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长生悠悠两千载 > 第二十一章 尘埃落定

第二十一章 尘埃落定

作者:落红应无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甘龙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轰在了不大的宫殿上空,荡起一圈圈震人心弦的波澜,坐在甘龙背后的贵族或面露难以维系的微笑,或沉默不语,或忧心忡忡,但都毫不例外的将目光放在了甘龙的对立面,那个以一己之力对抗他们的外邦人,卫鞅。

秦孝公安坐在大位上,身为这场辩论赛的公正的代表,此时并不是他应该开口的时候,否则便失去了举办这次辩论会的意义,他已经帮助卫鞅塑造了一个完美的开头,而接下来的事……

秦孝公的食指轻敲在桌面上,一双漆黑的眼眸映射出卫鞅挺拔的身姿,人都在等,另一个主角,那个名叫卫鞅的人的回应,而君也在看,看着卫鞅的答案。

“还未请教先生名讳。”

卫鞅没有诘问甘龙的反对,而是询问甘龙的来路,面对卫鞅这不按常理的出牌,甘龙心神一荡,但又回答道。

“我名为甘龙,今任太师一职。”

“善。”

卫鞅轻笑,而又问道。

“可太师,又是如何认为我的建议不行的呢?”

卫鞅此言一出,身处左位的贵族文官们心中都对卫鞅低看了一眼,甘龙心中也是冷笑不已,认为不过第一轮交锋,卫鞅便已经向自己示弱。

秦孝公也是皱眉沉思,虽然卫鞅是为法家大才,但才华和临场能力完全就是两码事,能够大殿之上侃侃而谈却胸无点墨的人有,真正有才华没有能力演讲的人也是不少,但是今天这场御前大辩论其实是卫鞅亲自要求的,而卫鞅却又不像是那种冒失的人。

贵族们在嘲笑,秦孝公在观望,场上唯有洛君一人对着卫鞅的眼神从未有过怀疑,因为他知道卫鞅真正的才华和他人难以想象的信任。

面对卫鞅的示弱,甘龙虽然脸上不屑一顾,但脸上还是摆出一副忠厚长者的姿态,引经据典辩驳道。

“圣人只能在不改变民众习惯的前提下,去进行统治,智者只能在不变更现有制度的情况下,来治理国家。他们应循百姓的习惯去进行教化,不用费力就可以成功,沿袭旧法度而治理国家的,官吏们熟悉而人民也安心。现在如果变法不按秦国的传统办事,天下人肯定要议论国君,这股力量不能轻视,还是希望国君郑重考虑一下吧!”

甘龙看似规劝,但任谁都听得出来他口中那股咄咄逼人的感觉,对此卫鞅依旧面不改色,下面的贵族们却是一个个在心头乐开了花,秦孝公暗自摇了摇头,想要叫卫鞅下来的时候却听他的掷地有声的回应。

“太师所见所言皆是世俗之言,平常人安于老习惯,学究们迷恋自己听熟的老一套这两种人挂个官名,守守法度是可以的,但不能同他们讨论打破常规的事情,夏商周三代礼制各不一样,却都成就了霸业,贤者敢于创立新法,愚笨的家伙只能受到旧法的制约,贤者敢于变更礼制,不肖之徒只好受到旧制的约束,受旧制约束顽固的人,是不值得同他们商量大事的,受旧法度制约的人,是不配同他们讨论变革的,国君你不要再受他们困惑了。”

卫鞅义正言辞的回话立刻引起了甘龙的反弹,他第一时间从座上跳了起来,指着卫鞅大骂。

“竖子尔敢!”

“我怎么不敢?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尸位素餐,不求上进之辈我绝不屑于之为伍,我忠诚的是大王,忠诚的是秦国社稷!”

卫鞅甩袍挺身,右手直指着面如土色的甘龙,声色俱厉,听到卫鞅的发言,纵甘龙再怎么厚颜无耻,此时却也是说不出一句反驳的话语。

“够了!”

看到自己的老友如此难堪,坐在甘龙身边的杜挚也终于拍案而起,没有立马诘问卫鞅,而是对着秦孝公大声说道。

“我听说,没有百倍的好处,不可以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能够更改祖先的器物,我还听说过,遵循古法不会有过错,依靠旧历不会出现偏差国君三思!”

杜挚十分聪明的避开了风头正盛的卫鞅,转向一边的孝公耐心的解释,而卫鞅却是立马回击。

“前代的礼教各不相同,你究竟是效法哪一个朝代呢?各帝国的礼制都不一样,你究竟遵循哪一个帝王的旧礼呢?”

说完,卫鞅没有打算偃旗息鼓,而是再次予杜挚一迎头痛击。

“革新与循古之别,三代不同礼而王,五霸不同法而霸,你今日朝堂之言,孰为汝多知乎?”

“故智者作法,而愚者制焉,当时而立法,因事而致礼!治国之道一成不变,永远只能被东方诸国所孤立!”

卫鞅这话就像是一刀揭开了在场贵族们心头上的那块遮羞布,秦国的地位之难堪是他们内心不敢触及也不愿提起的痛楚,而卫鞅这话却是赤裸裸的将这份禁忌摊在了明面上,这次终于不再是甘龙和杜挚两人而已了,后面的贵族都是第一时间站起,见卫鞅就要再起一番舌战群儒的戏码。

“够了!”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秦孝公突然拍案而起,人都齐齐低下了头,秦孝公环顾四处的贵族高官,缓缓说道。

“我听说荒僻小巷的人少见多怪,头脑顽固的学究喜欢无谓的争论,愚蠢的人高兴的,正是聪明的人感到可怜的,狂妄的人所快乐的,正是闲人的人感到忧虑的,他们说的都拘泥于社会上那些庸俗的议论,现在我不再犹豫了,我决定任用卫鞅为左庶长,全权主持我的新政!”

甘龙和杜挚为首的守旧派又要抬头,秦孝公却是指着卫鞅,卫鞅拱手对着秦孝公,秦孝公脸上露出自信骄傲的浅笑,开言道。

“今后国政,悉听左庶长施行,有违抗者,与逆旨同!”

贵族骚乱,交头接耳,接受了委任的卫鞅朗声接受,后面的洛君终于抬起了头,他看着大殿上的这一幕,他似乎看到了,这个时代序幕的拉开。

………………………………………………………………………………………………………………

之所以不选择在作家的话中交代这事是因为防止一些外站或是盗版网站看到此书的人看不到这一条说明,其他求票事宜会在作家的话中书写,谢谢大家体谅谢谢。

注:这一段原文出自

《史记·商君列传第八》: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

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

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俗,学者溺於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反正,不花钱的233

♂狂♂人♂小♂说♂网*♂www.du♂shu.k♂r♂丝♂路♂文♂学♂网*♂www.wen♂xue.c♂om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