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公主一米八 > 第27章

第27章

作者:青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一瞬间沈止只觉这秋日的寒凉都钻进了骨子里了, 让他全身的血液都冰冷下来了。http://m.aihaowenxue.com/xiaoshuo/397922/

姜珩……

死无全尸?

沈止放开卫适之, 脸色茫然,片刻后才低低喃喃:“不可能。”

姜珩怎么可能会死。

他从火光与血雨中挣扎爬出, 身负着母亲与妹妹、甚至是杜家上下的冤魂,在京城蛰伏四年,他还没有报仇,怎么可能就这样消亡。

卫适之有些于心不忍:“沈静鹤, 你这又是何必呢……”

沈止忽然想起一事, 红着眼抬起头:“尸首呢?你亲眼看到了?”

“我没亲眼看到,可是当时在场的所有人都看到了……”

沈止道:“所有人?”

卫适之点点头,又皱起眉:“沈静鹤你……你不是疯了吧?”

沈止墨黑的瞳仁盯着他半晌,突兀地露出个温和的笑容,抬手一揖,慢声告辞。

留下卫适之满脸茫然地待在原地, 心中惊涛骇浪:沈止疯了!

在旁人眼中已经疯了的沈止慢吞吞地回了府,撞大运地正好碰上了往外走的沈尚书。

沈唯风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 瞪着眼叫住沈止:“病还未好,又要上哪儿去!”

沈止笑着道:“在屋里躺了那么久, 有点闷, 出去散散心。”

看到他脸色苍白,沈唯风又有些心软, 板着脸斥责了他几句,便叫人将他扶回屋里待着。

沈止倒是无所谓,摸了摸手腕上不存在的红绳, 忽然有点后悔一时冲动将红绳还了回去。

他在心中默念姜珩的名字,眼睛一睁一合间,忽然有了湿意。

姜珩。

你还会不会将红绳还回来?

***

沈止的病还没好,沈尧和沈秀秀已经收到了书院的几封信催促回程。

沈止看两人犹犹豫豫的,顶着他爹的冷眼将他们俩送出了城,回府时沈唯风不咸不淡地道:“你不是很想让他们陪你吗。”

“爹。”沈止笑眯眯的,眉眼是一如既往的温软和顺,“我也知道了有的事是身不由己。”

沈唯风掀了掀眼皮子:“所以?”

沈止道:“我要参加来年的春闱。”

沈唯风道:“……”

沈唯风默然片刻,没有什么表情:“你爹是兵部尚书,不是礼部尚书。你连秋闱都未参加过,还想……”

沈止温和地道:“参加过了。”

沈唯风:“……”

沈止:“去岁参加的,不过不是前几名,就没告诉您,也请了礼部的几位大人别对您说。”

沈唯风:“……”

沈止又被关了禁闭。

不过他也无所谓,沈唯风待他们兄妹几人一向是“雷声大雨点小”,没再拿一把锁给他锁上。闲来沈止就去书房写写字,有兴致就画幅画。

大概是着了魔,他的毛笔沾了墨,落笔的“养”却成了“姜”,“珏”成了“珩”。

画笔一落,也总是不经意就画出姜珩来。

甚至连睡都睡不着了。

往往倒头就睡、沾枕即眠的沈止第一次睁着眼从入夜躺到晨曦,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在心中低骂了姜珩几声,干脆穿上衣物,无视了沈唯风的禁足令,偷偷翻墙跑了出去。

