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238章 王敬章出事了

第238章 王敬章出事了

作者:武文弄沫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有些发懵。

“您是说……那饭菜里有毒?”

“查一下宿舍管理员以前都用什么做诱饵,再查他都用了什么老鼠药”

李学武敲了敲桌子,道:“杀人于无形的毒药有很多,但能随随便便买到的却很少,普通人能获取的就更少了”。

“现在人都烂了,查起来估计也费劲了,但不要放弃,跟刑侦那边说,重点查胃部残渣,看是否有毒”

“还有~”

李学武皱眉看向窗外,想了想,说道:“判断一下现场,是否有挣扎的动作和痕迹,是否有自救或者求救的意图”

“再找找看,有没有其他人存在的痕迹”。

“注重细节!”

李学武转回头,看向周瑶道:“只要是犯罪,就一定会留下痕迹,我就不信王敬章都躲耗子洞去了,还特么有自杀的心”。

“是!明白!”

周瑶敬礼离开,她知道领导判断是他杀了,这个案子终于进入到了非常阶段。

傅林芳、王敬章、黄诗雯、房立宁、张国祁,甚至是来自首的刘光天。

一连串的事情发生,牵扯出了一连串的人。

王敬章的消失没引起什么热闹,可他的死却是成为了今天的热点话题。

这个人挺招人恨的,可毕竟是处级干部,正治上的问题不能牵扯到具体的身份上来,所以厂里也比较重视。

杨元松和李怀德分别给他打了电话,交代要仔细侦查,妥善处理。

干业务,领导的话你当废话听就行了,因为他们惯于说废话了。

特么的,都死人了,保卫处还能不仔细侦查?

要说妥善处理,还不是查出个让大家满意的结果才叫善终嘛。

王敬章活着的时候给自己找麻烦,特么死了还不消停。

李学武眯着眼睛,看着桌上的电话机,他琢磨着,人都没了,是不是最后利用一下,不然没机会了啊。

红旗派存在的话,可能还缅怀这位曾经的旗帜人物,但红旗派早就销声匿迹,灰飞烟灭了,谁还惦记他。

真要是关心和惦记,也不至于人都要成白骨了才被发现。

李学武让周瑶先去断死因,同时查给王敬章送饭的这个人。

初步猜测,王敬章死于食物中毒,有人谋害的。

不用想的多么复杂,这里不是柯南剧,没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爱恨情仇。

预谋杀人和冲动杀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麻烦,那就是屍体的处理。

活人好哄骗,死人可不好挪动,死沉死沉的,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沉的你不好挪。

王敬章是个社会性死亡了的人物,物理性死亡只是一个延续,甚至可以说是归宿。

李学武不关心王敬章死前要做什么,他躲在那里又是为了什么,他只想知道到底是谁躲在暗处干了这些事。

牵扯在一起的几个人物或多或少的都出现了问题,傅林芳自杀,房立宁失踪,黄诗雯精神出了问题,现在王敬章也死了。

到底是谁?

