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丝路文学网
丝路文学网 > 其他类型 > 大宋:开局宋徽宗面前密谋造反 > 第105章 老百姓开窍了

第105章 老百姓开窍了

作者:七宝擂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皇宫内。http://www.linghunshuxuan.com/138430/

    赵佶在殿内踱步着,书案上放着的是那本改革方针。

    张迪见他一脸的焦虑,担心道:“官家,你不要紧吧。”

    赵佶回过神来,冲张迪问道:“张迪,你说天策军厉害不?”

    张迪竖起大拇指:“那是相当厉害。”

    赵佶点头道:“是啊,天策军的厉害,你也见识到了,满朝文武,就没有一个不震撼天策军的。”

    “所以你说有了天策军,咱还需要怕西夏,辽国吗?”

    张迪愕然的看向赵佶:“官家,您什么意思?不会是想对他们用兵吧。”

    赵佶冷笑道:“谈不上,要没必要,我不会打仗,但是我现在也不会怕他了。”

    张迪松了口气,不打仗就好。

    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赵佶继续道:“张迪,你说天策军要是再多点人,再强大一点,朕的江山是不是可以万万年?”

    张迪重重点点头,嗯了声:“那是绝对的。”

    “好,研磨,朕要下旨。”

    赵佶一阵得意道:“只要有了天策军,我看谁还敢造朕的反,这朝廷什么样子都不怕,改革,去他妈的改革。”

    ……

    次日。

    下朝后。

    杨戬就收到了圣旨。

    擢升为殿前司指挥使,命杨戬扩充天策军。

    原本2万人的小队伍,现在可以扩充到5万啦。

    对此,杨戬有些懵逼,拿了圣旨就去找儿子。

    杨傲看完圣旨,鄙夷道:“赵佶个怂货,他还是没胆子改革。”

    杨戬不明白问道:“儿子,赵佶这是什么意思?”

    杨傲告诉道:“很简单的心思,以为掌握一只常胜军,便可以保他的皇位不失去,至于改革什么的,他觉得无所谓,反正老百姓造反,再怎么造反,也打不过天策军。”

    “他觉得有5万人的天策军,就可以无往不利,所向披靡了。”

    杨戬哦了一声,问道:“那这事对咱们来说,是好事啰。”

    杨傲嗯了声:“老爹,去扩军吧,五万人的铁军,你办得到不?”

    杨戬回道:“就咱们家的财力,没问题。”

    杨傲满意道:“好,安心扩军,既然这个该死的赵佶这么怂。”

    “那我就给他尝尝什么叫反噬的后果,好好练军。”

    “是。”

    杨戬回答完了,立马一愣的:“我怎么听你的差遣啊,我可是你爹。”

    杨傲得意回道:“谁有本事听谁的,再说了,老爹,咱们父子还需要分那么清楚吗?”

    杨戬哈哈大笑:“也是,你是我唯一的儿子,我的将来都是你的。”

    门房贾六这时候来报:“主君,童贯求见。”

    杨戬冷笑道:“来的倒是快,让他进来吧。”

    前厅。

    童贯一见到杨戬,立马就恭喜道:“恭喜贺喜杨太尉。”

    杨戬回道:“童太尉,客气客气,坐,请用茶。”

    落座,用茶。

    杨戬问道:“童大人,不知道来我府上有何要事?”

