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战国之丰邑谜案 > 第十六章 受审

第十六章 受审

作者:北斗星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陈顺向萧县丞讲述了为华、宋两家理诉的经过:

“贰春乡的农夫华贤患有健忘之症,在野外打猎,碰到一只受了惊的鹿,便迎上前去把它打死了。他怕别人看见,便急急忙忙把死鹿藏在没有水的池塘里,用泥土填埋,又覆盖上杂草,高兴得不得了。他疲乏后睡了一觉,忘了藏鹿的地方,便以为刚才是做了个梦,一路上念叨这件事,碰到了同闾的宋旦,便给他说了此事。华妻认为宋旦趁夜色找到了鹿,并偷运回家。但宋旦却不予承认,坚称家中的鹿乃是自己亲自猎取。

我单独审讯了宋旦的妻子,据宋妻所言:黄昏时分,宋旦带着鹿回到家,对妻子道:‘上午我去打猎,有个砍柴人梦见得到了鹿却不知道鹿埋在了何处,我找了大半天,现在得到了,他做的梦简直和真的一样。’妻子开玩笑道:‘是不是你梦见砍柴人得到了鹿呢?难道真有那个砍柴人吗?现在你真的得到了鹿,是你的梦成了真吗?’宋旦又说:‘我真的得到了鹿,哪里用得着搞清楚是他做梦还是我做梦呢?’

我又单独审讯宋旦。宋旦没有否认妻子的言辞,还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自己上午打猎的经过,以及砍柴人的长相。

华贤到家后,不甘心丢失了鹿,夜里真得梦到了藏鹿的地方,并且梦见了得到鹿的宋旦。天一亮,他就按照梦中的线索,与妻子一起找到了宋旦的家中,认为宋旦真得取走了自己的鹿。于是两家这只鹿而争吵起来,告到了里正家中,里正不能解决推给了乡啬夫,乡啬夫不能解决又推给了县廷狱曹。蝼蚁般大小的一件事情都让上面解决,要下面这些人有何用处!狱史王武今天没有坐曹视事,我手头又有城北的凶案,便对他们说:‘华贤最初真的得到了鹿,却妄说是梦;明明是在梦中得到了鹿,又妄说是真实的。宋旦是真的取走了华贤的鹿,华贤要和宋旦争这只鹿。宋旦妻子又说他是在梦中认为鹿是别人的,无人有资格得到此鹿。现在只有这一只鹿,不如你们平分了吧!’两家大概争夺了许久,也有些筋疲力尽,便同意了我的判决。

以上就是争鹿案判决的经过。”

萧县丞哂笑道:“嘻!陈令史恐怕也是在梦中让他们分鹿的吧?二三子,如何看待这件事情啊?”

众人沉默片刻,萧何率先发言。

萧何道:“梦与不梦,臣等也不能分辨清楚。如果要分辨是醒还是梦,唯有黄帝和孔丘。如今没有了黄帝与孔丘,谁还能分辨清呢?姑且听信陈令史的裁决算了。”

范雍在北昌里女子莹通奸案上已经与陈、萧二人撕破了脸,心思一转,便旗帜鲜明地道:“虽然治狱时,根据口供进行追查,‘毋笞掠而得人情者’为上等,但是对那些满口谎言的奸诈刁民,一味仁慈的话,只会被其蒙蔽真相永远堙没。臣以为,必定是华贤那竖子心存奸诈,见邻人打猎得鹿而自己一无所获,于是心生妒意,编造做梦之类的鬼话,妄图混淆视听,趁乱分鹿。王掾被谋杀一案说不定就是这竖子贼喊捉贼!请允许臣对华贤进行考掠,必定能探知事情的真相。”