可能是因为“含宁公主”死得太惨,圣上在皇室宗室里择了个差不多年龄的小姑娘,封了公主重新送去和亲后,也没有收回含宁公主府。

沈止翻墙进了公主府,少了姜珩,府里的防备似乎都弱了许多,他顺利地找到姜珩的房间,躺到床上,鼻端仿佛还萦绕着姜珩的气息。

伴着这浅淡的气息,他才闭上眼,安心地睡了过去。

沈止梦到了他十五岁那年——

他站在楼上,低头就见国子监的初樱下,穿着规规整整青衣的少年侧颜如玉。

似乎注意到了窥视的目光,少年扭头看过来,如墨的发丝上沾了几片细碎的花瓣,被风拂开,美好得不可思议。

他的眉目清艳无双,虽尚嫌稚嫩,却可一窥日后风姿。

那一幕像是烧红的铁烙一般,悄然隐秘地印在心间,一点也不疼,反而……甜滋滋的。

十四五岁的姜珩确实甜滋滋的,被惯养出一股子天真骄矜气,清艳无双的眉目间总是浮着一层贵气,看谁都像有三分蔑视,笑起来美不胜收。

沈止定定地盯着他,含笑问身旁记不住名字的“好友”:“……三皇子殿下怎么来了?”

那人道:“听说是没伴读了,就求了陛下来国子监。啧啧,三皇子殿下生得真是绝了,要是是个姑娘,那还真……”

“说话不过过脑子的?”旁边有人打断他的话,“不要命了不是?不过……殿下确实有个双胞胎妹妹,可惜没见过。”

沈止笼着袖子,安然地听着身边人絮絮地说话声,目光却一直钉在显然是迷路了的姜珩身上,漫不经心地想:“不就是打了一架,还追到这儿来了?”

沈止同姜珩不是在国子监认识的。

他就是姜珩的伴读。

两人平日里吵吵闹闹,打架却是打得莫名其妙。

那日讲学的先生下学前顺口讲了一下择妻之事,沈止向来喜欢逗这个小皇子,调侃地问了几声,姜珩却没吱声。

直到人都走光了,姜珩才有些犹犹豫豫地看向他:“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

沈止顺口道:“安静的。”看了看一向话多的姜珩,他唇角一弯,很不要命地添了一句,“反正不是殿下您这样的。”

他平时都调侃惯了,也没注意姜珩的表情,见他的领子散开了,顿时就浑身不舒服,凑过去给他理整齐。还没退开,姜珩一下子把他扑倒在地,“咚”的一声痛得他头晕眼花。

十五岁的沈止虽然还算温柔,却受不得这种对待,火气一上来,直接就跟姜珩打起来了。

本来他都做好了如何认罪、被抓进诏狱后又该如何忍受折磨的心理准备,回府后却一直没听到消息,大喜过望之下,也没多想,直接让他爹帮他请辞了伴读这个活儿。

随后就一直没见过姜珩。

没想到他会跑来国子监。

虽然结了“仇”,沈止却并不讨厌姜珩,他一直都喜欢逗姜珩玩,不当姜珩的伴读只是觉得姜珩定然很讨厌他了。

他在国子监里也同姜珩作对,没想到逗着逗着,就把自己给绕进去,有些放不下了。

……

沈止醒来时还有点懵,叫了姜珩两声才想起身边无人。

他沉默了一下,想起梦中骄矜天真的少年,心里一阵难受。

也不知姜珩到底……有多痛苦,才会变成如今那个模样。

起身后,沈止还是像往常一样,披着衣袍懒懒地往书房走去,恰好撞到在书房打扫的阿九。

阿九看到沈止,也不意外:“沈公子,待会儿早饭送到书房?”

沈止一顿,眯眯眼睛,看阿九平静的样子,有些意外:“你知道我过来了?”

阿九的脸一红,也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嗫嚅道:“我还知道你跑进殿下屋里睡了……”

沈止:“……”

难怪进公主府那么顺利,八成是姜珩的人守着,见翻墙来的是他就没出手。

“阿九。”沈止慢慢开口,琢磨着道,“你觉得殿下……”

阿九眼神清澈,一口咬定:“殿下不会抛下我们的。”顿了顿,又补了一句,“有沈公子在,殿下更不会离开。”

沈止不知他那种莫名的信心是哪儿来的,好笑地点点头,走进书房。

书房里依旧纤尘不染,沈止坐到往常的位置,有些不习惯旁边空了人,发了会儿呆,才去摸平日里姜珩经常看的书,意外地发现那儿还放着个长匣子,打开一看,是一个画轴。

不用翻开也知道是谁画的。

沈止叹了口气,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将东西放回去,随意挑出一本书坐到书案前翻看。

