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寒门贵妻:霸宠农家女 > 第九十一章 卖鱼了

第九十一章 卖鱼了

作者:陌上山林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转眼开了年,二月尾巴上,沐雪大舅妈养的鸭子开始下蛋了,她听了沐雪的,一口气养了一百多只肥鸭,全村的米糠都让他们收罗来喂鸭了,鸭子长的好,下的鸭蛋又大又均匀,半个月就凑上了六百来个。&29378;&20155;&32;&21715;&35498;&32178;&936;&969;&936;&12290;&120;&105;&97;&111;&115;&104;&117;&111;&65287;&107;&114;

黄姥姥看了也高兴,这日家里就商量着把鸭蛋给沐雪送去。

沐雪大舅、大舅妈并表哥一人挑了一担箩筐的鸭蛋,怀着兴奋急切的心情就往沐雪家赶。

三人小心翼翼的担着鸭蛋,一大早天将将亮就出发,到沐雪家的时候太阳已经升到头顶了。

李二嫂听见叫门声,打开门一看是娘家大哥大嫂来了,连忙给人让进来,大舅妈张开芬顾不上歇口气喝口水,冲李二嫂说:

“二妹,你数数看,咱挑了六百七十二个鸭蛋来,个个光滑漂亮,你瞧瞧可能不能做成皮蛋!”

沐雪正和小舅妈黄小豆在厨房包皮蛋,听见大舅妈的声音出来,好家伙,三大担子鸭蛋,共六大箩筐呢!

鸭蛋码得满满当当,整整齐齐的,全是大个头,看了就让人心生欢喜。

她大舅妈这人,虽说平日为人有些小气又刁钻,贯喜欢和人攀比,但不可否认,她干起活来是一把好手,沐雪不过给她指了条路,没想到她还真干的有滋有味起来。

随话说,拿人手软,吃人嘴短,伸手还不打笑脸人呢!

沐雪家借着过年的由子,往各亲戚处又是送皮蛋又是送猪肉的,这大家得了实惠,且回想起来那些不痛快的事情中沐雪家基本都是在道理儿上站得正正的,人家都主动来示意和好了,自家哪儿还有什么脸面拖着不搭理哩?

别说沐雪大舅妈一家觉得脸臊得慌,便是沐雪大姑李春花家得了沐雪的年礼,都给还了几尺蓝布并一副猪大肠,正月里也来串了串门子。

当然也有可能是看如今沐雪家发达了,轻易作践不得才和好的,这也不一定,沐雪不怕亲戚们势利眼,就怕他们有骨气坚持跟她家作对。

李二嫂点了鸭蛋,按照沐雪之前跟她大嫂讲好的价格,当着大哥大嫂的面算了账,六百七十二个鸭蛋,每个四文钱,一共便是二千六百八十八文,换算下来便是二两半多银子。

想着是头一遭和他们做生意,又是嫡亲的大哥,李二嫂便做主添上些,凑了二千七百文钱。

账一算好,沐雪便回里屋给她大舅妈拿来了二两银子并七百个大钱,实实在在的银子和铜钱放在手里,大舅妈高兴得脑子都有些糊涂了。

逮着李二搜的手臂,一连问了三遍:

“咱家这鸭蛋这就算换了钱哩?”

“二妹,你不是在哄我吧,我是不是在做梦呀?”

表哥黄川平年前已经和那绣娘家的闺女定了亲,也是读过书的人,见他老娘拉着二姑发疯,觉得很不好意思。

“娘,快把银子收起来吧,别高兴坏了。”

他不着痕迹的拉开他娘是拽着二姑的手。

“哎哟,他爹,我是真高兴啊,这不过忙活了二三个月,其实也算不上多累人,不挑不抬不下地的,不就伺候群鸭子嘛,怎么就能赚这么些银子呢!我还是不信呢,你快掐我一把,我看痛不痛。”

大舅妈说话都有些前言不搭后语了,转头又去问沐雪大舅。

大舅黄万友也笑:

“还不是得感谢二妹,要不然你这鸭蛋卖给谁去,上哪儿去挣这么些银子。”

说罢黄万友又找沐雪爹李铁栓说话:

“牛儿啊,虽说菊花是我亲妹子,但你还是一家之主,去年那次,我这当大哥的真的是对不住你,也怪我鬼迷了心窍,想银子想疯了才干出那混蛋事儿来,你可千万得担待着点,别再生大哥的气了,啊!”

