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 第31章 传不习乎?

第31章 传不习乎?

作者:三六九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傅宁道:“《饮膳正要》中记载,要做酥山,先把牛乳反复煮了,每一次捞取上面一层凝固的‘酥’,在盘子上淋成小山状,放入冰中冷藏一日,取出来的就叫酥山。m.yingzhicy.com”

潘逍道:“你说了也是白说,要是这么简单就能做出来,繁楼怎么会没有卖的?”

才不会只有县太爷武念恩家里的老厨娘能做出来。

前朝的宫廷菜,不会轻易流传到民间,就连县太爷家的酥山到底是不是书本上记载的,也持怀疑。

兴许,酥山什么的,反正都是做成冰凉消暑的甜品,哄着武双白武大少爷多吃点东西的花样罢了。

潘逍道:“繁楼的乳糖真雪也是一绝,只是吃不起罢了。”

消夏的冷饮都比较贵,一份乳糖真雪要16文钱,他们真真吃不起。

乳糖真雪。

听起来是在雪上浇上黏稠的乳糖吗?

好像后世的冰淇淋啊,他懂了,他们说的酥山和乳糖真雪都是冷饮。

这么一想,卫景平也馋起来。

武双白唯唯诺诺地道:“哎呀,家里一月才供2次酥山,实在请不起诸位兄台了。”

潘逍一手搭在他肩头:“你个呆瓜,怎么总记不住,不过是玩笑罢了。”

他才不是真的想要讹吴双白请他们吃酥山。

月初大手大脚花了几天钱,如今从家里支出来的银子都快见底了,他们手头紧,凑钱也买不起乳糖真雪来消暑。

他才不是真的想要讹吴双白请他们吃酥山。

傅宁道:“买些碎冰来吧。”

这天儿,干坐着都要中暑。蹭不到酥山吃,买不起乳糖真雪,只好买一碗冰来嚼着降暑了。

“窖藏的冰要9文一碗,硝石冰5文一碗,”潘逍点了点各人掏出来凑一块的钱:“30文,看来每人只能买一碗硝石冰。”

卫景平又听不明白了,他打听半天才问出来,去年的冰说的是去年寒冬腊月,采冰的商人在山里头开采出来的天然冰,他们把采回来的冰封在挖好的冰窖里,夏天取出来售卖获利,而买的贵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窖藏困难,到次年夏天往往三去其二,损失非常严重。

所以价格很高,粗粗折合成一斤大概要60文钱,他这才明白在上林县,为何到了夏天鱼蟹等水产品,价格远高于猪牛羊肉,因为保存需要用到冰啊,而冰,不便宜。

硝石冰是利用硝石制作,随制随售卖的一种冰,与天然的冰比起来,硝石冰保存时间非常短,仅仅就是一些碎冰而已。

还是后世有冰箱方便呀。卫景平在心里感慨道。

潘逍跑腿去了,小半个时辰之后回来,手里捧着宝贝似的捧了半碗的冰。

卫景平以为的碎冰是冰块,没想到分到手他看了一眼:这么细小的冰块颗粒跟冰水有什么区别?

也冰得太初级了吧。

他抠搜地想:这也值得花钱买?

“潘兄,”端着小半碗碎冰还没来得及品一品什么滋味,唐庆之喜滋滋地推了个小车过来:“快快,宋兄请大家吃的乳糖真雪来了,见者有份啊。”

听说宋玉临请客,蒙童们哗啦一下全放下手里的碎冰,拿乳糖真雪去了。

卫景平没动,他伸手挑出一块碎冰,放在指尖看着它很快化成了水。

那水看着不太干净。

等蒙童们人手一份乳糖真雪拿到手,宋玉临才“姗姗来迟”,他手中优雅地端着一个冰凌青花碗,里面堆着高高的冰乳酪,朝卫景平那边重重地看了一眼:“卫兄饮的是‘低处流’?”

唐庆之举起他手里的乳糖真雪道:“咱们吃的这叫‘高处走’。”

这话讽刺十足,明着在说卫景平手里的冰水往低处流,实则笑话他,早晚跟水一样,要往低处走呀。

这就掐上了?

蒙童们没心没肺地哈哈大笑起来。

卫景平真没想到他会来这一出,他笑了笑:“甭管‘低处流’还是‘高处走’,进了肚子都只有一个去处。”他往茅房的方向一指:“撒尿进茅坑啊。”

说完,他端起手里的冰水,倾倒进花坛里。

宋玉临哪里听过这么粗俗直白的话,登时脸上挂不住了,骂了声“粗鄙”,气哼哼地走了。

边走边在心中放话:以为进了书院就能考县试了。

他有的是办法让卫景平竹篮子打水一场空,走着瞧。

卫家老大还抢了他大哥的姻缘,他大哥虽然嘴上不说,但自己相中的女郎被卫景明横插一刀抢走,这口恶气,到时候一块儿算。

“大俗即大雅。”潘逍拍了拍卫景平的肩:“不过卫兄,你怎么将冰倒了?”

