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开局一个碗儿 > 第163章 轻重弩的选择

第163章 轻重弩的选择

作者:赵奔三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第六十五章轻重弩的选择

    “当然是真的,这可是我好不容易弄来的。http://m.liulanwu.com/2179/2179224/”面对陈文和的询问,张楚如此回答道。

    也不怪陈文和如此震惊,要知道这可是弩啊,素来都是军国重器,民间或许允许百姓持弓,但绝对不允许百姓持弩,否则一旦发现,那就是杀头的大罪。

    尤其是张楚选出来的两种,更是大唐军队的制式兵器,唐代的弩种类并不多,主要有臂张弩、角弓弩、木车弩、大木车弩、竹竿弩、大竹竿弩和伏远弩七种。

    而张楚拿出来的两种就是轻重弩的代表,其中臂张弩属于轻弩,也就是一个人就可以操作的弩机,射程大概在二百三十步(约合现在的345米),属于单兵兵器,可以想象一下,成百上千人一起射击,那密密麻麻的箭雨落下,就算是霸王重生,吕布在世也别想活,还有当代号称天下无敌的李存孝,面对这样的箭雨,也只有死路一条。

    除了臂张弩的图纸之外之外,还有一件大杀器图纸就是车弩,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车弩并不是大木车弩,大木车弩中的‘车’字的主要意思是绞车,并不是车轮的意思,是一种固定在城墙上,只能用来防守的重兵器。

    而这种车弩却是一种装在战车上的弩,是可以移动的弩,不过不属于大唐制式兵器,只有少部分军队有所装备)——当然这种车弩同样装备有绞车用以拉开弓弦。

    但即便有绞车辅助,车弩的操作也依然需要十个人来完成。而相应的,车弩的威力也是绝伦,不但一次性可以射出七支箭,射程更是达到了五百到七百步(差不多就是七百五十米到一千米左右),威力极端可怕——《宋史·张琼传》也记载道:“及攻寿春,太祖乘皮船入城濠。城上车弩遽发,矢大如椽。”

    有人认为车弩是重型兵器,移动不便,只能用来防守,这一点其实是谬误——不要忘了,车弩中的那个车字是什么意思?人下面是有轮子的,虽然做不到长途远征,但中短距离的战场还是可以参加的,实在人推不动了,还有牛马呢嘛。

    唐李靖《卫公兵法·攻守战具》就有记载:“其牙一发,诸箭齐起,及七百步。所中城垒,无不摧陨,楼橹亦颠坠。谓之车弩。”从这里不但证明了车弩可怕的威力,更是也看出来了,车弩的确是一种主动攻击兵器,否则李靖也不会在兵法上说车弩可以摧毁城墙了,毕竟如果不是进攻的话,你的车弩怎么摧毁城墙?

    而且车弩说白了就是一个机器,是由零件构成的,既然整体托运不便,那就拆开运输不就完了吗?到地方再组装起来,多大的事儿?这样的话远征其实也是用得上的。

    而且更恐怖的是什么?这玩意儿一次性可以发射七支弩箭啊,要知道就算是大名鼎鼎的诸葛连弩,一次性也就只能发射十支弩箭而已,而且论射程车弩远超连环弩,唯一的缺点也就是射速慢了一点,但还是那句话,弩从来就不是单独使用的,一旦出动就是成百上千,车弩不敢要多,按照一百架来的话,一次发射那就是七百支箭啊,而且还是可以将敌人穿糖葫芦的重箭,面对这样的大杀器,试问什么样的敌人不害怕?

    也难怪牛前大和陈文和会这么震惊了,这的确是大杀器,可这样的东西,朝廷是不可能往外流传的,要不然长安城被摧毁之后,大量的兵器制造方也不至于法彻底失传了。可是张楚这里,居然有完整的制作方法,这实在是太让人震惊了。

    陈文和问道:“可是据属下所知,这些武器装备的制造技术应该早已经失传了才对啊?”

    “我当然是有自己的门路了,不过现在我还不能告诉你们,等到时候你们就知道了。”张楚的图纸哪里来的?自然是从陈家窑密道中得到的,这两个月他除了发展工厂和训练军队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发掘陈家窑密洞了,这一次他可没有忽略,终于是从一方尸体上找到了一枚令牌,从而找到了陈家窑幕后的主人究竟是谁。

    不过此事先不说,除了陈家窑主人的身份之外,另一个收获就是张楚终于从资料库中找到了他们的设计图纸,里面不但有伏远弩和车弩的打造方法,而且其余兵器的制造方法都有,大到陌刀小到匕首,应有尽有这简直就是一个大唐的预备兵器资料储存库啊,也不知道当初陈家窑的主人到底是怎么做到的,要知道这可都是军中重器,事关国运的宝物,居然也能够弄出来,不得不说那个人的确是权势滔天啊。

    资料库中资料十分全面,大唐七种制式弩的制作方法和规格都有,不过张楚只选择臂张弩和车弩,这也是他为自己军队选定装备的两件制式兵器,至于那些所谓的伏远弩竹竿弩之类的,张楚却是放弃了,并且不打算装备列装。

    原因很简单,张楚是从后世来的,太清楚弹药口径统一的重要性了。而大唐这七种弩大小不同,需要的箭矢规格也不一样,这得给后勤增加多大的压力啊?尤其是大家的作用都差不多,只是射程远近不同而已。

    比如说伏远弩射程大约三百步(450米),臂张弩射程大约二百三十步(345米),角弓弩射程大约二百步(300米),木单弩射程大约百六十步(240米)……

    这一组数据可谓豪华,就算是后世的手枪大部分也都达不到这样的射程,而且古人这样设计也是有好处的,两军对阵,当敌人在一千米开外的时候,使用大木车弩压制,等敌人到了五百米的时候,伏远弩加入战团,345米左右时,擘张弩也加入攻击,以此类推,而当对手前进到100米左右时,弓箭也加入射击,组成更为密集的“箭墙”,往往敌人在如此打击之后会锐气顿挫,甚至军心动摇。当敌人前进到20步左右时,唐军弓箭手会弃弓,转而更换近战武器(比如陌刀,前文提过),与敌厮杀。

    在火力不足的年代,这样的分段射击的方法是很合理的,但对于张楚来说,这种战争理念已经过时了,和这种层次递进的攻击方法造成的效果比起来,这对于后勤的压力加大造成的损失显然不成正比。

    相反,如果按照张楚的方法,千米之外,用车弩压制,等到了三四百米之后,直接用臂张弩射击,这样看起来空缺了一千米到四百米的这一段距离,但不要忘了,空出来的人都被张楚给装备上了臂张弩,也就是说一旦敌人突进到三四百百米的时候,迎接他们的箭雨密集度将远多段射击,造成的杀伤力更是远远超出,猛然间被放倒这么多人,这对敌人造成的士气打击将会更加强烈。

    所以,张楚未来的军队只装备轻重两种弩,而伏远弩属于中型弩,单手人无法操纵,而且还必须要放在地上使用(看过伏远弩的设计图,前面有两个小轮子),因此并不适合单兵使用,角弓弩射程又太近,杀伤力也不足,因此臂张弩是最好的选择——其实相比于臂张弩,也就是神臂弓显然更加合适单兵使用,但可惜此时还是唐末,蹶张弩还没有出现,不过张楚已经打算好了,等有机会了就找几个工匠,看看能不能将这玩意儿发明出来,反正神臂弓的老祖宗就是臂张弩,两者之间是有一定关系的,只要花费大力气,应该是可以研究出来的。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