李二嫂是黄万友自家嫡亲的妹子,他还很是了解,不过是刀子嘴豆腐心,两兄妹从小到大感情都很好,虽牛儿看起来忠厚老实,可黄万友就怕他心里还对之前挖人参那事儿存着什么想法,这才特意又提出来说一嘴。

毕竟如今他们家的鸭子养起来了,妹子家收购鸭蛋出的价格又比市价高了一倍,他们就只等着鸭子下蛋来卖银子了,如果哪天他这妹夫想起人参那档子事儿来,心里恼了他们,不买他们的鸭蛋了,他还真哭都找不着门。

“大哥说的什么话,都是过去的事儿了,咱不兴再提。”

李铁栓平生没什么大志向,如今家里挣了钱,和亲戚们的关系也缓和了,他觉得这就是他要的日子。

“哥哥!”黄小豆听到黄川平的声音,跑了出来。

黄川平摸了摸黄小豆的头,瞟了一眼安静坐在一旁,听大人们说话,脸上一直挂着微笑的沐雪。

这个表妹在他影响中一直都是瘦瘦小小的模样,回回都怯生生的躲在二姑身后,来他们家,给她糖吃,她也只是小声低着头道谢,不敢抬头看人,这几年没见,完全大变样,他都认不出来了。

黄川平家在村里也算的上是富裕人家,良田不缺,爷又有手艺,三爹在镇上也有脸面,巴结着和他相看的人家不在少数,最后选定了大姐做媒的哪家小娘子,也是看她继承了她娘的手艺,整日在家绣物件,捂的白净,和别的小娘子全然不同。

如今,见了这表妹,黄川平才算晓得了,他眼中天仙似的未来媳妇,还比不过表妹这一根脚趾头的。

沐雪见平表哥盯着她看,便对他微微一笑,黄川平就如小时候干了坏事被老子娘当场抓包一样,突然紧张起来。

为了掩饰自己的慌张,黄川平错开沐雪的目光,低头对黄小豆说:

“小豆,你也帮着二姑包皮蛋呢?”

黄小豆虽洗了手,围裙上还沾着黄泥,笑着点点头,高兴的道:

“我帮二姑包皮蛋,二姑天天给我肉吃,还给我发工钱呢!哥哥,如今我也是能挣银子了呢!”

大家闲话了一阵,李二嫂要留沐雪大舅他们吃饭,但大舅妈不放心家里的鸭子,如今家里的鸭子可是她宝贝金疙瘩,可是半点闪失不得,她说什么都不留饭要家去。

李二嫂见她坚持,便也随她去了。

有了沐雪大舅妈定期定量的提供鸭蛋,沐雪便没在往外村收鸭蛋了,但本村人有想卖鸭蛋的,她都是全收。

这算起来,大舅妈一个月也能给沐雪家提供一千五百多个鸭蛋,加上村里能收上来几百个,每月包两千个皮蛋是足足的。

即便是这样,这皮蛋让沐雪在年关上饥饿营销了一番,各家老板都心里猫抓似的,生怕安老板会减了他们的供货量,早早的就加码加价又加量的发了订货单子,加上过年来金陵吃过皮蛋瘦肉粥的人们回去一宣扬,正月还没过完,就有其他州县的酒楼老板来找安老板订货了。

皮蛋至少要腌两个月才能成熟,沐雪她们加班加点的包皮蛋,每月出产二千个已经很了不起了,可还是供不应求。

安老板私下建议沐雪可以放开来,多顾些人手帮忙,沐雪只是摇头,觉得现在不是好时机。

一来顾的人必须得完全信得过才行,如今村里虽大家对她们家都一团子和气,但她可没忘记之前被全村人逼得想杀人的那出,村里人她是信不过的,思来想去,如今除了她小舅妈和黄姥姥,还真没有一个可信的人。

二来,这皮蛋买卖发展的太快了,总有些担心会惹人眼,依着沐雪她是想每月只提供个一千个皮蛋的,只是她大舅妈的鸭子才养起来,辛辛苦苦走那么远的路担了鸭蛋来,她又不好不收她的,毕竟这主意还是她给出的,但她也和安老板说了,如今每月二千个皮蛋是再也不能多了。

即便沐雪有意控制皮蛋的销量,但这般算下来,她们家每个月也能赚近百两银子,只这事儿沐雪捂得紧,皮蛋的定价卖价都只有她和她娘两个人晓得,连她爹也是不给透口风的。别人只晓得沐雪她们家买卖皮蛋赚了钱,具体赚了多少,谁也说不清楚。