他看得漫不经心,心思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

当年他同姜珩互相“仇视”,在国子监里闹得人仰马翻,所有人都觉得他们的关系很恶劣。

只是沈止没想到,姜珩也从未讨厌过他,两人在国子监里“互相仇视”了一年,明明都想靠近彼此,却又碍于自己的骄傲不肯放下身段。

十四五岁的小少年,总把“面子”看得极为重要。

直到后来杜皇后**而亡,曾经前呼后拥的小皇子变成孤家寡人,披着素缟茫然无措。

卫适之性子单纯,被人挑动着跑到姜珩面前冷嘲热讽,沈止原本在暗处偷偷看着,见到这一幕二话不说就扑过去和他打成一团。

误会消除,可姜珩过几日就得离开京城了。

姜珩抱着他,像是抱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默默流泪,眼睛通红。

他含着泪,不知从哪儿摸出一根红绳系到他手腕上,小心翼翼地问:“沈止,我可以亲一下你吗?”

沈止顺从地让他亲。

姜珩的嗓子有些哑,语气恶狠狠的:“如果我回来发现你成亲了,我就杀了你。”

沈止笑了笑,道:“我的殿下,你舍得吗?”

母后身亡、杜家又几乎被连根拔起,姜珩的性子在连续的厄运中已经变了,他掐着沈止的腰,沉默了好一会儿,还是低声道:“舍不得。”

等姜珩回去,沈止转了个身,就发现沈尚书就在不远处,脸色青黑,显然观赏到了全程。

他张了张嘴,没说话也没解释,闷不作声地走过去,跟着沈唯风回了府,一直走到沈府后面的祠堂才停下。

没等他爹吼,沈止就乖巧地跪下了。

沈唯风深吸一口气:“方才,你同三皇子在做什么?”

沈止轻描淡写道:“您不是看到了吗。”

沈唯风顿时怒极,一脚踹到他背上:“伤风败俗!败坏门风!”

“爹,我们什么都没做。”沈止平静地道,“我喜欢他,他也喜欢我,有错吗?”

“你还敢说!”沈唯风气得吐血,转身就找来一根木棍,狠狠抽到他背上,“且不论他是罪后之后,沈止!姜珩是个男人!对着你的列祖列宗磕头认错!”

沈止痛得闷哼一声,朝着灵牌磕了三个响头,沉声道:“列祖列宗在上,沈止不孝,但是姜珩没有做错什么,请佑姜珩平安。”

沈唯风知道大儿子看起来温温柔柔,实则倔强无比,干脆什么也不说了,提着棍子就打。

沈止闭着眼,身上痛到几乎麻木。

他不知道自己是何时动了这“不该有”的心思,该庆幸的是姜珩也喜欢他,该头疼的是教沈尚书看见了。

沈止心想:早晚的,早早让爹知道了,以后和姜珩一起时姜珩就能少挨点冷眼。

沈唯风是动了真怒,直将沈止打得痛昏过去才停了手,愣愣地看了会儿像是没了气的沈止一会儿,才咬着牙又去请了御医。

沈止在床上动弹不得,第三日才勉强下床,姜珩却已经离京两日。

他靠着弟弟妹妹的掩护出了府,去打听姜珩的消息,却没什么收获,倒是意外发现了五军都督府里一个同知,鬼鬼祟祟的不知在做什么。

沈止一时好奇跟过去,偷偷摸摸地跟到个清幽的小别院附近,见那个同知进了一个屋,便跟着凑过去听墙角。

里面传出了男人的声音:“……人已经安排好了,他们过两日便会在那个客栈住下。”

“哥哥,你还在生气吗?”有些熟悉的女声随之响起,“我也不是有意的,只是那个该死的贱人又怀了龙胎,幸好给他把脉的是我的人……”

“哼,做事不考虑后果,姜珩和姜璎是能留的?”