上午下班前,周瑶同分局刑侦负责人于东亮一起来了他的办公室做汇报。

虽然李学武现在不是分局主管治安的副处长了,甚至他都不在分局了。

可是,于东亮丝毫不敢轻视了李学武。

先不说李学武在分局的人脉关系,也不说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单说李学武的战绩。

三个月都不到,就把分局死刑案第一的名头给拿了,甚至在全市都能拿头一号的。

能办案,能指挥,能组织,能写书,堪称警界之星了。

现在李学武是轧钢厂的保卫处负责人,又是在轧钢厂办案,他自然是要来汇报工作的。

根据周瑶前期调查的证据,以及李学武的指导性意见,经双方共同调查判断,王敬章死于他杀。

现场获取的食物残渣,以及解刨死者胃里残留的食物残渣经过化验,判定为强力毒鼠药。

而周瑶在同宿舍管理员的询问中得知,以前管理员就是用食堂的那些饭菜做诱饵的,并且用的也是这种老鼠药。

不是巧合,也不是管理员下毒,而是现在的老鼠药就那么一两种。

老鼠吃过这个亏,就对这种食物有抵抗和畏惧行为,所以放着桌子上的食物不去动,反而相中了王敬章。

王敬章的相关情况已经告知了家属,其妻子已经从乡下往回返来处理后事了。

两人还没有办理离婚手续,所以王敬章的后事依旧是由其家人来处理。

厂里是有给处级干部丧葬费和追悼会待遇的,但现在这种情况,尤其当事人是王敬章,估计他是享受不到了。

就于东亮所说,现场没有发现其他人居住或者生活的痕迹,更没有发现作案痕迹。

初步判断为熟人作案,且是关系较为密切且充分信任的人。

李学武比较了解轧钢厂的情况,同时也跟周瑶做了询问,随后补充了一点。

那就是,既然宿舍管理员说王敬章一直把持着312的宿舍,那么根据王敬章在厂里的风评、生活作风判断,那间宿舍不可能没有其他人存在过的痕迹。

除非被故意抹除了。

而这么做的那个人,或者说当时下毒的人就是为了掩饰他的身份,将可疑物品都带走了。

所以要继续查,查跟王敬章有亲密关系的人,去过那间宿舍的所有人。

问清楚那间宿舍有什么东西,再同现在宿舍里的情况作对比,判断丢了什么东西。

查去过的人,查丢失的物,双管齐下,掘地三尺也要把这个人给挖出来。

因为案子发生在了轧钢厂,当事人也是轧钢厂的干部,且这个干部还牵扯到了保卫处正在调查的案子。

所以于东亮在来时就同周瑶商量过了,这个案子还得分两部分走。

轧钢厂内部的关系由保卫处来主持调查,毕竟更熟悉情况。

关于王敬章的社会关系调查,以及后续的技术支持则是由他们来负责。

双方协同,互相支持,争取早日破案。

周瑶是很有冲劲的,尤其这还是她正式参加工作后的第一个任务。

况且这个案子牵扯到了她的两个好朋友,她也想做些什么。

所以于东亮一提出这个建议,她便同意了,并且一同跟李学武做了汇报。

李学武听于东亮的汇报就知道这小子滑头的很,看周瑶年轻没经验,耍心眼子呢。

只要是工厂里的案子都没有简单的,他们根本不想接,更不想惹麻烦。

尤其听了周瑶的通报,死的这个还是前一段时间大学习活动的主要负责人,这就更让他犹豫了。

在分局那边早有默契,关于这一类的案子要慎之又慎,轻易不要下结论。

在他们私底下交流中,更是都说了,能躲就躲,能避就避。

现在看轧钢厂保卫科的副科长很积极的模样,他哪里还不顺坡下驴啊。

李学武瞅了他一眼,先是点点头,在周瑶积极的目光中同意了这个方案。

这个姑娘实在是太有精神和毅力了,跟这个年代的大学生一样,孜孜不倦,热心奉献。

好像永远都不知道疲惫一般。

不过点头过后李学武还是点了于东亮,说了这个案子厂领导比较重视,给他的压力也很大。

所以,李学武也挑明了说,会给分局那边打电话,有什么需要和支援的,他这边会提供帮助。

于东亮听见这个就是一阵苦笑,知道躲是躲不过去的了,面前这位不是一般人。

要说糊弄这个副科长还有可能,真到了李学武这里,他把大队长叫来也不够看的。

这位以前在分局的时候就够狠,是能直接跟郑富华和高震对话的人。

于东亮躲不过去,只能给李学武保证一定会尽力,电话就不用打了。

李学武当然不是吓唬他,案子破不了,他这个保卫处处长也是有责任的。

