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凤逆九天:绝色妃子惹人疼 > 第12章挑选茶工

第12章挑选茶工

作者:笑眯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要在第二关的城府斗名以及最后的京城斗商之中获得胜利,需要大量的银两,人力物力名声和资产。

如今的叶家,勉强拿得出手的,也不过是往日的盛名了。可故人已逝,名茶已绝,叶家的御品贡茶“清泉明月”若无法复生,这盛名,也不过是虚如云烟的泡沫罢了!

而说实在话,那所谓的“清泉明月”,叶清宁至今不知是何茶叶,想要复生又从何谈起呢

“罢了,车到山前必有路,如今多想也是无益,反正再难也得坚持下去。”俗话说得好,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叶清宁起身细细收好参选章程,道:“报好了名,也该着手准备采茶事宜了。年前我便托了牙婆带些人过来看看,前几日忙着成亲之事,倒把这事给耽误了。眼看春分将至,往后数日我怕是顾不上你,你若是闲着,便叫水儿带你四处转转,熟悉一下环境。”

顿了下,她又道:“若是明儿个你想帮着过过眼,也可一起到后山茶园观月亭来。”

“好。”陆子安若有所思地点头应道。

作为茶商之家,采制新茶向来是一年中的大事。

叶家种植的是碧螺春茶,采摘的日子比较早。每年约莫春分前后便开始采摘,到谷雨前后,全部茶叶必须采摘完毕。其中,以春分至清明之间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上佳。

除去采摘早的特点,碧螺春茶还要求采得嫩,和拣得净。

采茶时,通常只采取最为细嫩的芽叶原料,一芽一叶,叶形卷如雀舌,长不过一寸。一般炒制一斤上等碧螺春茶成品,需采摘七至八万颗芽头。若是更为顶尖的极品碧螺春,甚至能达到每斤干茶含九万颗左右芽头,足见采摘时原料之幼嫩。

除此之外,所采回的芽叶还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凡是形状残缺不美观或是尺寸差异较大的不标准芽叶,都必须一一剔去,务必保持所有芽叶的匀整一致。通常熟手的茶农拣剔一斤芽叶,需费工一个时辰左右。当天采好的茶,必须当天进行炒制,绝不能留至隔日。

由此可见碧螺春茶对于采摘功夫的要求之深,绝对非同一般。

叶家这几年来陆续觅了些好帮手,有些是原本便忠于叶家的老茶农,有些是没有在战乱之年成为茶商,又找不到更好依附的穷苦茶农,他们本身制茶经验丰富,再经过这几年的培训磨合,水平都达到极高的标准。

但人数实在是太少了!

叶家两座茶山,种了近三千亩的茶树和果树,而所有茶农茶工,包括叶府上下加起来还不到两百人。每每到了采茶时节,所有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就连身体不佳的叶林氏都必须出来帮忙料理后勤琐事。

今年的茶叶,品质较往年更是好得多,又关系着未来皇商大选的结果,故而对干茶的要求更高。这就意味着必须更严格地把控好每一个步骤,以保证品质。所以,在原有人员的基础上,叶清宁不得不想尽办法,尽量再多招些帮手。

第二日,接到叶清宁传话的牙婆刘大娘,便带着近三十人浩浩荡荡地赶了过来。正好之前的夫婿人选之中,被留下的那个樵夫周福生也处理完家中的事情,赶过来准备上工了,于是一群人便齐聚后山茶园,现场验测挑选。

观月亭里,陆子安并没有到场。

叶清宁假装不经意地朝四周张望了几眼,没有发现他的身影,这让她心中隐约有些失望。看来她的暗示,对方并没有听进心里。她希望陆子安能够更主动地融入到这个家族来,可是却不希望那是出于她的要求和吩咐,他才去做。

“姑爷呢”叶清宁朝碧洛低声问询了一句。

“水儿清晨过去请安时,姑爷还未起榻。按着您的吩咐,便候在那儿了。这会儿许是正用早茶吧。”碧洛递给她一盏茶,随口猜测道。

慢慢抿了一口温热的茶汤,叶清宁不再记挂着陆子安,开始静下心来听着刘大娘细细介绍每个人的情况。然而,越听便越觉得头大。

她对于茶工的要求,最基本的就是忠诚团结以及好的品性。但这些并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够看出来的。所谓人不可貌相,顶多是从言行举止等细节中,去作诸如脾气好坏性格急不急躁等此类初步的判定,其余只能留待日久见人心。

