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明末之最后的帝国 > 第7章 山民归心

第7章 山民归心

作者:风鵿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先生,这话可不能乱说啊,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祸啊”

    黄福一听,惊出一身冷汗。http://www.ruxueshu.com/1171727/

    李郓和刘元稷二人听于海皎之言后,也被惊立当场,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难道你们如今过得还不够苦吗,朝廷不公,恶霸欺凌,士绅圈地,你们这些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一个人吃人的世界,而你们就是处于食物链最低端,任何人都可以上来吃上一口,而你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吃草根树皮,甚至吃土度日,难道你们就想如此浑浑噩噩的过一生乎”

    于海皎愤愤不平的说道。

    李郓则适时上前拉了拉于海皎,将其拉到了一边。

    “里尹别见怪,我这朋友也只是一时义气,我们如今只想为村民尽一些绵薄之力,并无别的想法”

    李郓向黄福打着哈哈,笑道。

    而黄福则看了看三人,暗叹一声。

    “这位于先生所言极是,说实话,我们如今的日子可谓困苦至极,只能苦苦挣扎,而且我们不是没有想过反叛,以前临近山谷的山民就曾有人攻击过龙门县,但最终换来的是明军屠杀了一个山谷,数万人啊,我们这些山民,朝廷虽然不管不顾,平常都没人前来,但是别说反叛,哪怕仅仅只是稍微汇聚,都会被朝廷严惩,我们也有我们的无奈啊”

    黄福低着头,又叹道。

    “里尹不必担心,你们靠山吃山,我也看过了这山中物产丰富,其实你们并没有真正好好利用起来,只要你们相信我们,我们一定会想办法为村民们谋福,我这除去番薯,棒子外,还有一些瓜果,就先给村民食用,略表寸心”

    刘元稷上前拜道。

    “还请里尹相信我们,我们也不想惹祸,更不会带着村民反叛,只要改变一下村民们的生活,别无他求”

    李郓也拜道。

    “三位先生诚心,我自知也,村中其实许久未来生人,故而村人对三位先生还有些戒备之心,不过只要先生诚心感化,我想这些村民必然会对三位先生放下戒心,不过这反叛……哎,不说也罢,村中你们可以来去自由,我会让村民和工匠都协助你们,这些高产作物,还有这些瓜果蔬菜,不管成与不成,我也不会怪罪,一会儿我也会安排上带你们前往海边,要想去海边,还得穿过一片密林,没人带路很容易迷失路径,铁矿,煤矿,山中就有,我们平常取铁炼铁,打造工具,农具,取煤生火,取暖,三位先生若有意,我自会派人带三位先生前去,三位先生尽可放心去做,无论成与不成,我们都不怪罪,对了这番薯,棒子,马铃薯我虽然不知是否高产,但我知道龙门县,河源县内就有,具体的我还得派人问问,要是真有,我就派人去县城用山货交换一些回来,一并交给李先生试种”

    黄福点头说道。

    李郓三人一听大喜。

    既然里尹已经同意,那自己留在村中的事便算成了。

    而且想不到临近的河源县,龙门县内就有这土豆,红薯,玉米,加上自己带来的。

    那这三种作物的种植,岂不是水到渠成,手到擒来的事。

    这简直太幸运了。

    “多谢里尹信任,我们一定会竭尽所能,为村民带来更好的生活,不会再让村民受苦”

    李郓双手紧握,坚定的拜道。

    “恩,来人”

    黄福点了点头,大吼一声。

    门外走进了一个年轻的村民。

    “阿权,你去找三个人,分别带三位先生去海边和山中转转,另外安排几个人找些值钱的山货,去河源县和龙门县换一些番薯,棒子,马铃薯回来,越多越好”

    黄福向阿权说道。

    “这三样可是洋人,红毛的玩意,里尹拿来干嘛”

    阿权有些疑惑的问道。

    “叫你去,你就去,哪来那么多废话”

