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天涯宿双飞 > 第一章 红尘沽清欲,挽誉随出庄

第一章 红尘沽清欲,挽誉随出庄

作者:命运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夺人所爱,爱莫能及

神剑三师辈,只一剑,穿梭了整个武林,但是他,停在了朝廷面前。

因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既不为国,不为民,谈什么与朝廷作对。

横刀夺爱,恨之入骨

人世间情有独钟,却被人占为己有,他终于秉承风华教最高剑法,誓要斩破情敌绝世一剑的称,于是第一战剑巅之决,便打了一天一夜,当知她被纳为贤妃,情愿了空。

这是那段腥风血雨的江湖上,一场最为人知的爱恨情仇。

所谓腥风血雨,那时正逢魔教擒龙风起云涌,席卷武林,从广东往北涉猎,逐鹿中原,一路将衡山派、洞庭巾帼收于囊中,征霸武陵外三十二路,西至巴蜀玄剂阁、北至长安英雄坊、祁山松苍派,一并归于擒龙教下,四年的时间便已猖獗至江南一带人不禁引以为戒。而那时的魔教身后已追来一帮残派义士,擒龙教主绝不凡叱咤风云,终败在其中一位无名无派之客手下,称霸武林功亏一篑,自此武林便是一场风波平歇,但时不过久,又陷入一场一本名为金湘武录的江湖纷争…

曲终人未散,再后来的故事,发生于江南政地扬州。

富丽堂皇、人文昌盛的扬州,曾以诗仙太白代表,写下了众多赞美扬州的杰作,从“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到杜牧的“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可见得扬州四季如春的韵味。而“萧娘脸薄难胜泪,桃叶眉尖易觉愁”,与“夜市千灯照壁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更诗画地描绘了扬州月夜下,一处忧柔一处荣,一岁奕奕一朝求。

自扬州盛起便忻纳了众多文人墨客居此发展,或融情于景,或学武学识。扬州的春色胜立江南,造的锦瑔子比丝绸还名贵,一逢春暖花开气候,全国各地赏客定然要来江南扬州一带一览风光三月景。于是有歌赋广陵满城皆皇土,说这扬州市集风似长安皇城,白沸扬,流红夜,叫人看来当真一句“人杰广陵休争断”。

-

集上是一条直的青石板路,接上东西城门延绵了十公里。从西城门一路走来,到一处嘈嘈切切,路边对峙的两座高楼,匾额挂得高高在上,分别刻的是“蔷薇楼”与“治世药堂”,这是扬州城里最为显赫的三座楼其二,而论生意兴隆,当属蔷薇楼与坐落在运河彼岸街上的青楼,名叫春意阁。青楼自然是习道之人沾不得的,风山弟子凌痕领一群鹤氅道士经过拱桥,一路向城民打听消息,问的是陵山何走?素不知,问到治世药堂前已性急败坏,掌店的瞧他们身披得罗,穿得是风华教的青袍,便爽快地道:“由此南去近百公里到达润州,城后几里外连峰突兀,便是陵山。”

春光乍泄千山水,微风独扶一回盎。

扬州以南的润州一谷,竟如仙境般,常年四季俞春、微风通濯,燕子黄莺布谷交替鸣欢,谷中的落瀑哗哗,水上的戏鸳缠鸯。只是深谷地势险恶,常人难以自然行步,更因为密谷高处确有一世外梅庄,隐居着着一位绝世高手,叫人不寒而栗。

桃花初开,叶枝拂摆,称“绝世一剑”的故无情立在崖岸赏梅,袭一身羽纹纱袍,长发与衣袂于风轻舞缭绕,阆纤之上,面微皱,似冷玉,一副英姿飒爽的脸上,竟不见跳动的表情,似乎已为腰上神剑的寒气所冻住。

忽察觉远处有窸窣风声躁动,故无情眉尖一皱,本庄为寒谷,来的尽是些自讨苦吃的人,此次步履急促,来者定然也心怀不轨,他盈身跃上轮华桑枝,静静地俯瞰一切。

一刻,遥遥可见从庄外闯进来好几位三教九流,践着那婆娑叶影,一路高吆而近:“孤笑一梅!是不是做了虚事,不敢露面了!”故无情凭枝轻轻一笑,疑的是这群歹人飞扬跋扈,却说孤笑一梅做了甚么虚事?倒想听听是何事,可以嫁祸到我孤笑一梅的头上。

一位小道停住脚步,胆怯怯地劝:“师兄,我们不要惹火上身了……”

