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权相之子(清穿) > 第62章 嫁女、择媳

第62章 嫁女、择媳

作者:柳锁寒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皇上长大了!”晚上回家,明珠听书致说了今天康熙的态度之后,立刻反应过来皇帝这是敲打自家呢。m.churuyunkt.com幸好在成德应试一事上,自家并没有做什么亏心事,如今也不怕人来查。

他转念一想,又妻子说:“今年也不知是招了什么小人,两个孩子都过得不顺。你去找个靠谱的寺庙,舍些银米,给他们哥俩做做功德。”

觉罗氏亦是深有同感地点头。今年纳兰家也不知是犯了什么灾星,今年开春,成德先是因为一场大病耽误了前程,然后仕途一帆风顺、从没让父母操过心的小儿子又险些被烧死在宫中。

再然后成德与康亲王家的亲事又没了着落——据说那位三格格的生母很是得宠,名列康亲王府的第一侧福晋,得知成德久病不愈之后,她就在府里撒泼上吊地哭闹,逢人就骂福晋不安好心,要将她的女儿拴给一个病秧子。

康亲王给她闹得头疼不已,干脆对福晋说:“要不就算了吧。反正老三的模样生得好,有的是人上赶着求咱们。”

气得康亲王福晋颤声不已:“她还嫌这嫌那,怎么不去满京城里打听打听,纳兰家是出了名的人口少家风好。老三嫁过去又是做宗妇,明珠这些年攒下多少家底?我的淑慎要是大个十岁,我都愿意,她哪来的脸嫌弃别人?”

但是再好的家风、再多的家底,也要有命去享才行。在当时成德病得起不来身的时候,康亲王也不敢就这么给女儿定下亲事,只好当没事发生。

觉罗氏知道消息,自然是气得心口生疼、深悔自己还没过定就先露了口风,让那起子小人逮住了机会作践自己的宝贝儿子。明珠也是隐隐发怒,觉得康亲王这么大个人了,被个侧福晋牵着鼻子走,一点主见都没有,叫什么爷们?

反倒是成德知道了自己竟然有过这样一段从未听说过的口头婚约之后,哭笑不得地劝慰母亲:“世上多了一对真心疼爱女儿的父母,咱们家又少了一门不能共患难的亲家,这不正是皆大欢喜的事吗?”

他说着又自信一笑,对觉罗氏说:“况且儿子相信,自己应该还是有些优点,值得慧眼识人者托付终身的。”

觉罗氏望着自己长身玉立,俊秀挺拔的儿子,更是自责得差点掉下眼泪来。老大人品才学哪样不比别人强,这一辈子受的折磨归根到底都是源于当她这个当娘的没能给他一副好身子。

觉罗氏自责之下,更是打足了精神,要给大儿子觅一个出身高贵、性格大方、才貌俱佳的好媳妇。

而书致和董鄂氏的婚事也因为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理由告吹——费扬古的侄女是纳兰成德的资深粉丝,自从得知自家叔叔想跟纳兰家联姻,便坚决要求要嫁给成德。

而鄂汉的福晋听说成德与康亲王府的婚事告吹,心里也打起小算盘,觉得纳兰成德的媳妇是宗妇,将来在家里的地位比二儿子媳妇要高,因此也默许了女儿的心思,母女俩一起向鄂汉吹枕头风。

鄂汉大怒不已:“你们以为是菜市口买菜呢,还能由得你挑挑拣拣?看好的弟媳妇又说给哥哥,这不是叫人家兄弟反目吗?况且说出去也不好听,寻常人家哪个不忌讳这种事情?”反手就把女儿关在了家里。

费扬古得知消息之后,便给哥哥去信说侄女既然存了这个心思,这门婚事就万万做不得了,否则她嫁进去将来万一闹出蠢事,他们家丢不起这个人,还平白得罪明珠。

鄂汉深以为然,又亲自上门给书致道歉。

书致听了亦是觉得啼笑皆非,幸好他本来就无意婚娶,也并未将此事禀告父母,所以如今要解除约定倒也容易。他反倒安慰了鄂汉一番,又真诚地为他推荐了乾清门上另外一位青年侍卫为婿。