    童贯冲杨戬道:“我不日就要回西北了,临走前,想见见令郎。”

    杨戬眯细起双眼,问道:“你要手榴弹和复合弩。”

    童贯苦涩的点头:“杨大人,不瞒您说,西北战事吃紧啊,若是能有这两样神器相助,绝对无往不利,必定可以早日拿下西夏。”

    杨戬陷入为难中。

    杨傲这时候走进门来,对童贯问道:“把武器给你,我能有什么好处,再有,西北军可是地方军,战力惊人,得了这两样好处,怕是会如虎添翼,到头来反过来对付朝廷,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杨戬立马道:“不会,我保证他们不会造反。”

    杨傲摇头道:“人心隔肚皮,你童贯没有私心,但是难保其他人没有。”

    “再说了,咱们大宋朝打仗,文官在背后使绊子的事情可不少,万一这些西北将领哪个脾气不好,来个临阵投敌了。”

    “那手榴弹和复合弩就等于是拱手送给了敌军,到时候,他们反过来拿这些东西攻击我大宋,我大宋岂不危险了。”

    杨戬立马道:“正是这个理,所以我儿子才一直刁难您,就是怕军事机密泄露了。”

    童贯点点头:“杨县男说的有理,只是好东西藏着掖着也不是个事儿。”

    杨傲回道:“这好办,朝堂上要扩建天策军。”

    “童大人,我希望你上书,请求裁撤上四军。”

    上四军就是朝廷的禁军。

    这要裁撤了。

    武官彻底没用了,而朝堂上的文官也吸不了兵血了。

    童贯急道:“这不可能,这要上奏了,满朝文武肯定会群起攻之老夫的。”

    杨傲回道:“我要的是天策军能拱卫京师,而不是真的撤了禁军。”

    “童大人,禁军这些年早就没了战斗力,养着他们,其实是在浪费口粮,给某些人钻空子捞钱。”

    童贯皱起眉头:“那你的意思是?”

    杨傲不客气道:“我要禁军上战场。”

    童贯脸都惊白了:“你知道禁军内有多少世家子弟吗?你让他们上战场,开玩笑吧。”

    杨傲再道:“不想随禁军上战场的,可以啊,转军籍,入我天策军。”

    童贯脸色难看道:“你开玩笑吧,这些纨绔入天策军,岂不是要带坏风气,你想天策军变得和禁军一样毫无战斗力吗?”

    杨戬都是猜到儿子的心思。

    这些纨绔可是最好的人质啊,其中勋贵武官家里居多。

    到时候振臂一呼,造反这些人家里第一个响应。

    文官那些人吧。

    说真的,根本就不会在乎皇帝是谁,只要不罢了他们的好处费就可以随时屈膝拜见新主子的。

    这就是文官的尿性,说白了,就是一群软骨头的怂包。

    杨戬立马找了个由头说道:“我儿说的对,禁军养之无用,丢之可惜,倒不如把他们都派上战场,这样多少也是一份战力。”

    童贯叫苦道:“这哪里是战力啊,分明就是拖后腿的。”

    杨傲冷笑道:“你要嫌弃,送去战场上做炮灰好了。”

    “炮灰?”

    童贯一愣的:“何谓炮灰。”

    杨傲解释道:“就是送死的垫脚石,踏着这些无能废物的尸体,打败西北军,不好吗?”

    “只要你愿意,我可以提供你钢弩上战场。”

    “钢弩?”

    童贯一愣的。

    杨傲解释道:“就是用钢铁打造的弓弩,比复合弩差点,但是比大宋的神臂弓强那么一丢丢。”

    “钢弩这玩意呢,看着构造简单,但是你想要完全打造出来,需要足够的生铁,还要把生铁进一步提炼成钢材。”

    “西北那地方,缺生铁的,就算有人投靠了西夏,把这些都带走,也不会对我大宋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童贯点点头:“那好吧,我明日就上奏。”

    “好,我静候佳音。”

    双方就这么谈妥了条件,把上四军给卖了。

    ……

    次日早朝。

    本来是无事早退的。

    童贯出列,说是如今西北战事吃紧,请求派上四军前往支援,争取一举拿下西夏。

    赵佶听到这话,顿时懵逼了。

    居然要禁军去西北参战。

    这不是西北军的事情吗,有禁军什么事吗?

