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回到大汉盛华夏 > 第四百二十三章 卢惠再遇险

第四百二十三章 卢惠再遇险

作者:xiandaima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王廷在龙城这几天可是让糜菁等人把耳朵给弄的乱了,一回到家里这些妻子你一句我一句的问有没有她们几个孩子的消息,什么时候能回来。http://m.mankewenxue.com/911/911947/

    这么多人一人一句话就是十好几句,更何况女人多了,一引开话题,就说个没完没了。

    他知道这都是关心孩子,所以一回到家他经常呆在书房里,要么看书加强自己的古文知识,要么对着地图分析心中的打算。

    要说现在王廷的古文,经过这几年的学习已经是脱胎换骨了,是完全的融入了这个时代。

    古人说话意简言赅,真正的把文字运用到了极致的美,一个字就代表了许多的意思。

    比方说‘违’字,在不同的语境里代表的意思差距就非常的大。如: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这里的‘违’可做违背解,也可生、死、祭依照礼的意思。

    而在‘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中,这个‘违’字就成了意见和疑问的意思。

    所以说这才是中华文字的艺术,这种艺术把人类语言精炼到了极致,是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也代替不了的,是语言一种极致的美。

    当然好多字要放到特定的环境里才能准确的知道字里行间所代表的意思,否则容易产生歧义。

    但美就是美,让王廷想起一个故事来,是真实的故事。

    说是有人拿出一篇民国时期的作文和现代学生的作文来对比。

    民国的小学生写的作文如下:

    家中闲坐而读,闻街外有卖花之声,遂知春日已至。披衣出外,不觉步至山下,牧童三五,坐牛背上,吹笛唱歌。再前行,青山绿水,白鸟红花,杨柳垂绿,桃梅堆锦。仰望白云如絮,俯视碧草如毡……不久,炊烟四起,红轮欲坠,乃步行而回。就灯下而记之。

    作文简介干练,描写生动活泼,文字运用熟悉,现在的小学生除非单独学国学有几个能写出来呢?

    现代孩子的作文虽然也真情流露,但唯一缺少的就是文字的美。

    想起这个故事来,王廷又想到历史传承的发展方向来。所谓的传承,就是要发扬好的,抑制非善的东西。王廷要让这种美永远的发扬下去,而不是像前世一样,除了历史学家懂,小学生再也没有对这种极高艺术的了解。

    不要把这种美放进历史博物馆里,也一直的传承下去。

    现在考虑这些有些早,但王廷知道历史的方向,他要从现在就杜绝那种情况的出现。

    想到这里,王廷在书桌上的纸上写下:‘论华夏文化之继承’的字样来。

    虽然他现在的想法才刚刚开始,为了避免忘却,还是习惯的写了下来,带时机成熟了,或者是考虑周全了,把这件事情可以单独找几个老夫子讨论一下。

    “主公,汉中来信!”阿史这个时候走了进来。

    “哦,快给我!”汉中的事情一般都是大事,王廷不能不重视。

    前些日子定军山的大火王廷也知道了,他知道后真是差点把肠子悔青了,千算万算,看来自己还是轻视了益州。

    要不是那场突然而降的大雨,这次攻打益州是什么结局都不好说。

    粮草没有了,仗还怎么打?

    不是说荆州经不起这一把火,而是天灾刚过,一点粮食都是弥足珍贵的。这场战争如果不是张鲁突然引起来,龙城委实是不应该参与进去的。

    这场大火有马腾、黄忠等前线将领的责任,也有自己和贾诩的责任。

    当然现在不是讨论责任的时候,贾诩只是把这件事情记录在案,并印发了相关的注意文件,等完成益州的事情后,会给出众人一个合理的奖惩的。

    战场之上除了错就是对,有了错误要吸收并改正过来才是正确的选择,否则同样的错误还是会有第二次。

    王廷打开阿史传来的信筏,真是惊住了。

    刚才还一直奇怪,军事上的事情应该是白龙转交自己的,怎么这次换成了阿史。

    上面根本不是军事上的事情,也不是政事上的,确切的说是自己家的私事。

    当然王廷现在的地位,私事也是政事。

    “大公子已经寻到,小姐外出寻夫人,请主公定夺!”纸条上还有详细的地点。

    “菁儿!”王廷看完接着喊道。

    “何事?”不一会,糜菁听到王廷的喊声,应声而来。

    “菁儿,王卢找到了,正和降儿她们在一起,降儿如今去寻惠儿了!”王廷说道。

    “真的!太好了,不知道夫君如何定夺?”糜菁一听也是非常的高兴,这件事情是家里唯一的大事了,也是夫君日夜念叨的事情。

    “告诉众人,出发往汉中!”王廷看着糜菁说道。

    找到了,肯定是要接回来的。

    不但要接,而且要自己亲自去接,是要带上全家大小,一个不拉的去接。

    不能在让亲情再在外流浪,不能再让亲情缺失家的温暖,不能再让亲情没有根。

    “这就去告之众姐妹!”糜菁知道王廷的想法,她心里也有自己的计较。

    她想等那位姐姐回来,自己就让出大妇的地位。

    虽然自己跟了夫君最长,但那位从未谋面的姐姐不但为王家生了长子,而且一直在外零落,我们王家不能让姐姐寒心。

    家里虽然名义上有大小之分,平常姐妹众多,也免不了磕磕碰碰,但那都是人之常情,在一个房檐下生活,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

