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回到大汉盛华夏 > 第五百七十五章 带着神棍回龙城

第五百七十五章 带着神棍回龙城

作者:xiandaima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说来说去,王廷也没有弄明白倭国这天照大神的来历。http://www.juyuanshu.com/407628/

    留在家中的族人都已经召集来了,都汇集在祠堂当中,王廷在王宠等人的带领下来到祖祠内。

    不过让王廷诧异的是,为何自己在前世并没有了解到这里有什么祖祠。可眼前的祖祠不但堪比孔圣人的曲阜孔林,甚至占地和庙宇规格比孔庙更加过之。

    这么一个历史传承旅游之地,为什么在历史的长河里消失了呢?

    不论王廷怎么不解,但祖祠赫然入目,他在召集来的族人的拥护下迈步走进祖祠内。

    祖祠分许多进堂和偏堂,门前是俩棵巨大的柏树。

    王氏祖祠是由先贤祠和祭祀祠堂合二为一的。

    一进门就是皇帝祭祠,俩侧是皇帝升平有的陈设,通往皇帝祠堂的路旁已经站满穿戴整齐的族人。

    王廷在族人的带领下,来到偏堂也换了族人统一的祭拜衣服,这才在众人的带领下首先来到三皇五帝之一的喾的祠堂里。

    首先是王宠代表族人念了一篇恭颂先祖的颂文,然后才让王廷磕头敬香。

    从喾往后,每一代王氏有名的先人皆有祠堂,这一路王廷磕头下去,只把王廷的腰差点累坏了。

    自从自己来的汉代后,还没有像今天这样磕头磕上这么多。

    不过累不是真累,只是王廷磕了这么多头是自己对自己的调侃。给自己的先祖扣头王廷是真心的,自己从族谱上分析,无论前世还是今生自己都是这王氏一族,自己这个头是必须磕的。

    来到姬昌祠堂的时候,供桌上赫然拜访着《伏羲卦经》,王廷看了看,知道这时候不是问事的时候,赶忙磕了下去。

    祠堂后面绿树围绕着一副先天八卦图案,王廷看去,似乎树木的种植都是按照卦象来的。

    一路走到最后一进祠堂,那才是王氏师祖王子乔的祠堂了,也就是周灵王的太子姬晋了。

    王子乔(姬晋)的祠堂非常宽大,中间是其雕像,俩侧分别有石刻,上面刻有自他直下已经逝去的王氏先祖的名讳。

    “王氏第八十六代孙王廷王子昌拜祭先祖!”不管皇帝喾也好,还是周代各个先祖,都不是王氏始祖,眼前的这位先祖才是代表王姓的开始,是真正王姓的始祖。也就是说从王子乔开始,到王廷这里已经传承了八十六代了。

    王廷亲自把准备好的猪头等物恭恭敬敬的摆在案子上,又点燃了香烛才算正式拜祭完毕。

    王廷拜祭完毕,王宠带着王廷来到一间族堂里,这里已经坐满了族内老人。

    “有族内八十六代族人王廷归族,如今王氏一族自始祖以来,历秦而汉,期间朝代更迭多有散落。

    幸哉吾族有子昌族叔称世于汉,并领百姓昌盛于以往,特于诸位族内各支商定,立王廷为王氏一族族长,不知诸族人可有异议?”王宠的低位在族内不底,待王廷坐下后冲众人说道。

    “吾同意族叔为之!”其中一人站起说道。

    “等等!”王廷现在才明白过来,原来王宠说的让自己当族长是真的,他还以为那不过是王宠的谦让之言呢,此刻赶忙站起阻止道。

    “吾武陵一族得以入族庭赖于先祖有灵引而至,对于族人所意,子昌当以盛王氏一族而从之,耐子昌公事繁杂,实不能有暇顾之。

    族人心意子昌领之,族长之选还是从先而不变,不过子昌在此给王氏允诺之,当选族内有德而居才者随吾,想来不时吾王氏当昌而盛万代也!”开什么玩笑,自己已经有这么多事情了,哪有心思当个什么族长。