到了六月,沐雪看鱼塘里的鱼大的也长到两三斤了,便托安老板在金陵买了副渔网回来,又托她姥爷找人打了艘小木船。

这日风风火火的,沐雪家便张罗着打一网鱼来卖,听了消息,沐雪大舅大舅妈,姥姥姥爷,她三爹三婶都来帮忙。

这鱼塘之前沐雪共投放了八百尾草鱼,四百尾鲢鱼,她是把全家所有的土地挖了鱼塘,沐雪爹李铁栓是个传统的,见自家没了土地,便把一门心思全部扑在了鱼塘上,之后沐雪不得已做起了皮蛋的买卖,且皮蛋卖的那般好,其实她已经不怎么把鱼塘放在心上了,显然,她爹不是这般想的。

沐雪头上戴着草帽,站在鱼塘坎上,见他爹光着膀子顶着火红的太阳亲自划船在鱼塘折腾的欢实,她大舅和三爹两个也摇摇晃晃的站在小木船上,她爹负责划船,他大舅捋网,捋顺了过手给他三爹,他三爹就把网朝水面上放。

这时节麦子刚打起来,谷子还没熟透,村里听说沐雪家折腾的鱼塘今日要出鱼咯,便三三两两的约着来看热闹。

李家村从来没人养过鱼,他们这儿除了一条过村大河,那河里也只有些半大不小的小子们去折腾,偶尔能折腾些小虾小鱼的,谁个会想到能养鱼来赚钱呢!

从日头刚升起就开始忙活,一直忙活了近两个时辰,等沐雪家的渔网拉起来,乖乖!

乖乖!那满网活蹦乱跳的鱼啊,又大又肥,密密麻麻的挤着,跳着,阳光下鱼鳞闪着白光,就像是白花花的银子,简直能把人的眼睛给闪瞎!

这下嘲笑沐雪他们家瞎折腾的村民,顿时就傻了眼,倒吸一口冷气,气堵在嗓子眼出不来,呼啦呼啦感觉出不了气。

这里面可以算的上还有些见识的黄老爷,见了这满满当当三个大壮汉拉都拉不起来的肥鱼,也忍不住大声感叹。

感叹之后,就连忙招呼李二嫂他们:

“菊花,快和你娘把大水桶拿过来,这,这么多的鱼,怕是装不下了。”

沐雪见她娘愣傻了眼,骤然听了她姥爷的招呼,像是失了魂的木偶,直愣愣的原地转了两圈,才看见她身后的黄姥姥和大舅妈,几个妇人感觉撒脚跑回家去拿大水桶去。

沐雪三婶刘桂英和她奶也挤在人群中看热闹,原本是抱着看笑话的心态来,没想到热闹没看成,倒是彻底犯了红眼病,看着渔网里活蹦乱跳的的大肥鱼,一时嫉妒的不行了。

“哎哟我的老天爷!我老婆子活了一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鱼啊!”

“是勒,是勒,你瞧瞧,瞧瞧,那鱼肥的,被日头闪的人眼睛都睁不开啊!”

“好个牛儿,这回他算是赚惨了,这么多鱼还不晓得能卖多少银子呢!”

村里的老少爷们忍不住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纷纷啧啧称奇,眼睛闪着光,没有哪个不羡慕的。

沐雪用手压住草帽边儿,火辣辣的太阳底下,他爹站在船头,全身上下都让鱼儿溅起来的水花打湿了,可他笑的是那么开怀,那么灿烂。

眼见沐雪家起了一网肥鱼,原本她们家准备的大木桶根本不够用,满满的装了三大桶,渔网里还有那么多的,似乎不见底,大家纷纷回家搬木桶来借给她们使。

沐雪见她爹娘高兴,也跟着高兴。古代这时候,鱼不是常见货,沐雪逛了那么多次镇子,还真没见着多少卖鱼的,即便有,那装鱼的大木盆也只有寥寥的几尾,一问价格,还卖得死贵,平常人家也只有过年才舍得买上一尾小小的鱼儿来尝尝鲜,平日你看那买鱼的,哪家不是大富大贵啊?

