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阴魂不散 > 第166章 西藏,共康桑

第166章 西藏,共康桑

作者:耳东、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我爽快的答应李总去找仙境,除了阿谀奉承他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我对潇潇的身世充满了无限遐想。

李雪和尹宝佳去找潇潇。也就是去找另一个世界。而我现在也得知了潇潇身世的线索,还有可能一个世外桃源存在。

两件事有异曲同工的地方,我绝对不能放弃这个机会。

还有就是那本天书也让我浮想连篇。天书?记录着每个人的未来。每个玄门中人都会对天书趋之若鹜,可李总为什么要得到天书?

李总不是玄门中人。也不修行。他想从书中得到什么?难道天书中还有别的秘密?

李总接二连三的给我安排事情,秦陵。白儿沟,现在又是找天书。这其中又有什么关联?

这些我都想不通,所以我必须要去查明,不然哪天自己死的可能都不知道。

一个星期之后,我和王毛就踏上了前往西藏的行程。

因为王毛的身份是逃犯,飞机和火车都是实名制。我们只好开车去西藏。不过也正因为王毛逃犯的身份,他才会跟我一起去西藏。

去西藏的原因和目的。我对王毛都没有隐瞒。本想听听王毛对这件事有什么看法,没想到王毛却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惜字如金。

我知道王毛是对我让他和我去西藏有不满,关于去西藏这事。王毛是有苦说不出,有点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意思,所以他对我有看法也正常。

不过我也不在意。现在只要他人在我身边,比什么都重要。

李总给了我很多资料。这些资料我笼统的看了一遍,发现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如果真有价值,李总也就不会用我了。

虽然资料中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但却收集很多关于喜马拉雅山的传说和奇闻异事。

喜马拉雅山自古就有雪人的传说,其中一件奇闻异事,不是关于雪人,确实因为雪人而起的。大意是说,有个探险队去喜马拉雅山寻找雪人的踪迹,结果没有找到雪人,却发现了几个“隐士”。

这几个隐士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在山里呆了多久,他们只是在一个山洞里躲避了一夜的风雪,等出来之后,已经过去了近百年之久。探险队将他们接下山,但一夜之间却又都离奇失踪。

还有一件比较有意思,也是一个探险队,在山谷中发现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与世隔绝,但材料却用的极其考究,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这座寺院是如何建成的,因为所用的材质根本无法就地取材,也无法从外界运输进来。

李总给我的资料上这种传说很多,可惜对我基本没什么用途。

西藏属于高原气候,地势较高,平均高度在4000米以上,又加上现在是十二月份,气候寒冷,而且异常干燥,这让我和王毛很不适应,并出现了轻度的高原反应。

我们两个轮换着开车,走走停停,用了十多天的时间,终于来到了尼古拉。

尼古拉位于西藏的最南部,与不丹接壤。

地图上并没有尼古拉这个名字,只是一个人烟稀少的村子,乍看去只有,绝对超不过五十户人家。

这里的人都是说藏语,因为语言不通,我们只好向着喜马拉雅山的方向继续前行。

又经过一天的行程,我和王毛就迷失在了空旷的草原上了。蓝天白云,绿草无垠,风从草尖上吹过,就会掀起一层层绿色的波纹。远处的大山,白头绿身,清晰的如水洗过一般。

“傻眼了吧!现在还往哪里走?”

我从车上下来,撒了一泡令人心旷神怡的尿,一抬头,发现在天地之间,有一群白色点在移动。

我忙拿出望远镜看,是有人在放羊。

我们立刻上车,快速的向羊驶去。

羊不多,只有三十多只,却个个膘肥体壮。

“共康桑(藏语你好的意思)。”王毛冲着赶羊的人喊道。

那人抬头看向我们,赶着羊群向我们走来,当他走近我们,我们发现这个人大约五十多岁的年纪,高原地区紫外线很强,可能是常年受紫外线的照射,让他的脸看起来格外的粗糙且成古铜色。

“共康桑,这里是哪里啊?”王毛连说带比划,希望对方能明白他的话。

对方将手里的羊鞭甩到肩膀上,问:“你们是来旅游的?”

