可

能不够时艇但工人买衣服的钱却省了下来。

还有厂子里的班车,职工和家属坐都免费,但要办月票。

?住房也不需要房租,只要你还在三了里上一天班,那房子就继续

住下去。

看病这一块,厂职工肯定是报销的,厂职工的家属昌然不能报销

,但看病的成本也比外面低。

当然,这样的好处也仅限于直系亲属。

否则七大姑、八大姨都来占便宜,新厂不又被薄羊毛了嘛。

吃、穿、用、住、行基本上都靠厂子解决了,这工资可不就省了

下来嘛。

这样一来,一个人工作养一大家子人都不是问题,更别说厂子也

有第三产业。

职工的家属就算没办法进广,但进入三产里面找份工作还是可以

滴。

只要不怕吃苦,一些苦、脏、累的活计收入可不比新厂的正式工

至于孩子嘛,有长辈在的交给长辈,没长辈在的还可以交给托儿

所和学校

毕竟是厂办的托儿所和学校,自然会照顾到双职工家庭的困难,

基本上都会开设托班。www.dahaisj.me

当然了,托班不是免费的,不然那些家里不忙的人沁不是也会把

孩子交给托儿所和学校了。

要说这个托班刚开始也只是为了给那些双职工又没有老人帮忙的

家庭,可开着开着,很多单职工或者有老人帮忙的家庭也把孩子送了

过来,哪怕每个月要额外花一笔钱。

没人是偿瓜,之所以会这样纯粹是因为大家发现托班可不只是负

责一顿史饭那么简单,还会有专门的老师在白后给予补习,托儿所则

是做游戏和学前班的准备。

望子成龙、望女成风,这可是国内的传统。

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因为托班变得更爱学习,成绩也更好之后,

谁又愿意自家的孩子被比下去?

不就是交钱嘛,反正又不贵,真要算起来也就刚够个伙食费的,

等于学习那块儿是送的,何乐而不为?

正好小孩子们回家晚了,大人们才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朋秋叶成了新厂小学的校长,刚开始的时候她还真有些不适应,

毕竟自己只是一个老师,哪怕是书香门第也不见得能把校长这份工作

做好。

好在新厂小学才建立,厂职工的孩子也不算多,再加上李安然也

?从其它地方挖了不少的老师过来,冉秋叶这个校长的工作压力其实并

不大。

真要说有什么不足之处,也就是她没了给小家伙们上课的时间了。

每天处理相关的工作,还有学习上面的精神,甚至还要时不时去

区教育局开个会喻的。

一大妈这边也跟着来了新厂,和老太太一起被安置到了农家庄园

反正这里房间多,环境又好、空气清新,又是一番田园风光,住

下来之后两人就发现,这不比南锣鼓埠的四合院香嘛!

除了头两天还有些不太适应新的住处,等住上两天后按照老太太

和一大妈的话来说,她们都住得不想走了。

住在四合院有什么意思,除了去东直门菜场买菜,也就是能在街

上转转…….

可街上的东西都贵不说还要票,只能看舍不得买。

哪像现在,吃穿住用都靠着新三,生活成本降低了很多不说,生

活环境也比四合院那边强得多了。

吃过饭没事儿了,带上二毛一起出去溜湾,厂里厂外的转转,多

好。

做为新厂的第三产业,农庄这边也是有收入来源滴!

真当李安然之前没事摘农庄是过家家啊,地里种的粮食、蔬菜、

风果,养殖场里的鸡鸭钨、猪牛羊,还有繁殖力暴表的兔子等等等等。

当初轧钢厂食堂的伙食为什么越来越好,还不是因为养殖场这边

越搞越红火嘛。

新厂这边的规模比养殖场还大,光是猪就养了几百头!

虽说都是规模化养殖,用到的人工并不多,但别忘了还有其它项

目在。

新厂职工的家属,有相当一部分都在三产这边做事。

厂医院这边李安然也通过自己的老丈人从军区总院那边挖了点人

过来,再加上从别的医院那边要的人以及通过各种渠 道搞来的医疗设

备,医资力量可并不比什么协和医院差!

李安然到是没让周晓白当医院的院长,而是通过自己的老丈人返

聘了一位军区总院退休的老教授,要医术有医术、要学识有学识、要

人脉有人脉、要威望有威望,不香吗?

除了这些配套的部分和产业,李安然还不断向自己的老丈人要人。

当然不是现役的军人,而是退伍军人。

?厂子里运送材料和产品需要司机,每天往返于市里和厂里的班车

需要司机,还有晚上的巡有远也需要2.3保卫人员,这些岗位交给那些

退伍兵再合适不过。

只是短短的时间,整个厂子哪怕还没有完全建好,却已经在李安

然的手中运转了起来。

等向兄弟单位下的订单陆续到货,三个新产品的组装工作也很快

开始。

至于工人的问题,除了李安然主动招聘过来的那些,他也给市里

、区里提供了一部分的名额,毕竟这个时代就业同样也很难。

网 特别是特殊时期提前结束,高考也开始恢复,下乡的知青开始返

各区各街道各居委会都要面临知青找不到工作的难题,这个时候

别说是正式工,哪怕只是学徒工都能让人抢破头好吧!

不过李安然对自己的工人,一直都坚持宁缺毋滥的态度。

表管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进厂的,都先去新东本培训一个月再说。

合格了你才有资格获得工作,不合格你就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吧

,新厂不养废物!

日 | 吧 | 三

打党分享举报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