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独步明末 > 第二十六章 年终汇报

第二十六章 年终汇报

作者:A紫苏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绵绵的小雪下了两日后天气终于放晴,这是今年冬天唯一的一场小雪,春节的临近使得王徐寨更加繁忙起来。【如沫文學

各地的商贾将王徐寨需要的粮食、硝石、硫磺、木料等物品运来,又将工坊生产的火柴.肥皂和精美的海外物品转运出去,毕竟谁都想着趁着过年这段时间大赚一笔。

这段时间最为忙碌的当属张茂才,这个书生确实很有能力,帮着孙凯把提出的事情给细化,对于许多事情来说,他的做法更脚踏实地,很好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而孙凯提出的许多思路都是天马行空,想起一出是一出,有些则是太过激进超前,最多也只能称之为框架,而剩下完善的事情,就只能由张茂才来做了。

好在张茂才不是只知读死书腐儒,出自贫苦家庭的他知道底层民众需要什么,怎么做才能让流民把心留在这里。

他虽是只有秀才身份,但熟读四书五经,还经常看一些杂书,而且经历的磨难不比其他贫苦民众少,因此眼界和学识自然要比一般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文人高出许多,自己心里也有对天下大势的预测。

如今天下官员腐败、流贼四起、天灾不断,辽东鞑子又隔三差五入关抢掠,朝廷官军却一败再败,这一切都预示着一个朝代的没落。

半年来协助孙凯收拢流民,招募家丁,观察孙凯为人随和简朴,又懂治军之道,还有源源不断的财力支援,而且各种五花八门的利器更是让他信心倍增,简直是乱世良主。

他也有心中的野望,当然只限于文人的最高成就,这让张茂才更坚定了辅佐孙凯的决心。

自从接手了王徐寨民政事物后,张茂才组织起了不少人手,带着他们便实施了起来,这些人很快便摸到了门道,开始把王徐寨拉上了正轨,并且迅速的推广开来。

他首先完成了对王徐寨户籍的统计,并且进行了登记造册,然后又开始丈量土地,兴修水利打井抗旱,最后开始按照户籍,对现有的土地进行划分,合并临时的棚户村落,使人口逐步的集中起来。

当年孔有德兵乱使登莱两地的军民被屠戮一空,产生了大量无主荒地。

通过整合集中招募的流民,对现有荒地地进行复耕分配,并且有开垦了不少的无主撂荒土地,为下一步接收流民安置流民腾出了比较充裕的土地。

分田地的同时还要兼顾各个工坊的生产及账目往来,

这其中牵扯的事情着实不少,但是在张茂才的妥善处理下,不少麻烦是都迎刃而解。

如果这些事情交给孙凯去办的话,估计孙凯也要晕菜,可是张茂才是穷苦人出身,熟知底层民众的需求,别看上阵打杀不行,处理起民事来,倒是轻车熟路,再加上王徐寨自上而下的严谨作风,犹如清晨的朝阳充满希望,也不存推诿扯皮的官僚作风,所以每个政令推行起来都很是顺畅,使得王徐寨所作之事推进的速度飞快。

张茂才积极严谨的作风也赢得了孙凯的尊敬,临近年底张茂才更是忙着审核账目,归拢各个工坊的盈利和军队粮食及弹药的消耗,一连忙碌了十多日,才捧着一摞厚厚的账本来到孙凯的屋内。

半年多时间兢兢业业的工作终于使得王徐寨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略有结余,张茂才也是很有成就感。

孙凯起身拿起暖水瓶沏了一杯速溶咖啡,立时一股咖啡浓郁的香味在屋中盘旋,递到张茂才面前说道“茂才兄辛苦了,这是咖啡,味道还不错,你尝尝!”