他说的是普通话,而且非常的标准,这让我和王毛不禁感到吃惊。

要知道最近几天,我们到过很多地方,语言沟通是最大的障碍,即使有会说汉语的,也十分蹩脚,今天遇到一个能把汉语说的如此流利的人实属不易。

我和王毛很默契的点点头,算是对老人做了回答。

“老伯,你普通话说的真好。”王毛夸奖道。

“还行吧。”他一笑,露出了洁白的牙齿,比牙膏广告的牙还白。

“可以到你家吃饭吗?我们给钱。”王毛又问。这几天我们一直在疯狂赶路,几乎没吃上一口热乎东西。

“欢迎,欢迎。”对方表现的非常热情。

经过简单的交流,我们得知他叫牛根生,今年五十五岁,我和王毛都礼貌的称呼他牛伯。

跟着牛根生来了一个不大却很规整的村子,牛根生的家就在村边,一共三间砖石房,院子也不大,但在院子外边有一块非常空旷的地方,用篱笆圈了起来,做为羊圈。

虽然我和王毛都不懂得藏民的待客风俗,但从牛根生的言谈举止中我还是能感觉到透着一股淳朴的热情。

“牛伯,你们这里的风俗,我们也不太清楚,有什么忌讳的地方,您多担待。”我诚心实意的说。

牛根生摆摆手,端起瓷碗中的酒,说:“没有那么多忌讳,其实我也是汉人,我们这个村子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汉人,来先喝了这碗青稞酒。”

见根生如此好爽,我也端起碗,先咋了一口,味道并辛辣,又喝了一点,发现青稞酒并不像平日喝过的白酒,度数也要小的很多,并不浓烈。

我也学着根生的样子,将碗中的酒喝尽,立刻感到嘴中清香醇厚,绵甜爽净。

“你们这个村子怎么这么多汉人?”王毛夹了口菜问。

这也是我感到好奇的,在我们来西藏之前曾经做过一些的了解,在西藏汉人所占的比例非常少,而且大多都居住在一些大的城市,像这么偏远,又人口稀少的村子有汉人本就是一件奇怪的事,现在他又说整个村子有百分九十以上都是汉人,这就更加令人不解了。

牛根生放下筷子,又喝了一碗青稞酒,说:“这事还要从1940年说起……”

见牛根生的话匣子即将打开,我也立刻重视起来,放下碗筷聚精会神的听他讲了起来。

“1940年,十四世达?赖喇嘛作为灵童在青海被选定要入西藏,当时的重庆国民政府指定青海军阀马步芳派出了一个营护送十四世达?赖喇嘛从西宁到拉萨,当护送到目的地后,为了确保灵童安全,对外宣称将部队撤回,但其实大部分人都留了下来。当时,我爷爷就是其中的一员。”

“你们是当时护送灵童的国民军的后裔?”我吃惊的问。

根生点点头,说:“可以这么说。”

“可当时的护送军应该是在拉萨,即使最后释兵归农,也应该安置在拉萨附近,怎么会跑到这么偏僻的地方来?”我不解的问。

“小伙子这只能说明,你不了解西藏的历史啊。”牛根生掏出烟袋锅子,准备点上,王毛立刻拿出随身带的烟,给老人递了过去,说:“老伯尝尝这个。”

牛根生捻起烟,点上,抽了一口,继续说:“当时的西藏局势非常的混乱,各种势力犬牙交错,我爷爷他们这支队伍就一直被秘密保留了下来,直到1950人民解放军开始进行大进军,见国?民党大势已去,这支部队才从拉萨撤离,本意是撤回到台湾,但当时全国已经解放,队伍来到这里只好潜伏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想去台湾的初衷就成了不可能,不得已才在这个地方落地生根。”

“当时就没有想过要回自己的老家?”王毛问。

“怎么没有,但时全国刚解放不久,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我爷爷他们都是国?民党的旧部,谁也不敢回去。”

“这么说来,你们祖祖辈辈在这里已经生活了七十多年了。”我不禁感叹说。

“没有,我们搬到这里来也就十年的时间,之前我们不住这里。”

“那你们住哪里?”我脱口问道。

牛根生漫不经心抬起手,指向远处的大山,说:“在山里面。” 。VIP。♂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