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回到大汉盛华夏 > 第二百五十三章 无以伦比的开幕式(一)

第二百五十三章 无以伦比的开幕式(一)

作者:xiandaima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万国博览会好是好,光说接待工作就把戏志才等人给累草鸡了。http://m.qiweishuwu.com/1536348/

    王廷不是不想接待,他也不是摆架子,是有好多事情要和廖立亲自布置和规划,眼看着马上到来的博览会,少了王廷的创意和安排可是没法弄。

    “公子,好多国之公主正等着见你的接见呢?”累的都快爬不起来的戏志才看着在书房还在写写画画的王廷说道。

    “哈哈哈,你小子就会逗我,哪有这么多公主啊!就是来了,还不让你们这帮小子给占了先。等我忙完这些,安排个仪式统一接待吧!”王廷头也不抬的继续忙着手里的工作。

    一听王廷的话,戏志才的眼珠一翻,心里想:“我是一个一个的接待,你到好,来了个一锅烩!”

    抱怨虽抱怨,他知道没有人能代替了王廷,看着这些无比羡慕的来客,戏志才这些接待的人也是非常满意的。

    所有的机构都运转了起来,就连各地的驻军也都没有清闲。他们一是防备敌袭和破坏,还有就是到各地的县郡中维持秩序,毕竟各地地方上的人手是不够的。

    这些外国人一踏上王廷大汉的土地,就走不动路了。

    所到的每一个大城,到处都是高大整齐的建筑,到处都是新奇的事情等着他们去认识。

    特别是各个州的州城,都规划的和以往大不相同,建筑风格虽保持大汉独有的风格,但高度可是被水泥、水泥檩条等关键建筑给提了上去。

    窗户上到处都是用透明玻璃镶嵌着,玻璃在他们那里也是有的,但都是贵族才能使用的,而且质量和大汉所产根本无法相比。什么时候大汉的玻璃和玻璃制品如此廉价了,连平常百姓家都用上了。

    像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多不胜数,他们冷不丁看到个新奇的东西就要停下来询问一番,加上语言也有些不通的地方,这些都耽误了他们在各地的逗留时间。

    商贸在王廷的倡导下,已经是推动龙城经济的主力大军,特别是龙城的各地,什么地方没有新作坊,什么地方没有让他们看来是精美的商品。

    路上到处都是蜂拥而来的商贾,可是让大汉的普通百姓开了眼界。

    一开始百姓也是如同见了妖魔鬼怪般的害怕,见的多了,见对方除了脑袋都是一个、头发是红的黄的,眼界是蓝的、褐色的,皮肤是黑的、白的、褐色的,其他和汉人一样。

    当然说话是奇离古怪的,听了如同天书。

    这些不影响百姓对这些外来人的奇观的心思和探查。

    通往武陵的路上,从南到北,到处都是人,有些是各国来的商贾贵族等,有些是来看热闹的,有些是龙城帮工的百姓。

    谁都想在万国博览会上分一杯羹,自然也是大包小包的带的非常多,加上到了大汉沿城的各个商场,又购置了许多大汉特有的商品,不雇人就到不了武陵了。

    这也让龙城所属的百姓又下发了一笔外国财,当然好多百姓也是纯帮忙性质的,他们也想借着帮助这些外国人的机会,也到武陵去看看,看看武陵有什么东西吸引了全天下这么多人齐聚。

    太热闹了,一路上到处都是人,间隔不远处,就有兵站,是为了一些宵小趁火打劫的,并给以一些人求助用的。

    这里不能不提义工协会,义工协会现在超过几十万,当然大部分不是全职的,都是在闲暇之时来登记帮忙的。

    在王廷的指导下,义工协会实际上分了俩部分,一部分是纯正的志愿者;另一部分是有尝的,比如说刚刚让卫立负责的事情。

    政府把许多浪费精力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放到了义工协会里,做完了事情政府是给予一定的报酬的,而且根据任务的登记分了不同的报酬额度。

    毕竟有的任务是到其它的地方去,有一定危险的。

    其实这样说来就如同传说中的赏金猎人一般,还有的是保镖押送的性质,这样就让那些闲得蛋疼,又不愿意参军的武者充分的利用了起来。

    这些任务都很自由,只要你在时限内完成就行,形式上是非常自由的。

    这次博览会能达到如此的地步,不能不说这几十万人的付出。他们也在付出中都或多或少的收获到自己应得的东西,无论从思想认识上还是从劳动报酬上。

    有的甚至还结识了许多外国的女子,带回了家当做小妾。

    那样的人在村里更是引起局部的热闹一番。

    现在大汉所有的目光再次被武陵给吸引过来了,就连董卓也不列外,也派了朝中心腹大臣来参加,当然是作为一般人来的,一来是为了打听下突然消失的李肃;二来看看王廷弄出来的万国博览会是怎样的东东。

    前来的人除了董卓派出的人外,就有刘备一行人,还有曹操、袁术等。

    其他各州、各郡也莫不有许多名士到来,一睹这天下首闻的万国博览会。

    今晚月朗星高,王廷安排的开幕仪式开始了,也是他和戏志才说的统一接待的仪式。

    这里是武陵新建的一坐盛大的圆形场馆,四周是从底到高的形成层次的座椅,中间是宽大无比的平场。

    夏秋交接之计,天也刚刚好,不冷不热,让人感到无比的舒畅。

    在夕阳快要落下的时候,所有的大小国的王公贵族、商贾和大汉各地的人都蜂拥而至。

    平整场地上已经燃起了无比巨大的篝火。

    不但下边有篝火,在场馆的最顶端也是点燃了数不清的小些的篝火,一上一下、一里一外相互辉映,好不热闹。

    在夜幕下,那篝火显得无比的壮观,无比的热烈,仿佛在迎接从不同的地方到来的人们,参加招待仪式的客人们也都被感染了。

    突然,看台上到处都是灯光,灯光虽不明亮,但架不住多。

    那些灯光就仿佛在客人的身上一样,你一动,那光亮还是在远处。这让观礼台上的客人们都是一惊。最后还是发现了一些眉目,原来灯光是从建筑顶上射过来的。

    ‘哇,这是什么光啊,晚上怎么出来这如此多的太阳!”

    “不是太阳,好像是月光!”

    “不对,这也不是月光!仿佛是……”大家顿时议论纷纷,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们不知道是,这是王廷让玻璃作坊新做出来的镜子反射回来篝火的光。为了发明镜子,可着实费了张钧、公孙智一些人的心思。

    镜子反光是依靠后面的水银图层实行的,虽然水银现在有,可怎么把水银刷在玻璃上不蒸发就成了一道迈不过去的难关。

    一开始王廷让他们用银子化了水来做的,也做了几匹,虽然比铜镜效果提高的很多,可还是不如水银来的彻底。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了,在两层玻璃间放置了水银,然后四周用玻璃液封住,就这样做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水银镜子。

    现场的如此多的镜子把顶台上的篝火的光又反射到看台上,让这些没有见过的人们都惊呼议论起来,虽然是黑夜,但也是如黄昏时刻的明亮。

    让人们仿佛来到了幻境。

    正当大家都议论不止的时候,突然场中想起了整齐的喊声:“大汉荆州刺史到!”。

    随着喊声落下,一直封闭着的大门缓缓打开,一队士兵整齐的踏步而进。

    “哦!”

    “啊!”

    “额!我的妈啊!”各种各样的惊呼声到处想起。

    他们惊呼的不是看到了大汉的士兵,而是跟着士兵后面的罕见之物。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