凌痕叱道:“哼,你个孬种,胆敢违抗师命,信不信我先把你杀了!”举剑扬道:“我砍了你的梅庄,看你出不出来!”随即在林中横七竖八地挥砍,糟蹋地漫地桃枝。

狂傲不逊,是故无情最看不顺眼的,此人狠心煞风景,已触及他的杀机。他微微一指,弹出鞘中剑,如飞鸿掠过,轻落瓣尘上,眼神睃露冰冷的杀气,道:“鼠辈,为何如此无礼,伤及我的花儿。”这一剑,无声无息,倒下几人。

其余瞪然一诧,便径直杀来,直到眼前他才拔出腰上的剑,闪出一道青光,他身法迷离,出神入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各在四象位一剑一落,那几人的胸口便裂得鲜血喷溅。

几支桃丫无伤大雅,他的剑收回鞘中,情绪已缓了许多,一瞥之间,吓得最后那人觳觫而退,跪地不断求饶。

“到底为何事贸闯我梅庄!”此话说得很重,那人颤颤地苦诉:“大侠饶命,昨夜我教掌门被杀…伤口甚是像是您的封喉一剑所为,长老派弟子来探个究竟,实非存心冒犯的!”

往事曾拂袖如烟,李玉堂这个名字,猛然勾起他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在心下微微悸动,多年前的事再想起,心中愧疚不已。在听到李玉堂死的那刻,他低头垂目,心中难免泛过一丝酸楚,又一些不能思议,而他面不改色,道:“我与他的恩怨,早已不是刀剑所能比划的,我为什么要杀他?”

“他们说...你是‘奇门遁甲’……”这话嚼在那人的嘴里半盏茶之久,生怕就此斩了他的脑袋,但故无情意下不会趁人之危,因为他把名声看得耳目之重,赶尽杀绝,不是君子所为。再问:“那‘奇门遁甲’是否已丢呢?”

那人头也不敢抬,慌地摇,故无情道:“既然如此,回去告诉你们长老,再敢清扰本庄,就是有来无回了!”于是头也不回,如风逝于密谷深处。

-

那人慌张地爬起,赶回风山,向二位长老们汇告了此事。风华教的李掌门就安息在风华堂中,两位长老神色不安,一位徘徊不定,一位端然座上。那位满面通红的是清木道人,道行高深,只尤得其暴性,执掌不了风华道教。他顿然愤怒,斥道:“哼,好一个孤笑一梅,愧当年败在我师兄剑下,如今竟然不把我们风华教放在眼里!”

其弟子衣冠整齐,这时挺身走出一人,他是风华教的二弟子穆烟凌,身高八尺,道貌岸然地道:“师伯,弟子曾与孤笑一梅有过几年交情允许弟子前去探探。”

清木道人:“不妥,那太危险了!”

贵席还坐一人,左攀大师是京山大阳寺的高僧,大阳寺并非什么青史,它隶属少林寺,实在的说,左攀就是少林的,近日作坊于此,恰巧碰上了掌门遇害之事,也是由衷遗憾,他披着袈裟,道:“老衲觉得此计可施,倘若再带人贸闯密谷,以孤笑一梅的性情,怕会引起更多伤亡。”

风华教的方裴长老温文尔雅,清心寡欲,恰不同清木道人那般意气用事,他想来想去,道:“也只好这样了,不过孤笑一梅高冷凶险,此去要格外小心呀。“

穆烟凌拱手,说得信誓旦旦:“弟子明白,各位放心,烟凌定然讨回一个公道。”便单独前往了密谷,可刚踏上梅庄,忽有一支飞剑刺来,在即将刺中正颈时刹了住,空气如凝结一般沉重,他屏住了息,眼神落落地盯着剑刃。

凝重的气氛被故无情微微一笑打破,收了剑,道:“如此沉稳的步伐,便知是昔友作访来了。”

穆烟凌心知肚明,但刚才那一剑,差些给他吓破了胆,他掩饰了内心的虚汗,以致他笑的样子都很诡异。道:“故兄觉力非凡,时隔多年,还是这么出人意料。”

-

轮华桑下,一桌,一庵,冷冷的陗岸守护着,霜未化的梅花;梅岸下水哗,与芸芸莺鸣交响。两位饮的是茶,而不与人们恋在嘴中的是酒,他觉得酒气熏染,沾在身上的是瑕疵;虽然每个饱经风霜的人,都有馋酒的嗜好,而他想挣脱那段往事,便先忘掉酒是什么滋味。

