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残卷中的一页 > 第七十六章 建文帝

第七十六章 建文帝

作者:山居中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小老头捶胸顿足说“就是大明汉皇朝,我就是建文帝朱允文,自从燕王篡位之后,先逃到了海外,他派人追杀到海外,海外的一些地方也不让我停留,我也不适应海外的生活习惯,十年前从海外逃到了这个深山里,平时都靠我那个女儿照顾。m.yiwuwenxue.com我这个女儿也是苦命,在她出生的时候,宫中道人给她算过命,说她在宫中会夭折,必须放到民间去生活才能生存,我听了道人的话,就在她出生的时候放到了四川成都的一户人家寄养,这户人家是武术世家,从小就在这家习武成长,练就一身好武艺。在靖难之役的后期,她来到了我的身边,随着我一起逃亡海外,又随我躲在这个穷山沟里。几十年了,我都没有跟外人说过,今天是第一次,你如果要去告官,我也认命了,反正我这条命是你抢救回来的,只是我求放过了我的女儿。”

建文帝朱允文逃避于此,见人就躲,不敢示人,曾经的追随者随着时间的离逝,淡望的淡望了,在被追杀过程中为保护自己身亡的,虽然仍有一些地方可以避难,但那处处都是危在旦夕,只能在深山里,与一个女儿相依为命。

如果换了其他的场面,吴方璞真有可能动了杀机,当年祖父吴东升在靖难之役殉难也听祖母说过,但他不可能将朱允文交到朝廷,要不就是自己亲手处理掉。然而此时此刻见这一个苟延残喘的小老头,曾经的皇帝居然向自己下跪,不由地动起了侧隐之心,一个刚刚从自己手上抢救过来的老人,又如何下得了手,对那个终身为保父亲生命的忠贞女子又如何交待。

他是一个没有政治理想的人,又是一个善于助人为乐的人,怕软不怕硬的性格,让他一时不知该怎么办。这时,外面的那个中年女子跌跪到了自己身边,在恳求自己。

祖母对他说的话历历响在了耳边,常遇春开国功臣为什么要祖父离开战场;常遇春为什么突然亡故;范文杰为什么想阻止祖父参与到靖难之役中去;皇宫内部的争斗为什么这么悲惨。本来就缺乏政治头脑的他,百思不得其解。

本着自己的善良,双手托起了那父女两人说“你们皇宫内部的争夺皇权,受苦的是我们老百姓,我的祖父就是在靖难之役牺牲的,与你建文帝有很大的关系。但战场无情,谁在那种你死我活的场面都不会手下留。此事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你们也苟活的几十年,看在你女儿为你奉献自己的一生,忠于父亲的份上,我放过你们。也看在我们相识了一场,我劝你们尽快离开这个毒蛇野兽出没有深山里,你们能够想出其他办法,我去给你们办,如果你们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我给你们找出路。你已经死过一会了,还有什么好怕的,为了你的女儿,尽快离开这个地方。”

朱允文说“现在还有那里可去,以前的随从都已经没有了联系,能够在这里了却残生,已经是造化了,只是苦了我女儿。”

吴方璞一下子火了起来,对朱允文说“你怎么可以这么自私,你不走出去,你女儿肯定为会离开你半步的,为了你女儿,你必须走出这个深山老林,你要用你的余生来补偿你的女儿。”吴方璞想出生在帝皇家是一种悲哀,民间那里有这样的父亲。

朱允文说“有什么地方可去,已经是众叛亲离,又有谁理我。”

吴方璞用手写了几个字,给他看。朱允文朝女儿看了看,迟钝了一下,点头答应了。吴方璞让他女儿在此处等待音信,并告诉了她怎么去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不出一个月会有信鸽传书。

吴方璞牵着马离开了,朱允文的女儿极目远送。

吴方璞顺着官道往成都方向奔马而去,快到成都界内时,转向奔嘉陵江到了江边,顾了一条船到重庆停了下来,上岸到了段王爷提供的地址,找到了一个大院。报上了段王爷府来人,守门的侍卫向里通报了一声,就把他引进了院内。

看那大院,墙体青灰色,房屋以木构架为主,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在屋顶上以雕梁画栋和檐口见长,马头墙、小青瓦上也有雕刻,石雕、木雕、砖雕到处可见。房屋中间一眼大天井,明堂十分明亮,左右两排厢房,大院前后都有花园。

吴方璞就在院中住了下来,思虑着如何安排朱允文父女的去向。

七天后,想好了一处偏僻,环境又的地方,就用信鸽传书到了深山中,不曾想,三天之后信鸽带回来的书信,朱允文自己已经了却残生,他女儿将去成都师傅处安身。吴方璞也不知道是真是假,那枚玉石方印也没有看到,时间不长,也就忘记了。

信安城吴家大院清静了几年,自宣德五年隆冬时节开始又热闹了,那是叫个门道若市,凡来信安城过往的文人骚客都要到吴家大院拜访一下,反到是信安城里的几位故旧来得少了。

自吴方琪取中状元之后,信安县衙门里的知县让吴存义专修信安城的县史。

自吴方琪去云南上任离开信安城的第二天,吴存义搬到了吴家大院的后院住下了,长子吴方乐住在了前院新建的书房。吴年贞和王锡昌也把上方山里的东西都作了处理,大儿子和王锡昌帮吴存义料理些家务事,自己也开起了一家山货店,小儿子和女儿都到私塾念书。一到时节,乡里的两个大女儿吴瑞贞和吴丰贞都到城里与父亲拉拉家常。

一天傍晚,姜赓华正在和两个乡下女儿说话,窗外面传来一个女孩子的歌声。姜赓华在院内整理东西,听声音,就站在大门口喝道:“傻丫头,都这么晚了才回来,又疯到那里去了。是不是又和那个男同学在一起了,再不听话,就不让你念书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