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花开九重 > 第31章 伴读6

第31章 伴读6

作者:年年如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九皇子被两人轮番吹捧,自觉自己是个大人了,点头道:“那好吧,谁让我比她大呢。www.nmghmwl.com”

赵云娇笑道:“那就多谢殿下啦,殿下真是个好哥哥。”

九皇子得到表扬,得意地仰起小脑袋。

赵云娇对六公主笑道:“我们六公主也是个好妹妹,要谢谢哥哥啊。”

六公主什么都没做,也得到了表扬,心中欢喜,软软地道:“谢谢哥哥。”

九皇子第一次被妹妹这样软软地叫哥哥,心情大好,顿时觉得有个妹妹好像也不错。

谢姝将箭搭在弓弦上,拉着六公主的两只手搭在弓上,自己用力将弓拉满,对准靶子一箭射出,就好像是六公主射的一样。箭射中靶心后掉落在地上。九皇子本来看箭射中了,拍手叫好,结果箭掉下来了,急了,忙道:“不行,不行,孙师傅说箭得射穿靶子才行,掉下来不算的。”

谢姝拿来箭给他看箭头,解释道:“这是木头箭头,是射不穿靶子的,像今天在校场上皇上和孙大人射的箭才能射穿靶子。这是宫里,那种箭是利器,是不能带到宫里的。”

九皇子恍然,雀跃道:“那该我了。”谢姝拉着九皇子依样画葫芦也射了一箭,九皇子满意地笑了。

吃过晚膳,命人将九皇子送回如嫔那里,皇上将今天还没有看完的折子批完,这才洗漱准备安寝。贤妃看过六公主回来,两人闲话。

皇上道:“一晃,朕都老了,今天看见孙恺那小子一弓三箭,朕才发现,不服老不行啊。”贤妃道:“您一样拉硬弓,射强箭,怎么就老了。小孙大人那是名将,要的就是功夫好,您是皇上,治国才是根本,骑射不过是强身之道。”

皇上笑道:“你说话,我就是爱听。”

贤妃道:“我说的是实话。不过,我看小孙大人好像不太情愿教小九。您也别太难为他,还是个孩子呢。朝里功夫好的武将多着呢。”

皇上叹道:“小九和承英会一同学习,他教小九和承英,是我考虑很久才决定的,若不是承英这两天病了,我也会让承英和他熟悉一下。一来,就是我和他说的,他祖父教了老二,老二教了他,他教小九和承英,这也算他孙家的传承。当初前朝分崩之际,朱家和孙家据守蜀地,先帝自立之时,为了收服两家,让当时已是独子的我亲赴蜀地,与两家结秦晋之好,和两家相约共富贵,可是,朱家如今一个男丁也没留下,先皇后和她生的两个皇儿也不在了。本来如果不出意外,齐王会被立为太子,也算全了当初和两家的承诺。可惜啊,人算不如天算。他教承英和小九,不出意外,承英就是未来的储君,也能保他孙家再富贵两代,余下的,就看老天了,我也顾不上了。二来,我也是要借着让他教导孩子,磨磨他的性子。现在看来,小一辈里他是个翘楚,朝中能征惯战的大将渐渐都老了,后继乏人啊,我大周急需他这样年轻的将领能独当一面。这小子哪点都好,就是一出生就太顺了,没受过磨砺,心高气傲,我行我素惯了,如果独自领军,恐怕会和其他各军无法配合。需得好好打磨他的性子,以后才好让他独当一面。”

贤妃没想到皇上能想这么多,默然片刻道:“您是仁德之君,用心良苦,那孩子会成才的。”

隔了两日,常宁侯府老夫人和世子夫人王氏进宫来探望她,她就和两人说起了这个事。“想来,爹和大哥已经知道了,皇上要让太子府的皇孙和九皇子进学,文师傅是内阁学士轮流讲学,武师傅皇上定了永安侯家的嫡长孙孙恺。”

老夫人道:“侯爷和你兄长提起过,不过只知道文师傅是内阁学士,却不知道武师傅是谁。我若没记错,这孙家的小子不是还没有行冠礼吗?给皇子皇孙做武师傅,这是不是太年轻了些。”

贤妃道:“确实年轻,才十八岁,不过功夫是真的好。皇上选他做武师傅是有考量的,皇孙不出意外就是未来的储君,到时,这位小孙大人就是帝师了。一代帝师,至少两世富贵。”

老夫人叹道:“永安侯府的圣眷是羡慕不来的。”

贤妃道:“我今天和娘说这些,是想问问家里有没有让阿渊当伴读的想法,如果有,您和爹大哥商量好了告诉我,我求求皇上。如果没有便罢了。”

老夫人推心置腹道:“娘娘总是一心为家里着想。不瞒您说,你大哥是有这个想头的,毕竟咱家不比永安候府世袭罔替,咱家是降等袭爵的,侯爷因为娘娘的惠泽升了一等,你兄长除非立下大功,否则只能降一等,到了阿渊又要降等,如果能做了皇孙的伴读,将来说不得有他的机缘,便是做了九皇子的伴读,九皇子最少也是个郡王,有郡王看顾,总是好些。可侯爷和我却是犯难。阿渊这个小子,实在是淘气了些,如果是娘娘所出的小皇子,小孩子不懂事略有冒犯,娘娘自然不会计较,可别的皇子,若是这小子没有分寸起了冲突,宫里岂会轻轻揭过,没的还要带累了娘娘,到时好处没得到,反倒结了仇。”

贤妃之所以没有直接和皇上为娘家侄子求一个伴读的名额,就是因为对这个娘家侄子不了解。赵渊毕竟不是世子夫人王氏所生,甚至没有养在王氏的膝下,王氏避嫌,从不在贤妃面前说赵渊的事情。老夫人本来想把赵渊抱到自己身边教养,但一来赵渊的生母贺姨娘不愿意,和赵蔚哭泣,二来老夫人年纪大了,精神短缺,见儿子不太热衷,也就不上赶着给自己找不痛快,因此在贤妃面前提赵渊也少。贤妃对赵渊的脾气秉性不了解,就想着和家里商量商量。今天听老夫人的意思,看来家里对赵渊的教养和前程也有分歧。赵渊是娘家这一代唯一的男丁,这可不是好现象。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