故无情沏过茶,倒在穆烟凌杯中,穆烟凌细细闻了茶的香味,一干饮尽,长吁一声,道:“真是好茶呀,邱山名茅乃国下一品茗茶,故兄果然性情中人。”

穆烟凌赏了一周,又斟了一盅,道:“旖旎谧静,听水亲香,这里可真是人间仙境。”

故无情看着梅庄左右,眼眸柔柔,道:“我于八岁便生活在这谷中,梅庄如同我的血肉,容不得人侵扰。”

故无情始终未正眼过他,穆烟凌眼珠打转,往他杯中倒了一盅,也给自己倒了一盅,眼神抬抬,试探般地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故兄何不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穆烟凌一饮而尽,眼色沿着长睫,濛濛地看着故无情立在了崖上,他心中比谁都清楚,故无情所受情伤纠缠,二十多年未踏江湖。要想劝他出谷,唯有动摇他的清誉,提及掌门被杀栽赃之事。

他走到他身后,只听他含情地说:“花花世界,却没有什么值得我留恋的,所谓江湖,无非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恩仇,恩恩怨怨又何妨,留不住心中所留,到头来,还不是落得空一场。”

远旁的瀑水飞溅,漱石成玉,微风吹拂在林中逢初开桃花,零星斑斓地点缀在梅庄里。-两人虽故友,作逢几年,但上庄的那一剑,超越了穆烟凌所以为的冷酷。而他怀着大成的把握上庄,分明是放心于故无情重情重义的人品,便提着胆,问道:“可风华教的掌门被杀之事,故兄怎么看?”

故无情神色愀然,转身道:“你在怀疑我?”

穆烟凌只觉他眼中潜藏着凌冽的剑气,怕其孤傲之心容不得半点猜忌,连故友也会就此了断,他表情迎合得十分恭维与祥和,道:“我对故兄的性情最了解不过,可是尚今为止,全教上下都以为,孤笑一梅所断私己仇而寒心大动,暗杀李掌门,烟凌不想此事就这么断定成章,在江湖上传遍开来,动摇及你一人君子的地位。”

故无情怔了怔,道:“哦?愿听其详。”

穆烟凌不假思索,道:“此事固然棘手,不过凶手定是抓住了故兄与李掌门间的矛盾,才借机栽赃于你。”迟疑又道:梅庄途远,故兄不妨随我同去,协我查出事后谋凶。”

莫不是论情论义,一剑便能戳开那风华堂,绞了那帮无事生非的道士。不再多思,便随穆烟凌出了谷,从此柳后霜寒尽,萎梅不复雪…

此是他二十年来第一次出谷,重沾世俗,他不禁减缓步履,心情忧虑。两人下至扬州,城门内外摩肩接踵,故无情轻盈一跃,城中连绵不断的吆喝与客声清晰入耳…

他已许久未闻喧,这下脑中猛然冲入一副年青时的画面,在蔷薇楼外,将往事忆的清清楚楚,那时敬相知、论社稷、助雅兴,无不以酒为伴,当爱人被招入皇宫,他愧下酗酒,从此便淡忘城中滋味。曾几经广陵,再同今日这般路过酒庄,想起那段“楼上与友清儒酤,爱恨独酌杯杯烈”的时光早已沉沦岁月,也不过是与今一般,挥袖即过。

走在街上,故无情怔了良久,才发觉全然将穆烟凌忘在身后,于是伫立堤边,半饷才见他赶步而来。

-漫步堤上,穆烟凌探了探他淡然的面容,于是神采奕奕,轻笑道:“故兄可曾记起那艘船。”说着望向浦水上一艘舸船,停了步,旁述道:“光阴荏苒,此船已略见锈斑,可想故兄曾踏之而来,挽救小弟一命,所以犹记在心,永生难忘,小弟于此再次谢过故兄。”

故无情微微扭头,穆烟凌已躬下半身,却无在意地道:“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而他不料,这亦是穆烟凌最后发自内心的致谢,其“二十年寒窗,今朝一举成”的计谋,早示意在当初那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之中。

穆烟凌也听得出他话里有些倦气,于是想在告辞前道:“自师祖罗风创教以来,历代掌门都以因材施教,广结各派好友来壮大名誉,相信掌门的死,势必不胫而走会引来武林各门派的参和,我想再此之前,查出其中真相。”