    总体上来说,在家这个概念上,在家之大体上,姐妹们都是一心的,都是围着夫君而转的。

    相对于家来说,大小之分又有何重要,只要夫君高兴,自己当小又有何妨。

    这次不但要接,而且还要让夫君把缺少的婚礼给那位姐姐补上,虽然说已经有了长子,但没有人会笑话自己家的。

    王降这丫头一从沔阳从来,直奔梓潼郡而去。

    梓潼郡现在是乱作了一团,虽然没有黄忠等人的攻打,可张鲁的人到处都是,和益州的兵马玩着大人特有的捉猫猫。

    所谓的捉猫猫,就是东边打一阵,然后西边又打一阵。

    硬碰硬,张露还是有点心怯的。好在和荆州达成协议以来,不但得到了许多兵甲利器,在军事上荆州也迁移了大部分的益州兵力,让张鲁立刻感到轻松起来,所以他是越闹越欢实。

    让他们这一窝里闹,许多百姓连家都不敢回,都躲进了深山里。

    百姓在家里不出门如今都不安全,说不上哪一天会把战火烧到家里。

    那些交战的兵士们在性命攸关之际,可是照顾不了普通百姓的生死。

    和百姓一样,躲在深山里还有俩名壮士和一名女人。

    自从和主人在绵竹分离以后,就顺着山中的溪水绕绵竹而过至梓潼郡。

    这一路行来委实遭了些罪过,关键是带着卢惠一个弱女子的原因。

    身上所带的吃食本就不多,加上一路上野餐少食,等到了梓潼郡加上战乱纷起,更是不敢到人多的地方去寻些改善的东西,一路下来让卢惠连惊吓加上牵挂王卢的安危,生了重病。

    说是重病,其实就是感冒。

    但在缺医少药的时期,就是普通的感冒也是非常严重的大病。

    俩个护送的苗家人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什么男女有别,轮番背着卢惠在山里东躲西藏,逐渐往汉中的方向靠近。

    “夫人,饮些水吧!”卢惠真是病的不行了,坐在地上扶着一棵树,脸色煞白,双眼毫无光泽。

    “谢……谢!”卢惠有气无力的说道,这一路上多亏了这俩为弟兄,真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天天背着她,还要到山里打些野果野兔等物为她补充身体,否则真是撑不到现在。

    “夫人,再坚持些时日,就要到了汉中了,到时候我们就安全了!”一人坐下,对卢惠说道。

    “来人了,快躲躲!”卢惠刚完酒,另一名寻找食物的护送匆匆忙忙的赶回来说道。

    赶忙把卢惠扶起,往茂密的树林中钻去。

    “这里有人呆过,赶快查找下,莫是敌人!”三人刚走,就有一帮散乱的兵士路过,见到三人遗留的痕迹说道。

    来人有三十人左右,看来是在前线败溃下来的。

    三十人散开往四周查去,不一会就发现了躲藏在树林中的三人。

    “尔等何人?为何躲藏于此?”一名带头人的样子来的面前问道。

    “军爷,我等是附近的百姓,因战乱才躲避到山中,非是故意冒犯军爷,请军爷放过!”一人赶忙站起,来到对方面前卑躬屈膝的说道。

    “百姓?”那人看看了眼前的人,又看看他身后的卢惠等二人。

    卢惠虽然衣衫有些破落,脸色病容,但依旧掩盖不住那动容的容颜。

    “来人,把这些冒充百姓的人拿下!”来人突然注意到他们身上的宝剑等物,普通百姓哪有带着宝剑的,再说别看这人刚才谦卑的样子,可看眼神一点也不像寻常百姓那般惊慌失措的样子。

    “军爷,这从何说起,我等真是百姓!”说着已经把手握住了剑柄。

    “是不是百姓依然不重要了,我弟兄们就是为了普通下的百姓,才举竿而起,现在也想逃离乱世,找个自在地苟活,正缺少女人伺候成家呢!”这下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反正在野外,没有人看到,能快活一刻算一刻吧。

    “找死!”见对方说出的话,躲是躲不过去了。

    俩人抽出宝剑也露出了虎的真面目。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