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 显摆

显摆

作者:三六九龄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小儿子习武的资质之差震惊了这个糙汉子,他苦恼地反省,朴实地发觉是自己和媳妇儿太溺爱老四了,这才害他没传承到他们老卫家在武艺上的天赋,同样都是他儿子,老四比他上头三个哥哥差太多了……这都怪他呀。www.wenqishuku.com

还能怎么办,趁早往回扳呀。

卫长海捏了捏手掌心,暗自思忖:以后要多磨砺磨砺老四,再不能溺爱下去了。

从卫景明背上下来的一瞬,卫景平感受到卫长海对他从未有过的严厉,他的内心是惊慌的。

习武他不怕,他怕的是这个便宜爹卫长海参照上头仨个兄长的资质,成天对着他手持棍棒一叉腰,撅着胡子瞪圆了双眼,叫他以习武为事业呀。

要强健体魄,更要苦练几多个寒冬酷暑,练到精通拳脚、骑射、剑法……长大了去考武举从军,或去当镖师,又或者去衙门里当差,还有的给达官贵人看家护院当打手,哪一个想一想就觉得他干不来。

一直到进了屋,卫景平都蔫蔫地提不起精神来,坐进教室里念书的念头比先前强了那么一丢丢。

就这么一丢丢,让他觉得不能那么随缘等待白鹭书院的顾世安院长来召唤他了。

他得主动去召唤读书的机会啊。

他想着卫景明他们,卫景平心一动:要是能先说服卫长海和孟氏,让他们四个一块儿去读书就好了。

至于读了书,以后做什么,或考科举,或者别的什么,就容易多了。

他听说,在上林县,读书人连说亲找媳妇儿都格外容易呢。

想到这儿,卫景平哑然失笑,读书在古代本来出人头地最佳的捷径,要不古人怎么会连番上演囊萤映雪、凿壁偷光都要读书的励志故事呢。

卫景平豁然扼腕:等什么白鹭书院,这大好的时光,不念书求知,耽搁掉就太可惜了。

至于钱嘛,他他……来想想办法好了。未必要花大价钱进白鹭书院念书,要是能找个启蒙的私塾,或者请一位西席来家里教书,只要收费够便宜,能够教他们读书认字就好了。

可是怎么请先生,去哪儿请,请谁,成了很大的问题,他全然没有头绪。

这么一琢磨,卫景平浮躁的心气下去,又急不起来了,还是得一步一步徐徐图之啊。

熄灯睡觉前,他问卫景明:“大哥,你想念书认字吗?”

要是搁以前,卫景平这么问,卫景明定然会吃惊地摇摇头,说一句“不想。”,读书有什么用,不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吗。

他有武艺傍身,将来自然是要考武举当大将军的。

可现在,他愁肠百结地挠了挠头,说道:“老四,我……”

他想,念书。

说完,他也盘算上了。和卫景平想的差不多,他也算着要是他们四个一起去白鹭书院念书,一个月光学费就得花出去4两银,他爹那点俸禄银子是无论如何都供应不起的。

比白鹭书院收费低的,上林县还有郑秀才和祝秀才开的私塾,每年才收4两的学费,两家一共收了十多个学生,但据说不是交学费就那么容易进去的,一来祖上要是读书出身,二来要看是否和先生投缘,否则,不管多少钱都会被拒之门外的。

像他们哥儿四个,他都十五岁了,开蒙太晚,老二是卫景英则是上林县出了名的刺头,没人敢惹,老三卫景川憨憨傻傻的,一看就不是拿笔杆子的手,学起东西来还不得抓耳挠腮的,想要让秀才看上他们,恐怕很难。

算完帐,卫景明摇头叹了口气:“不想,咱们家祖上又没有读书人,都是靠武艺挣军功吃饭的。”

卫景平觉得他大哥的神色有些异常,联想起那日他婶子苏氏说的“嫌王家大姑娘不识字”“明个儿还想娶个秀才家闺女”之类的话,猜他这是有喜欢的姑娘了,而卫景明喜欢的姑娘,八成是个认字的。

那姑娘家里头,闹不好是个读书的。

卫景明才因此不同意同不认字的王大姑娘的婚事。

是以卫景明才会在被他提问时下意识地说想读书,可能是心念一转,想着家里的情况,只能面对现实,违心地说他不想念书了。

好家伙,这么绕来绕去地绕了一圈,卫景平险些把自己给绕晕了。

得知了卫景明的心思,卫景平忽然心血来潮:找什么老师西席啊,不就认个字吗?自学,带着仨哥哥自学吧。

“哥,我认得一些字。”想了想,卫景平突然大放厥词。

经常和孟氏上街的时候路过小书摊,满眼的繁体字看着很晕,乍看一个都不认识,但多看两遍,多琢磨琢磨,渐渐的就和后世的简体字一一对上了,他这大半年已经认出三十多个繁体字了呢。

