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随身空间:我带着杀手装备穿越了 > 第106章 大结局一

第106章 大结局一

作者:西红柿酸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七月

烈日照耀着大地,地里的庄稼都蔫蔫的,被晒得无精打采的。www.wenqishuku.com

正午是一天最热的时候,地里一个人也没有。

大家都在家歇晌呢,大中午头子在地里干活中暑了还不划算。

学堂里上学的孩子们在炕上睡得香甜,吃饱饭睡意就来了。

庄子上赵锦楠和周琛,也在午睡。

避开中午最热的时候,睡个午觉再下地干活,这个时候太阳落山晚,干活的时间并不短。

赵锦楠午后去地里收拾种的药材,或是研究她的药丸。

周琛跟大家伙去地里干一阵农活,等媳妇忙完了,再和媳妇在练武场比划一阵。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孩子们上课学习各种本领,大人们忙活着自己的事情。

庄子的地还是雇人种着,跟村里的人比起来,种类比较多。

有新奇的种子都愿意种种试试,山上也一点点开发出来。

养的家禽数量越来越多,直接在山坡上圈了一块养各种家禽。

山里面收获的野菜野果野茶之类的,庄子每年都要储存一部分。

粮食更是一样,没有往外卖过,除了必须交给官府的,其他都留了下来。

庄子边上的各种建筑越建越多,一排排的仓库,让老工匠帮忙设计的。

仓库里面有专门储存粮食的,有储存干菜的,有储存肉类的等等。

还建了一排排的房子,一个小院五间北房,东西厢房各三间,南边一排倒座房,是一个四合院的格局。

在庄子上干活的几家都搬到这边来住了。

还有好多是刘大胡子他们住的,陆陆续续有成亲的,也有把爹娘接过来的。

没有人离开,都打算在这边安家。

转眼到了秋末,忙完了地里的活,村长们找到了周琛这里。

夜里刚刚下了一场秋雨,小风一吹凉飕飕的,天一下子就冷了下来。

这个时节在外面太阳底下还不太冷,屋里面没有阳光反而更冷。

孩子们上课的地方,睡觉的地方取暖措施已经上了。

主要是烧柴火,赵锦楠劈柴的传统还在继续,连带着猴子他们也跟着学。

庄子上柴火垛够烧个几年的,山上的死树枯树会定期清理,重新种上小树。

房子的取暖夏天都重新整了,炉子烧起来,火墙的散热速度很快,屋子里很快就暖和起来。

周琛给大家倒上茶水,一盆瓜子一盆花生招待客人。

一年多来,没少跟村长们打交道。

这个分寸把握,他一直很随性。

这是跟媳妇学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普通老百姓不容易,他们既然选了这个地方落脚,当然要跟大家好好相处。

如果碰上难啃的骨头,怎么办?

不搭理,不浪费时间和精力在无谓的事情和人身上。

要是对方非要找不痛快怎么办?

简单,收拾他,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

让他输得心服口服。

村长们是过来商量重要的事情的,去年冬天有一批人摸过来的事情说来也很惊险。

天又一天天变冷了,冬天下几场大雪,封山了乡亲们都窝家里过冬。

今年大家伙都有点闲钱,男人在庄子上的地里干活,妇人们也都不少挣。

庄子上的针线活,加上做饭收拾等的杂活。

各家各户从山上整的东西,也都卖到了庄子上。

几个村子的人就商量着,把房子建到庄子这片,住在一起更有安全感。

庄子这边的防卫一直抓得很严,安全是不用担心的。

周琛没有马上答复,让他们等一下,他去跟媳妇商量一下。

看着周琛出去,村长们心里五味杂陈,周老爷怕媳妇这点怎么也不在他们面前掩饰一下。

赵锦楠在做药丸呢,屋里挺多人在。

张婶子在练习针灸,铃铛娘她们在做针线活。

赵锦楠考虑了一小会就同意了。

大家都住在一块也好,干完活直接回家。

周琛回复了众位村长,人家都坐不住了,要回去跟村民们商量,尽快动工。

赵锦楠虽说口头上同意,这个事可不是小事,要想办成可不容易。

可能有些老人不愿意这么折腾,在这边盖新房子不得花钱吗?

老人手里存点钱也不容易,想要拿出来就更难了。

事情的进展完全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当天夜里各个村子连夜召开了大会,把这个事情揉开了搅碎了说了一通。

让各家回去商量,尽快做出决定。

村长们也没想到事情办的这么顺利,开始的设想也是一部分愿意,一部分坚持留在村里。

翌日,天刚放亮,村长家门口就聚集了好多人。

结果挺意外,没有一家反对,所有人家都同意搬迁到庄子这边。

家里有钱的都拿出来盖房子,要是实在不够的,先找周老爷借点,从以后的工钱里抵。

具体的地方让村长们商量,庄子上没有掺和。

划出一大片地,把上面的杂草除净铲平,开始打地基。

需要的材料能自己整的就自己整,需要买的就花钱买。

比照着庄子上建的院子建的,一家一个小四合院。

这个事情进展的这么顺利,赵锦楠好奇地问了孩子们。

孩子们知道地很清楚,夜里装睡,爹娘说话就不背着他们了。

家里拿出家底重新盖房子是挺心疼人的,如果不搬到庄子这边就担心以后庄子上的活计不能做了。

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孩子在庄子上免费读书,搬过去也好,住得近孩子们上学方便,大人们干活也便利。