这时候卖鱼不是如现代那般论斤数,而是看品相重量一尾一尾的卖。

沐雪家鱼塘坎上不一会子就摆上了各种各样的木桶,沐雪爹把船往岸边靠,她大舅和三爹使出吃奶的力气死死把网往那边拉,见船靠了岸,沐雪娘赶紧递了准备好的大木瓢给她爹。

李铁栓乐得合不拢嘴,接过特制的木瓢弯腰就朝渔网里扎扎实实一舀,便是满满的一瓢大肥鱼。

“快,倒到水桶里来。”黄姥姥把木桶斜着,朝李铁栓喊。

木桶里之前就存了水,鱼儿一进桶就扑通扑通狠狠的折腾起来,把黄姥姥溅的一头一脸,黄姥姥不但不恼,反而笑的更欢了,冲李二嫂说:

“瞧瞧你家这大肥鱼,劲儿可真足!”

大家伙儿正忙活着,远处咕噜咕噜车轮子的声音响起来,一架大马车后面跟着一辆铺着宽木板的牛车。

马车停在沐雪家鱼塘边上,沐雪笑了一下马上迎了上去。

安老板打起帘子从马车上跳下来,一眼望着热热闹闹的人群把鱼塘围了个结实,沐雪见安老板如约而来,招呼他:

“安老板,你没多带几个伙计来吗?”她左右张望,只见着一个赶马车的伙计,后面也只有一个赶牛车的糟老头子,便有些皱眉。

“怎么,我特意借了这么大辆牛车来,还不够拉你家的鱼?”

这大热天,在马车里闷了那么久,安老板闷出一脑门的汗,用手擦了擦,望着沐雪。

之前这小娘子托他在金陵买了渔网,他才晓得她家的鱼塘要起鱼了,可说实话,他并不太看好她家的鱼塘,觉得她实在瞎折腾,怕是她希望太大,到时候失望就更大。

也不管安老板不相信沐雪能养起鱼来,这往上几十年,青石镇还从没有人挖过鱼塘养鱼呢,镇里卖得鱼都是从临镇倒卖来的,他那酒楼也虽列了一道糖醋鱼的菜,一来价格贵,二来货源少,几乎是没人点的。

沐雪之前就打听好了,这二斤以上的鱼一尾能卖上三四十文呢,若品相好些的卖上个五十文也是争相有人要的。

先头,她有心与安老板做这门买卖,可安老板只是不信,两人便没有把价格讲死,只道出鱼那天让安老板看了货再下决定。

如今,见这安老板到了鱼塘口,都还是满脸的不相信,沐雪也不与他多费口舌,直接领他挤进人群,站到鱼塘坎上去看。

安老板一边抱着怀疑的心态,一边是脱不了沐雪的情,原指定会跑趟空路,这刚一被沐雪拉着站在鱼塘坎,往下一看,瞬间把对小眼睛瞪的眼珠子都快掉了出来。

只见三个水淋淋的大汉子站在一艘小船上,因为拉着太过沉重的渔网,小船被渔网中拼命挣扎的鱼儿们弄的摇摇摆摆,船头的汉子手里拿着特制的大木瓢,一瓢接着一瓢紧张得舀着渔网里的肥鱼。

鱼儿倒进大木桶,又是好一通扑通。

安老板揉揉眼睛,觉得自己可能是被太阳晒晕了头,有些发起梦来。

“安老板,安老板,你怎么了?”沐雪见安老板紧紧闭着嘴,直愣愣的盯着鱼塘鱼网里的鱼,身子摇摇欲坠,似乎有些中暑的迹象。

“李老板!”安老板被沐雪喊的回了神,激动的一把握着沐雪手,也不管避讳不避讳,尊重不尊重的,直接就是服了,把个十一二岁的沐雪喊成了平辈。

“你这鱼,我全要了!”

沐雪见有人好奇的看过来,不动声色的抽出手,笑着说:

“安老板,你先别激动,我这鱼原本就是准备卖给你的,放心,别人夺不了这门生意去。”

安老板吃了沐雪的定心丸,眼睛黏在活蹦乱跳的鱼身上,又看了好久才舍得挪开眼。

“走,咱们到一旁商量商量价格去。”安老板迫不及待的想白纸黑字把这买卖定下来。

沐雪招呼了安老板到院子里去,外面人多口杂,实在不是谈买卖的地方。

里正家的几个儿媳妇也来帮忙,认出了镇上开着最大酒楼的安老板,见他跟着沐雪进了院子没一会子就笑眯眯的出来了,然后就招呼着村民帮忙把装了肥鱼的木桶往牛车上搬,可这一车才勉强装下四桶。

安老板懊悔,早知道就多租几辆牛车来。

且不去说安老板这日跑了几趟,直跑得他晒脱了一层皮,晚间回到屋里摊在床上累得连手指头都不愿动上一动。

这天从日出忙到日落,沐雪家的鱼塘共起了八百多尾鱼,条条个大肥笨,安老板也不让沐雪吃亏,一口气全买了去,每尾给出了四十五文的价格。

沐雪好奇问他要了这么多鱼不怕卖不出去吗?

