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盘点唐宋十大诗人 > 89. 后续加新视频第五位皇帝 不要让艺术……

89. 后续加新视频第五位皇帝 不要让艺术……

作者:墨尔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入宋之后, 李煜不需要去当皇帝了,除了必要的宴会之外, 他只需要在府中待着, 像一个囚徒。

闲下来没事干,那就写诗发发牢骚吧。

这段时间,是他诗文创作的黄金期。】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 李煜凭栏远望。

春花年年开放, 秋月年年高悬。

他想问天地,这些美景何时了结?他还想问自己, 到底有多愁苦?

他的万般思绪化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上一首词已经让很多人eo了,这一首词更是王炸。

李煜没有用什么难懂的典故, 简单如话, 几乎没什么人看不懂,但他们不忍去读。

这首词中, 字里行间都是血泪。

法国作家缪塞曾说:“最美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最纯粹的眼泪。”

无数人被这伤心的一首词,勾出了眼泪。

————

唐太宗李世民重重叹息:“感怀故国, 悲愤已极。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亡国之音, 哀思极深!”

不光是南唐遗民伤心啜泣,李世民等大唐人也深受触动。

大唐这颗耀眼夺目的太阳,终于在李煜的时代落幕了。

而李煜卓绝的文采又给这盛世大唐画上了一个余韵悠长的句号。

如果李煜是个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唐太宗李世民肯定会升起鸡娃之心,想让他重整旗鼓,最好复个国。

但李煜明显没什么雄心壮志, 也没有什么力挽狂澜的能力。有人用一生去治愈童年,他却用童年去治愈一生。

整个人困在南唐遗梦里,深陷沼泽,无法自拔。

李世民不免有些心疼,心中暗道:“这所谓的开国君主赵匡胤应该没有要杀你的意思,不然也不会给你封侯。孩子,你没有办法力挽狂澜,就不要愁了,好好当一个侯爷吧。”

——

赵光义眉头眼前唰地一下亮了,感觉自己找到了证据:“陛下,你瞧,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这位违命侯还在怀念故国,说明他贼心不死,意图谋反呢!”

赵匡胤跟这位南唐后主打过多年的交道,晓得他文采好,也暗自倾慕对方的才华。李煜天天写些酸诗,他是知道的。

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默认别人给李煜诗集。

赵匡胤皱着眉头,说道:“你小子,天天想什么呢,不就是一首酸诗吗?顶多文采好了点,怎么在你眼中就成了谋反?”

赵光义:“臣弟只是防患于未然。”

————

谁知紧接着,天幕说道。

【大家都知道李煜很有才,一出什么作品,他们都争着抄录。当时赵匡胤已经死了,弟弟赵光义上位。

据说在宴会上,赵光义听见百官谈论“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之后非常生气,这李煜人还在心不死啊!

是不是还想复辟?

绝命毒师于是赐下了牵机毒。】

天幕中出现新的画面。李煜的演员望着太监拿的毒酒,脸色发白。

赵匡胤还在位的时候,顶多动动嘴皮子折辱一下他,没有要杀他的意思。赵匡胤死了才几年,弟弟就忍不住要杀他了。

他双手颤抖,端起酒樽,看了一眼江南的方向,随后缓缓服用致命的毒酒。

看来他这一生,再也没有办法回到故乡了。

【除了李煜之外,吴越国的钱弘俶据说也是被毒死。】

————

赵光义:“!!!!”

他早就看这些亡国之君不爽了,没想到他上位之后真的毒死了李煜!

他心里暗爽,却没注意到哥哥的表情。

赵匡胤面色彻底黑了下来,之前天幕说了他死之后弟弟继位。在正史上,他是病死的,在野史上,他可能死于毒酒。

这些天,赵光义劝他不要相信所谓的野史,一定要相信正史。现在赵光义被爆料出了一桩桩的毒杀事件,让他拿什么相信?

赵匡胤幽幽地说:“所以,你未来给我的酒里到底有没有毒啊?”

赵光义面色煞白,毫无血色,连忙表决心:“这事儿又没发生,我哪知道啊。再说了,臣弟敬爱兄长,日月可鉴,绝无半点不臣之心。希望陛下明鉴,千万别信了这一家之言。”

赵匡胤面上不动分毫:“你说得有理,下去吧。”

赵光义胆战心惊地走了。

赵匡胤望着他的背影,直到他的背影完全消失,还没有收回目光。

他让人找来所谓的牵机毒药,吩咐身旁的宦官:“天凉了,给晋王送点宫廷御酒暖暖身子。”

他不知道赵光义给自己的酒里有没有毒,但他给的这一杯……

卧榻之间,岂容他人酣睡?