“我……”

沈止一时有些耳鸣,他悄悄探出头,只看到那个说话的男人的后脑勺,女子的容颜却清晰入目,犹带着几分恶毒。

常贵妃。

残余的记忆模模糊糊的,到此又断了,沈止也不在意,琢磨了一会儿,心中恍然大悟。难怪中秋那夜看着常贵妃觉得眼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过了晌午,沈止轻车熟路地翻墙离开,从后门回了沈府,顺便去祠堂拜了拜。

一连几日沈止晚上都翻墙跑去公主府睡,等晌午了又回沈府,轻松又惬意。

可惜轻松的日子没过多久,麻烦就找上来了。

沈止没想到姜渡居然会找上门来,不知是为了“避嫌”,还是常贵妃眼尖地见缝插针,他身边还跟着晋王姜洲。

沈止实在想不通:他看起来就这么好拉拢?

在京中盛传“温润如玉”的沈止,确实看起来耳根很软的样子。

姜渡特地挑的沈唯风下衙后来的,彬彬有礼地同沈唯风见了面,才说出目的:“静鹤一直呆在家中,心情是不会恢复的,秋山围场正宜围猎,不如同本王去散散心?”

沈止正想随口诌一句“不会用弓”,忽地想起姜珩那一堆很耐人寻味的“听说”,再想起不知是谁多嘴流出了他精通六艺的传言,面前这位恐怕也听说了,要推辞实在不妥,只好点头应了。

沈止会武功的事也没几个人知道,姜洲看着貌似柔柔弱弱的沈止,一拍胸脯:“你叫沈止对吧,你放心,本王会保护你的。”

沈止眯了眯眼,笑意挂在嘴角,眸中却没什么笑意。

姜渡是有备而来,特意准备了马儿,后面还跟着一批侍卫。沈止慢吞吞地上了马,姜渡在一旁同他说话,他也侧头微笑着一一应声。

从这个方向,沈止能看到姜洲。姜洲同常贵妃长得很像,那副不谙世事的纯真曾经也属于姜珩。

沈止心中钝痛,脑中也开始细细地疼,像是被谁用针戳刺了般,最后那点记忆也恍若拨开云雾见青天。

那日偷听的沈止被发现了。

他逃出别院,急切地写了书信放出信鸽,随即立刻出京,循着记忆里的路线惶然跟去。本来若是暂避风头躲着就好,他着急出京反倒立刻被发觉,随后追来的就是一批刺客。

他身上的伤还没好,应对得勉勉强强,东躲西藏地追赶着姜珩,想让他提防,差一点就赶上了。

差一点就是,若是赶上了,姜璎也不会死。

信鸽到姜珩手里时,正是深夜,下一刻就开始了屠杀。

精疲力竭的沈止被逼得跳下了大河,侥幸没死,被下游的渔户救上了岸,却发了一场高热,沈唯风带人寻来时,他已经意识不清。

那几日他浑浑噩噩,一脚踏入了鬼门关,沈唯风急得又白了半边头发,最后才找到一个药方给他喝下,勉强救回了一条命。

什么鬼药方——

沈止收回视线,打了个呵欠,不太在意地想,八成就是那个药方害得他现在这么嗜睡。

不过,捡回一条命已经是幸事了。

到了围场,三人换上轻便的胡服,有人递上箭筒,沈止刚背上箭筒,就听姜渡道:“听说静鹤骑射了得,今日可得让本王开开眼界。”

沈止扯了扯唇角,含笑道:“都是谣言罢了,下官身子不太好,没怎么学过。”

当年姜渡确实也有在国子监待过,可是两人几乎没什么交集。

打着同窗好友的名头来说话,姜渡当他是傻子?

姜渡笑了笑:“今日只是来散散心,就不比什么了,静鹤开心些就好。五弟,你认为呢?”