话音刚落,刘邦道:“不然,臣以为华贤此人有忘病,眉眼间距宽大,不像是奸诈巧佞之人,断不会无故编造谎言而夺人麋鹿。宋妻口供与华贤所说甚是相似,或许是宋旦夫妻二人未讲真话。但邻里之间,以和为贵,区区一头麋鹿,丰西泽中甚多,为此而私斗乃至于对簿公堂,有伤王道教化。陈令史让两人均分此鹿,是劝两家摒弃前嫌,重归于好啊。”

萧县丞道:“够了。我向令君禀报了华贤夫妻发现王武尸体的情形,令君嘱咐道‘万不可冤枉一个善人,也不可走脱了奸恶之人。三日之内要尽快结案,从严从重地依律令论罪凶犯王武在九泉之下也可瞑目’。二三子随我同去,共同杂审一下华氏夫妻二人。”

众人跟随萧县丞鱼贯而出,来到了第二进的正堂之中。经过证物室时,尸臭味断断续续地飘入众人的鼻腔,仿佛是令史王武生前留下的最后问候。室内断断续续传来王武妻子秦氏的哽咽声,还有一个隶妾低沉粗壮的劝慰声。

狱曹的正堂坐北朝南,南面是一堵萧墙,凭此隔开了两个院落。墙面上左端镂刻着尧舜时期皋陶的画像,右边则是虞舜赞美皋陶公正无私的赞词。皋陶先后担任过士师、大理等官职,掌管天下刑罚律令,传说他用神兽獬豸治狱,刑教兼施,教导黎民百姓恪守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遂使九州无虐刑、八方无冤狱。

两个牢隶臣一左一右地按着华贤,牢监斥责道:“凡是获罪被收系者,都得跪拜祭祀皋陶。”华贤却硬抬着头,道:“皋陶是贤者,也是古代的直臣,若知贤无罪,将向天帝诉说申辩。如果我真有罪,拜祀他又有何用!”牢监看到萧县丞挥了挥手,便让两个牢隶臣押着华贤来到堂中。不久,两个牢隶妾也把华妻从班房中提出。

一声铜锣响,萧县丞头戴獬豸冠,一身玄端纁裳,黑色蔽芾、素色玉珩,踏着赤色舄从屏风后徐徐踱出,坐在了大堂正中的矮榻上,背靠绨几。他身前是一张大书案,案面上齐整地摆放着诸多物件,左侧是一方研磨红黑两色墨汁的砚台、悬着两支毛笔的笔架、朱砂盒,中间是一个盛放着若干枚竹制火签的签筒,右侧是惊堂木、一块木牍,木牍是关于王武尸检报告的谳书,由陈顺口述、萧何书写。

他环视堂下,令史、校长、亭长等人也依次坐定。萧何早已经找了一张锦缘莞席刘邦坐在身边。堂下一张破烂的蔺席上,跪着华氏夫妇。八名佐吏手执棍鞭左右侍立,如凶神恶煞一般。

华贤早已经急不可耐,嚷道:“冤枉啊!我和妻子前来报案,为何将我二人视为疑犯对待?大人,我们冤枉啊。”

萧县丞拍了一下惊堂木,呵斥道:“你这妄人,不懂礼仪,毫无廉耻地乱喊‘大人’,我可不是你家阿翁。左右,鞭笞这妄人十下。”说罢,他抽出十根火签抛掷堂下。

华贤脸臊红了一下。他之所以称县丞为“大人”,原本是想尊其为德行高尚之人其秉公办案,不料对方却误以为自己想拜其为义父。他结结实实地挨了十鞭,一阵长呻短吟。

萧县丞道:“自述一下你的氏名、居处、年龄以及过去的经历。”

华贤答道:“莽野臣华贤,与妻子阿紫居住在城外贰春乡安居里,现年四十一岁,尚无子嗣,一向遵纪守法,从无作奸犯科经历。”

萧县丞又道:“你是如何发现尸体的,事无巨细,详细说来。”

阿紫见丈夫面有难色,道:“禀告丞君,我良人有忘病,总是记不住半个时辰之前的事情。他有时候听到唱歌以为是哭泣,看到白色以为是黑色,闻到香气以为是臭气,尝到甘昧以为是苦涩,做错了事却以为是正确。意识所到的地方,无论是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没有不颠倒错乱的。请允许妾身代为陈述。”

萧县丞诧异地笑道:“天下竟有如此奇病?我读书可不少,你毋要骗我!”