——————

古青青:【李煜生于七夕,也死于七夕。

在很多人眼里,这位亡国之君明明有着圣人必备的重瞳,活的却很失败。

但有诗云,“国家不幸词家幸,活到沧桑语始工”。他的不幸,却是诗坛的幸事。

后人往往以“入宋”这个节点区分李煜的诗。入宋之前,他往往写些风花雪月和宫廷富贵生活,算是位花间派词人。入宋之后,他“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王国维先生曾经说,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

有文人评价他:“一声恸歌,如闻哀猿,呜咽缠绵,满纸血泪。”

自古以来,真情最动人,更何况,李煜流的是血泪。

他只流传下来了三十多首诗,却牢牢坐稳了“千古词帝”这把交椅。】

【今天的视频就到这里结束了,下期再见。】

————

话音落下,视频停止,天音消散,人们却久久没有办法回过神。

李煜的风格是那样的特殊,美到极致,愁到极致。翻阅古今,也找不出来几个。

有亡国之痛的人,往往没他那样的文采。有那样文采的人,往往没有这种亡国之痛。两个条件筛选下来,类似者几乎为零。

不对,还是有相似的诗人。

有些人回忆起了之前播放的李清照,这两人风格倒是有些相似。

“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这一句话逐渐风靡开来。

————

侯府中,李煜面色很差,浅淡的瞳孔中闪过惊惧之色,算算时间,再过几年,他就要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杀了。

他思索半晌,来到皇宫之中,求见赵匡胤。

巧的是,那个据说也被毒死的吴越国主,早就来了。

吴越国钱弘俶这个亡国之君痛哭流涕,希望赵匡胤能保他性命:“陛下,如果不是天幕凑巧提到违命侯,臣竟不知未来居然被您的弟弟毒死。臣对陛下忠心耿耿,绝无半点不臣之心,请陛下明鉴啊。”

他好歹曾经也是一国之君,现在却没半点骨气,竭尽所能讨好赵匡胤。

赵匡胤面色波澜不惊:“朕知道了,不用多说。”

随即他看向李煜:“违命侯,你也是来求朕饶你性命的吗?”

李煜沉默良久,重重点头。曾经国破家亡的时候,他想**而死,却被手下劝住。

真正想死的人是劝不住的。

君王死社稷,他仰慕那些刚烈殉国的君主,却知道自己没骨气。

赵匡胤摆摆手:“只要朕在一天,你们就性命无忧。”

吴越国主钱弘俶感激万分:“多谢陛下!”

“对了,违命侯,你怎么就流传下来了三十首诗?你入宋之前,写的就不止这个数了吧。”

李煜点头:“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很多诗稿也许遗失了。”

赵匡胤看了他许久,思考该如何处置他。毕竟他是天幕承认的优秀诗人,还是得客气一点,以免惹怒了天幕背后的仙神。

他于是给李煜改了个封号:“你居然还有这般造化,曾经的事既往不咎。今天,朕就封你为安乐侯,关上门写你的诗去吧。”

李煜不免有些惊讶,想不到自己有一天能够去掉这个侮辱性的封号,收敛容色:“多谢陛下,臣谨遵圣谕。”

李煜回去之后,还是有些恍惚。他本该因为写诗而死,而他写的诗又反过来让自己避开了死局。

笃信佛教的他低沉地说了一句:“造化弄人。”

此后,他专心创作,妙笔生花,佳作频出。大宋的文武百官一边说他是昏君,一边抄写得比谁都欢。

————

朱棣如今穿上了太子朝服,端的是一副威风赫赫的模样。

上一期视频中,天幕凑巧提到了朱允炆上台后的奇葩操作,引得无数人非常震惊。两相比较之下,朱棣把侄子比得渣都不剩。

最后朱元璋力排众议,立朱棣为太子。

朱元璋以为这小子会欢天喜地、恭敬孝顺。

结果今天,朱棣就跟他呛声:“父皇,您看着李煜惨不惨?

朱元璋不以为然:“有什么惨的?除了诗写得好,其他一无是处。

咱要是他,在被封为违命侯的时候,就直接了结了自己,不受那窝囊气!”

“我也这么觉得,那不如我们迁都吧。”

朱元璋有些震惊:“啊?为啥要迁都?应天哪里不好了?”

“北边的蒙古虎视眈眈,终究是心腹大患。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有将都城迁到那边去,才能安抚边境军民,守护江山社稷。”

朱棣话音落下,朱元璋以及一众文武百官耳边如同惊雷炸响。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说得真好啊。华夏人骨子里最纯粹的气节,都凝聚在这句话里了。

朱元璋喉咙有些干涩:“兹事体大,日后再议。”

他没有立刻反对,说明他也有些被说动。他也知道如今的都城周围没有什么天险,一旦外敌攻入,便是长驱直入。连朱棣这个臭小子都能打过来呢。

朱棣添砖加瓦:“而且这应天城就是李煜的老巢。虽然富庶,但是气运不在这里啊。”

迷信的朱元璋听到了自己心动的声音。

————

过了一个星期,在无数人翘首以盼的目光中,天幕准时播放。

【这位诗人是落榜考生。】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