姜洲是被常贵妃叫过来的,还不知道要干什么,闻言哦哦应了两声,拍拍沈止的肩膀,“你放心,这儿没什么可怕的野兽的。”

沈止垂眸看了眼一脸肃然地安慰他的姜洲,心情复杂。

怎么这么个善良的孩子,偏生就是常贵妃的儿子?

他知道常贵妃做过什么事吗?

抑或,这副面孔只是表象?

沈止想着,淡哂道:“多谢晋王殿下。”

围猎一开始沈止就发觉了不对劲。

三人是分开狩猎,后面都跟着几个侍卫,他这儿一马当先跑了会儿,一回头身后就空无一人了。

沈止默了默,忽然想起什么似的,翻身下马检查了一下这匹马儿,顿时扬扬眉,脸上闪过好笑的神色,重新骑上马,悠哉悠哉地在林间慢行。

果然没过多久,马儿忽地长嘶一声,直直跪倒,沈止差点被甩脱下去,用了点巧劲才没让自己摔得太难看。

下一刻耳边就响起“嗷”一声虎啸。

沈止眯了眯眼,还在诧异莫非姜渡真的要用“英雄救英雄”的戏码,姜渡便出现了。

沈止:“……”朋友,你的幕僚该换了。

姜渡一出现就拉满了弓,对着突然出现的老虎,还未射出箭,后面忽地“咻”地一声飞来一支箭,直中虎目。老虎痛得咆哮翻滚,挣扎了片刻,就倒地不起。

姜渡的脸色有点难看,收回箭回头一看,就见到姜洲扔开弓噔噔噔跑过来,一边扶起沈止,神色关切:“你没事吧?怪了,这儿不是没老虎吗。”

沈止暼了眼姜渡的脸色,严肃地抿抿唇角,没有笑出来,冲姜洲弯了弯腰:“多谢殿下救了下官一命。”

姜洲摇摇头:“你是四皇姐的人,四皇姐没有了,本王就照顾他的人。”

沈止笑了笑,垂下眼帘,半晌才想起姜渡,转身朝他也揖了一礼:“今日多谢安王殿下好意,只是下官身子底差,恐怕不能多做陪伴。”

他都这么说了,姜渡也不好强行挽留,只得放他离开。

回威远伯府安生了几日,沈止就听说圣上因为痛失爱女伤心过度,决定让晋王留京陪伴的事。

沈止有些惊讶,对着旁边空无一人的座位道:“难不成圣上松口了,真准备给常贵妃授凤印,让晋王当太子?”

太子的存在感真的太稀薄了,中秋晚宴上沈止虽然心不在焉,却也大致扫了眼在场的人,都没注意到太子有没有来。

平庸、懦弱。

都不符合太子该有的样子。

阿九就当姜珩还在,时不时就把消息送到书房,见沈止对着空座喃喃自语,心里也有点发酸,连忙转移话题:“圣上要留晋王,安王肯定不乐意,听说这几日朝中支持安王的几个大臣天天都在闹。”

“他们要留下来,应当是听说了圣上身子渐弱的事。”沈止摸摸下巴,也不知道上回晋王一个人先跑回京城的事吓到常贵妃没。

或者同他和姜珩的猜测相反,圣上见到提前回京的晋王,不仅没有生气,反而龙颜大悦,觉得小儿子很贴心?

他思来想去也没想出什么确定的结论,看天色差不多了,再不回府回去撞上他爹就不好了,只得起身同阿九告辞。

阿九想了想,道:“沈公子,若是殿下回来了,您能每天都陪着他吗?”

沈止的脚步一顿,半晌,“嗯”了一声,头也不回地走了。

京中依旧一片安宁,听闻北方的牧族还了城,京中又重新调了大将去镇防。京内除了安王派还在闹着要安王留下来,另一件事就是杜温将军被放出来了。

锦衣卫查了一通,什么都没查出来。杜温清清白白,无端受灾,圣上心怀愧疚,也不让他回边关受苦了,授职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让他安定在京城。

可想而知常轲气成什么样子。

一晃过去几个月,秋去冬来,京城被大雪覆盖,上下莽莽。

沈止关注着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