“我不想待在这里,你有事便到清竹寨找我吧。”故无情不屑再听,便轻快去,因为只有在故游之地清竹寨,他才能清心寡欲,也感受得到谷外临凋的春意。

穆烟凌摸了摸腮下胡,直至注视着他消失人群之外,才转身而去…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一阵铿锵亢亮的齐呼从风山顶传来,这是风华教的修道心法之一,讲究始终虚清为万物之本根。其宗旨是人欲得玄关,惟有收心归静,凝神于虚,养气于静,达到虚极静笃,即可天人合一,万物于一身,亦是练习称誉“武魅临阵前,紊芒簝人魁;天网千循来,破乱削锋楣”的罗乱剑之要,当达到其天玄荒中的荒阶,即与天地并立,与剑器浑然一体,攻防自如。教下弟子大多且还在天阶前磨练,或许当只有始祖罗风全以攀及其中的道。

穆烟凌如此,练了二十多年也未练出什么名堂,他与师兄安齐同年拜在教下,而相比之下,安齐虽性子随清木鲁莽了些,但年纪轻轻就能悟得真经中的修身之道,于此受到长辈之器重。归根结底只因他城府之深,千方百计的想另辟蹊径习得教中秘籍瑶云诀,他六根不净,居何心思在于道。而今撇下人情道义,心甘情愿走下了第一步棋谋,听着朗朗上口的心法,心中还略觉得疲倦。回来已是末时,他们剑也不练了,拥簇在穆烟凌跟前,满目期待,穆烟凌唉并摇了摇头,大步上阶,风华堂敞若宫殿,清木道人见烟凌无大恙,松缓了口气,问他:“怎么样,可有消息?”

穆烟凌惭愧地道:“弟子未能得见,兴许是他不屑于顾,也不念旧情罢了。”

俨然满堂,旧日左攀就座的位置,止水大师端坐之上。止水大师道行颇深,是九省通衢-枫亭的南华经传道夫子。他为本教的资深道友,其止水之名,即是受老子五千言的启示;他亦是李玉堂的启蒙夫子,幼时李玉堂便是受其言:道德经之中的道才是真正值得去悟的,而被送上风山习道。

“李掌门驾鹤西去,天下无不痛悼,但是我们商讨真相,不能沉浮表面。”此话一出彰显别样,牵引起方裴曾略同的想法,于是靠近探道:“噢?大师如何看?”

止水起身,郑重地道:“众所周知,孤笑一梅武功盖世,与李掌门曾一战,三天三夜也未能分晓胜负,而那一战,本是李掌门所起,论武论私情,孤笑一梅都没有必要潜入风华教中,而且我仔细察过掌门喉上的伤,伤势和我想的稍有不同,”说到这,他话语暂停,到尸体前看了看伤口,伤口未开,只是一道鲜红的痕。方裴同想,却摸不着什么点,上前又问:“大师,有何不同?”

穆烟凌手紧握着心打颤。要知几日前,这条红痕可是他亲手勒成的,再敷上黑面郎特制的石灰乳,石灰乳透过毛孔伤口内久久余热而不散伤口外看为阴剑所为,而时过几日再检查伤口以为,非但没有尸骨侵寒,没有因阴剑寒气而冷,反而伤口还余温温的,以此认为是另有凶手,而计谋不周,以致自设圈套了。纵然止水言行是他意料之中,而止水见多识广,若查出了伤口异常乃绳物与药物所为,而非苍穹剑所为,他的计划便功亏一篑了。

果然止水道的是,他说:“含柔剑气柔而利,李掌门若非颈上皮糙肉厚,伤口早已破裂而开,溃烂成泥,但是至今伤口温热,老夫觉得另有蹊跷。”

“大师不妨直言。”

“相传百年前,铸剑师赵冕锤炼了另一把神剑。”

方裴心灵一通,声重了些:“您说的是苍穹剑?”

止水微微点头,道:“苍穹剑是据含柔剑所造,自然与其有异曲同工之处,可知它清刚锋利,阳力盛重,李掌门的伤口既非一般剑器所能造成,我想或许就是这苍穹神剑所成。”

止水话语甫落,全场立刻肃静了下来,因为苍穹剑风靡一时,像是一把魔剑,掀起一场武林泰斗和杀戮,但败于梅霜寒的含柔剑下,之后不知再沦落谁手,少有人耳闻…

见止水并无余话,清木道:“大师之言不无道理,但是此事与孤笑一梅还是脱不了关系,不论他有多厉害,贫道也一定要问个明白。”

止水道:“真人若信得过老夫,便由老夫前去。”

清木道:“这怎么行呢?”

止水道:“李玉堂是我侄儿,我也不想看他枉死,就这么说了,各位,告辞!”

