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 > 第114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第114章 百无一用是书生

作者:七宝擂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大殿内安静了一下,随即再度爆发了剧烈的抗议。http://m.boyishuwu.com/book/604650/

    “杨县男,你不能这么搞啊。”

    “就是啊,如此一来,朝堂必定大乱。”

    “杨县男,这么搞会天怒人怨的。”

    “……”

    砰!

    杨傲又开了一枪,嘲讽道:“到底是百姓不满,会天怒人怨,还是你们的利益受损,心有不甘啊。”

    “一群白痴,你们就看着眼前一点利益,完全没注意到我这么改革带来的强国利益。”

    “都抬上来吧。”

    很快,士兵抬来了很多东西。

    杨傲一一介绍起来:“这是九花玉露,都熟悉吧。”

    “我搞的,可你们知道吗?九花玉露的配方其实很简单,但是你们知道,我用他赚了多少银两吗?”

    “嘿嘿,一瓶100两,你们嫖妓的钱,基本上都被赚到我口袋内了。”

    一群大臣顿时脸上不好看了。

    杨傲继续道:“这是香水,诸位也不陌生吧,是九花玉露的升级版,我用他也是捞了不少哦。”

    蔡京立马问道:“杨县男,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和朝堂改革有什么关系吗?”

    杨傲指出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我发家致富,没有靠土地兼并从中牟利?”

    “再说说这个,这是缝纫机,来人,演示一下。”

    有女使立马奔过来,当场缝起衣服来,很快,一件衣服就成了。

    有大臣立马叫起来:“难怪你们布庄的衣服那么多,怎么卖都卖不完,合着你们做一件衣服居然这么简单。”

    其他布庄的衣服怎么都得五天才能交货,毕竟手工缝制太慢了。

    但是缝纫机却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手工哪里比得了这个啊。

    杨傲继续道:“这是缝纫机,再看看这个,这是纺纱机,看看吧。”

    女使再来演示,只需要手摇动,便可以自己纺纱。

    这下大臣们集体震撼到了。

    这简直是了不得的财富。

    杨傲再来到玻璃制品面前:“这些是用玻璃,也就是琉璃做的东西,有实用的杯子,也有艺术加工品。”

    “来,看看吧,这做的咋样?”

    大臣们上前来参观,发现美轮美奂,价值连城。

    杨傲继续道:“这琉璃你们觉得很精美,很贵吧。”

    大臣们无不点头称赞。

    杨傲突然一拉桌布。

    哐当!

    所有的琉璃制品,全部砸在地上碎了。

    蔡京肉疼喊道:“县男,这些可都是价值连城的宝物,少说也值个数千两,你怎么都给砸了。”

    杨傲回道:“在你们看来不值一提,可在我看来,却是随手都能制作的东西。”

    “掌握了怎么造他的原理,就轻而易举能造出这些东西来,所以这东西,根本就不值钱了。”

    “什么?不值钱了。”

    一干大臣都瞪圆了眼珠子,满脸不敢置信。

    杨傲接着走到棉花旁边:“这是棉花,你们都见过吧,赏玩用的,对吧。”

    众大臣点点头。

    杨傲接着让人演示,居然用棉花纺纱,再织布。

    “各位,这是自动织布机,看好了,这还能织出花纹呢,看见没。”

    杨傲展示的奇淫巧技令在场的官员们纷纷傻眼了。

    这得产生多大的财富啊。

    杨傲双手抱胸,冷冷嘲笑道:“我所创造的财富,没有一件是靠土地兼并得来的。”

    “都是靠这些你们眼中的奇淫巧技发明赚来的。”

    “这些东西,造假贵吗?”

    “根本就不贵,但是为什么在我手里就值钱呢,你们有想过吗?”

    一干大臣眨巴眼睛,一脸懵逼,不明白的盯上他们。

    杨傲嘲讽道:“因为你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做官才是唯一的出路,士农工商,在你们看来,工商也是最低等的。”

    “你们当官后,有了钱,第一件事,想的是去买良田,认为有了地,就可以兴旺子孙。”

    “买地收租,是条致富路子,可有我赚的多吗?”

    “你们家里的财富,还不是被我发明的这些东西流失了。”

    “知道为什么吗?”

    一干大臣紧紧盯上他,眼里直冒绿光。

    杨傲解释道:“因为脑子太死,就想着一亩三分地的钱,完全不知道,科学是第一生产力,创造发明才能产生财富啊。”

    “就比如这耕地用的农具,传了有两千年了吧,你们就没想过,可以把他改进改进。”

    “这个改进了,你们家里的地,不就可以多多开垦,省下用人的钱,减少开支,多多增收了?”

    “可你们没有,因为你们喜欢一成不变,觉得墨守成规,就是好事。”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再比如说这个。”

    杨傲掏出了手榴弹。

    一干大臣慌忙吓的后退。

    “杨县男,这玩意你怎么带来了,这多危险了,还是小心为上。”

    杨傲鄙夷道:“你们害怕手榴弹,可就没想过,为什么我能发明手榴弹,而你们不行吗?”

    “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手榴弹其实早就在生活中有了,只不过你们自己忽略了。”

    “什么?”

    一众大臣瞬间都惊了。

    杨傲冷笑道:“见过戏法的药发傀儡没?我的手榴弹就是从那演变来的。”

    “你们啊,能发明娱乐的东西,却发明不了战场上改变战局的利器。”

    “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要改革了吧。”

    “咱们不能继续墨守成规下去了,得解放思想,解放劳动力,解放科技啦。”

    “读书,钻研儒家经典,只会把路走窄了,咱们国家,需要更多的科技人才。”

    “再比如,热气球。”

    “各位随我出来看看吧。”

    出了大殿。

    天空飘着一个热气球。

    杨傲指着问道:“各位谁能和我用儒家经典解释一下,为什么这球可以升空,人可以飞天?”

