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武皇万岁! > 第二百零四章 讨价还价

第二百零四章 讨价还价

作者:甭加慧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殿内有片刻的安静。【文学之梦

高季辅只管低着头,连眼睛都不敢抬。

李善微微扬了下巴,温和地笑了笑,说:

“哦……对,老大人说得是,你要是不提,朕都要忘了这个人了。确实很合适,只是他现下获罪在外,这吏部尚书的位置,要不先空着,等他回来再说。”

高季辅听闻,这才微微抬眸瞧了李善一眼。

他见皇帝的眉目依旧温和,且带着温暖的笑意,随即便松了一口气,拱手道:

“陛下英明。”

……

……

等到了中午吃饭的时候,李善看着桌子上的饭菜,时不时地冷笑两声,武柔转问他:

“又被谁气着了?”

李善微微皱了皱眉,说:

“朕本来觉得高季辅可怜,那么大的年纪了,对大唐社稷贡献不斐,可我却要将他挑出来,承担睦州失察之责。

可谁知道呢,我可怜他,人家心里头却明镜一样,从我这里丢车换子呢……谁可怜的呢?当是我傻的可怜才对。”

武柔听闻笑了出来,说:

“他们都是千年老狐狸了,历经三朝,陛下败了下风不是很正常的么?可是换子换的是谁?”

“褚遂良……”

武柔点了点头,没有吭声。

李善接着说道:

“褚遂良确实有才干,可是他们这些人,仗着自己的功勋和年纪,政务懈怠,贪图安逸。”

他站了起来,走到了屏风前头,仰着头,慢慢地踱着步子,有些焦虑地说:

“如果单单只是按部就班,没有拼劲也就算了,总不会造成太大的坏处。就怕他们一步步的往下滑,徇私枉法,就好比褚遂良……他要是不知错,朕是真的不想重用他。”

武柔想了想,问:

“陛下如果就坚持不用,会怎么样呢?”

李善听闻,又走了回来,一撩衣摆,坐在了她的身旁,说:

“你知道,朝中凡是重要的职位,年纪都在五十岁以上,他们的威望,彼此之间的情谊,可都比我深。

假若我没有争取到可以抗衡的势力,那他们联合起来,逼我退位让贤,是很容易实现的事情。这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那只能听他们的了?”武柔有些不服气地说,“到底谁是君王?”

李善苦笑了一声,说:

“自然不能全听,又不能全不听,每天能掰一点儿是一点儿。

我现在觉得自己就是那市井商贩,与大臣们讨价还价,还不能黑了脸,呵呵……”

武柔见他郁闷,瞧了一眼旁边没有人,于是凑过去往他脸颊上亲了一口,说:

“一会儿我还帮你看奏章,看完了奏章,咱们两个去逗儿子去。”

李善这才笑了,微微勾起了唇,看着她眼睛里有温暖的光。

……

……

如果不是因为朝中大多非议武柔的身份,李善都想让她住在武德殿里。

毕竟他接见外臣,在武德殿是最方便的,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那里。

而且那是他从小到大,住的时间最长的地方,他在那儿也更自在一些。

可惜……不行。

因为将武柔接进了宫,他已经被人诟病贪图美色不顾伦理了,如果再让武柔住在武德殿,他们两个时常的在那些老臣们身边晃悠,大秀恩爱。

那估计武柔就成现实版苏妲己了。

没必要添这层麻烦。

所以每天,基本是白天在武德殿里处理需要御批的奏章,剩下的那些由两省处理过的,他都会连带着自己,一起送到昭庆殿去。

昭庆殿里也不用宫婢时常在一旁伺候。

两个人并排坐在一张长案几上,几乎胳膊挨着胳膊,奏章分成了两摞,一人一摞。

武柔若是看见不解的,或者觉得要紧的,都会举着放到他的眼前,跟他商讨一番。

这一会儿,武柔从奏章中捡了一本出来,见那奏章比别的都厚一些,还诧异地“嗯”了一声。

她拿着封皮一看,竟然是长安县令裴行俭的。

裴行俭她是知道的,就是夔国公推荐的那位,说这个人交游广阔,有识人之明。

她眸光转了一瞬,想起了刚刚李善说,想要提拔一个年轻一点儿的人去吏部,就是不知道谁合适,且不会引起那些老臣的反对。

她看见这个人的名字,瞬间眼睛就亮了,一边展开了奏章,一边问:

“九郎,裴行俭这个人你觉得怎么样,让他去吏部帮你可行?”

李善没有抬头,用手肘支着额头,目光一行一行的快速浏览着奏章上的字,说:

“我想过他,可是他太年轻了,履历太薄,且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功绩,我没有足够的理由提拔他。长安县令是七品,吏部侍郎可是三品,如何服众。”

武柔不说话了,因为她全被奏章上的内容吸引了去。

因为这是一本对于官员选拔和考核政绩的设想。他先是长篇大论了一番关于科举的弊端和乱象。

比如,科举通过,只能给末级职位,且基本没有上升渠道,大多人满腹经纶,一辈子都被困在郡县之内,无法升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举荐制,往往通过长安城中位高权重的大人物,直面天子举荐,他们举荐的人,定然不会是因为大唐哪个州县缺人,往往是京中的要紧职位,所以被举荐之人,往往一步登天。

因为这个,科举虽然施行良久,但是并不昌盛,大部分人,都期望通过结识朝中有名望的大臣,通过举荐制做官。

所以,从前那些把持朝政的世家大族,崔、卢、郑、王的势力倒是没落了,但是朝中新的世家势力也起来了。

武柔看到这里,心中一动,连忙将这奏章推到了李善的旁边,说:

“你看,他倒是真敢说。”

李善眉眼转了过来,眼睛落在了武柔纤细的指尖落着的地方,本来疲惫的眼神一下子亮了,问:

“这谁的奏章,倒是把我的心里话说出来了。”

李善听闻,连忙将那奏章给拉到了身前,将本来瞧着的那本给盖住了,认真地瞧了起来。

那奏章很长,前头用了大篇幅阐明利弊之后,还仔细描述了自己构想出来的考察官员升迁的细则。

比如,每一级官员,每五年为一个节点,考察政绩,或升或降,或者平调。

总之,给那些科举入仕的人以升迁的希望,也能杜绝各级官员懈怠懒政。

当李善将那厚厚的奏章合上最后一页封皮的时候,感叹道:

“这些东西,如此细致详细,肯定不是他一日之功能想出来的,定是斟酌思虑了许久了……若不是我说,尚书省处理过的奏章我也要看,他的心血恐怕就这么淹没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