穆烟凌见止水大师已去,便想吓吓他师兄,走安齐面前,暗暗地笑道:“师兄怎么都没有话说?”

安齐眉头一皱,担心他猜忌了自己的心思,于是昂首坚定地道:“哼,如若掌门真是孤笑一梅所杀,身为其大弟子,即使我武功不及,也当全力以赴,死也不足惜!”

穆烟凌扬长而去,每回房间的路上,他都会透过纸窗往安齐的房里窥窥一眼。

-

扬州城里落下夜幕,大街水旁花灯初照,琳琅满目,夜晚集上的行人并不少于白天,其中男人一半身处春意阁内外,另一半则是在蔷薇楼里与酒畅快,途径扬州的酒客与商人,无不眷恋此楼。都知蔷薇楼大老板甄秉天曾是荆州一边城败家赌徒,谁料也料不到天意馈礼,否极泰来,一位好心侠士高抬贵手给了一百两银票,一百两不算多不算少,却承载了他的浑身解数,甄秉天几天里盖好一座大酒楼,酒楼陈设蔓藤蔷薇四季花开,绿叶交枝,芳彩夺人,酒客在喝酒吃肉的同时还能欣赏浙南一带的蔷薇花饰,自那起,蔷薇楼的生意一夜暴发,一发便不可收拾。

蔷薇楼里三剑客,谈到风华教掌门被杀之事,个个很是兴趣。这时一位锦衣壮年从楼台空翻而来,跨过三人顶,顺手抓了块餐中肉去,落在丈外笑得甚开。而有话说“四海为家,酒肉朋友皆知己”,这酒楼里也都是些豪情的人,三位见之身手不凡,性情顽悦,还想与他同酒肉,聊知己。

那壮年发不长束在后,只前梢留出一撮长如羽,侠风出众。他腰系一根箫,边走近边把肉咬,还把手指吮了个净,满嘴被油润得腻亮,脸贴近显得眼睁得圆大,笑盈盈地道:“这肉味儿不错,各位兄台在谈啥呢?”那几人笑了笑,爽快地道:“老兄何不先坐下一起吃酒,交个朋友?”他也很自然得往碗中倒酒,同时只脚踏在缺方凳上,样子看上去挺威风,但是从面容上看他始终盈笑,一点也不显得正经。他面容松弛下来,抿着嘴把碗抬过额,以示先干为敬,道:“酒肉朋友亦可交,但是我这人可最坐不住的,听到你们说什么风华教,我又不自在了,到底所谓何事呀?”

三人见其实在豪爽,便如实相告了,要知风华教此事未宣扬开来,江湖上鲜有人知的,但不知此三人是如何晓得的,竟说得一字不错。李玉堂是此壮年未过门妻的哥哥,也算是此门婚事的媒介人,这一消息可摇曳了他本愉悦的心情,况且李玉堂一代宗师,就算与孤笑一梅之间恩怨未了,两人也都是堂堂正正的比斗,怎会悄然死于他手?这确实出乎他的意料…甚至有些不相信。

心神被一人叫的“怎么了老兄?”唤了回来,他急惶地转身欲走,却又想到难得三位豪情可贵,于是回道:“承蒙几位兄台酒肉相待,但我东奔西走几多年,也不是白讨吃喝的,这根笛子便交予你们了,只要我听到这箫声,一定有求必应,告辞。”于是把玉箫掷了过去,一人执箫只见背后刻着“青枫浦”三字。

无让成身怀异技,不多久便赶上风山顶,而时已过巳,风烟漫漫,风华教前闭门闭堂,有七八个道士把守教门左右,无让成心道:“风华教突然间守备这么严,看来其中真出了大岔子。”

本来这种大事他是最喜欢参和的,尽管他与婚约下的妻子还未谋面,但李玉堂也算及他的亲家,白事仓促,他无心夜深还来惊扰贵教。他机灵一通,想以调虎离山引开这些守卫。他手双合,拉开一团浑气,继而将之朝远远暗处的方向轻轻一推,那暗处刮起阵阵阴风,咻咻嗖嗖,一直向吹至墙角,恍若叠叠黑影掠过,那些道士惊诧,都向那儿赶去,无让成趁机跃入教中,再潜入堂中一探究竟。

风华堂可是风华教腑脏之地,岂无人守。无让成饶棺材两圈,正欲打开看看,这时清木猝然而出,无让成与其对了一掌,呼嗏道:“喂,老头儿,是我呀!”

清木道:“哼!当然是你,深更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