总不能所有的锅都给萧子洪背吧,欺负老实人有罪啊。

——

虽然王敬章的死给刚刚平静下来的轧钢厂添了一丝喧哗,但他和红旗社已然是过去的事了。

时代是富有激情的,可以给一群人以力量,时代也是残酷的,会让一群人忘记曾经的事。

议论被牢牢地控制在了一定的影响范围之下,也验证了厂管委会工纠队的工作能力。

李怀德给李学武打电话,完全是受厂其他领导的压力,也不想让这个人再影响了大局。

即便他已经死了。

李学武能感受到来自电话里的信心和从容,李怀德并不怕这个。

可能是工纠队和文宣队的工作做的还不错吧。

案子发生了,有影响,但不多,至少对于李学武来说是这样的。

活着的时候都不怕他,死了的就更不会在意了。

李学武现在是保卫处的一把手,又兼管着贸易工作,案子只是他负责的工作内容之一。

所以除了听取保卫科的两次汇报,他并没有过度的给予关心。

上午开了三个会,一个联合企业工作推进会,一个安全管理工作会,还有一个组织学习会。

如果单纯的管理一个部门,他不会这么忙,可谁让他“自找苦吃”呢。

贸易项目越做越大,牵扯到的业务和部门、单位越来越多。

业务上的协调和管理、部门之间的调度和筹划,单位之间的合作与经营,都是他在拿主意。

当然了,也不是李怀德耍无赖,把所有的工作都交给了他。

李怀德那边更忙,不仅仅要推进管委会的全面管理工作,还要负责一部分贸易项目的协调工作。

因为他总揽全局的态度,现在全厂的工作都在经他的手。

业务上,他不是正厂长,但做着正厂长的工作,当着一把手的权。

虽然有程开元的掣肘,但对方犹豫和迟疑的态度给了他步步为营,全面接管轧钢厂的机会。

组织上,他不是厂书记,但干着厂书记的活,拿着组织建设和管理的脉。

虽然杨元松还在,但外部形势的变化,以及厂管委会的权利不断扩张,他的影响力已经严重被侵蚀。

很简单的来说,全厂各单位、部门、车间都成立了相关的工纠小队和文宣小队,全面掌控了执行和宣传的权利。

在李学武的影响下,生产管理处邝玉生默认了这种变革和发展,使得轧钢厂最关键,也是最大的生产部门快速地完成了变革化进程。

干业务,干工作,还是车间主任说了算,这是一手变革,一手抓生产的最直接体现。

但思想建设和组织工作已经掌握在了管委会的基层组织手里。

也就是说,管委会能直接绕过厂谠委会直接领导和管理轧钢厂的行政工作和生产工作。

杨元松知道,自己实际上已经被架空了,说是谠高官,但管委会都没进去,算什么厂领导。

李怀德的目的也很明显了,就是逐步削弱他的影响力,削弱谠委会的权利,直至由管委会全面管理轧钢厂的所有工作。

即便是有谷维洁掌握着文宣队,掌握着管委会的组织宣传工作,但这并不能证明杨元松对轧钢厂还有足够的影响能力。

因为他对谷维洁没有信心,没有信心在接下来的组织工作中掌控她的思想和方向。

灾难来临前,最可怕的不是轰然倒塌,而是你眼睁睁地看着它落幕、毁灭,却没有一丝解决的办法。

杨元松现在就是这样,他还在试图力挽狂澜,救大厦之将倾,可眼前的变化让他有种无力感。

回天乏术了~

在组织学习会上,李学武的发言很简短,也很朴实,没有任何亮点,或者说是激进的态度。

他就坐在那里,冷静,淡定,睿智,做事又充满了智慧。

管委会里没有李学武的位置,可又好像处处都有李学武的影子。

管委会做的工作里没有李学武的指示,可又好像事事都有他的意志。

这太可怕了,一个人对工作、对问题、对未来的影响力可以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就证明他对所有事情的掌控力度到了一定的程度。

杨元松坐在那里,看着侃侃而谈的李怀德,看着沉默不语的程开元,看着一边记录一边思考的李学武。

他知道,旧的时代落幕了,新的时代来临了。

wenxuebbs. 1314xs. ybzw. qqshuba.

txiaoshuo. dzxiaoshuo. 5dzw. xjtxt.

heidaobook. papabook. wuxiabook. dushuku.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