其次是要求眼明手巧心细,这就需要进行现场的测验。

而最后是看有没有学习能力,或是其他突出的能力。

刘大娘带来的人,大部分是年前在各地买下的孩童和少年,多为十至十五岁之间,男女都有。除此之外也有小部分是邻近县城的人家。

这些人最明显的共同特点,就是家里都十分贫困,揭不开锅的大有人在。特别是那些孩童,大都瘦骨嶙峋。像碧螺春这样的上品茶叶,他们莫说尝了,连见都没有见过,当然更不懂采制和冲泡之法。哪怕是对品种和品级较低的廉价茶叶,也所知甚缺。

战乱对曜国的影响是巨大的,虽说已是永曜七年,但全国各处像这样连温饱也解决不了的穷苦人家,还是十分普遍。相对而言,叶清宁在这种形势下,能够勉强保住叶家的生计,并在缓慢发展中,已经是极有能力的体现了。

若国力发展缓慢,如何刺激经济,如何扩大贸易,使国民能够有更多就业和赚钱的机遇,能够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所谓没有压力也就没有动力,没有可供争取的利益,没有对美好未来的希望,也就激不起国民奋发向上的精神气儿来。

就好比叶清宁,若不是因为身份使然,有一个远大的目标在时时刺激鼓励着她,只怕她当初便宁愿安居于某人的后院,镇日与其它同样闲得无聊的女子争斗厮杀。那么,也就不会有今日的叶家,更不会有再进一步的可能。

想到这里,叶清宁突然对明成帝重选皇商的用意,有了更深刻的看法。

曜国有三宝,茶叶瓷器和丝绸,都是属于消费层次较高的商品。在战乱之前,不光在本国交易非常活跃,就是国际之间的贸易亦是十分普遍,算得上是真正使国库保持丰盈的法宝。

就叶清宁所知,叶家以往在曜国西南边境外的辰国,便开设有不下数十的商铺。辰国资产富饶,民风又喜爱奢华享乐,故而喜茶的雅士极广。

只是战乱前后,叶家突遭恶运,本国的生意尚且自顾不暇,被时刻觊觎之人瓜分干净,更别提打理鞭长莫及的境外商铺了。

习惯性地用指尖轻敲着大理石桌面,叶清宁暗暗发誓,总有一天,叶家被夺去的一切,都要连本带利地讨回来!

目光从待选的人群中一一滑过,在神情激动几番欲言又止的周福生脸上停留了片刻,叶清宁垂着眸认真地考虑起来。

从长远来看,她是恨不得能将所有人留下,甚至更多。但眼看距离春分不过短短数日,她实在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慢慢考验这些新手的品性,以及培训她们的技能。何况一下子增加许多人手,各种开销也将大大增加,这是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看来只有冒一下险了。

打定了主意,叶清宁便吩咐着众人各自做了自我介绍,又进行了简单的问答。经过一番基本的挑挑拣拣,她尽量将全部孩童和少年都留下,而对大人的选择则以女子优先,看上去勤劳忠厚的男子为次。

如此下来,在第一关的面测当中,初步剔除了确实不堪留用的人员,还留下了二十余人。

接下来,碧洛领着几个小丫鬟送过来几篮点心和坚果杂粮,按着叶清宁的吩咐,将杂粮细细地混杂分到与待选人数相等的碗中。很快,一碗双色杂粮与一个空碗便被分派到每个人的面前。

第一关是体型相对较大的黄豆与豌豆,第二关则改为赤小豆与绿豆,第三关是难度最大的黑白两色芝麻。要求每个人在最快速度将两种杂粮分开,以此来考验眼力手速和细心程度。每过一关,便能领用一块点心和茶水充饥。每一关前三名最快过关者,可额外奖励一块点心。

饿惯了的人们,通常在食物面前都特别卖力,精致点心的香气和弥漫着云雾的热茶清香,无不刺激着众人想要尽快过关的心思。随着碧洛的一声令下,众人便捧着碗手脚麻利地挑选起来。

参选的人群中,有个约莫十四岁的少年格外引起叶清宁的注意。

那少年相貌颇为乖巧秀气,小身板虽然极瘦,但看上去并不虚弱。他的眼睛时不时地朝不远处的点心瞟着,手中却未曾慢下一分。很快,他便率先完成了第一关。从丫鬟处取了点心和茶水,他回头瞟了眼同伴,将茶水一饮而尽,两块点心却没舍得咬上一口,从腰带里掏出一块洁净却老旧的粗布将它们包了起来,细心揣入怀中。

然后他回到人群中开始第二关的考验,难度虽然有所加大,但他的速度并没有比其它还在第一关的同伴慢,只是神情倒是认真起来,不再总记挂着那些点心。

叶清宁依稀记得那少年名唤徐飞,是从昕城过来的,与旁边那个动作极慢的小女孩徐媛是同乡。

看来倒是个好孩子。

叶清宁暗暗点头,不期然又想到陆子安,或许将这孩子指给他做个书童也不错呢。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