这样一来,纳兰家就有了两个即将婚配的儿子,觉罗氏最近在京城贵妇的社交场上活动异常频繁,不是去给此家的老福晋祝寿,就是去给彼家的格格添妆。

但总的来说,成德的婚事不算顺利,跟他在少女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形成了鲜明反比。虽然单从个人意愿上来说,愿意给书致当嫂子的女人手拉手能绕北京城三十圈,但是这个年代的女孩子在婚姻上通常不能自主。

如今高门养了一个优秀的女儿,大都是奔着入宫做娘娘去的。真正心疼女儿的父母凤毛麟角,而在这些已经很少见的好爹妈当中,又有佟国维这种奇葩——

书致跟这位老上司相处日久,终于搞清楚了他们家的基本家庭情况——佟国维目前有三个女儿,一嫡两庶,都比较受宠,以前书致经常遇到被他抱在怀里遛弯的是他的嫡长女,现年十一岁的大佟佳氏。

最近佟国维正屁颠屁颠地请内务府的人吃饭,让福晋带着长女进宫给太皇太后、皇太后请安,有意无意地暗示康熙说舅舅养了个宝贝闺女。

书致对这种贴了银子又赔笑脸,只为把最宠爱的女儿嫁进宫受罪的迷惑行为非常不解。还是某次跟明珠聊天,才听他悠悠地说:“佟国维还是太年轻,没吃嫁过女儿的亏啊。”

原来佟国维是孝康章皇后的幼弟,从他记事的时候起,姐姐就已经是景仁宫里高高在上的佟妃娘娘。等到他成年之时,佟妃更是因为生了康熙皇帝一跃成为孝康章皇太后,名留青史,惠及家人。

而康熙又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孩子,即便佟妃早逝,他依然不忘年年领着后妃祭拜生母,直到六十岁儿孙满堂的时候仍然感叹自己“父母膝下,未得一日承欢”,对舅舅一家也一直照顾有加。

所以对送女儿进宫这事,佟国维只看到了风光无限的一面,觉得自己的长女聪敏漂亮不亚于其姑母,怎么能嫁给一个寻常男子,默默无闻一辈子呢?

书致和佟国纲都劝过他许多次,甚至连吃惯了窝边草的康熙面对年仅十一岁的大表妹,也有些下不去口,多次暗示佟国维,现在中宫的位子上已经有人,皇后还怀着身孕,表妹入宫朕可能给不了太高的位份,还不如出去嫁个宗室当嫡福晋的好。

但佟国维就是打定了主意,觉得自家外甥一来有万人之上的地位,二来人品也非常可靠,绝不是那种暴虐成性、喜欢打老婆孩子的混账皇帝,而是必将有所成就的伟大帝王。女儿嫁给他,即便是为妃,也能够一世安稳荣华,说不定还跟孝庄一样,有机会在政治舞台上施展拳脚、成为一代女性的楷模呢!

书致听得啼笑皆非——若说佟国维不疼女儿吧,他偏又有让女儿建功立业的愿望,远比这个年代绝大多数父母有远见。但是若说他疼女儿吧,却又看不破孝庄的政治地位那是熬死了两任丈夫+唯一的儿子才换来的,佟佳氏若是真走到这一步,也很难称得上幸运。

再说回纳兰家,觉罗氏“平娶,品貌才情与儿子相配”的择媳要求,乍一听好像不是很过分,可是把她的丈夫是明相,儿子是纳兰容若这两个因素考虑进去,这要求就瞬间变得非常离谱。

京师上下,满足觉罗氏择媳要求的,也就那么几十家贵族,其中还要排除掉女儿年龄太大或者太小的、佟国维这种坚决要送女儿进宫的、索额图这种跟明珠政见不合的,再排除掉女孩本人或者其父母人品学问不好的......

