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扶光入沧海 > 第101章 腊月初十 所有人都演技爆……

第101章 腊月初十 所有人都演技爆……

作者:云之风华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腊月初十,郑驸马到达雅溪县城,午时,在傍着雅溪县城的白溪江畔,丰和楼宴请雅溪县城的官吏和乡绅。www.czyefang.com

知县,主簿,县丞,有两位在外做过官,致仕在家的官员,四个举人,五个二十几岁素有名气的秀才,各大宗族的族长,或者一方豪富,三十余人,应邀出席。

与谭晗有半师之分的林举人,在丰和楼附近等着谭族长,两人并行而来,下了轿子,迎面便撞见了卢氏福舆堂的卢源,就是谭慕妍前未婚夫的父亲,卢源也是等在这里见谭族长的,和善的遥遥一拜。

谭族长和林举人,都是人精子啊,远远的回礼,倒是服侍在谭族长身边的儿子,城府不够,脸上带出异色来,卢源进入丰和楼后,谭族长拍了儿子一脑袋,再与林举人联袂进入酒楼。

宴席是分案而坐,两两一桌,来一人,就在既定的位置坐下了,上座的几张桌案还是空着的。所以郑焞之前在谭家参加宴席,很不习惯排座次请人按席的那一套,因为他们郑家人,自己请客还是外出赴席,都不行这一套啊。

等邀请的人到齐了,郑驸马携子,陆天球携子最后出场,众人纷纷站起来,参拜郑驸马,陆大人。

郑驸马坐了主座,陆天球坐了次坐,众人才落座,郑驸马举杯,谢了各位应邀赴席的场面话,宴席开始,一圈桌案的中间,有从余杭带过来的,当红的艺伎献舞。

“焞儿,向你陆伯父敬酒啊。”郑可贤抚着爱子道。

现在的郑焞头戴金冠,身着红袍,腰束玉带,整个人有一种渊清玉絜的气质,执了粉彩山水渔舟的酒壶走向陆天球,侧身发冠后的红玉髓穗子在发间晃动,透露着主人平和轻悦的心情。

陆天球喝了郑焞的敬酒,向郑可贤赞道:“可贤,我前年进京述职,若是见过了贤侄,这两年有好人家的姑娘知道了,早向你引荐了。”

郑可贤自我打趣道:“我这个孩子随我,两年前还面嫩得很,现在长开了,才拿得出手。”

宴席上只有一只竹笛,徐徐轻缓的伴奏,舞姬不在多,也只有一位,技艺高超,随着舒缓的节拍慢舞,舞姿极尽的轻柔飘逸。

在场的人留意聆听,也能听到郑驸马和陆大人的对话。

“唐老,你也知道他的为人,向来洒脱得很,自己生了病,倒是很看得开,说活到哪日算哪日,倒是叫旁人听了伤心,因此太孙殿下张榜寻医,三四月间,应招者有几十人,良莠不齐,焞儿闲着就去寻寻大夫,偶遇了谭家父子,他家的儿子,失明十几年了,十几年间寻医不断,是心诚所至金石为开,寻着了,焞儿守着看着大夫把谭家的儿子治好了,才对大夫有了些许信任,带去给唐老看病。www.meimiaowx.com”

郑可贤这样因果颠倒的说了一番。陆天球不免先赞一波郑焞和谭定的品行,捧哏道:“如此说来,老大人是大媒了。”

“那还是有劳你大驾吧。”郑焞邀敬陆天球一杯,道:“我回京以前,谭家的父亲已经离去了,周昌元说,其人品不俗的。”

陆天球就把这个话,递到雅溪县令身上,问他谭定为人如何。

话头说开,宴席中的舞姬默默退下。

雅溪县令早把谭定的生平背得滚瓜烂熟了,谭定中秀才的文章,都背下来了,引用几句,说谭定年少才高,若没有断腿的意外,假以时日,必能中举,有成为朝廷栋梁的可能。

几个乡绅把当年的事情拼凑出来,也无不遗憾。

又有人说,养子肖父,其子谭晗十九岁中秀才,又没有请名师指点过,也是作为父亲的教导之功,把话传到谭晗中秀才以后拜的林举人身上,请说说谭晗之才。

林举人说了说谭晗的文章,说前段时间,谭晗去鄱阳吕家请教学问,很有可能,得了一位进士老爷的青睐,要许以姻缘了,足见谭晗的优秀了,从学问又说到人品,为子之孝,自然过渡到谭家的母亲身上。

田桐那不堪的身世,现在谁又敢说,她的女儿先不提,谭晗也可以给母亲洗刷耻辱了。

能上县志的列女贤妇名单,都是她的丈夫和子孙出息了,才会为其作传记录,谭定兴家,谭晗中秀才,一家的振兴,也有妇人的操持之功啊。

所有人都在说谭定一家人的好话,谭族长挺身道:“谭家的女儿,也有温文柔顺之德,卢氏福舆堂曾经慕名,为其长房长子聘娶。”

