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明末之最后的帝国 > 第39章 制度

第39章 制度

作者:风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老爷,该吃饭了”

    正在李郓奋笔疾书之时,黄琼静端上来了已经准备好的饭菜,走了进来。http://m.mankewenxue.com/911/911947/

    “你先吃吧,我还要忙一会”

    李郓只是低头书写着,说道。

    “老爷在写什么啊”

    黄琼静一手拿着一个红薯,边吃边走到李郓身边,问道。

    “刚刚不是和你说过吗,今年之后,我们麾下人力怕是会激增百万以上,如何有效管理,就是一个大的问题了,如今我就是在思考如何去管理的问题,你先吃一会,我把这点弄完后,便会去吃的”

    李郓向黄琼静笑道。

    “那我就先放在这,老爷还得趁热吃啊”

    黄琼静也笑道。

    “恩,我这就来”

    李郓答复一句后,又书写起来。

    没过一会,李郓所计完毕,便坐到一边,拿着红薯,土豆吃了起来。

    而黄琼静确走到了书桌前,看了一眼李郓所写,心中疑惑起来。

    这完全看不懂啊。

    “看不懂吧”

    看着黄琼静满脸疑惑,眉头紧锁,李郓边吃边笑道。

    “老爷所写太过高深,静儿确实不懂,不过静儿心想老爷如此书写必有深意”

    黄琼静笑道。

    “其实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高深之处,主要还是一些制度化的东西”

    李郓吃饱之后,便上前向黄琼静解释起来。

    按李郓所想。

    目前所推行的屯队里会继续落到实处,成为一个常态化的基础管理。

    在这之上又设置县府省三级,这三级又与目前明庭所推行的一致。

    设知县,知府,巡抚管理。

    但这一套仅仅只是负责地方政务,军事有独立的军队体系负责,司法,律法则增设专门的官寺负责。

    也就是说不同于明庭最本质的一点是在一个县,一个府,甚至一个省,李郓推行了完全的三权分置。

    如县衙门负责行政,民政管理,同时县一级设兵尉局,以县尉为主,主管一县军事,最主要的是衙门捕快,更卒,巡捕房等编组为专门的巡警队,负责县内治安,巡逻,同时兵尉局新设警备队,屯卫队,建设队三队,警备队主要负责县一地驻防,警备诸事,同时后世火警,武警等职责也由警备队负责,屯卫队和建设队则类似后世建设兵团,军屯,建设,修路,架桥等等工作,均由屯卫队和建设队负责。

    当然无论是巡警队,警备队,屯卫队,建设队,都有一个统一的名字,那就是辅助军。

    在李郓的计划中,以后军队分为正规军和辅助军,正规军由中央直属,属于作战部队,如今于海皎麾下两千五百人就属于正规军序列。

    而辅助军则由地方负责,如今正准备筹建。

    辅助军和正规军虽然武器装备,训练方法一致,但是辅助军主要负责地方,后勤等事,并不负责正面作战。

    当然正规军若是出现减员和伤亡,辅助军的人就会选拔进入正规军中。

    保证正规军内战力一直保持在最鼎盛状态。

    除去兵尉局外,县一级还新设官寺。

    官寺的职责类似后世法院,职责,职权也和法院一样,而官寺的主官为寺长。

    除去官寺以外,县一级还有一个县御史处,主官为县御史。

    御史处比官寺略低,但是其主要职责包含了后世检察院一切职权,同时又加上纪委的职权,也有一些如今御史台和各地提刑按察使司的职权。

    当然和官寺一样,御史处也属于中央直管部门,并不受地方节制,由中央一级直接管辖。

    这也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官寺,御史处的公正,公平和不受约束,控制。

    以后只需要制定法律,保证官寺,御史处运营即可。

    县一级进行三权分置,同样的还有府和省一级。

    和县一样,府也有知府衙门负责民政,官寺,御史处负责司法,不同的是县兵尉局改成了兵马司,设指挥使负责指挥府一级巡警营,警备营,屯卫营和建设营。

    同样的省一级兵马司改为兵马府,设都指挥使指挥省一级巡警军,警备军,屯卫军,建设军。

    其他如官寺寺长和御史处御史不变,不同的是县寺长,府寺长,省寺长的区别而已。

    在李郓所计划之中,原本明庭一省最高长官巡抚,成为了一个民政机构,和布政使司一样,而布政使司则是李郓所取消的第一个明庭衙门。

    而且与明庭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有些混淆,混乱不同。

    李郓的设置则更加明晰。

    这一点也反应在了朝廷一级的设置之中。

    在朝廷内,李郓设置政务府,军事府,司法府分管诸事。

    各府设中丞和左右丞三人负责管理,另设寺中作为属员协助三人主管诸事。

    三府之上,设内阁,由三府中丞,左右丞九人及十一位朝廷重臣,合计二十人组成,与明庭一样,设首辅一人次辅一人,主管内阁。

    三府之下又按照不同职责分设各部细管诸事。

    如政务府下的行政部,户籍部,商业部,工业部,农业部,税部,工部,学部,卫生部等等。

    各部设尚书一名,侍郎两名,下又根据不同职责明细,有不同细分,又设处,局,科负责,处设主事,局设监事,科设都事分管,细管诸事。

    司法部分设官寺院,大理寺院,御史院,由都寺长,和都御史负责主管,又分设左右副都寺长,副都御史。

    在司法府设置大理寺院,主要目的有二,一是大理寺院是审核,监审官寺院和御史院之所,二则是大理寺院李郓打算将其作为制定法律之所。

    目前肯定没办法设立后世那种大会制度,所以专门设置一个制定律法之所,同时负责监督,监管,审核律法,法律推行,还是有必要的。

    最后便是主管军事的军事府。

    军事府下分设军部,参谋部,五军都督府和后勤装备部四部组成。

    军部自然管理各地兵马府,兵马司,兵尉局等,参谋部则是李郓新设的部门职责和后世参谋部差不多,后勤装备部自然也是主管后勤和部队各种装备诸事。

    但这之中又有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那就是五军都督府。

    这是主管正规军的机构。

    原本李郓打算将其独立出来,单独成为一个独立府存在。

    但思来想去,李郓还是将其放在了军事府之下。

    在李郓看来,与其单独成府,不如让其归入军事府下,这样也方便管理不是。

    更别说虽然五军都督府归入军事府。

    但是实际上这是一个独立部门,独立的机构,不同其他各部,李郓打算亲自管理五军都督府,加上几乎肯定会成为军事府中丞的于海皎。

    如此李郓便可保证军队在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军队在手,军权在握,李郓就完全不担心会出任何乱子。

    再加上李郓打算自己这套行政管理制度,全部由自己培养的人才充任,未来也是要从自己的教育体系中选拔人才。

    哪怕如今李郓知道谁和谁有大才,但不在自己的教育体系内洗礼一番,李郓可不想任用。

    不为别的。

    李郓既然要创造一个新时代,人才就肯定需要选拔,培训,教育新的人才。

    老式人才,自然就得全面放弃才是。

    新的时代,由李郓去创造。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