这可是花钱买来的,跟宋玉临置什么气。

卫景平笑道:“一时生气,让潘兄见笑了。”

他只是怕那碎冰不怎么干净不想吃罢了。

“温先生来了。”潘逍忽然低声提醒他一句,立刻站好不动了。

大概是方才他们的嬉闹声太大,把温之雨给招来了。

来了白鹭书院之后卫景平还没见过治经教写八股文的温之雨呢,他抬眼看去,只见一位身材中等,留着八字胡穿灰布圆领袍子的男子踱着八字步走了过来,表情刻板地问他们“你们的功课都作完了?”

众蒙童噤声不语。

温之雨一眼扫过他们,见都是二三等生,便查问道:“你们今日所记的故事是什么?”

白鹭书院规定每日要记的故事,就是典故了。

傅宁道:“回夫子,是‘龙山落帽’,出自《晋书.孟嘉传》,说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的外祖父与士子在龙山醉酒,被风吹落了帽子遭人嘲笑,之后写了一篇文采斐然的赋流传开来,被人称赞的故事。”

温之雨点点头:“嗯。”

转眼看向卫景平。

有了傅宁的答题模板,卫景平跟着道:“回夫子,是‘解衣共舞’,出自《三国志》,说的是孙权和陆逊的君臣交好,孙权脱下自己身上穿戴的配饰给陆逊,并在酒宴上与之共舞的事。”

他来书院的第一天就在程青那里借了一本典故大全,按照书院对二等生的要求,每日翻看并记住其中的一个。

温之雨点点头:“说的不错。”

卫景平松了口气,当他要叫下一个,结果温之雨又问他:“四书五经读到哪一处了?”

“学生尚未细细读过四书五经,”卫景平捏了一把汗:“每本书只记得其中一两句零散的句子。”

温之雨闻言拉下脸来,这是不满意了,似对着卫景平,也似对所有蒙童掉书袋说道:“传不习乎?”

老师教授的东西你们都好好复习了吗,这也不会那也不会还在这里玩耍,通通该教训一顿。

卫景平:“……”

这个他一时真没反应过来,赶紧低下头掩饰脸上的茫然。

“是先生,我们不该在此喧哗嬉闹。”潘逍赶紧带头认错。

温之雨重重地看了他们一眼:“去吧去吧。”

一众蒙童都散了。

卫景平回到学堂将今日的作业,念书一百字,学书十行,吟诗一首,这里不是作诗,是背一首的意思,对属念赋等都是背的意思,一一对照着作完了,又向潘逍请教“传不习乎”的出处,得知是《论语》里的句子,翻开找到将上下句记住了,又默记两遍,在纸上写了,这才收起书本来。

一天的课业差不多就结束了。

放了学,卫景英和卫景川手里拎着麻绳,虎视眈眈地蹲在白鹭书院门口,一看就是来寻仇的。

卫景平看见他俩急忙跑出来:“二哥三哥,你们怎么了?”

“老四,”卫景川抡圆了麻绳啪地一声甩在地上,溅起一阵阵飞尘:“听……听说你……你被人欺负了……”

卫景平:“……”

此话从何说起呀。

“三哥,我没有被人欺负。”他赶紧解释道。

他是随便就被人欺负的人吗。

卫景英把他拉到一旁:“周师傅说姓宋的今天叫人在繁楼买乳糖真雪,每份都写了名字,独独没有你的。”

卫景川:“他……他故意的。”

故意让卫景平出丑的吧。

卫景平:“……”

怪不得卫二和卫三生气,不过繁楼这大师傅也忒八卦了吧。

“没什么,”卫景平道:“二哥三哥,我又不缺那一口吃的。”

何况宋玉临后来又被他气走了,花了钱等于没占到便宜,亏的是他。

他们兄弟三人走到家门口的时候,苏氏听见脚步声出来,手里端着个碗笑脸迎上去道:“平哥儿放学了,去了书院就是不一样,看多文气呀。”

要是她能生个这样的儿子就好了,到时候也叫她到处说说嘴。

卫景英侧身挡住卫景平,给他使眼色叫他不要搭理苏氏。

卫景平没说话,点点头算是答复。

“二婶子,你喝的是什么呀?”卫景川吸溜了下鼻子:“好……难难闻。”

苏氏连忙把碗高高端起来:“天热喝点萝卜水去去火。”

卫景川捏着鼻子扇了扇手:“味真冲。”

说完拉着卫景平跑进屋去了。

孟氏正抓了一把生虫的米糠引逗金灿灿去捉虫吃,被冲进来的儿子们惊了:“做什么猴急成这样?”她本来有事要跟卫景平说的,这一下又忘了,摇着头道:“老四……你是不是托我去问什么事来着?”

卫景平笑道:“娘,是给姚先生问大夫的事。”

孟氏一拍脑子:“哎呀呀想起来了,问到了问到了,先前给姚先生瞧疯病的,是咱们县上延寿堂的晁老大夫。”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