得益于上辈子学生时代的语文教育重视古文,卫景平浅浅地记住的一些经典句子,比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月之恒,如日之升。”,“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等等,他几乎没费什么功夫,就把一些繁体字,从《诗经》上比照着后世的简体字认了下来。

倘若上点心,多找几本书每天琢磨,假以时日,卫景平觉得自己不用进私塾也能自学到认字的地步。

“老四,”卫景明赶紧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额头,微凉的,没发烧:“说说,你都认识什么字?”

“大哥,我认得字可就多了。”卫景平大言不惭地说道:“要不往后我教哥哥们认字吧?”

他知道自己的路子是个半吊子,可半吊子又怎样,那也比四个人都目不识丁要强得多。要知道,据说古代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七八十,据他估算,上林县还要更高些,能识字就超越一大半的人了。

卫景明怔了怔,一下子站起来跑出去:“你等着,我去找本书来。”

不大一会儿,他从卫长海屋里头找出一本发黄的,几乎被经年的潮湿浸染得字迹模糊的书籍来,在卫景平眼前晃了晃道:“你认得这是什么书吗?”

卫景平拿起那书翻开来,他本以为这个朝代的书都是“之乎者也”的拗口的文言文,其实不是,很多本子都是用白话写成的,比如这……并不算话本,是一个粗糙版本的行军注意事项。

虽然有的字是他不认识的繁体字,但联系上下文,他还真能磕磕巴巴地看懂。

他把看到的内容跟卫景明说了:“怎样,我没蒙大哥吧,我就是认字。”

卫景明顿时眼含惊喜,搓着手道:“我们四儿竟识字啊……”

“我不光会认字,”卫景平决定再让这个惊喜更上一个台阶:“我还会写我自己的名字呢。”

“你写一个给我看。”卫景明不相信地看着弟弟。

卫景平折了一截树枝,在地上写下一个“卫”的繁体字,“衛”,“景平”两个字的繁体字和简体字一样,他在卫长海那里看到过。

卫景明一看四弟写字写的有模有样的,更惊讶了:“你在哪儿灌了一肚子墨水?”

卫景平自然不能告诉他自己是穿越过来的,高中三年为了拔高语文成绩死背了一堆文言文吧,支支吾吾地道:“我在爹那里看过就记住了。”

“四弟真是太聪明了。”卫景明再次感叹道。

有这么聪明的弟弟,难道文曲星投他们老卫家来了。

卫景明顿时觉得脸都大了,丢下卫景平就去找他爹卫长海:“爹,老四认字。”

他想说,老四习武不行,干脆送他去白鹭书院念书吧。

“啥?”卫长海拎着一把刀试了试:”……老四怎么了?”

“老四,能认字。”卫景明昂头说道。

“老四,能认字?”卫长海怔了一下又笑了。

长子沉默寡言,从来不在他面前说一句半句闲话的,卫长海突然觉得,卫景明这么说,是不是今天在较场上听了提起念书之类的话,起了心思。

卫景明给了他一个肯定的眼神。

“明哥儿,”卫长海叹了口气道:“咱们家祖坟上没那根蒿子杆,读书,读书那是要去考秀才考举人才能出头的。”

要是有钱,他比谁都想送儿子们去念书。卫长海何尝不知道,儿子们哪怕将来考武举、参军,肚子里有墨水,也比旁人容易捞到更高的军功、官阶,可问题是,他拿不出送儿子们去念书的钱。

卸甲归田时朝廷划分给他的田地,前年卖了60两银子,还有这些年抠搜出来的积蓄,减去老四生病花的银子,算来算去的,也还是60来两,全拿出去,也不够送四个儿子进私塾念几年书的。

何况,这钱他和孟氏本想着留给大儿子卫景明娶亲的,左右算着都不够宽裕,要是再送他们进私塾念书,只怕更没有人愿意嫁进来当长嫂了。

卫景明听了他爹的话,知道说不动卫长海,便打消了念头,默默地从堂屋退了出去。

旋即,他心中又有了一个主意。

“老四,明日,你能跟哥哥出去一趟吗?”折回来,卫景明又问卫景平。

“大哥,”卫景平迷惑地望着他:“去哪儿?”

总不能像卫景英一样,还带他进山去掏狼崽儿吧。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