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应对东吴

第一百一十九章 应对东吴

作者:华夏智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洛阳丞相府

    “你说的对,又说的不对。http://m.boyishuwu.com/book/798660/”诸葛亮笑着轻摇羽扇。

    杨仪不解地摇了摇头,对就是对,不对就是不对,既对又不对,这算什么事?

    诸葛亮望向姜维,笑着问道:“伯约,可否解释一二?”

    “诺!”姜维领命说道:“杨司空说东吴会出兵,这事不假。孙权首鼠两端,善于坐收渔人之利,如今曹魏大败,他绝不会坐等我军做大,一定会出兵攻略。但是,他出兵的方向,不会是西川,而是荆襄与扬州!”

    “哦,伯约何以见得?”杨仪问道。

    姜维笑着答道:“昔日孙权偷袭荆州,是因为荆州扼守长江上游,大军可顺江而下威胁江东。荆州是江东的咽喉门户,不得不夺。

    西川则不同,西川于东吴并无战略意义,东吴在西陵已经做好防御,可抵挡川中来犯。而如果要强行攻取西川,须派水军逆流而上。大军行动缓慢,极易被我军阻击。我军只需坚守入川要道,凭借蜀中艰险,足可抵御孙权。

    可见,如此劳师远征,损兵折将的亏本买卖,孙权是不会做的。他所想的,不过是趁火打劫罢了。”

    众人一听纷纷觉得有理。

    姜维自信地继续说道:“如今曹魏新败,中原各郡军心动摇,孙权一定会趁机出兵掠夺。尤其是他之前屡攻不下的荆襄前线襄阳和扬州重镇合肥,他势必取之。

    如此,打着援助盟友的幌子,既可以不撕毁盟约,又可以获得进入中原的战略要地,何乐而不为?”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说的对,说的好啊!孙权还是那个孙权,获利的永远是东吴!

    ”可恶小人,和孙权拼了!夺回荆州,先灭东吴,再灭曹魏!”人群中有人喊了出来。

    喊话的正是蜀汉中的荆州派系。荆州派系士人思念旧土,国仇家恨,谁不想夺回荆州。只不过蜀汉国力难以支撑两头开战,诸葛亮联吴抗魏后,众人不得不将仇恨压下。如今眼见蜀汉兵锋正盛,曹魏节节败退,是时候腾出手来收拾这个昔日的反水盟友了!

    “伯约所言甚是!”诸葛亮笑着点了点头,似乎没有听见人群中的谏议。他深深明白,眼下还远不到和东吴开战的时机。

    他又转头看向郭淮,问道:“那请问伯济,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应对东吴?”

    郭淮一愣,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他原本作为新近降将,很少出现在蜀汉的核心决策圈。许昌一战打出了威名,大家对他刮目相看,自然能够出席如此重要的决议。但是能够被丞相诸葛亮点名垂询,还是莫大的荣耀。别说郭淮,众人也是吃了一惊,要知道以诸葛亮的才智,能够问计的也不过那么寥寥几人。可见郭淮在诸葛亮心中的重视程度。

    “末将不敢当!”郭淮感激地抱拳说道,他略一思考,严肃地说道:“末将以为,东吴虽然可恶,但是他们贤才尚多,将相和睦,又有长江天险拒守,非一时可定。眼下我们的主要敌人,仍然是曹魏,而不是东吴,我们还需继续东和孙权,北伐曹魏,以免陷入两线作战。待灭魏之后,再徐图东吴。”

    诸葛亮听了微微点头,示意郭淮说下去。

    郭淮继续说道,“至于伯约所说,我深表赞同,东吴必定会趁曹魏新败,出兵北上。如果让孙权趁乱夺取了襄阳和合肥等重镇,那么孙权将会危害中原,我们将提前面临与东吴的决战。而孙权为了利益,也必定会和残喘的曹魏联合,如此一来,我军将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

    郭淮顿了顿,“所以,末将认为,当务之急,我们应该放缓对中原的攻略,甚至暗中对襄阳和合肥的守军提供情报支持,以便其拖缓孙权对中原的入侵。据末将所知,曹魏在襄阳和合肥一线的部署尚且得当,所任文聘和王凌都是当世良将,只要我们不施加压力,他们足以挫败孙权。还望丞相三思!”