    不过不当归不当,族人的心思他明白,自然也要给族人一颗定心丸的。

    众人有商量了半天,终于还是尊重了王廷的意见,族长还是由原来高过王廷一辈的叫王商的来当。

    拜祭完祖祠,王廷的身份得到了确认,终于在族长的带领下,来到了祠堂的密室中。

    “竟然王氏还有如此隐秘之所!”王廷跟着众人来到祠堂下面的密室中暗暗说道。

    密室不大,就像是一个小书房,里边摆满了竹简等物,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王廷竟然真的看到了和龙城一样的铜书。

    这个铜书不过不大,比起龙城那个天然大物可是小多了,和如今出版的书籍差不多大小。

    “此处皆为王氏遗书,请子昌收之带为守!”老族长王商说道。

    “哦,族叔,此乃王氏祖留之物,子昌先带回研讨一二,待得明先祖所记之事,回头当回归族氏祠里为好!”王廷不是贪得无厌之人,既然这东西是整个王氏族人的,他也不能得而居之,不过看还是要看的,谁让这铜书如此珍贵呢。

    王廷这一趟收获还是巨大的,不说别的,这王氏家族虽然和自己家相隔很远,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族人,而且按照族中的辈分来说,王廷收获了一大批孙子,就连许多满头白发的老者也要管他叫上一声爷爷。

    “走吧!”王廷办完了族内的事情,又在益州各处转了转,就带着收获往龙城而去了。

    这次回去也把族中许多人带了回去,特别是那个叫王通的小神棍。

    王廷看这家伙年纪虽小,但见识一点也不少,这要是再找几个名师一打造肯定也是和诸葛亮一样的妖异之才。

    “你小子又在算啥?”坐在车厢里,王廷看着王通又在掐着手指算来算去,而且还不时的皱眉。

    “太爷,几日后有交食现,此交食乃鬼物强催现之,太爷不可不注重东方海上!”见王廷问自己,王通皱眉说道。

    “交食?是日食还是月食,这和倭国有何关系?”王廷纳闷的问道。

    不论日食还是月食都是自然现象,这小神棍怎么把这些和倭国扯上了,还说什么是鬼物弄出来的。

    其实到了汉末,人们对日食和月食依旧非常迷信,不过许多人已经认识并观察了,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在他的著作《灵宪》里,最早科学地解释了月食发生的原因。他说:“月光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也即说,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光乃太阳所赐。当月球转到太阳地球之间时,她以照不见阳光的阴面对着我们,所以不发光;当月球转到地球另一面比被地球遮挡时,反射太阳的光,我们就看见了她。而月食的发生,恰恰是地球本身挡住了发射向月球的阳光。日食的原理和月食相同,不过地球和月球易位,月球遮挡太阳照射地球的光而已,不过月球太小,投影范围有限,地球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看到,还有偏食、全食之分,全在投影大小而已。

    虽然有人正确的认识到了这种天然现象的本质,但百姓还是非常迷信传说的,认为以日食为阴阳移位,天道昏昏。

    王廷也不知道该信这小神棍还是不该信,反正鬼他也见过,这个世界无奇不有,但这种明显有结论的说话他还是很难和王通说的联系到一起。

    倭国的卑弥呼那里,她这几天喝了好多处子之血,已经明显好多了。

    “弟弟,你为奴国之皇,虽然奴国三十三个小国初定,但光靠武力并不能使人彻底信服,吾在这几日作法,你则在外摆好祭祀之物,让你当上吾国至上的日照大神。”卑弥呼对跪在自己面前的人说道。

    这人正是奴国的国王卑弥线郎。

    “是!”这家伙别看是一国之君,可在卑弥呼的眼里如同顺从的小羔羊。

    “吾所说派人一事汝安排好了?”卑弥呼又想起前几天安排出使大汉的事情。

    “尽皆安排妥当,则吉日就远赴大汉,此次所派由安培等人前往,领队为石原慎太郎。”卑弥线郎说道。

    “那就好,汝去准备吧!”卑弥呼问道这里不在说话,而是专注于面前一盆鲜血来。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