    黄福瞪了一眼阿权,说道。

    阿权无奈,只得领命。

    “一切就拜托三位先生了”

    黄福又看了看三人,说道。

    “里尹放心,我们不会让里尹和村民失望的”

    李郓三人再拜道。

    黄福则点了点头,默然不语。

    这时阿权返回,顺道带来了三位熟知山谷地理的村民进来。

    三人对黄福一拜后,转身离去。

    李郓,刘元稷则跟着两个村民前往山中查看。

    于海皎则一路向南,前往海边。

    看着三人离去,黄福心中一阵感叹。

    我该相信他们吗。

    ……

    ……

    ……

    有了村民带领,李郓三人也第一次系统了解了如今的七星岗全貌。

    整个七星岗环绕着龙门水,各个村落也都星罗棋布的分布在龙门水周围。

    整个山谷如同一个巨大的口袋,除去东北,西南两个小口可以进出外,四周都是高山密林所围。

    正如黄福所言,没有村民,山民带领,常人根本走不出去。

    不过这里虽然依托龙门水,龙门水又北接龙门县,南连增江,由东莞入海。

    但这确不是由广州东进的管道所在。

    主管道由广州府城而出,经东莞,南海,走西江直达惠州府府城归善县。

    另外有一条支路由茅田,从化,直达龙门县城,再转入长宁,河源两县。

    之所以管道会避开龙门水,主要还是因为龙门水自不利于行船,二又水流湍急。

    故而管道只能另修,另建。

    而这龙门水周围,也就成为山民的乐土。

    只是虽是乐土,但看看如今村民,山民的生活便可知。

    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又谈何乐土。

    不过这到为李郓三人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根据。

    有龙门水为依托。

    水资源并不缺。

    而且无论是李郓,刘元稷,还是于海皎也顺利发现了离山谷并不远的铁矿和煤矿。

    此地离河源县也就几十里地。

    而河源在后世也属于产铁矿重地。

    而这也正是刘元稷所需要的资源。

    更别说这两地矿产还有许多伴生矿。

    如高岭土,耐火粘土,铝土矿,膨润土,硅藻土,石墨,硫铁矿,油页岩,石膏,沉积石英岩,赤铁矿,菱铁矿,褐铁矿等等。

    可谓多种多样。

    只是这些矿产储量各不相同,有些矿产开采也是一大难题。

    不过刘元稷对如今的情况已经相当满意了。

    有了铁矿和煤矿。

    带领村民建立耐火炉,建高炉炼铁就不再困难。

    而且这周围密林茂密,木材肯定不少。

    取木建造水车,各种木制机械,引水渠等等。

    也相当便利。

    包括松树,柏树,榕树,杉树等几十种树。

    而更让刘元稷高兴的是,其在山中居然发现了橄榄树,漆树和桐油树。

    橄榄树不仅可以用来打造食用油,未来用来皂化反应制造肥皂,甘油可比猪油,大豆油这些更便宜啊。

    漆树和桐油树拿来提炼漆油,桐油,这可是天然涂料,涂抹甚至浸泡后的木材可常年不腐不朽。

    造船,建房,木桥等能用到木材的地方,用量都很大。

    这三种树在刘元稷看来那简直就是宝物啊。

    只是漆树和桐油树还好,属于华夏原生树种。

    可这橄榄树刘元稷记得好像是近代才引入的华夏啊。

    那这山中的橄榄树哪来的啊。

    不过这一点,刘元稷觉得并不重要,管他哪来的啊,只要有就行了。

    酉时初刻,李郓,刘元稷二人陆续返回了黄家村。

    但于海皎确直达傍晚才回。

    一问之下,二人皱了皱眉。

    此地离海是近,但是要翻越罗浮山和平山两处高山,又要跨越西江,最终才能到达海岸边。

    光走都要走上大半天。

    看来引海水煮盐的计划。

    还得从长计议啊。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