因为鱼儿不比别的货,是鲜活的生命,离不开水,又不能长期储存。

安老板也不藏私,掰着手指跟沐雪算了笔账,青石镇上能买的上鱼儿的人家其实不少,苏老爷家便是头一个,光他家他就可以卖个一二十尾鱼,其他富贵人家一家卖上三五尾是不成问题的,加上其他几个镇子的大户,算起来光方圆几个镇子几日内就能卖出去三四百尾,余下的,他快马加鞭往上阳县,金陵送去,想来这等肥美诱人的鱼儿,再利用他的关系往那十几家馆子一送,馆子里的老板只有感激他的份儿。

沐雪也不问安老板准备把这鱼儿卖多少价格,她如今算了算,她爹忙活了一年,天天割草弯得腰都痛了,一年下来这鱼塘才不过卖了三十多两银子,还抵不上她卖半个月的皮蛋。

于是,沐雪对她家鱼塘的热情便瞬间减退了,可别人就不是那般想了。

大家晓得沐雪家的皮蛋赚钱,但到底是怎么个赚钱法,因沐雪家瞒得紧,也没个人可问的,便也只能随便猜猜,但这鱼塘的鱼可就不一样了。

往那镇子上卖鱼处的随便一打听,便晓得这肥鱼至少四十文一尾,乖乖,各家大娘媳妇掰着手指算了算,光这一网下去,他们家就得挣个三十多两啊,值当寻常人家一辈子的挣的了!

如此这般想着,村里人便睡不着觉了,好几家都嘀咕商量着干脆也把自己的地给挖了,挖成鱼塘好养鱼去。

这次沐雪家卖鱼,可谓是轰动了整个村子,沐雪和她娘商量了一下,这日凡事来帮忙卖鱼的,不论是借了个木桶也要,还是帮着抬桶上牛车,全都一家送一尾肥鱼去。

当然她姥姥家和李家可不一养,一家送了三尾鱼,大家随又是嫉妒又是羡慕,但看了一场热闹就得了沐雪家一尾大肥鱼吃,也是高高兴兴的。

一直忙到天麻麻黑,沐雪一家都累的不行了,她爹李铁栓却还是精神满满的,兴奋的不得了。

沐雪见她娘劝了几次让他爹去洗澡,他爹非拉着她娘算卖鱼的进项,一边算一边眉飞色舞起来,整张脸都显出得意来。

沐雪在一旁边吃瓜子一边看她爹娘算账,困得眼睛直打架,想想也是,她和她娘鼓捣皮蛋,如今这鱼塘基本都是她爹一个管理着,眼看着沐雪和她娘卖皮蛋赚了银子,他爹每次也不过是去帮着挖黄泥,和调料,并没有使上什么劲儿,在他心里可能很不得劲儿。

如今他一手管理的鱼塘卖了鱼,赚了三十多两银子,让他这个一家之主也赚够了面子。

李二嫂虽说也高兴,但却还没乐晕了头,她闺女每月卖皮蛋都有小一百两银子的进项,这三十几两银子她还真没放在心上,只不过是应付着自家这傻男人罢了。

第二日,沐雪睡了个自然醒,一觉醒来,太阳都升得老高了。

起床吃了李二嫂留的早饭,又洗了脸,看着家里水缸里喂着的三条鱼,突然哎呀一声打了一下脑袋。

她怎么给把程老狐狸给忘了,要是他知道她家鱼塘起了肥鱼,却没给他送一条起,依着他那小心眼子,怕又要多想了。

早知该让安老板给他顺带一条鱼去的。

沐雪心里后悔,马上找了个小桶来,从水缸舀出两尾鱼来装进小桶,收拾好就马不停蹄往镇上荣和堂赶去。

程大夫冷不丁得了沐雪的肥鱼吃,笑的见眉不见眼,直夸她有良心,沐雪笑着和他胡诌了些闲话,便交代说:

“家里还用鱼网兜着些鱼儿养在鱼塘呢,你老人家什么时候嘴馋了,差白小六来取就是。”

听沐雪这么大方,程大夫乐得直点头。

却说沐雪走了一遭青石镇,回程的时候带着草帽也能感觉到烈烈太阳的厉害,从路边巴拉一片芭蕉叶来当扇子,只得加快脚步往家里赶。

奈何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