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 > 第六十二章 江东之柱陆逊

第六十二章 江东之柱陆逊

作者:华夏智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宫中陷入一片安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待孙权的决定。http://www.chuangshige.com/novel/13191578/孙权扫视一圈,刚好看见太子孙登,可能是想要试试太子的能力,便问道:“太子怎么看呢?”

    孙登,字子高,是东吴大帝孙权长子,孙权对他倾尽心血,努力培养成优秀的接班人。

    孙登17岁时,孙权便为他迎娶周瑜之女为王太子妃。孙权在武昌称帝时,孙登就被立为皇太子。

    孙权派了四个人,分别是诸葛瑾之子诸葛恪、张昭之子张休、顾雍孙子顾谭、名将陈武之子陈表辅佐他,这些人要文有文、要武有武,外围还有个庞大的智囊团,人才济济。

    孙权迁都建业后,孙登继续镇守武昌,最重要的助手是上大将军陆逊,也设相对完整的政府班子,集中了一批东吴的精英。这套豪华阵容就是为了众星捧月,让孙登尽快适应一把手的角色。

    而孙登也不负众望,知书达理,忠厚孝顺,办事谨慎,礼贤下士,颇有仁君之风。此次刚好回京进见孙权,所以孙权让他一起议事。

    孙登彬彬有礼地作了一揖,答道:“儿臣以为,众位大臣都是为了国家考虑,都无过错。只是此事事关重大,需慎重决定。”孙登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上大将军陆逊,深谋远虑,又长期驻扎在临近魏蜀前线,两国形势,想必知之不少,可请他前来商议对策。”

    众人一听都觉得有理。

    “是啊,上大将军智谋超群,荆州破关羽,夷陵破刘备,石亭破曹休,威震八方啊,他必定有所高见!”

    “是是是,太子高瞻远瞩,上大将军驻扎武昌,对魏蜀两国之事朝事夕闻,必定比我们更有对策!”

    “对啊,上大将军怎么还没来.......不是说几天前陛下就下旨征召了么?”

    陆逊,字伯言,是吴国重臣,昔日以一介书生成为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吴国大都督,没想到一鸣惊人,荆州破关羽,夷陵破刘备,石亭破曹休,威震华夏。

    特别是夷陵之战大败刘备,使刘备郁郁而终;石亭之战设计埋伏围歼曹休十万大军,也使曹休惭恨而死。

    这两战奠定了东吴强国地位,使得蜀汉、魏国数十年不敢小觑进攻,可谓一战定国。孙权也在石亭之战胜利后乘势称帝,陆逊可谓功勋无二。

    陆逊智勇双全,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孙权把他比做成汤时的伊尹和周初的姜尚,不断提拔他,前无古人地在大将军之上又设置上大将军,地位高于三公,可见恩宠。

    孙权迁都建业后,留太子孙登、皇子及尚书九官等在武昌,征召陆逊到武昌辅佐太子,统领留守武昌的宫府事宜,并掌管荆州及扬州豫章等三郡事务,主持东吴军国大事。

    但是陆逊早年丧父,自幼被同族从父、庐江太守陆康收养。

    可在公元194年时,孙权之兄孙策攻打庐江,两年后庐江陷落,陆康病死,陆氏宗族百余人也死了一半。

    后来孙策病死,陆逊进入孙权幕府担任幕僚,孙权非常赏识陆逊,不但一直提拔他,还将孙策之女下嫁给他。

    没人知道从仇敌摇身一变成为仇人女婿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也许是为了宗族利益,也许是被孙权感化摒弃前嫌,但是毕竟有杀亲之仇,孙氏和陆氏之间感受始终有些微妙,并且随着近年来陆逊威望的不断提高、陆氏家族开始崛起,也引起了孙权的一丝担忧和警惕。

    孙权心中突然咯噔了一下,不太舒服,陆逊什么时候有了这么高的威望了,连太子也......?自己执掌东吴已经三十多年了,一直受到那些武将大都督的制约。眼前这国家大事,没有陆逊还做不了主了?自己还算是吴国之君吗?

    就在孙权胡思乱想之时,宦官再次进殿通报:“启奏陛下,上大将军陆逊奉旨回京,现在殿外恭候陛下召见!”