    郭淮言论一出,人群中顿时炸开了锅。什么?不仅要放任孙权不管,还要暗自帮助曹魏?这叫什么事啊!

    ”说的好!”诸葛亮情不自禁地起身来拍掌叫好,“伯济所言十分精辟,可见深知用兵之道。兵法贵在应权通变,顺应形势,不拘泥常理。我们在北方要东和孙权,以便继续攻伐曹魏。在南方又需要联合曹魏,以便抵御东吴入侵中原。这些看似矛盾,但都是根据彼此不同形势所定。只有通晓敌我形势变化,采用灵活的策略,才能让我们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诸葛亮说完又欣赏地多看了郭淮几眼。前有姜维,后有郭淮,都是天赐大汉的凉州上士,大汉的未来更加有望了。

    众人被诸葛亮这么一说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地对郭淮又多了几分敬佩。

    大将军费祎也出列说道:“我以为两位将军都说的很有道理,况且我军刚刚接连大战,急需休养生息。此时的确不宜急切出动大军,以免军民怨恨,反生祸乱。

    我意以安抚民心、经略地方为主,攻略城池为辅。曹魏新败北遁后,中原空虚,有多地无人镇守,我军可派轻骑收取这些城池,有负隅顽抗者,也不必强攻。然后与民休养生息,囤积军械粮草,待国力恢复,民心安定后,再出兵一举收复中原,方是上策!”

    费祎名义上是大将军,但是对具体的军事谋划并不精通。可他为人精明能干,对于军中粮草筹措、军械打造、兵员补充、安定军民等大小事务都得心应手,加上个性幽默豁达,与同僚关系极佳,所以办起事来更加事半功倍。他与司空杨仪一起,都是诸葛亮军中内政的得力助手,每次诸葛亮出征,他都在后方留守,保证诸葛亮足兵足粮。北伐能够有今天的成就,费祎功不可没。

    诸葛亮对费祎所说十分满意,说道:“文伟(费祎字文伟)高瞻远瞩,深知我心啊。两国对阵,最终拼的就是国力。而国力的强弱来自于人心的向背。我军已经连战数月,军民疲惫,如果一味追求战功,不顾军民死活,过度索取,便是穷兵黩武。反之,如果注意与民休养生息,与将士休整调养,如此取用有度,军力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何愁不能胜利呢?”

    众人见姜维、郭淮、费祎和诸葛亮都先后发言,也都纷纷点头认同了。

    诸葛亮举起令牌,说道:“传令!令蜀中谯周领益州刺史,监管益州各郡。川中各处,令南中庲降都督张表,江州都督李丰,永安都督陈到,继续镇守川中各郡,务必保证川中安定。

    令骠骑将军李严兼任雍凉大都督,率领凉州刺史徐邈,雍州刺史王经,共同经略西凉和关中。西凉羌胡混杂,民风剽悍,须小心谨慎,不可激化矛盾。胡人多好利,可令地方大姓豪强出金帛聘羌胡勇士为部曲,聘多者可获得朝堂世袭官职。羌胡部曲平时归属豪强大族,战时须受朝堂征发。一如南中模样。此外,可打通蜀中与羌胡通商,重开西域贸易之路,蜀锦质量上乘,可换取诸多金银、战马等物质,充实国库,以备战时所需。”

    “诺!”传令兵领命而去。

    ”费祎,令你主持洛阳、许昌等地军政。抚恤伤亡将士亲属,让士兵就地屯田休养;减轻民众赋税,让百姓安居务农。务必要稳定民心,积蓄粮草军械!”诸葛亮又下令道。

    ”费祎领命!”费祎上前恭谨地接下令牌。

    诸葛亮说完又望向姜维、郭淮二人,说道:“姜维、郭淮听令!令你二人领西凉精骑,休整几日后,速速收取中原各无人镇守的城池,并相机暗自支援襄阳和合肥的魏军,提防东吴入侵。记住,只可智取,不可强行!”

    姜维、郭淮惊喜地相互对视了一眼,太好了,两人年纪虽然有些差距,但对彼此的能力颇为欣赏。如今已是相逢恨晚,可以一同出征,实在是人间快事!

    “诺!必将不负丞相期望!”二人异口同声地说道。

    ……

    新的一轮博弈,就此又拉开了序幕。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