张茂才忙起身接过闻了闻说道“香气扑鼻,看来是好东西。”

说完吹了次热气喝了一口皱了皱眉说道“味道有些苦又有点甜,”

“茂才兄,这是西洋茶,有提神、醒脑的功效,我给你准备了一份,一会拿回去细细品吧。”

说话间孙凯翻开账本一看满满的全是大写的1贰叁肆,顿时头就大了。

见孙凯一副头大的样子张茂才赶紧说道:“土豆和红薯秋末已经全部收获,至少可以支撑到明年冬小麦收割。入冬前我们王徐寨周边的荒地已经全部复耕种上了冬小麦,共计有二十万亩,明年我们的粮食问题就将大大缓解。”

这些来自现代的高产良种亩产量在一千二百斤左右,由于明末没有化肥和土地干旱等诸多因素,折半每亩六百斤计算,二十万亩,一亿两千万斤呐,孙凯心里暗自计算着。

轻轻吐出一口气,孙凯一阵轻松“不错,看来明年我们的储备粮就很充足了,过完年茂才兄就安排人手建粮仓,准备储存粮食,农户手中多余的粮食千户所按市价收购,不得外流。”

有了充足的粮食,便可以继续招募流民,王徐寨的实力便能够持续增长。

“嗯,我马上就着手准备。”这个时代粮食是硬通货,也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就是到了现代粮食也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张茂才对这事不敢马马虎虎。

接着张茂才露出笑容说道“今年咱们王徐寨火柴和肥皂工坊盈利二十万两白银、海外货品盈利一百二十万两、剿匪缴获六十万两,共收入二百二十余万两。”

顿了顿又接着说道“今年由于千户所各种设施都是初建,花费也是颇多,家丁军饷、伙食支出四万两,给各个衙门的月例银等支出四万余两,共支出九十余万两,结余现银一百三十余万两…”

“还有一百三十万两?嗯,茂才兄辛苦了。”孙凯表示满意。

张茂才离开,君蝶舞蝶就转身从内庭走了出来,看到孙凯拿着厚厚的账本正在发愁,上前问道“相公怎么了,为何发愁?”

孙凯伸手把账本递给她道“你看吧,我一看就眼晕”

君蝶接过账本翻开看了一眼嫣然一笑“相公这有何难”

说罢快步回去拿出一个小巧的算盘,坐在桌前‘噼噼啪啪’的打了起来,不到半个时辰,君蝶合上账本说道“相公,账目核对完毕”

孙凯伸手把君蝶舞蝶一边一个拉到自己腿上抱住‘啪’的在脸上亲了一口“老婆大才,以后咱家就交给你了,你可得把咱家看好了”

“相公,大白天让人看到。。。”

三人嬉戏了一会,孙凯拉着姐妹俩做到桌边,顺手拿过一本大开的本子和圆珠笔说道“来,我教你们另一种记账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简单而且易于书写。”

说完就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下了1贰叁肆伍和相对应的12345等阿拉伯数字,说道“你们看,我们现在的数字写法是不是很麻烦而且看着很生涩。”

“这是西域的计数方法,我见过。”舞蝶有些得意的说道,毕竟出身书香门第,姐妹俩的见识还是有的。

阿拉伯数字传入中原,大约在十二三世纪,也就是元朝那时,当时和西域交往频繁,传入路径是西域通道,但传入后未被普遍采用,天朝上国的儒家思想让他们仍然顽固的采用老旧的计数方式。

孙凯笑笑说道“这是阿拉伯数字,他不但易于书写而且简单易学”

说完孙凯用阿拉伯数字列出一个简单的加法算式而且很直观,姐妹俩本就聪慧,没多长时间就摸到了门道,在那里笑嘻嘻的互相出题计算起来。

孙凯从桌下的抽屉里摸出一个计算器放到桌上“哝,用这个东西计算就更快了。”

说完用手指在按键上啪啪的按起来,计算器随之‘叮叮’的响起。

舞蝶手快一把拿过计算器‘啪啪’的按起来“相公,这东西太好了”

姐妹俩对孙凯时常拿出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已见怪不怪,比如能养小人的手机,刚开始姐妹俩大惊小怪,不敢去碰,现在姐妹俩不玩到没电自动关机誓不罢休。

没办法,孙凯只能给姐妹俩一人买了一个平板并下载了一些单机游戏,姐俩看到比手机更大的盒子,顿时对手机失去了兴趣,一人抱一个平板玩了昏天黑地.

只是这样一来充电成了问题,孙凯只得又从现代买来了成套的太阳能和风力发电组,这些活别人干不成,只能自己带着几名亲兵动手,把太阳能板安装好。

把线引导屋内,包括电瓶在内的组件一起负责提供电源,这样千户府里的照明也一并解决了。

孙凯一旁看着姐妹俩嬉闹,想着看来得把小学数学课本拿来给姐妹俩学习了。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