    陆逊的到来瞬间让孙权清醒过来,他明白此刻还不是想这些乱七八糟的时候,还得倚仗陆逊出谋划策,于是连忙高声说:“快请!快请!”

    陆逊刚一走进大殿,孙权便激动地离座说道:“伯言怎么来的这么迟,朕等得好苦啊!”

    “请陛下恕臣迟来之罪!”陆逊连忙解释道:“臣接到陛下诏书,本想立即启程回京,但是又考虑到魏军近来对荆州进行调防,镇南将军文聘接任荆州都督,襄阳魏军兵马调动频繁。所以,臣不得不重新部署兵力,并留下车骑将军朱然镇守江陵,以防不测,所以迟来几日,请陛下恕罪!”

    “伯言何罪之有!”孙权微笑着说,“古人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上军情瞬息万变,为将者理应随机应变。伯言深谋远虑,防患于未然,使朕深感欣慰。以后荆州防务,伯言可自行处理,不必事事奏报。”

    “谢陛下恩典!”陆逊抱拳说道,“臣听闻魏蜀两国派使者到来......”

    “正是!”孙权一脸严肃地说道:“此事众说纷纭,所以朕一直来等你前来为朕一决!”孙权说着又让人把刚刚大臣的争论说了一遍。

    “陛下不用太过担忧。”陆逊听完胸有成竹地说道,“据臣所知,虎牢关之失是因为蜀国大将魏延一时贪功所致,蜀国大军未损。

    此外,臣在来的路上得知,诸葛亮调兵遣将、运筹帷幄,全歼魏国偷袭后方的两路大军,如今已无后顾之忧,其余几路攻关魏军也无功而返,只剩下魏帝曹睿亲率的兵马尚在虎牢关,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迁延不前,没有乘胜进逼洛阳。

    既然如此,诸葛亮必定已有充足时间做好准备。

    接下来魏蜀两军的正面交战胜负尚不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诸葛亮此时已没有了覆灭之忧,可全力与魏军决战。”

    “此话当真?”孙权一脸惊讶的问道,“诸葛亮难道是神人?朕原本意料他最好的情况是放弃洛阳,全身而退入关中,保长安。没想到在如此不利的情况,诸葛亮居然可以反客为主。此人真是远胜其先主刘备!”

    “是啊,诸葛亮先前出师数次无功,近年来一改常态,屡出奇谋,诈死败司马懿、智夺洛阳,都令人刮目相看。蜀军现今如此强悍,魏国已显颓势。长久下去,蜀强魏弱,不是我国之福,陛下也应早做打算,伺机图取中原。”陆逊忧虑地说道。

    孙权微微点头,“伯言说的有理。不过眼前最紧要的事情,还是如何处置魏蜀两国出兵请求?”

    陆逊想了一会,答道:“依臣之见,魏国绝难骤胜,我大吴与魏本是敌国,就算拒绝所请,魏国畏惧我长江天险,又能奈我何。

    而我国与蜀国目前仍是盟友,需要联手抗衡曹魏,所以于情于理都不好拒绝,更不能兵戈相向,以免蜀国恼羞成怒,与我反目成仇。

    所以,陛下可答允蜀国所请,下令出兵一万,进驻濡须,威逼魏国寿春,再由荆州出兵一万,进逼魏国襄阳。

    如果蜀胜,我军则趁势增兵攻取寿春和襄阳,如果魏胜,我军则佯攻寿春和襄阳,使得魏军回救不敢长驱直入蜀中。如此,可谓万全之计!”

    众人一听都叹服。

    “好计谋!”孙权拍手笑道,“伯言思虑周全,真是江东之柱,国家之福啊,就依你之计。”

    “不过......”孙权面露微笑说道:“如果蜀军大败,诸葛亮被擒杀,魏军趁势攻入川中,我军又当如何?”

    陆逊闻言也微微一笑,作了一揖,“如此,陛下当自有圣断。”陆逊停顿了一下,“臣在离开之前,已悄悄令骠骑将军步骘在吴蜀边境西陵附近藏兵数万......”

    孙权望着陆逊,满意地点了点头,君臣相对大笑。

    剩下的,就是看魏蜀洛阳决战了。但无论谁胜谁负,获利的永远是大吴。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