阿紫答道:“妾身的夫君少年时聪慧异于常人,壮年后却渐得忘病,人也迷糊起来。有人告诉妾身说:‘鲁地的兰陵令荀子多术艺,或许能治好你良人的沉疴!何不前去拜访一遭呢?’我便带着良人,当路过沛邑时,碰到了从齐地游历归来的管真人,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就是现在鼎鼎大名的活神仙,见他仙风道骨,便告诉他丈夫的病症。管真人说:‘你的愚昧岂能知晓你丈夫的迷糊?如今天下之人都困惑于是非,昏聩于利害,患此病之人甚多,本来就没有清醒者。而且一人之迷并不能使一家倾覆,一家之迷并不能使一乡倾覆,一乡之迷并不能使一国倾覆,一国之迷并不能使天下倾覆。天下人尽迷惑,谁又能纠正之?如果使天下人之心都像你夫君的话,你就反而是迷糊之人了,那哀乐、声色、气味、是非,又有谁能纠正之?我这些话未必不是迷糊的表现,更何况鲁地的君子都是迷糊得最人,又如何能解开别人的迷糊呢?不如担着你的粮食,赶快回去吧!’我丈夫觉得管真人言之有理,于是把粮食交给了他的弟子,回到了家里。”

萧县丞微微颔首,道:“管真人竟有此言,想必你的夫君已经是无药可治了吧。你替他说吧。”

得到允许后,阿紫便把夫妻二人寻找斧头、弓矢等器物的经历叙述了一遍,唯独略去了自己因小解而偶然发现埋尸地点一事。

“既然你二人昨日就已经发现了尸体,为何今日才报告官府啊?莫非其中暗藏奸事?速速招来,否则五刑伺候!”

“妾身夫妻二人发现尸体后,惊吓过度,急忙推土把尸体加以掩埋,然后急匆匆赶回家,一路上总觉得死尸的魂魄在跟随着。到家后,整个下午我二人都坐卧不安,尤其是我良人,夜里做了数次噩梦,梦到甲用剑捅死了乙,丙、丁抓住了乙,又把乙放了。我寻思着,这或许是死者托梦,向我二人诉说冤屈。其实,我丈夫虽然有严重的忘病,但有时候做梦会模模糊糊地梦到白天所经历的事情。不论如何,碰到别人被无端杀害,自己发现了尸体却不声不吭,良心上过不去。于是,第二天,也就是今天日出之后,我拉着丈夫扛着耒耜,来到了昨日掩埋尸体的地方,却发现尸体自己扒开了泥土,四肢舒展地躺在泥土之上,仿佛在惬意地晒太阳。这是妾身这辈子所见最为惊骇、最为恐怖的事情了,真是永世难忘啊!”阿紫回忆起上午发现尸体晒太阳时的骇人一幕时,不觉神情惝恍苦楚,浑身颤栗,两眼射出可怕的目光。

“妄言!人死如灯灭,尸体便如同朽木,一动不动,又如何自己扒土而出?分明是你二人昨日忘了掩埋!”

“妾身对天发誓,良人有忘病,但妾身却丝毫没有啊。妾身到达现场的时候,尸体就已经躺在泥土上边了,或许是冥界的大司命哀其冤死,故遣其魂魄将肉身挖出,以便让路人看到后报官。我夫妻二人见到后,便立即奔到了附近的乡亭,向校长奏报了此事,然后就跟随校长来到了县廷。以上就是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妾身对天发誓,所言没有半句谎话!”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