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足球进阶路 > 第8章 赛前训练2V2

第8章 赛前训练2V2

作者:锐意时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训练场上,李文叔教练召集大家,说:“前面已经训练过2v1,1v1,虽然大家可能都未熟练,但是这是正常的,我的训练方法是将各种技术先过一遍,然后才熟练具体某个技术,这种训练方法有些耗时间,但是却有助于你们的综合发挥。http://www.boyishuwu.com/book/529395/这次,是训练2v2脚下技术。”

    然后,李文叔教练说出2v2的训练规则:“在一个12米*12米的正方形框内,在正方形方框线上有3个小球门,背向场地,球门宽60厘米,高40厘米,是有弹性的塑料做成的。

    还剩一条边线中间做一个直径2米的圆圈。

    一方为攻,一方为守。

    20个人,分成4组入场,剩下的4人分别记录每组的成绩,进球门记录得3分,守方把球破坏出界得1分。

    进攻方在两人站在圆圈内,防守方一人在正方形框中间,一人在进攻方对面边线外。哨声一响,就自由行动。

    训练时间共40分钟,每次10分钟,每组有20分钟是攻球门,另外20分钟变成守球门。

    比如a-j队,每队2人,分:1组.a队和b队,2组.c队和d队,3组.e队和f队,4组.g队和h队,5组.i队和j队。

    首先由5组记录,10分钟后由4组记录,5组上场;10分钟后,由3组记录,4组上场;10分钟后,由2组记录,3组上场;10分钟后,由1组记录,2组上场……不断轮流,每组a队攻10分钟,下一个10分由b队攻。”

    训练之前,当然是先跑10公里,休息10分钟,再开始这个训练。

    训练了20分钟,休息时间,只见陈俊跑来和李文叔说:“教练,我要换队,我和王梁搭配不来。”

    只听李文叔说:“行,我也看到了,本来组队就是先暂时,只要不是很搭配,就随时会做出调整,这样,你和盖延搭配吧,王梁和马援搭配”。

    最后,发现寇恂和冯异搭配效果比较好,杜茂和窦融搭配效果也好,耿弇、吴汉和谁搭配效果都好,陈俊和贾复搭配效果也好。王梁和马援搭配效果也好。

    而搭配效果不好的,李文叔会酌情拆散,让他们重新组队。

    看来李文叔对于队伍的建设是采用相辅相成之道,而不是采用相互制衡之道。

    通过2v2训练,发现这样的计分对守方太有利了,然后李文叔稍作调整,就是在未使用的一条线加多一个半圆,在踢球出界前,另一个防守球员要踩一下这个半圆才算得分。否则攻守两方都不计分。

    上面是训练的2v2更多是单干和配合,2v2还有传球配合,只是场地运用和上面的不同。因为上一场比赛遇到,这里要提前训练。

    只听李文叔说:“2v2的传球训练,需要有场地方向意识,根据对方防守人数、接球者的站位做出调整配合。比如场地方向意识是:接球者b是背对对方球门,在接球者b的站位画垂直于底线的直线,传球者a最好不要同时站在这条垂直线上,而是要和这条垂直线形成大于30度的角度,在30-60度之间,这样的传接球最好。

    足球是为了射门,射门前需要一个有效的进攻产生,当接球者是背对球门时,接球者要形成进攻,需要两次的转向。两次的转向,在比赛中,是非常困难的,对方可不会任由你活动”。

    众球员听了都会心地一笑。

    然后接着听李文叔说:“

    所以这时的b是过渡者,a要清楚b所能做的事。

    这样的传接球距离在10-20米之间,传接球效果比较好,因为接球者b是暂时过渡的,需要足够的距离缓冲。

    a在传球后,需要慢速一些地前跑,b在接球后,传球给a后,b要转一次方向,使身体侧对球门,面向球场中间,然后a接球后,继续传给b,b要么横传给a,要么给一个提前量传给跑动向前的a。

    总之,接球者b的动作是:b接球后传球,转向,再次接球后传球。这样b是固定点,而a是变化点,形成三角形的传球变化,这样b是两次接球和传球。如果两人刚好处在两人在同一条垂直线上了,有一个队友需要横向移动两步,需要多一次的传球和接球。

    这样的传接球,如果b身后有阻拦人员,这样企图阻挡b转身是无效的,因为b不是主要进攻者,b只是进攻辅助者。如果a身边有阻拦人员,那么b需要根据他在a的身前或者身侧或者身后,做出传球调整,在训练时,两人要训练到,要私下商量如何形成默契”。

    然后李文叔在黑板上画图来讲解三角形,原来是三角形的两个点成的直线需要平行于底线,这两个点只有其中一个点站着一个配合球员b,另一个点暂时是虚的,需要另一个球员跑来填充。

    而三角形的第三个点站着球员a,球员a这时是在球员b的后面,距离对方球门远于球员b,球员a传球给球员b,在跑到前面说的三角形虚点上,球员b传球给跑到这个虚点的球员a,球员a再带球前跑,或者球员a前传球给已经前跑的球员b,这是从原先的横向三角形对着对方底线,变成尖角三角形对着对方底线。

    然后,李文叔布置他们训练。先拿两个木桩充当阻拦者,一个在a的身后,一个在b的身后,这时主要是b要绕开木桩。然后移动a身边的木桩到a的身侧,a、b两人商量a要如何跑较能形成两人间的默契。然后移动a身边的木桩到a的身前,如此训练。

    当训练有一定的熟练和默契了,再上真人做防守,不过要求充当防守的人员暂时不能给予比较强的防守,要让a和b先熟练,再逐步提高防守强度。

    然后听李文叔说:“

    如果我们只有一种2v2技术,那么对手知道后,很容易通过视频分析找到应对方法。技术被破解,我们会很被动。

    《孙子兵法》有说:‘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根据这个理论,我们还需要四种传球技术,这样形成五种技术的变化,足以让对手捉摸不定”。

    只听李文叔继续说:“上面的2v2传球有一个变种,就是当b是侧身对着球门时,a可以直接传球到b的前面远一些,由b跑向前去接这个传球,而不是上面的a跑向前。这时,也就是a是固定点,b是变化点了”。

    其实,这个在训练大纲中有涉及,只是这里更详细一些而已。

    之后,李文叔让大家训练上一次比赛王常的那个单刀进球,球门是3米宽,有守门员,带球者需要在20米带球向前,守门员需要出来封堵角度,带球者横向带一下球,拉出空隙再寻机射门,训练带球者处理这种情况的熟练度。

    只听杜茂对王常说:“王常,你的单刀让我对你的景仰有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有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只见王常看着杜茂的嬉皮笑脸,用手背向着杜茂,对空甩了甩手掌,说:“去,你知道我练了多久了吗,我都偷偷练这个一年了”。

    看来王常是个务实、不习惯接受吹捧的人。

    之后是单人练习定位球射门。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