周琛和赵锦楠商量了一下,专门拿了一笔钱出来帮忙建屋子。

木头、石头等都是从山上取的,不用钱。

吃的都是大家凑的,已经是尽量省钱了。

大家加快速度,争取下雪之前建好,把家搬过来。

……

在人们的努力,用了二十天的时间把房子建成了。

直接烧火加快房子干燥的速度,人们已经等不及陆续往这边搬东西了。

大点的家具,庄子上和刘家的马车来回一趟趟地拉。

轻的好拿的,人们用背篓运。

学堂特意放了假,等搬完家再上课。

十多天的时间,终于把村里的东西搬干净了。

一根柴火都没漏下,保证搬得干干净净的。

搬过来就慢慢收拾吧,粮食够吃,柴火够烧。

今年家里都留了足够的余粮,去年冬天雪灾有的人家还跟庄子上借了粮。

今年留的粮食足够不会有这个问题了。

老天爷爷很配合,等大家伙搬完家,天空飘起了小雪。

柱子娘满脸笑意的跟柱子爹说着话,边收拾着家里的东西。

“别不舍得烧柴火,这屋子真暖和。”

“知道了。”

柱子坐在炕上,趴在窗户边上的炕桌上写作业。

“柱子,冷吗?”

“不冷。炕热着呢!”

柱子就穿着一件只有一层薄棉花的小薄棉袄,是庄子上统一发的。

在教室里上课穿这件衣裳正合适,不冷也不热。

外面的大厚棉袄教室里根本穿不住热,专门准备了这样的衣裳。

炕桌上还放了一杯奶茶,和一碗果干。

柱子不是特别聪明的孩子,但胜在听话。

柱子爹娘也没指望孩子有什么大出息,跟着念几天书,认几个字就得了。

谁知道这孩子,自从在庄子上念书,每次奖励的人里面都有他。

柱子爹特意去问老师了,说是上课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

让背的书都按时背诵了。

……

非常细心认真的一个孩子,考试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村民们除了挣钱,最关心的事情就是孩子们的成绩了。

周老爷和夫人都发话了,读得好的要考秀才还是什么,反正以后要当大官的。

柱子爹娘虽然也希望柱子有出息,对自家孩子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孩子不聪明。

也没娇惯孩子,地里的活也让孩子干。

……

周四郎也在帮着爹娘收拾院子呢,下着小雪也不碍着干活。

把柴火整齐的排成柴火垛,他儿子在炕上撅着屁股看他爹干活。

周四郎媳妇在帮着归置东西,周四郎她娘坐在炕上看着孙子,笑得合不拢嘴。

这大房子,看着就敞亮。

一点都不冷,烧上火,火墙都烫人。

做梦都没想到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周四郎家她也去住过一段时间,那毕竟不是自己家。

周家跟别人家还不一样,她手里的钱没怎么动,这个房子是四个儿子拿的钱。

周四郎主动说出钱的,他爹娘什么性子,他媳妇生孩子都要死了还不拿钱呢。

周老爷说了会拿出一笔钱来,周四郎还是不想那么丢脸,他脸皮被他爹娘练得够厚了。

花点钱找点面子吧,他们一家三口吃住都在庄子上,他和媳妇月月按时领工钱,不时领好多奖励,手里有了家底。

这样想的不止周四郎,好多村民也都把家底掏的差不多了。

谁家什么个情况,左邻右舍的都有数。

要是你有钱不掏,占人家周老爷的便宜。

万一被小人捅到周老爷面前,以后还怎么在庄子上挣钱。

怎么想也不划算,都老实地掏了钱。

孩子们读书的事已经占了大便宜了。

都搬完家,三天之后,庄子上就让各家出人一起巡逻。

这个完全是自愿的,本来周琛的意思还是跟去年一样,一天多少钱。

村长们怎么也不同意,保卫大家的安全不能让周老爷掏钱。

反正冬天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就当出来溜达溜达。

不说钱的事,庄子上的食堂一天三顿做着大锅饭,滚烫的姜水都是管够的。

家里的男人们都出动了,年轻的跟着刘家护卫打拳射箭,年纪大点的就跟着转转。

组织人定期去山上打猎,练练身手,每次收获都不少。

猎物大家分分,能分不少肉呢。

这个冬天收获最多的一次,猎了一群野猪,三十二头野猪,根本吃不了。

留了十头,杀了分肉。

十二头运到城里卖掉了,十头周琛出钱买下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