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再造三国之武侯续命 > 第十八章 诸葛亮巧舌降郭淮

第十八章 诸葛亮巧舌降郭淮

作者:华夏智囊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长安丞相府

    这日,姜维有事拜见诸葛亮,刚进门,就见诸葛亮坐在案台前,面色凝重。http://m.julangge.com/bid/3521080/姜维不由的上前作揖问道:“丞相可是心中有难事?我愿为丞相分忧。”

    诸葛亮一看是姜维,笑着过来拍着他的肩说:“原来是伯约啊,不必多礼了,我们入内坐下说话。”

    待两人坐定,诸葛亮边摇扇边叹道:“不瞒伯约,今日得洛阳探报,魏帝曹睿原想迁都,却遭中书令蒋济劝阻,并献上坚守待援、呼应西北内外夹击之策。暂且不论此消息是否确切,就算是魏军故意泄露,也是正中我军要害,所以忧愁。伯约可有什么见教?”

    姜维低头沉思了一会,说道:“我军新得西北,当求稳固,魏帝迁都于我有利。等到我军安定后方后,时机一久洛阳唾手可得。但如果魏军聚众坚守洛阳,那么西北诸郡将受到震动,我进退都为制肘。蒋济与司马懿交好,果然同样见识深远。”

    “伯约知己知彼,也不输蒋济。既然已知其谋,伯约可有应对之策?”诸葛亮欣慰的点头问道。

    姜维抱拳笑着说:“丞相谬赞了。丞相屡次教诲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攻心,其下攻城。如今既然魏军已有防备,我们不可贸然出兵,当以稳固后方为上策。

    我有两计献于丞相,第一,可将大军散开,扼守入关要道,使魏军放松,放弃聚众坚守之计,久而久之魏帝惊惧,必迁都远遁,那么我们可安心发展后方。

    第二,后方稳固首在人心,郭淮久经西北,根深蒂固,是司马懿之下西北第一人。如果能得他相助,则一呼百应,众心皆服。况且郭淮等人精于战骑,其部下西凉军也为天下骁锐。我军如果能得到西凉铁骑必定如虎添翼,他日金戈铁马,纵横天下无敌!”

    诸葛亮拍着手掌,高兴的说道:“好计谋!伯约见识超群,就依你之计而行。”

    “不过…”诸葛亮又停了下来,微笑着说:“我也知道知郭淮久得人心,但是听闻他是忠贞勇烈之士,恐怕不愿降,伯约可还有计策?”

    姜维笑道:“忠臣自古不事二主,但是我以为道义分大义和小义,丞相心怀天下苍生大义,我甘心追随,以丞相之德也必定可以感化郭淮。”

    诸葛亮赞许的点了点头:“伯约和我真是心灵相通。走,看我三寸不烂之舌,去说得郭淮降服!”

    长安狱中

    郭淮等人,自司马懿死后,心灰意冷,坚决不降,因此被暂押在长安府衙大牢,听候发落。

    这日,郭淮身戴枷锁,坐在墙角,远远望见诸葛亮等人开门进入,便猜到七八分来意,大声骂道:“诸葛村夫,别来做说客,我如今被擒,但求一死,快来杀我,别的无话可说!”

    狱卒见郭淮无礼,正想鞭打,诸葛亮拦下并命除去郭淮枷锁,遣散众人,单独与郭淮对坐。

    诸葛亮微笑着问道:“将军以为什么是道义?”

    郭淮虽然不明白诸葛亮是什么用意,仍然朗声回道:“食君之禄,为君效力,这是道义;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主,这是道义;败军之将,但求一死,这是道义!”

    诸葛亮赞许地说:“将军真是豪杰!但是昔日司马公临终前,曾嘱托将军带领众人保全性命。将军今日一心求死,有负司马公恩情,这也是道义吗?”

    “这……”郭淮一时语塞。

    诸葛亮见状趁机继续说道:“将军为成就一己私名,辜负司马公嘱咐,这是不义。

    将军一心求死,那么众将也将跟随。义气相逼,这是不义。

    将军死后,众降卒必人人自危,群情激奋。我军如不能制,万般无奈下只能坑杀降卒。将军一人累及三军,这是不义。

    坑杀降卒,则西北诸郡震动,我想进军中原,必须后方稳固,这样一来少不了武力镇服,使得无辜流血。将军久在一方却坑害一州百姓,这是不义。

    将军有四不义,还能说知道道义吗?”

    郭淮一听猛地惊起,紧紧的盯着诸葛亮。

    诸葛亮眼见郭淮已无话可说,摇扇笑道:“所以说道义分大义、小义。将军忠贞不降这是小义,保全部下、使生灵免遭涂炭这是大义。古人云,大德之人,取大义而不拘小节,上善是也。昔日关云长降曹孟德,也是这个原因。

    况且将军名门之后,武艺超群,兼通经史,如今只想赴汤蹈火,以成匹夫之勇,岂不是可惜了满腔抱负?如今我大汉求贤若渴,将军如果愿降,可领原来的本部兵马,只需保境安民,我必不派将军交战魏军。如此则三军幸甚,西北幸甚,望将军三思而行!”

    郭淮听完低头沉思半响,突然一声叹息,抬起头来说:“丞相所言有理,我本愚钝之人,险些因一己私名铸成大错。也罢也罢,希望丞相不要食言,郭淮在此拜谢!”

    诸葛亮大喜,赶忙去扶郭淮起来,郭淮却跪着不起,“我还有一事相求,请丞相应允!”

    “郭将军但说无妨,我必竭尽所能。”诸葛亮回道。

    郭淮哭着说:”请丞相厚葬司马公,并准许我们戴孝亲自祭奠。”

    诸葛亮一把扶起郭淮,感动地说道:“郭将军真是忠义之士!明日就在长安北为司马公举行国葬,我将亲率文武,与郭将军一同祭拜!”

    “谢丞相!”

    ……

    第二天,诸葛亮在长安大张旗鼓的为司马懿和魏国众阵亡的将士举行国葬,诸葛亮教设祭物于灵前,亲自奠酒,跪于地下,泣读祭文。文章情真意切,直让众人声泪俱下。诸葛亮祭毕,伏地大哭,泪如涌泉,哀恸不已。

    郭淮等降将哭着相互说道:“大家常说诸葛亮和司马公是死敌,今天看他祭奠之情,更像是与司马公志同道合惺惺相惜,人皆虚言也。愿司马公在天有灵,我们今天秉承遗志,愿降于诸葛丞相。”

    众人于是都跪下臣服,诸葛亮在旁人的搀扶下悲痛起身,忙去扶起郭淮等人,当即宣刘禅诏书,任命郭淮为三品镇北将军、假节、封关内侯,胡遵为前将军,杨秋为破虏将军,戴陵为讨逆将军,徐邈仍为凉州刺史,王经为雍州刺史,其余西北降将也都有封赏……….郭淮等人都感动不已,跪地叩头谢恩。

    诸葛亮命魏延、王平、李严等镇守长安,严令不得出击,又命郭淮为前部,自己亲率姜维、杨仪等领军随后,前去安抚西北后方。

    所到之处,尽是原来郭淮所管,郭淮都唤出投降。有迟疑未决的,郭淮便大喊道:“我都投降了,何况你呢?”诸葛亮又下令投降者都官复原职,又命军队下榜安民,沿途不得骚扰百姓,秋毫无犯,于是诸郡都望风归顺,并不曾厮杀一场。

    自此,雍凉西北大定,诸葛亮又将目光望向了东方。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