这样挑挑拣拣下来,她择媳不顺也是理所应当的事了。

最近纳兰家从明珠到揆方,大大小小五个男人,都在母亲面前乖巧温顺;揆方哭一声都会被两个哥哥赶紧抱到屋外轮流哄着,生怕触怒了正处于低气压中的母亲。

明珠终于忍不住敲着桌子抗议妻子的冷暴力:“就是皇上选妃,都没你这么挑剔!”

“皇上有的是老婆,东边不亮西边亮;我们冬哥可就娶这么一个媳妇,当然要好好选了!”

“那也不能像你这样没头苍蝇似的乱抓,又要家世血统,又要品貌才情,就是七仙女下凡你都得嫌人家没念过人间的书。”

“那您说,女孩人品学问、亲家的官职,什么最重要?”

“家世就先放一放吧。”明珠沉吟道。纳兰家富贵已极,首先能够跟他们平等嫁娶的世家实在太少,其次这些著姓大族的家主也不是傻瓜,大家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政治立场,不会因为嫁了个女儿过来就在朝堂上对明珠言听计从。

像索额图的侄女,娶了完全就是白娶,除了能给孙子一个“血统高贵”的虚名,别的啥也捞不着。

反而还不如娶个中等门户、封疆大吏的女儿,双方至少不会因为政治矛盾产生分歧。嗯,如果再黑心亿点点、势力亿点点、现实亿点点,最好还是那家的男丁不太争气的,这样儿子在媳妇面前腰杆儿更硬,亲家那边的政治资源也更容易为自己所用。

当然明珠也知道自己是全家的道德洼谷,以妻子和大儿子的底线,估计很难接受这样的说辞。

于是当着两个大儿子的面,他只是一脸温和地对妻子说:“他们俩的前程自有我这个当父亲的操心,又不是那等破落户要靠岳家帮忙才能出仕。所以媳妇家的门第根基富贵都不重要,只要女孩相貌学识眼界都配得上,你和儿子又都喜欢,我就答应。”

纳兰成德果然上当,当即高兴地谢过阿玛。觉罗氏也觉得丈夫这番话虽然没有解决长媳人选问题,但至少表示了他很在乎自己和儿子的意见,听起来十分温暖窝心,于是也一扫过去数月的阴霾,对着丈夫温柔地笑了。

只有书致奇怪地摸了摸下巴,明珠这话乍一听好像既开明又体贴,还不计较世俗的功名利禄、懂得尊重孩子的婚姻自主权,简直像是言情小说里才会出现的“别人家的爸爸”啊。

但是结合他儿子是纳兰容若这个变量,能够养出一个“学识相貌眼界都跟成德匹配”的女儿,家里至少得衣食不愁吧,至少要疼爱女儿吧,至少得有万卷藏书吧?这种家庭的父母,官位家世能低到哪里去?

书致恍然大悟,由衷地在心里给父亲比了个拇指,觉得自己刚听了一堂生动的“跟着明相学讲话”的情商课程。

家庭会议结束后,觉罗氏又打发两个儿子吃宵夜,桌上她见书致一直沉默地拿着勺子喝甜汤,好像有什么心事似的。

觉罗氏想到两个孩子一向亲密,可是刚才在长嫂人选这样关键的问题上,自己好像忽视了小儿子的意见,连忙又问:“书书呢?你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姑娘做大嫂?”

“啊?”书致恍然回神,见母兄都看着自己。他认真地想了片刻,点头说道:“身强体壮,长命百岁,哦,还要好生养。”

历史上纳兰性德的妻子卢氏在进门三年后因为难产去世,年仅二十岁。书致相信以他爹的情商,他哥的智慧,就是嫁块朽木进来也能给他们家雕出花来,唯独需要长嫂自求多福的就只有生孩子这关。

觉罗氏:???

成德:!!!:,,.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