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卦妻来种田:锦鲤相公貌美如花 > 第649章 :垃圾处理

第649章 :垃圾处理

作者:月女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因为她可以影响王朝与民生几何,至少能够影响西州府的百姓生活。m.junyiwenxue.com

这么一想,难道《凤月天书》让自己穿越竟然是带了这么神圣的使命?问题是,自己当初是半吊子不严谨才会列阵出错,没有有那一次的错误就不会有这几年的人生。

太守府已经换了招牌成了太子府,这不能不说又是一个笑话,皇帝立了太子,京城却病没有修建太子府,倒是在这西边荒芜之地有了太子府,占的还是别人的府邸。

不过太子妃虽然有胡思乱想的时候,更多的时候也是干活的。

西州百姓贫苦,吃不饱就更别说穿暖了,眼看已经是秋天了,大多数人穿的还是单衣,甚至有的人家冬天也就穿这么多。

虽然西州不像京城一般会冰天雪地,但窝在家的火塘边上整个冬天都不出门的人大有人在,没办法,就算是整一件像样的衣服都艰难,更何况冬天出门要穿几件衣服呢?

西州没有棉花,一些顶有钱的人家穿的有丝绸棉布之类的衣裳,一般人穿的多是麻布衣裳或者用兽皮缝制的衣裳。

若非刻意打听过,方梨甚至都不知道同一个时空里面也会有这么严重的生产断层,泉塘村的生产技术虽然与京城相差甚远,但是凭借气候与土地的优势至少是能吃饱肚子的,西州就是吃不好、穿不暖的典型代表。

不产棉花也就算了,织布技术完全可以说落后京城一个世纪都不夸张,至于衣服的款式差不多都是一个款式,甚至多数人打补丁的地方都出奇的一致看,破烂不堪了也照旧穿着。

最夸张的是穷人穿动物的皮革取暖都是一次性的,因为这里人基本都不知道处理皮革,冬天用过之后就结束了,若是让现代社会的动物保护组织知道了,不知道要如何的谴责。

没办法,落后不是挨打就是受罪,这还是西州城里都是如此,西州别处的百姓如何就更加别想了。

好在太子带兵入西州的时候带了几位木匠也带了织布机,不过麻比棉要硬一些,织布机也要稍微改进一下用了点时间,再制作织布机又用了些时间。

西州的林木资源远比京城丰富,哪怕是整个冬天都是烧柴没有烧煤的人,山上的林木也还是相当的茂盛,砍一些做织布机很容易。

尤其是太子府做织布机与外面做织布机不同,有标准的图纸标注各个零部件,手艺精湛的工匠做精细的地方,西州城里的木工做一些简单的部件,大大压缩了织布机的制作时间,不过一个月的功夫,太子府就有了上百架织布机。

不是这地方够大,都怕拼不出来。

男耕女织本就是社会的基本形态,不过大部分人家根本就没有能力购买织布机,常常一个村都难得有一户人家织布,所以女的其实少有知道织布的人,多是如男人一般下地干活,只有住在城里的女子有几户人家知晓织布的。

“京城女子大多知晓织布裁衣,西州百姓却大多不懂织布,这织布机做出来不难,如何让百姓学会织布阿梨可有办法?”西州民风落后至此,赵宽也是万万没有想到的。

“原本以为自己曾经在泉塘村的时候也是知道种地怎么回事,在朝阳城的时候也是懂经商怎么牟利,却不想到这西州城就好像与世隔绝之地,我初云国竟然还有如此闭塞之地。”

前半句话还没问到结果,这半句话就已经出来。

“说是来收服吴疆蛮夷之地,却不想我西州更像是民风未开的地方,这满州百姓居然连深根细作、锄草施肥都不知晓,覃知文究竟是如何搜刮出这么多民脂民膏的?”

方梨也是很是惊奇,按道理,耕作收割能够原始成这样,养活自己都困难,还怎么搜刮?

一碰就该反了才对,居然现在还没造反,不能不说是另外一种本事了。

方梨没见过覃知文,只能说贪官也有贪官的本事吧,“织布机的事情很好办,只要让官府张贴文书,城里人丁过十口的人家,每户都必须出一人来学习,学不会就罚点社会服务吧。”

“社会服务?那是什么?”赵宽对这样的新名词有点儿好奇。

方梨笑着道:“就是公共服务啊,比如扫大街,比如下乡宣传种田的知识,比如免费修葺衙门的屋顶,等等等等又等等,再没有了还有清洁墙壁,看大门啥的。”

赵宽还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惩罚,一般的小罪不是打板子就是掌嘴,要不就是关大牢,确实不如社会服务的好。“不学织布不算有罪,这样的处罚很是恰当,如今西州城里的垃圾正无处安放,是该有人来做一些事情。”

方梨在京城也好,花溪、朝阳也罢并没有出现城里了垃圾堆积,遍地都有恶臭的感觉,有些好奇的问道:“以前花溪县城那样的小县城里,街道都比这西州城来得干净,不知道是如何管理的?”

赵宽如今已经在着手这一步了,不过是还在实施的过程中,“花溪县有专门的夜香贩子将城里的排泄之物贩卖至农家。”

方梨感觉自己的世界观都有被刷新了,“这样的东西还有贩子?收钱的吗?”

赵宽道:“那是自然,排泄之物虽然说起来不雅,但是却能够肥田增产,不少人家有庄子却无足够的肥料,就只能与人采买,如此自然是付钱的。”

方梨想起自己在泉塘村的时候没有地,后来得康庄刚好又在靠近码头的地方修建了一个厕所,一方面让下船的人有地方方便,另一方面也补充了庄子上的肥料,加上制作凼肥故而能够勉强维持两个庄子的肥料,没想到购买。

这年头使用的肥料很是单一,将树叶之类加进来做凼肥已经是增加了肥料的数量,不少人为了增加肥料而养猪、养鸡啥的,像西州这种大部分的百姓连施肥都不知道的,自然不会想到要收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