    一干大臣被问的哑口无言。

    杨傲冷笑道:“这就是你们口中有百用的儒家经典,连一个小小的热气上升的道理都解释不了。”

    “我来解释一下吧,气体受热为上升,冷气下沉,如此便产生了升力。”

    “至于,为什么热气会上升,冷气下沉,我想各位大人应该能给我个解释吧。”

    一干大臣再度一噎。

    这谁能解释的了啊。

    杨傲扫过在场所有人,问道:“解释不出来?”

    “儒家看来也不怎么样啊?”

    一干大臣有人不服气,立马争辩道:“谁说儒学无用,要知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

    “打住!”

    杨傲鄙夷道:“你说的这些,是你靠读书当官,然后贪污受贿赚到的钱。”

    “可问题是,你们当官赚的还没我多,可见,当官未必就吃香。”

    有大臣叫道:“你这是商贾之道,难登大雅之堂。”

    杨傲冷笑道:“可我知道,要没商人,你们汴京城内,连烧的石炭都没有,大冬天的个个准备冻死吧。”

    “别他妈的觉得自己是个当官的,有多高尚,我问你,你分得清麦子和水稻吗?”

    “你知道五谷是哪五谷吗?”

    “我再问你,你知道你身上穿的衣服要经过多少道工序才能制作成吗?”

    “没有商贾,你连衣服都穿不上,这个社会,是大家一起组建的,大家分工合作,谁也离不开谁,别他们的瞧不起任何工种。”

    “因为你不配,别忘了,你们读书写字用的宣纸还是商人弄出来的。”

    “没有商人提供宣纸,你们还读书,读屁呢。”

    一个个顿时被杨傲训的无言以对。

    杨傲对社会学的认识,见解远超这个时代,儒家的这些士大夫,一心只有圣贤书,只有当官谋利,哪里会懂得什么叫社会运转啊。

    杨傲冷冷扫过这些人。

    冲蔡京吩咐道:“蔡京,你主持一下,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时间,谁要是能辩的过我,我就撤销改革,可若是都说不过我,那么抱歉了,麻烦你们乖乖配合改革。”

    “能不能行?”

    杨傲一声大喝。

    在场的大臣立马叫嚣起来:“能,你就等着被我们说服吧。”

    接下来三天。

    杨傲接受了各种辩论。

    结果对方都铩羽而归。

    三天转眼过去。

    杨傲坐在摇椅上,询问道:“还有哪位大臣要和我论一下啊?”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脸的灰心丧气。

    李纲站出来,冲杨傲拱手,询问道:“衙内,你如何保证自己的改革就是对的?”

    杨傲被问的一愣的,随即笑道:“总算出来个有点口才的了。”

    “我没办法给你保证。”

    李纲顿时笑了:“既然如此,那你还敢改革,就不怕把我大宋改革的四分五裂吗?”

    杨傲回道:“你错了,北有西北军,中央有天策军,地方又巡检司,请问大宋怎么会四分五裂。”

    “这些军队都已经接受了国有化思想熏陶,他们的作用就是保境安民。”

    “改革,动的是朝廷,朝廷乱一乱,无所谓,只要百姓不乱,治安有保障,这世道就不会乱,大宋就不会四分五裂。”

    “除非,有人存心不良,不同意改革,内外勾结,意图造反,这样的人,为一己私利,图谋不轨,该杀!”

    “李大人,你说我说的对吗?”

    李纲一时间无言以对,想了想,再问道:“衙内,你完全不需要在各地开设行政司,各地都有府衙。”

    杨傲立马打住道:“行政司就是府衙,我只不过把府衙进行了改革。”

    “现如今,冗官太严重了,咱们必须改革,要不然,官员吃空饷,不干正事,谁亏啊?”

    “亏的是国家好不,咱们国家的赋税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可不能浪费在这些无耻之徒身上。”

    “你们说对还是错?”

    李纲赞同的点头:“对。”

    杨傲继续道:“那不就是了,改革是必须的,要干实事,才是个好官,要不然,就像你们,现在在这和我吵嘴,你觉得自己干实事了吗?”

    “这些吵嘴的意义,根本就没必要。”

    “你们和我这么叫,无法就是觉得自己利益受损了,这么改革,官要当不好,就得下岗,就要完蛋,一旦没官做了,你们就要受穷,连带着子孙也要跟着完蛋。”

    “但是我已经展示过了,这世道不是只有当官这一条路可走的,只要发挥聪明才智,一样可以迎头而上。”

    李纲怀疑道:“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衙内,并非人人都有你这般才智的。”

    杨傲冷笑道:“优胜劣汰懂不懂?没有残酷的淘汰,怎么会有进步呢?”

    “你别说不是,你们就是优胜劣汰的产物。”

    “那些科举落榜的,这辈子最多就只能做个穷酸书生,最多是给人家做个教习,贴补一下家用。”

    “天下读书人何止千万,你们当官的才多少人?”

    “你们当官,他们凭什么就不能?”

    “就因为你们科举中了,他们落榜了,他们就活该受穷?”

    “这不公平啦,他们中可是也有才学的,不过学偏了而已。”

    “就比如我,我是不会你们那些酸儒的本事,但是我能赚钱,如果我爹硬要我读书,嘿嘿,怕是我现在已经被老夫子给废了。”

    “再打个比方,县内出现了流寇伤人。”

    “衙差去拿人,出力出血,最后功劳是县官的。”

    “县官在抓人的时候,做了什么,在青楼喝花酒。”

    “我请问一句,这对衙差是公平还是不公平?”

    “凭什么衙差拿的人,赚功劳的是县官。”

  &n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