卢源立刻潸然泪下,说,古时,命中主贵的女子,非寻常人家可以消受,他家的犬子无福,他家在知道犬子药石罔效以后,不想耽误了谭家女儿的一生,就主动解除了与谭家的婚约,只是之前还想着,这样好的女子,没能进他的门,真是他家的遗憾。现在才知道,是他家高攀不起。

总之,全场所有人都演技爆表,只有郑焞是本色出演的,当谭慕妍被提及时,脸上浮现着欢悦,就是卢源在说话,他都没有一丝介意的样子,依然是愉悦的样子,安静的坐在郑可贤的身旁。

一派磊落豁达之气。

众人说了一圈,又传到郑可贤身上,郑可贤笑道:“不瞒各位,谭家的女儿,公主与我,是已经见过了,那时候谭家买的胡马被胡人盗走,你们都知道的,与默特胡人议和,是唐老与我的陈情,出了这样的坏事,我家就插手了,当时把谭家人接去公主府住了几日,公主与我一旁看着,谭家的女儿,摸样和性情儿是难得的好,思量了数月,此次来雅溪,就是想为孩子聘下此女,我们远来不知礼数,还想请问各位,你们这里,为爱子求婚是如何行事的?各地的风俗不一,我们当然是入乡随俗的,还请各位不吝赐教了。”

郑驸马这样的谦逊,就表示了郑家不想用金银权势砸开谭家的大门,郑家迁就谭家的家境,是要按照当地同等平等人家为儿子聘婚的礼仪来办了。

一位张氏的乡绅笑道:“郑大人与谭家的家主尚未谋面,第一次上门,就要带上八样礼,显示诚意了。”

至于哪八样,在场所有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出主意。

首先是茶叶,第一次,要送红茶,不是送绿茶。

雅溪人不善饮酒,送的酒不要太烈了,不然宴席上你家把未来亲家灌倒了,怎么好好说话。谭定的字些得极好,郑家可以投其所好,送一方好墨。

先有谭家的妇人辛苦生养,才有你们郑家的媳妇啊,所以要备一份燕窝阿胶等妇人滋补之物。

谭家的儿子明年要参加秋闱,图个吉利,要送年糕和粽子。

谭定的双亲高堂俱在,郑家要表示问候之意,送两盘长寿面。

最后,是要为谭家的女儿,准备两匹时兴的布料,和一根簪子。这个簪子,不求贵重,最好是儿子的母亲,就是公主殿下,用过的旧物了。

郑可贤一一采纳,有了一样,郑可贤在当场,就吩咐了人去采买,最后说到布料和簪子,郑可贤莞尔一笑,道:“殿下虑到了,这两件倒是现成的。”

说罢,两个仆从捧出东西,布匹不多,就是两匹,一红一绿,有寓意吉祥喜庆的纹样。

一支凤衔牡丹的白玉簪,玉质洁白莹泽,寸余的簪头,以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法相结合,作一衔牡丹之凤鸟,尖喙细目,长颈回转,背负牡丹花枝,牡丹灼灼盛开,更添几分娇艳,簪身打造成一根尾羽,弯起一段优美柔婉的弧度。凤鸟乃古之神鸟,寓意祥瑞,牡丹为花中之王,寓意富贵。

郑可贤拿起簪子,添了几分伤感,道:“这是太子妃殿下在世时,为公主殿下画的样式,寻了好玉做出来的。”

前面七样礼迁就了谭家的家境,最后的簪子,还是显出了郑家带着一半皇室血统的尊贵来了。

谭家的见面礼备好,宴席就结束了,众人一起送了郑可贤和郑焞出丰和楼,三百名公主府侍卫已经立在马边等候,不说郑家父子是怎么出众的人物了,只这三百侍卫,个个五官端正,身高腿长,年纪还都是二三十岁的青壮,身上锃亮的铠甲折射着太阳的金光,三百人如一人,整齐划一的上马,左手佩剑右手执鞭,军容肃穆,就很让人震撼了。

雅溪县城到映珠村的道路,已经清道,清道之时,就是把郑家具体何时要去映珠的消息,散布到十里八乡了啊,冬天大家也不嫌寒冷,沿途的百姓都站在道路两旁,或者近旁的山坡上围观。

三百骏马及三百昂扬的侍卫奔腾而过,合在一起也不及郑焞那一番鲜衣怒马,飒沓如流星的风姿了。

映珠村口,谭氏的男丁们,沿着大台门雁翅一般的站立开来,首先看见了郑焞的坐骑郑明翼,就锣鼓齐鸣,礼炮隆隆的开始了。

大俗即大雅吧,郑家父子和谭氏父子在鞭炮的青烟中会面,两位父亲,先郑大人,秀才公的称呼一个来回,谭定愧不敢当,请郑可贤称呼其名。郑可贤也说自己年长十岁,让谭定呼他为兄就好。

那就阿定,郑兄的,换了称呼再叫了一回,两位父亲并肩步行的走到谭定家里,沿途交谈亲昵,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们是相交十年的至交好友呢。

三百侍卫散开,把映珠村围了一圈。谭氏族人用簸箕装了馒头分散给附近来围观的百姓,谢谢诸位来凑个热闹,请诸位散了吧。

众人拿着馒头,好话又说了一箩筐,才三三两两的结伴着回去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