    童贯劝说道:“官家,西北军到底是地方军,若是一直让他们领功劳,当真灭了西夏的话,怕是去了个西夏,又要来一个新的西夏王了。”

    赵佶顿时意识到童贯的意思了。

    这是要防备西北军在西北拥兵自重。

    派遣禁军过去,正好可以捞功劳,抢地盘。

    到时候,西北军真要有什么异动,直接带兵宰了便是。

    说真的,赵佶心动了。

    禁军养着太废柴了。

    如今赵佶眼里就只有天策军,对禁军那是根本就看不上。

    二话不说,就要答应。

    但是立马有很多大臣反对。

    这些都是武官,家里儿子很多都在禁军担任要职。

    说白了,就是让儿子去挂闲职,谋个出身的。

    这不打仗没事,真要打仗起来,他们的儿子就得披挂上阵,这是要死人的。

    他们哪里真舍得送自己亲儿子上战场。

    所以他们是拼命阻止。

    说什么拱卫京师需要禁军,禁军绝对动不得。

    童贯立马提议道:“官家,汴京有天策军保护,天策军所向披靡,有天策军保护四门,应该无虞。”

    赵佶欢喜的点头:“没错,天策军所向无敌,京师交给他们来保护,朕很安心。”

    杨戬立马道:“多谢陛下赞誉。”

    赵佶立马道:“就这么定吧,你们下去拟个章程,把四门拱卫交给天策军,然后让禁军去西北,退朝。”

    赵佶知道大臣们反对出兵,所以很聪明的没给他们烦人的机会,早早溜走了。

    这下,这些大臣就把矛头对准了童贯。

    童贯立马道:“你们急什么,我还不知道你们,不就是怕自己儿子上战场去送死吗?”

    “我告诉你们,就这些纨绔兵,我还不稀罕呢。”

    “让他们转军籍,都去天策军中,不就没事了,反正这些纨绔兵我是不要。”

    大家的目光齐刷刷投向了杨戬。

    杨戬轻轻嗓子,道:“一万两一个军籍,谁要转来,随时欢迎。”

    “什么?一万两买一个军籍,你穷疯了吧。”

    大臣们纷纷叫嚣起来。

    杨戬回道:“谁叫你们不给天策军军饷呢,我当然只好自己想办法捞钱啦,这军籍你们爱要不要,反正这些纨绔兵,我是不稀罕,来不来无所谓。”

    说完,杨戬就甩袖走人。

    走的那叫一个得意。

    哈哈,也有你们求人的时候。

    接下来。

    朝堂上可热闹了。

    纷纷去逼供赵佶,让他别派禁军出征西北。

    而在民间。

    杨傲也没闲着,报纸舆论大肆攻击朝堂上大臣包藏私心,为了自己儿子的命,不肯为朝廷出力。

    阻碍西北战事。

    很快,舆论造势形成了一股风气。

    只要是见到官员的轿子,马车,就扔烂菜,追着打骂。

    大宋的官员顿时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这天早朝。

    这些被欺负怕了的官员,一个个和赵佶哭诉起来。

    赵佶冷笑道:“你们自己要保儿子,不肯对西北用兵,能怪朕吗?”

    “官家,太学陈东上书,请求裁撤禁军。”

    “什么?”

    赵佶一惊的。

    杨戬也是一惊的,童贯更是懵逼了,诧异的看向杨戬,见他也是发憷,才意识到,这不是杨傲搞的鬼。

    太学陈东怎么来蹚浑水了。

    赵佶宣他进殿。

    一身士子打扮的陈东步入殿内。

    跪拜了官家后,上书,一番咬文嚼字的引经据典。

    听的满朝文武都差点睡着了。

    才说到重点。

    一句话。

    现在的禁军沦为纨绔升官发财的工具了,已经失去了军队存在的意义,属于绝对的战五渣。

    朝廷还要花钱养他们,就是浪费钱。

    不如把这些钱都省下来投入其他方面,

本站已更换新域名
新域名 https://m.zrrr.net xs小说 silu丝路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推荐本书 我要报错